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广西宁明县花山历史学说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3 22:13:26浏览:18分类:旅游攻略

广西宁明县花山历史学说

1.宁明花山的传说

花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岂耀,即现在的耀达村,有个奇人叫蒙大,他十来岁就食量惊人,且力大无比。

那年兵荒马乱,官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压迫,决心起来造反,但苦于没有兵马刀枪,怎么办?他每天上山砍柴,总是呆呆地坐在石头上一筹莫展。

一天,来了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送给蒙大一叠纸和一支笔,老人吩附道:“你在这纸上面画兵马刀枪,等到满一百天,纸上的兵马就会变成真人真马了,但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老人说完便飘然而去。

从此,蒙大每天干活回来,就关在屋里写写画画,废寝忘食。他母亲觉得奇怪,追问他,他总是说:“一百天后你就知道。”

谁知在第99天时,母亲实在耐不住了,心想:只差一天不要紧吧,待我看看他画的是什么。于是,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门进去打开画箱。

刹那间,只见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马的纸片哗啦啦飞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成了壁画,这就是民间传说中花山壁画的来历。 。

2.宁明花山的有关介绍

▲宁明花山壁画 壁画,也称岩画,就是刻画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图画,最早是在欧洲发现的,它的创作时间大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内容多是狩猎、野兽、家禽等,它们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

花山壁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无岩画的空白。 花山,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距县城约25公里,离南宁市180公里。

在它那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这就是花山壁画。这一画幅宽将近200米,高约四五十米,上面用赤红色的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经统计约有1800多个。

其中大小人像有1300多个,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多高,头插雉尾,手执匕首,身挂腰刀,脚跨骏马,威武雄壮,好像一个首领。旁侧好像是闪亮的铜鼓,前后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跃,有的骑兽,有的挥刀,有的持盾,姿态各异,生动热烈。

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狩猎图,有的人说是取悦水神的祭祀图,有的人说是征战的誓师图。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游客们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猜测。

据考证,这些壁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成画年代约在2000多年前。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年代的风吹日晒,壁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骏的崖壁上,那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 除了花山壁画,左江流域的几百里的江岸石山上,类似的壁画还有50多处,它们是壮族人民古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宁明花山壁画的传说 从前,宁明那利有一个叫做勐卡的青年,力气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六十斤米只够吃粥,一百二十斤米才够吃饭。 有一次,他去坡宁拜访朋友,饮完了酒,走到村边,看见有一头黄牛偷吃田里的禾苗,就拿一块高五、六尺,长一、二丈的大石头来打牛。

由于用力过大,石头从坡宁一掷到晚驮,有三、四十里远。 收谷时,他母亲请人来割禾,干了一天,不见他来挑,急得要死,催了几次,他才动身。

他用横梁做扁担,砍竹破蔑做捆索,把几十个人割了一天的禾捆做一担,末了还叫割禾的人坐在上面,一耸肩就挑了回来。 后来勐卡想造反,反对皇帝,但没有兵马,于是在纸上画。

他画的兵马,经过一百天就可以变成真人真马。可是,不能给任何人知道。

所以勐卡只好白天一人在屋子里画,晚上才去做工。因为白天大家都去田里做工了。

秋收时,勐卡已经画了九十多天,但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母亲见他白天不做工,非常怀疑而且着急,有一天,趁他不在家,就悄悄地走进他的房间,打开箱子察看,谁知刚把箱打开,所画的兵马就都飞出来了。 岜来洞的兵马 勐卡的兵马飞哪里去呢?大家不知道。

后来宁明岜耀屯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的到岜来(花山,壮名叫岜来。岜是壮语山的意思,来,壮语即花。

