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有没有人知道有关写蝉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13:29:41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有没有人知道有关写蝉的诗句?

初唐写蝉诗三绝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蝉

绿槐千树西窗悄,

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

吟风翅薄,

半翦冰绡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

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

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红收尽过雨,

晚来频断续。

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

织柯易老,

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余香,

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

断魂青镜里。

<又>

一襟余恨宫魂断,

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

还移暗叶,

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

玉筝调柱。

镜里妆残,

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

叹移盘去远,

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

枯形阅世,

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

顿成薰风,

柳丝千万缕。

晋代陆机《寒蝉赋·序》:“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 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 ,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唐代诗人白居易《早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唐代诗人司空曙《新蝉》: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宋代杨万里的《初秋行圃》: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呜。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清代冯煦的《剑州闻蝉》:

列柏西台寂不鸣,九天风露特凄清。

剑南雨过延新爽,始得疏林第一声。

南朝诗人萧子范《后堂听蝉》:“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一诗中:“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代诗人卢同《新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唐代诗人卢殷《晚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南朝[陈]刘删《咏蝉诗》,“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

清代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唐代诗人姚合《闻蝉寄贾岛》:“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唐代诗人雍裕之《早蝉》:“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于武陵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多含断绝声。……”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

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

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

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

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雨霖铃》);

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关于“夏夜,蝉声蛙鸣”的诗句有哪些

1、蝉[唐代] 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2、蝉[唐代] 李郢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3、蝉[清代] 周馨桂

水清山暮听蝉鸣,岂有馀音到不平。

想得孤怀好高洁,餐风饮露最多情。

4、蝉[唐代] 张乔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5、蝉[清代] 敬文

繁音催过夏,远韵又迎秋。

木叶未全落,鬓丝先已愁。

身轻高柳外,声断晓风头。

欹枕不成梦,凄清百尺楼。

6、蝉[唐代]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7、蝉[唐代] 许浑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8、蝉[唐代] 罗隐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9、蝉[唐代] 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10、蝉[唐代] 陆龟蒙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11、蝉[唐代]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蝉[唐代] 徐夤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 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13、蝉[宋代] 李刘

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平鸣。

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14、蝉[宋代] 叶岂潜

柳边晓立看虫蜕,化作风餐露宿身。

林静昼长吟不绝,骚骚清苦似诗人。

15、蝉[元代] 宋无

高柳夕阳收,繁弘秦未休。

数声风露饱,一声古今愁。

凉思知秦树,衰鸣乱渭流。

年年离别处,岁曲送残秋。

16、早蝉[唐代]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17、上东华咏蝉[明代] 伍堣

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

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

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

岂惟处暑至,对此自沉沉。

18、咏蝉[明代] 欧必元

寒蝉依素影,嘹喨响长林。

落日归云净,疏钟野寺阴。

佳人将素鬓,词客助清吟。

浥露空阶下,弥坚贞素心。

19、赋得弱柳鸣秋蝉[唐代] 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20、病蝉[唐代] 贾岛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赵师秀《约客 / 有约》

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4、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宋代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释义: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

5、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明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释义: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6、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唐代虞世南《蝉》

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8、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唐代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释义: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释义: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1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袁枚《所见》

释义: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