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巴蜀和两湖地区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3 15:06:58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巴蜀和两湖地区

前几天文章,我们非常详细的了解了中原地区,山东地区和河北地区,并通过分析地之理和人之文,详细地推理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情况,然而,分析完中国北部,在对应历史时,有一个疑问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原以南的中国南部地区都对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特别是自从南宋之后,中国南部浙江一带等地区甚至一度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经济中心,涌现出许许多多革命风云人物。那么,这片南方的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怎样的地形以及怎样的发展历史,才能够支配近代史那么多年呢?带着这些疑惑,就让我们走进南方,一探究竟吧。

作为中国领土的很大的组成部分,南方的土地和北方一样辽阔,很明显,想要一次性通过一篇文章全部探究完成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一各一各区域研究。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个区域最先开始研究呢?毫无疑问,南方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的原因,对于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也有所差异,那么我们便可以先研究影响较大的区域,在研究影响较小的区域。而说起影响较大的南方区域,巴蜀和两湖地区很明显都是当之无愧的。

? 以上便是巴蜀和两湖地区的卫星地图,其中巴蜀是图中的左边部分,两湖是图中的右边部分,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巴蜀地区呈四面环山的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分别环绕着秦岭,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大巴山,中间则是一大部分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平缓的盆地,在盆地内部, 其实也分东西两块地形区,分别是西边的成都平原地区(也就是蜀地),冬天的山地丘陵地区(也就是巴,可以清晰的看到成条状的一道一道山脉)所以我们才管这块区域叫做巴蜀。如果从接近海岸线的程度来看,巴蜀地区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降雨量不太多的地方,从海洋里飘过来的湿气应该在接近这块盆地之前就形成降雨或者被山脉格挡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并不是,想一想四川那块可以养育大熊猫这种极度依赖环境的生物的森林,怎么看也不像一个降雨量少的贫瘠的地方。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巴蜀地区虽然离海岸线都不是很近,却也不是很远,加上东南信风的影响,水气还是能够飘过来的。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巴蜀地区并不仅靠一个海洋提供供水气,而是靠两个,一个是中国南部的太平洋,另一个是云贵高原左边的印度洋!这下子就算单个海洋所提供的水气不多,合起来也已经够了。

? 再来看看巴蜀旁边的两湖地区,如果从大体来看的话,两湖地区其实也是盆地造型,周围有一圈山,最中间则有一片平原,只不过相对于巴蜀地区,围着两湖地区的山较为疏漏,海拔也没有那么高而已。也因为这种奇特的地形,两湖地区可以说是即连接四方,又隔绝四方,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家想必都看过在三国演义里,三国都争相争抢荆州吧?荆州也就是两湖之前的名称,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地区重要的军事意义了。

? 由于两湖地区离太平洋海岸线很近,来自于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能够很轻松地吹到这里,所以呈现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为炎热,降雨量非常巨大。而由于所有的雨水都会根据地心引力往低处流,两湖地区总体来说又呈现一个盆地的造型,所以降下来的雨水不管在哪里,都会慢慢地往两湖地区最中心,也就是海拔最低的地方汇集。水汇集的多了,沼泽湖泊自然也就出来了。因此,在两湖地区的中间有着很大一片湖泊沼泽,其中产生的两个最大的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是中国淡水湖第一第二大湖(曾经是洞庭湖大,现在是鄱阳湖大)甚至成了这片地形区的名字(两湖就是指这两湖)。

? 同时,巴蜀和两湖地区还被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影响着:长江。作为中国长度最长运水量最大的江,长江从青藏高原上发源,直直的通过了巴蜀地区和两湖地区,将两块地形区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所谓长江水系,滋润了长江两岸的广袤的土地。而由于古代人的交通有很多都是通过船运,长江无疑会对两湖地区和巴蜀地区爱心在后面这样学习的浙江一带的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 分析完两个地区的地形情况,我们可以分别简单地总结一下两个地区的地之理:巴蜀地区四面环山与世隔绝,拥有着较为丰富的降雨量,中间有一块分为两种地形的盆地。两湖地区同样四面环山,中间有一片非常广博的平原,而由于降雨量巨大和盆地汇聚水的原理,平原的中间滋生了一大片湖泊和沼泽。那么,这两个地区又会分别获得怎样的文化上的发展呢?