岜来直译就为花脸山。)打柴,不小心,柴刀掉落到崖边,顺着悬崖滑落下去。

砍柴人顺着陡崖爬到山脚下,不知不觉到了明江边。这时,突然听到敲锣、打鼓、弹琴、唱戏的声音从一个岩洞里传出来。

砍柴人觉得很稀奇,便往洞口走去。一走到那里,便看见有很多兵马在那里驻扎。

他们见生人到来,就都围拢上来查问: “你是什么人?” “你来干什么的?” “我是靠打柴为生的穷人。”砍柴的照直说,“我在山上把柴刀弄掉了,特地来找刀的。”

武士们见他为难的样子,都很同情与怜惜。有一个人说:“你想要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你自己选吧!” 这时,打柴的才发现这个山洞非常宽大,里面堆满金银珠宝,闪闪发光。

但他什么也都不要,只要一把柴刀和两斤,说:“够我今天吃的便可以了,我今天砍不了柴罗。” 从此以后岜耀屯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便都到岩洞去找他们解决,年青人走亲戚也去借一两套衣服,姑娘们赶歌圩就去借首饰。

但用完了就拿去还,不得私占。后来有个贪心的人借了不还,岩洞就自动关闭了。

那个贪心的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那岩洞里的兵马一定是勐卡的兵马,便派了许多人来打,山洞里的兵马们寡不敌众,结果全部被杀光。血、人头和尸首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的峭壁上,就形成现在的壁画。

以后,凡是遇到阴雨天,走到河边或山边,还能隐约听到号哭的声音。人们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惋惜武士们的不幸遭遇,便商议请僧道来打醮,祈祷他们的英灵升天。

斋醮结束那天,人们发现洞口打开了,里面露一口金锅来。大家都很高兴,想把金锅搬出来用。

可是,洞口开得太小,人进不去。大家就用手伸进去拉,三拉两拉,把锅耳朵拉断了,洞口又紧闭起来。

人们把拉出来的金锅耳朵,拿到金铺里去兑换,所得的钱还清了斋醮的用费后,只剩下一文铜钱。大家觉得这一文钱分又不好分,买东西也不好买,便索性抛到河上去。

这一抛,却招来了一阵洪水,洪水冲过岜耀对面的荒坡,水退之后,就现出一个沙洲,大家才知道这一文钱是个宝。现在这个沙洲象一文铜钱那样圆,土地很肥沃,人们在上面种劳动。

3.宁明花山崖壁画的历史和艺术特色

左江花山风景区 从广西首府南宁乘火车、大巴旅游车,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距南宁160公里的宁明县城。

花山距宁明县城25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花山距宁明县城30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

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江顺流而下,两岸平畴沃野,蔗林郁郁,禾苗青青,秀竹房舍相掩映。 约15华里,便进入花山地带,但见群峰耸立,山回水转,两岸青峰绿树倒映在澄碧的江水中,真可谓“船行山影动,人在画图中”。

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神秘的的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崖壁画群,独具特色的民族山寨,秀丽的左江风光。

左江河岸曲折,峭壁兀立,沿江河岸景色娟秀,山寨土人情趣无穷,森林沐浴,猎奇无比,丰富多彩,别有一番大自然情趣,令人陶醉! 花山原始森林很早就辟为陇瑞自然保护区。 森林中植物茂盛古木参天,尽显季节性热带雨林风采。

珍贵树木如按木、金丝李、椎木、蜜花美登木和“茶族皇后”金花茶等就有多达10多种。各种濒临绝迹的珍贵动物在此独有。

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贵白头叶猴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冠斑犀鸟;以及弥猴、大灵猫、麝、苏门羚、白鹅、原鸡等。 左江沿岸200多公里长的陡峭崖壁上,有着规模巨大的原始崖壁画群。

整个画群分为79个点、178处、287组。其中宁明花山壁画是画群中画幅最大、图象最多、分布最密、形象最高大的一幅,可谓左江原始崖壁画之王,是左江原始崖壁画的代表作,故人们把左江沿岸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

