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秋天的诗句景色美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14:42:52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秋天的诗句景色美的诗句

秋天景色美的诗句

1.《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宋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2.《卜算子·秋色到空闺》明 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3.《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近现代 王国维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

日日沧浪亭畔路。

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

待把尘劳截愁住。

灯影幢幢天欲曙。

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4.《野望》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长安秋望》唐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供参考

1)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2)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萧悫《秋思》

4)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5)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6)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7)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9)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0)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

11)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1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13)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0)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1)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22)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23)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6)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7)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28)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29)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1)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32)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3)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34)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5)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3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