? 一个文明想要诞生需要什么?首先需要一个资源较为丰富,环境改造起来较为简单的平原环境。然后便是需要一个较为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从而避免与外在文明的干扰。那么这种自发滋生文明的标准,巴蜀和两湖地区哪个能够达到呢?两湖地区很明显不行,这里不仅有着太多的湖泊沼泽,稍微降雨量大一点就会形成洪水灾害,密布森林,不适合早期的人类进行改造。而且也显得太过于空旷,容易遭受其他文明的冲击了。

? 那么,巴蜀地区呢?这块地区有着如此封闭的环境,较为适中的降雨量,也不怎么容易出现洪水,绝对是最开始的文明的很好的选择。至于到底会在巴蜀地区的哪里产生文明,蜀地明显更合适,相对于巴有着一些阻碍发展的山脉,这里气候适宜,还有着大片的平原。最后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很久以前,蜀地诞生了三星堆文明,这个文明当之无愧世界奇迹级文明,早在远古时代就掌握了很高的金属制链技术和雕琢雕刻技术,让人甚至怀疑是不是外星人之所为。?

? 然而早期文明在发展之初需要闭塞的环境,发展出一定规模之后却需要开放,需要具扩充自己的领土,需要再和其他文明的碰撞中取胜,秉持着这样的发展需求。同样属于早期文明之一的中原文明早已在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之中扩充了几百倍的领土。但是巴蜀地区的文明呢?由于太过于闭塞,太过于封闭。这块地区的文明并没有扩充自己向外界扩充的机会,只能在盆地地区偏安一隅。过好的环境和闭塞的地形,让其越来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于是,在历史,慢慢地推进中逐渐被中原文明拉开了距离,慢慢地没落了下去。直到周朝春秋战国之时,还只是呈现着一众小部落的状态。

? 回望在春秋战国开始时两湖地区的发展,这块地区靠近中原的部分已经在周朝时归顺,随着周天子实行宗法分封制,两湖地区也被分封给了一众诸侯,其中最著名的就属两湖地区边缘的楚国了,楚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吞并其他地区的诸侯,以至于在战国开始时一统了整个南方,当然也包括两湖地区。两湖地区于是迎来了其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但是虽然获得发展了,由于两湖地区当时的湖泊实在太过巨大,甚至有三分之一个两湖地区那么大(是的,现在的洞庭湖鄱阳湖只是两湖地区原本的湖泊的几分之一大小),当时的文明还无法解决如此巨大的水利问题,因此,两湖的发展也仅仅停留在那些靠近山区靠近中原不会遭受洪水的地区,其余部分则还是像以前一样荒无人烟。

? 历史的车轮不断演进,秦始皇统一整个中原,但是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建立,并且定都于长安。这种局势之下,两湖地区和巴蜀地区会遭遇怎样的发展呢?首先是两湖地区,随着整个文明的中心向中原靠近,离中原较远的两湖地区帅不过3秒,由于自身环境的恶劣性以及发展价值的不大,好似一头刚翻过身又被翻回来的咸鱼一样,又被没落了…好歹等到汉朝之后五胡乱华,很多氏族南迁,有许多大家族都来到了两湖地区,眼看着就要得到发展了,没想到由于南方地区要和北方打仗,选的战争场地正好是两湖,又让两湖再一次陷入到了战乱和贫困当中。

? 两湖咸鱼未翻,巴蜀地区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汉朝包括之后的唐朝将关中地区定为了自己的首都所在地,关中地区什么都好,就是和巴蜀地区一样有些闭塞,而且地方不大,这时候一个巨大的问题就迎来了:吃啥呀?自己种的不够吃,那就只能往外地运粮食,进口粮食呗。从哪进口?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中原地区,但是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同样由天险阻隔,而且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也很多,哪儿来的别的粮食给关中?这边让关中迫切需要另一个能够快速生产并进口粮食的区域,离关中平原很近,并且富饶的巴蜀地区便受到了注意。这块地区本来人口也不多,关键是土壤肥沃,产出来的大米食材贼好吃。至于巴蜀地区和关中地区所相隔的几条山,早已经被修了好几个栈道,不是那么大的问题了。于是乎,巴蜀地区成为汉朝和唐朝几个超级朝代的首屈一指的运粮基地,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巴蜀地区应该在日后也会一直强盛下去,而两湖地区也会一直咸鱼下去,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全是,巴蜀地区倒是一直强了下去,但两湖地区也终于咸鱼翻身了,南宋开始后,中华文明再次迎来了南迁,两湖地区也因此第二次接受了来自许多中原的人民,可是南宋是依靠什么议和的?是金钱,是财富而不是战争呀!所以两湖也就因此摆脱了战争区域的悲催近况。而又由于当时人民已经掌握了围湖造田的技术,原先困扰着两湖人民几千年之久的湖泊沼泽终于被征服成为了一块又一块的良田(正是在这时候洞庭湖和鄱阳湖体积总体缩小了五分之一),就这样,两湖地区终于从原先的贫困地区,脱变成了较为富庶的地区(不过这也导致了水土流失,让数百年来没有发生过洪灾的长江到近代发生越来越多的水患)