宁明花山崖壁画绘制在宁明县明江东岸海拔345米、相对高度250米、长约290米的花山悬崖峭壁口上,画面宽约150米,高约95米,画有各种图象约1800个。这些图象多为人像,也有动物和器具,画中人物形态各异,基本由“大”字变化成形,只粗画体态,不细描五官。

人像周围有单层或双层圆圈,象征太阳和月亮。

整个画面布局工整,繁而不乱,均衡对称,结构严谨;画像简单生动,古朴而原始。据考证,崖壁画始画于春秋,延至后汉,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至四千年,它不仅是壮族先民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崖画中的珍宝。

花山壁画的主题、内容、颜色原料成分和如何绘制等这些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它巨大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也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民族山寨是由具有文物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壮族土司官、侗王、苗王、瑶寨寨主等数幢百年古老木楼旧居组成。

4.宁明花山是怎样形成的

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西南部的宁明、龙州两县境,以古代壮族的大批山崖壁画为主要景观,分布于

2800多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大壁画有64处,最集中的是花山和明江两处。花山风景名胜区风光分布在地域上具有连续性条带状的特点,200里沿江风光带 以左江古崖壁画为主 体;500里公路沿线山水田园带以穿行于石灰岩峰 丛、峰林洼地、河谷之间的风光为内容;100里南疆边关风光带以凭祥友谊关、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观为 重点。 明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全长172公里,流到宁明县城,注入左江就不远了。明江之水流出宁明城数里,风光大异,奇峰排列、峭壁临江,一会挡拦弯曲江水的去 路,一会弯成90度角,诱导江水向右回 流。从珠山 到花山,仅有10多公里水程,江水就弯了9道弯。每转一道弯,江水 都被峭壁拦截去路,令人感到“山重水复无流处,船到崖壁又一 川。” 这是明江江水之妙!左江呢?江流的妙处,依然是“弯”,所不同的, 左江的水弯多呈“S”形流向,行船徐进,崖壁、山峰连绵不绝。山峰 特别有个性,雄浑庄重。也有地壳运动留下的“折叠”状的。明江和左 江的江水之妙,崖壁之奇,为世人涂抹上一层神秘色彩。山崖壁画更是 千古之 谜。 五百年前,明代黄定宜曾对两壁画进行过调查。他在《考辨随笔》 中记载:“沿溪三十六峰,皆山岸壁画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有关部门进行多次考察证实明江、左江的山崖上有大壁画64处,其中花山临江的一幅画面全长约200米,高约40米,有各种人物图像3100余幅。 人像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这些崖壁画,或三五为组, 或千百为群,多画在下临深渊、上难攀援的河道拐弯绝壁之上。并有各 种鸟兽和圆形图案。全部画像是用赭红色单线色勒,线条粗犷,形象传 神。古人是怎样上去作画的,令人费解。

花山崖壁画 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 像两手高举、两脚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物像中有似马似狗的,有像藤牌、锣鼓、太阳的。画像中的人物线条粗犷,栩栩如生。正画人像中有佩刀剑的,有戴桂冠的,是这些人物中的头人或指挥者。其周围都有一群“小人物”朝着他,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异的画面。有关资料记载,花山崖壁画宽220米,高45米,人物图像1800多个,绘画年代在东汉以 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观瞻者无不击节赞叹:神奇啊,花山!

花山崖壁画的创作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了。壁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有说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庆祝征战的胜利,有说是骆越人庆祝丰收,有说是古人祭祀水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之,目前仍是个迷。

花山崖壁画不愧是壮族的艺术瑰宝。它那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 态,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有关学者专家公认:左江花山崖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壮观,作画条件之艰险,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世界美术史上应享有崇高的地 位。现在花崖壁画这一壮族艺术瑰宝已蜚声国内外。

