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3 17:25:44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规范旅游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等。旅游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

第二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观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 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三)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四)乱扔垃圾。

1.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野外调查,杭州市老城区已发现30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等六个老城区,其中西湖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点11处,西湖区5处,滨江区5处,江干区4处,上城区4处,拱墅区1处,下城区未发现地质灾害点。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上述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平原地区,尚未发现有地质灾害的发生。 这30处地质灾害中,现状地质灾害22处,潜在地质灾害8处。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及泥石流,均属突发性地质灾害。它们分别占杭州市老城区地质灾害总数的40%、30%、27%、3%。地质灾害共造成4人死亡和约7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并仍对241人和约1200万元资产构成潜在威胁。 (1)滑坡 滑坡是老城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截止2002年底,共发现滑坡(含滑坡隐患)12处,除拱墅区半山镇老虎山采石场滑坡规模达到中型外,其余皆为小型,类型以残坡积土质滑坡为主,岩质滑坡次之,主要分布于易风化岩层出露地区。滑坡共造成3人死亡,53万元的经济损失,分别占老城区现状损失总数的75%和76%,并仍对122人及367万元资产构成威胁,分别占老城区潜在损失总数的51%和31%。 (2)崩塌 崩塌是老城区另一主要灾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公路沿线、矿山、建房等人工切坡形成的陡坡地段,以岩质崩塌为主。目前,老城区共发现崩塌(含崩塌隐患)8处,规模均属小型。现状损失较轻微,但潜在危害较大,共对103人及810万元资产构成严重威胁。 (3)地面塌陷 老城区地面塌陷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共发现8处,分布于西湖周边隐伏的碳酸盐岩分布区。人为不合理的超采、强采或无序开采岩溶水是引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目前,岩溶地面塌陷已基本停止。地面塌陷造成的现状损失较轻,共造成1人死亡,15万元经济损失。 (4)泥石流 泥石流是老城区所有地质灾害中造成危害最小的灾种,仅发现1处,即西湖区龙坞镇龙门坎村葛家里泥石流,该泥石流发生于1974年9月,毁土房1间,造成约0.2万元资产损失,现植被已恢复,至今未再发生,但由于沟口仍有4户16人居住,遇暴雨或连续降雨应引起重视。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已发现的现状和潜在灾害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成灾; (2)丘陵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脆弱,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条件; (3)工程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地面不均匀沉陷等问题将越来越多,滨江区、古荡镇、蒋村乡等地由软土基等引发建筑物倾斜等问题也将会越来越多; (4)城市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发的地下涌水、涌沙、地面沉降等城市地质灾害将越来越多。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