? 如果说依靠着围海造田和南宋的南迁,两湖地区仅仅摆脱了温饱层面的问题,但无论是文化还是精神血脉都很低微,接下来所发生的奇遇却又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点:这次祈雨可以说真的算得上一人兴邦——两湖地区涌现出了一个超级大人才曾国藩,就是那个无敌变态自我反省狂,曾国藩在解决了太平天国之后,毫无疑问得到了朝廷的大肆分赏,他所带领的湘军但许多统领也就以此为机会进入朝廷当大官,这便让两湖地区也拥有了一批当官的士族,豪强。但曾国藩非常正确的意识到,只有一群人富庶,一群人有教养是不行的。必须让整个区域都变得有教养起来,于是依靠两湖地区当官的家族的资源,还有攻打太平天国时顺便掠夺的资源,曾国藩开始大肆在两湖地区推行新教育,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这些新东西拓宽了两湖人民的眼界,让两湖人民成为全中国最鲜醒悟过来的民众,最先崛起的民众之一。甚至就是湖南湖北,涌现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乎所有先驱。像什么毛泽东周恩来… 就全是湖南,湖北人。这次整个两湖地区彻底脱贫,无论是从温饱还是精神。

? 直到近代,两湖地区说话为的湖南,湖北,江西三个省份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呢?相对来说发展的都还不错,其中心武汉凭藉着自身地理优势,成为连接整个中国四面八方的省份的重要通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这三块区域却也遭遇了巨大的问题:也就是北京和上海都遭遇过的大城市病的问题。武汉的实力太强了,导致所有人都想去武汉,谋求一份职业去武汉工作,这便让武汉周围的所有地区的人才和经济迅速汇集到了武汉这里,让武汉本身人口太多太过堵塞,武汉周边的所有省份地区却都非常贫瘠(零几年的时候,武汉一个市的收入甚至相当于一个省的一半的收入,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啊!)那么,如何解决呢?

?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武汉不像北京,分为行政区和经济区,因此也不能走北京的老路子。所以直到如今,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但既然问题出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目前来说武汉还是可以依靠分散经济产业和学校,以武汉带动周围经济等等方法缓解局势。

? 转回巴蜀,来到近代以后,巴蜀原先所依靠的农业经济方式明显已经落后了,急需开发出一种别的经济模式,而以巴蜀地区原先就有的工业基础,以及风景优美的环境,可以总结出两条路子:旅游业和工商业,这些发展方式都首先要解决四川地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时代变了,科技的力量是巴蜀开发出了许多条驶往外界的高速公路,铁道,飞机航程。目前来说已经基本解决闭塞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巴蜀地区内部的两个最大城市成都和重庆组成了双子星,互相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照应,联合带动整个巴蜀地区的经济发展。

? 旅游业困难得到解决,就剩下工商业的一个小问题:到底要卖到哪里去呢?针对这个问题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个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收入来源对外贸易,随着以中国为主体领导的东盟产生,东亚地区各个国家的贸易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四川地区在这个变革当中有着很大的优势——虽然四川离中国的太平洋海岸线很远,但是离中南半岛上的各个东盟成员国很近(而且目前已经修建了直通中南半岛和四川的高速公路)就这样,巴蜀地区可以非常迅速和便利的与东盟成员进行贸易,以此来获得利益。而由于疫情和美国经济战的原因,目前整个地球村面临着较为封闭的情况,整个中国的海外市场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巴蜀地区的工商业还可以走自产自销的道路。

? 这便是两个深受中原文化所影响的地区巴蜀地区和两湖地区的地形和历史故事变迁,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分析,无疑也让我们对于中国南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中国南方究竟还有哪些地区对整个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呢?让我们之后再进行研究吧。

?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