5.广西崇左宁明县花山壁画正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风景区可以发

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理坐标在北纬21°36`~23°22`,东经106°33`~108°6`之间。崇左市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及东南部接南宁穿梗扁妓壮幻憋潍铂璃市、钦州市,北邻百色市,辖江州区和扶绥、大新、天等、龙州、宁明5个县,代管县级凭祥市。其中西与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陆路最长的县。

花山岩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位于宁明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明江河畔,有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花山岩画。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天等、凭祥等县市的沿江地区都分布有崖壁画,共79处,这些崖壁画多集中在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壁上,陆地石壁和洞穴也有少量分布,花山崖壁画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分布在宁明县明江耀达河段的花山崖壁上。

以上,有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的详细地点。

6.毛主席所住过的花山简介

花山风景区坐落于宁明县城的2公里之外。从广西首府南宁乘火车、大巴旅游车,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距南宁160公里的宁明县城。花山距宁明县城25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花山距宁明县城30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江顺流而下,两岸平畴沃野,蔗林郁郁,禾苗青青,秀竹房舍相掩映。约15华里,便进入花山地带,但见群峰耸立,山回水转,两岸青峰绿树倒映在澄碧的江水中,真可谓“船行山影动,人在画图中”。

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神秘的的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崖壁画群,独具特色的民族山寨,秀丽的左江风光。左江河岸曲折,峭壁兀立,沿江河岸景色娟秀,山寨土人情趣无穷,森林沐浴,猎奇无比,丰富多彩,别有一番大自然情趣,令人陶醉!

花山原始森林很早就辟为陇瑞自然保护区。森林中植物茂盛古木参天,尽显季节性热带雨林风采。珍贵树木如按木、金丝李、椎木、蜜花美登木和“茶族皇后”金花茶等就有多达10多种。各种濒临绝迹的珍贵动物在此独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贵白头叶猴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冠斑犀鸟;以及弥猴、大灵猫、麝、苏门羚、白鹅、原鸡等。

左江沿岸200多公里长的陡峭崖壁上,有着规模巨大的原始崖壁画群。整个画群分为79个点、178处、287组。其中宁明花山壁画是画群中画幅最大、图象最多、分布最密、形象最高大的一幅,可谓左江原始崖壁画之王,是左江原始崖壁画的代表作,故人们把左江沿岸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宁明花山崖壁画绘制在宁明县明江东岸海拔345米、相对高度250米、长约290米的花山悬崖峭壁口上,画面宽约150米,高约95米,画有各种图象约1800个。这些图象多为人像,也有动物和器具,画中人物形态各异,基本由“大”字变化成形,只粗画体态,不细描五官。人像周围有单层或双层圆圈,象征太阳和月亮。。整个画面布局工整,繁而不乱,均衡对称,结构严谨;画像简单生动,古朴而原始。据考证,崖壁画始画于春秋,延至后汉,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至四千年,它不仅是壮族先民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崖画中的珍宝。花山壁画的主题、内容、颜色原料成分和如何绘制等这些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它巨大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也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民族山寨是由具有文物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壮族土司官、侗王、苗王、瑶寨寨主等数幢百年古老木楼旧居组成。

7.宁明花山的有关介绍

▲宁明花山壁画 壁画,也称岩画,就是刻画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图画,最早是在欧洲发现的,它的创作时间大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内容多是狩猎、野兽、家禽等,它们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

花山壁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无岩画的空白。 花山,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距县城约25公里,离南宁市180公里。

在它那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这就是花山壁画。这一画幅宽将近200米,高约四五十米,上面用赤红色的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经统计约有1800多个。

其中大小人像有1300多个,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多高,头插雉尾,手执匕首,身挂腰刀,脚跨骏马,威武雄壮,好像一个首领。旁侧好像是闪亮的铜鼓,前后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跃,有的骑兽,有的挥刀,有的持盾,姿态各异,生动热烈。

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狩猎图,有的人说是取悦水神的祭祀图,有的人说是征战的誓师图。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游客们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猜测。

据考证,这些壁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成画年代约在2000多年前。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年代的风吹日晒,壁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骏的崖壁上,那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 除了花山壁画,左江流域的几百里的江岸石山上,类似的壁画还有50多处,它们是壮族人民古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宁明花山壁画的传说 从前,宁明那利有一个叫做勐卡的青年,力气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六十斤米只够吃粥,一百二十斤米才够吃饭。 有一次,他去坡宁拜访朋友,饮完了酒,走到村边,看见有一头黄牛偷吃田里的禾苗,就拿一块高五、六尺,长一、二丈的大石头来打牛。

由于用力过大,石头从坡宁一掷到晚驮,有三、四十里远。 收谷时,他母亲请人来割禾,干了一天,不见他来挑,急得要死,催了几次,他才动身。

他用横梁做扁担,砍竹破蔑做捆索,把几十个人割了一天的禾捆做一担,末了还叫割禾的人坐在上面,一耸肩就挑了回来。 后来勐卡想造反,反对皇帝,但没有兵马,于是在纸上画。

他画的兵马,经过一百天就可以变成真人真马。可是,不能给任何人知道。

所以勐卡只好白天一人在屋子里画,晚上才去做工。因为白天大家都去田里做工了。

秋收时,勐卡已经画了九十多天,但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母亲见他白天不做工,非常怀疑而且着急,有一天,趁他不在家,就悄悄地走进他的房间,打开箱子察看,谁知刚把箱打开,所画的兵马就都飞出来了。 岜来洞的兵马 勐卡的兵马飞哪里去呢?大家不知道。

后来宁明岜耀屯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的到岜来(花山,壮名叫岜来。岜是壮语山的意思,来,壮语即花。

岜来直译就为花脸山。)打柴,不小心,柴刀掉落到崖边,顺着悬崖滑落下去。

砍柴人顺着陡崖爬到山脚下,不知不觉到了明江边。这时,突然听到敲锣、打鼓、弹琴、唱戏的声音从一个岩洞里传出来。

砍柴人觉得很稀奇,便往洞口走去。一走到那里,便看见有很多兵马在那里驻扎。

他们见生人到来,就都围拢上来查问: “你是什么人?” “你来干什么的?” “我是靠打柴为生的穷人。”砍柴的照直说,“我在山上把柴刀弄掉了,特地来找刀的。”

武士们见他为难的样子,都很同情与怜惜。有一个人说:“你想要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你自己选吧!” 这时,打柴的才发现这个山洞非常宽大,里面堆满金银珠宝,闪闪发光。

但他什么也都不要,只要一把柴刀和两斤,说:“够我今天吃的便可以了,我今天砍不了柴罗。” 从此以后岜耀屯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便都到岩洞去找他们解决,年青人走亲戚也去借一两套衣服,姑娘们赶歌圩就去借首饰。

但用完了就拿去还,不得私占。后来有个贪心的人借了不还,岩洞就自动关闭了。

那个贪心的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那岩洞里的兵马一定是勐卡的兵马,便派了许多人来打,山洞里的兵马们寡不敌众,结果全部被杀光。血、人头和尸首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的峭壁上,就形成现在的壁画。

以后,凡是遇到阴雨天,走到河边或山边,还能隐约听到号哭的声音。人们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惋惜武士们的不幸遭遇,便商议请僧道来打醮,祈祷他们的英灵升天。

斋醮结束那天,人们发现洞口打开了,里面露一口金锅来。大家都很高兴,想把金锅搬出来用。

可是,洞口开得太小,人进不去。大家就用手伸进去拉,三拉两拉,把锅耳朵拉断了,洞口又紧闭起来。

人们把拉出来的金锅耳朵,拿到金铺里去兑换,所得的钱还清了斋醮的用费后,只剩下一文铜钱。大家觉得这一文钱分又不好分,买东西也不好买,便索性抛到河上去。

这一抛,却招来了一阵洪水,洪水冲过岜耀对面的荒坡,水退之后,就现出一个沙洲,大家才知道这一文钱是个宝。现在这个沙洲象一文铜钱那样圆,土地很肥沃,人们在上。

安徽黄山旅游景点介绍5处 安徽黄山著名景点

1.林州红旗渠景区红旗渠被世界称为“人造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临县人民1960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建成的,全长1500多公里。红旗渠建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绝壁上,达到了“越是英雄的人越是危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自通水以来,它在太行山上巍然屹立了40年,建筑专家称赞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是林州市的标志性建筑。2.林州太行大峡谷景区太行大峡谷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多米。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太行大峡谷景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0%,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境内悬崖高耸,群峰高耸,阳刚之气外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瀑布四悬,是“北熊峰风光”的典型代表。3.林州望乡石风景区王香石素有“太行山之魂”之称,东有溪流,西有悬崖,左右两边悬崖环绕,形成高度封闭的山谷,与朱雀峰交汇,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中国古代风水的理想模式不谋而合,吸引了历代名人修德隐居。4.林州黄花山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黄骅山风景区,位于林州市西6公里的吕林主峰东侧,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景色优美。蔚为壮观,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古今奇观于一山,“黄花倒水”,“垂千尺入珠帘”。5.林州五龙洞风景区五龙洞景区的风山厚重苍劲,危岩岩壁,怪石嶙峋;山坡上植被茂密,树木繁茂,森林广阔;洞窟洞窟星罗棋布,山泉溪流遍布山涧。太行山第一洞→五龙洞最宽处60米,最高处40米高。牛奶石头有不同的形状和形式。各种奇石造型、悬崖造型地貌,体现了洞、石、林的意境。

黄山有哪些景区 黄山著名景区介绍

1、梦幻景区(西海大峡谷景区):梦幻景区位于丹霞峰下,位于西海群峰中的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它也是黄山的精华之所在,黄山景区80%价值在西海大峡谷,云海时时升腾,步步是景,秒秒景色大变,天下奇观。

2、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游人可于气象站处揽胜,这里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3、迎客松: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有道是“不到迎客松,白跑一场空”,因此到了迎客松才算是真正到了黄山。

4、莲花峰: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莲花峰顶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绝顶四周铁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它是年轻的情侣或夫妇携手扣上的连心锁,以示永结同心。

5、飞来石:“飞来石”是一块高12米、重600吨的巨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红楼梦》中拍摄的的顽石就是飞来石。在这里观黄山云海,恰为颇佳处,可以观看鳌鱼峰、鳌鱼吃海螺、鳌鱼驮金龟诸景。

6、天都峰: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险峻程度无峰可比,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

7、百步云梯: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

黄山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黄山有著名的景点:

1、黄山

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七十二峰,主峰莲花峰,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

2、太平湖

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

3、徽州古城

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4、翡翠谷

安徽黄山市4A级景点,峡谷长达6华里,分布着一百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彩池。彩池随周围景色变幻、太阳角度及光线明暗的不同,或晶明或翠绿,变化万千,绚丽多彩,宛如一颗颗翡翠洒满谷中,故名翡翠谷。

5、昌溪古村

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昌溪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黄山市百佳摄影点、黄山市“特色文化之村”、国家级2A旅游景区。

黄山景点有哪些

黄山景点有如下:

一、黄山风景区

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二、西递宏村

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

三、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面积 9.5平方公里,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四、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是一个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翡翠谷

翡翠谷,昵称“情人谷”,位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汤口镇山岔村,紧靠205国道和合铜黄高速公路。峡谷长达6华里,分布着一百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彩池。彩池随周围景色变幻、太阳角度及光线明暗的不同,或晶明或翠绿,变化万千,绚丽多彩,宛如一颗颗翡翠洒满谷中,故名翡翠谷。

黄山著名景点有哪些 黄山著名景点介绍

1、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标志。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单,令世界为之着迷。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是中国十大景区中唯一的山岳景区,作为中国山之的代表,黄山集合了中国名山的大成,自古以来被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也称为“天然动物园和植物园”。黄山以其华丽的外观向四海宾客致意。黄山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包括莲花峰、光明峰等72座山峰和海拔1800米以上的天都峰3座主峰。

2、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东,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西递和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的黄山景区。西递村占地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从14世纪到十九世纪共有三座祠堂、一座牌坊和224座古民居。西递村保存了明清时期典型的古村落风格,被称为博物馆古民居。宏村始建于公元明清建筑137座。他是徽州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晚期封建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徽派民居工艺精湛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和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2001,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诞生地徽文化,他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园、唐模、千口民居和呈坎五个精品景区、北依黄山、千岛湖组成。徽州古城是徽州政府所在地,是保存最完好的中国四个古城之一。棠月牌坊群是明清时期最大的中国牌坊群,由七座紧密相连的石拱组成。唐模,享有中国水口花园第一村的良好声誉。田园风光优雅别致,法式浪漫风格与徽州古村落密切相关。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的呈坎,将大自然山水整合为一个整体,根据《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诠释了古代哲学中天地共存的理论。钱口民居是明清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汇集了明清时期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徽州民居。

4、西递。西递位于皖南徽州(安徽省黄山市县)城东8公里处,始建于北宋黄禹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属于古代徽州,西递位于徽州府西部,以驿站“铺递所”命名。宏村位于黟县市以北10公里处,他建于南宋绍兴元年,汪氏家族建楼房,拦河建水坝,入村引水,他有8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的西递古建筑是中国回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已有120座明清建筑保存完好。西递具有《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生态环境和风俗习惯,这个村庄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

5、洪村。宏村位于黟县东北部黄山南麓,古桃花源为奇特牛形水系古村落,俗称“中国画里乡村”。南宋绍兴时期,宏村人独具匠心率先进行仿生,建成了名为“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整个村庄就像一头悠闲的野牛躺在青山绿水。村里保存了140多处明清古民居,整座村庄建筑不仅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典雅,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营造出既科学又有趣的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楼内的三雕艺术令人惊叹,切刀技术和北方的剪纸一样细腻流畅。应用大与小,疏密处理,粗细对比都是恰到好处的。

6、桂园赛金花景区。回族风情园“归园”于在赛金花遗址上修复,故称归元风景区。他位于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之间。正式对游客开放。景区内有赛氏老房子、赛金花书房,旧井,人工种植秋海棠等。赛金花故居信息陈列馆展示了大量从国内外搜集的史料,不同时期的赛金花照片,以及刘半农、鲁迅夏衍等名人对赛金花的点评,充分展现了赛金花复杂的生活。赛金花故居景区位于黄山和西递和宏村之间,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徽州传统造园技术,与苏州、扬州等江南园林相比,赛金花故居景区有许多不同之处。

11月,安徽黄山“值得去”的5个景区,个个都是赏秋好去处

11月,安徽黄山“值得去”的5个景区,个个都是赏秋好去处

走在黄山的大街小巷上怎能听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句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那么这句话究竟是对徽州的赞美呢?还是对徽州的贬低呢?有人说是汤显祖清高的自嘲,有人说是汤显祖对徽州的向往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也许,带着疑问去游徽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徽州古时候指的是一府六县,如今主要指的是黄山。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秋好处,11月游黄山不容错过的几个地方

1、木梨_村

木梨_村是安徽黄山海拔最高的一个原始村落,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山顶上,每逢雨后,这里就有迷人的云海景观。整个木梨_村都“隐藏”在云海中,与周边高耸入云的山峰融为一体,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云海景观。因景色宜人,山村原始而享有“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的美誉。

2、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如今是一个交通便捷的古村落,整个村落的建筑物都是依照山的地势来修建的,这里的原始居民们在修建房屋的时候都是就地取材。用村子里特有的红壤烧成砖瓦,再用高大挺拔的木材做成房梁。

所以,整个村落的土楼外形都很相似,远远看去一排排、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土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犹如一幅幅古朴、壮观的画卷。11月的阳产除了原本的景观,还有“晒秋”民俗,这个和婺源篁岭很像,都是把秋收的农作物晒在阳台、门前。

3、西递、宏村

西递宏村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去黄山 旅游 怎能错过典型的徽派建筑呢?西递宏村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富饶的村落,当时的村民们大多在外经商,他们就是 历史 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也许很多人会郁闷西递宏村从地理位置来看,在古时候绝对是一个落后贫穷的村落,为何是徽商的摇篮呢?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的,贫穷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贫穷限制了发展,却没法限制古人的智慧。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所以走经商之道。在明清时期,徽商遍布全国各地,赚足钱币的他们回到老家都大兴土木,修盖宏伟壮观的房屋。

这就是为何如今我们游走在古徽州最后的枕水人家所看到的明清建筑物,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小到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徽州建筑特有的砖雕、石雕、木雕,典型的白墙黛瓦马头墙无一不给人视觉上带来巨大的美感。

西递宏村距今约有八九百多年的 历史 ,有着浓浓的 历史 韵味,有着传统的 美食 ,徽州特色的小吃,游走在西递、宏村,能吃到最正宗的黄山烧饼、虎皮毛豆腐、腌鲜鳜鱼、腐乳爆肉、苞芦松

4、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的秋天总是来得格外的早,黄山风景区因为海拔高,往往十月初就能看到变黄变红的树叶。11月的黄山秋意正浓,是一年赏秋好时节,尤其是西海大峡谷那儿的梦幻山峦风光以及北海一带的秋色都渐欲迷人眼。除了这两个地方,黄山光明顶到飞来峰那儿的秋色也不错,其它地方的秋色比较低调,是看不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盛景,毕竟黄山多迎客松等一年常青的植物。

5、塔川

塔川村背靠大山,村前河水环绕,村内有许多高大挺拔的乌桕、红枫等色泽树,每到深秋来临,它们就红得分外妖娆,远远的看去与粉墙黛瓦融为一体,美得像个世外桃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富甲一方的黄山早已美得像个人间仙境,成了很多人一生的“痴绝处”,成了很多人穷极一生最想去的徽州。

黄山十大景点介绍

黄山十大景点包括:黄山风景名胜区、皖南古村落景区、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牯牛降风景区、呈坎古建筑群、新安江山水画廊、九龙瀑、芙蓉谷、翡翠谷:

1、黄山风景名胜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205国道

黄山风景名胜区被称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还是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一,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2、皖南古村落景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皖南古村落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其中西递村已经有950多年的历史,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风格建筑,被称为“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3、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旅游区,是黄山市十大旅游景点排名第三位。

4、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总面积110公里,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

5、牯牛降风景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牯牛降观音堂

牯牛降风景区,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牯牛降风景区有五大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

6、呈坎古建筑群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

呈坎古建筑群为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从唐代以来,高官、隐土、巨贾、史志学家、作家、制墨家、书画家代不乏人,至今保留着明代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是黄山市十大旅游景点排名第六位。

7、新安江山水画廊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黄山大道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

8、九龙瀑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

九龙瀑是黄山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九龙瀑长达300米,整条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龙潭”,十分壮观,不可错过。

9、芙蓉谷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辅村

芙蓉谷也是黄山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峡谷全长10公里,谷中有众多形态各异的池潭,娇艳如盛开的芙蓉,又称“春之谷”,是黄山市十大旅游景点排名第九位。

10、翡翠谷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

翡翠谷是国家4A级风景区,也叫“情人谷”,峡谷长达6华里,分布着一百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彩池,绚丽夺目,因此叫做翡翠谷。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