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延边八景的特色旅游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0:43:47浏览:17分类:旅游攻略

延边八景的特色旅游

延边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被联合国确定为“人与生物圈”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八景之首的“长白飞瀑”,千里图们江畔独特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的吉林八景之“一眼望三国”的边境风光、悠远的古渤海国遗址,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等,更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延边八景”从自然山水和人文史迹,全方位地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特色。 风情延边,魅力长白

——圣洁的山水欢迎您! 一. 六顶佛光 位于敦化市区

二. 满天繁星 位于汪清县南

三. 人间仙景 位于和龙市南

四. 崇善山水 位于和龙市南

五. 三墩连城 位于延吉市区

六. 双城对峙 位于珲春市郊

七. 白衣乡情 位于安图县南

八. 佛指朝天 位于龙井市郊 延边八景之首

敦化历史悠久,属于长白山余脉丘陵地带,这里牡丹江环绕而过,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群峰环绕、紫云缥缈、游龙衔珠。六顶群峰环绕,伸延广阔,向东北部是栖息着丹顶鹤、大雁、野鸭、鸳鸯等珍贵鸟类雁鸣湖风景旅游区;西北部是神奇秀美,垂直植被景观带明显老白山风景区。六顶山风景区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处。

主体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43°32'30.05北;128°12'50.48东。

敦化原名敖东城,亦称阿克敦。是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东”系满语“鄂多哩” (又称额多力)的转音,其语意为茂密的山林。公元698年,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在此筑城自固,建都称王,号称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建都于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时期,又被称作敖东城。作为满清皇族发祥地,清初这里被封禁达二百年之久,西南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古墓群,东南部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佛教尼众寺院正觉寺。

《六顶佛光》

扬眉

千年古都百年县,十座王陵一佛光,

绿水缠绕渤海郡,川流德荡敦化扬。

渤海墓群 :

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山坳,唐代渤海国前期王族墓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顶山东西走向,有起伏相连的山峰6座,最高峰标高603米,由此向东南伸出一山脊,山脊两侧皆为墓地,有石室封土基80余座。

代表性的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出土有陶器、玉区、勇金钢饰件文物和墓碑。碑作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文21行,汉字阴刻,楷书真字700余,石碑周围阴刻藻饰和卷云纹图案。碑刻于公元780年。碑文证明渤海国这时已使用汉字,流行骈体文,娴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出土的石狮2尊,造型雄浑,形象刚健。这些都证明唐朝文化对渤海国深刻的影响,已经深入渤海郡国的日常生活中。

正觉寺:

正觉寺位于敦化市东南郊,六顶山旅游风景区内,距市区4公里。为该寺第三代传人旅美高僧,释佛性大法师于1993年恢复重建,大法师也传教于美洲,并在美国建有佛教道场。大法师含辛茹苦,在海内外广募佛财,重建寺院。该寺院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使尼寺更具仁慈的神韵。 寺院分殿堂区、生活区、佛学院三个区。中轴线上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互殿和藏经殿五座双檐大殿随山势渐次升高,钟鼓楼与牌楼门相映照,俯瞰一池碧水。其中,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高居于饰有九龙墨石雕御道的三层围栏月台之上。 殿内高12.5米的三尊樟木大佛,以及释迦牟尼成道陶瓷壁面,八根汉白玉盘龙柱,云南剑川青皮木雕隔扇门,华贵的藻井均属届宇建筑之精品。六角六亭的观音殿更别具特色。殿中用6.6公斤纯金贴面的六面体六千只手眼观音圣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杰作。 新修建的大佛,身高48米,巍峨耸立在六顶山顶。后期,有人把“顶”渲染为“鼎”,亦称“六鼎佛光”。

精美的石雕、木雕、彩绘与赵朴初等名家墨迹都为寺院增添了光彩。别墅式小洋楼与大殿区传统的中式 建筑相互照应,伴着青烟雾霭,衬托着湖光山色,鸣响着钟声佛号,愈加显得幽静。正觉寺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杰作,也是古今建筑相结合的典范,是利用现代建筑材料,通过旧古的建筑手段完成的仿古建筑群,是杰出的艺术艺术精品。 延边八景之二。

满天星风景区是由满天星水库为主体构成的,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境内,形状如一条张开大口的蝮蛇,盘踞在丛山密林里,下衔百草沟遗址。

地理坐标: 43°11'9.20北;129°38'58.41东

汪清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 汪清”源于满语(女真语)本音“旺钦”,意思为“堡垒”。后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称的由来是因这里的小平原中间宽而得名。设县之后,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奉天兴京(辽宁新宾)之东有一旺清边门,音义同此,再更“旺”为“汪”,故得今名。

《满天繁星》

扬眉

三十六景在边廷,民风淳朴百业兴,

满天繁星天外落,一湖荡漾水汪清。

满天繁星位于汪清县,这里距州府延吉市和图们市各约50公里,交通便利。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其中湖面10.5平方公里,最宽处2118米,最窄处100米,湖长18.7公里,是满台城电站拦河坝建成的人工湖。景区景观集中中、景点独特。古老先人的遗址,美丽动人的传说,大型的湖谷造就了满天星独特的风光。

满天星景区共分八大景区、三十六个景点,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而成。八大景区中,龙龟岛景区和双水景区的一部分,被规划为中国朝鲜族文化风情博览城。

1.龙龟岛景区

面积6.03平方公里,有风景区内唯一的三面环水一面连山的龙龟岛。它西北高峻,东南平缓,具有独特的地貌形状。从百草沟进入风景区,首选映入眼帘的是跃出宽阔水面的陡峭石壁,高低起伏,长达千米,蜿如一条蓄劲千年、腾空待飞的蛰龙;而从双水景区观看,则象一只千年神龟,沉睡在碧波荡漾的湖中;登高俯视全岛,则又见蛰龙伏於龟背之上,故名之曰龙龟岛。其中的 白衣女石像,高18米,重260多吨,耸立于高高的仙女峰上。由水泥阶路、木桥、龙龟洞等组成了通往仙女峰的通道。

从景区一号码头到拦河坝乘游轮往返一趟需时约二小时,在乘船观光途中,游客可自备食品,边游览边餐饮,领略自然和谐的无拘束生活,其乐无穷。 景区内植被茂密,森林盖率达到90%,湖的基底是坚实的山体岩石,没有泥土混杂;湖水依靠原始森林里中的山水和地下涌出泉水来补充,清澈见底,泛蓝飘绿,如玉似胨。湖滨旁幽深恬静,倒映着巍峨的山峦,湖中央波光粼粼,犹如飘落的满天繁星,远眺幽深,近观灵秀,湖光山色形成了开朗、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

2.中国朝鲜族文化风情博览城

传统村落一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朝鲜族的旧式村落。一组反映朝鲜族迁徒历史包括:窝棚、地窨子、木楞子、草房的建筑群;三座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的典型民居,室内陈设完全再现当时原貌,包括织布、打糕、椿米等生产工具村头有水车、磨房、泉眼、还有男女村民、老人、孩童。穿旧时衣,着旧时裳,使用旧时工具,按旧时习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的小农生活。这一景区,为躲避城市喧嚣的游人提供了一个恬静惬意 的世外桃源。喜庆园一座放大的朝鲜族标准民居,外观按传统风格修建,内部按现代标准装修。平时按传统婚礼的习俗进行布置,通过、放像、解说等多种手段进行介绍,定时进行婚礼等各种人生礼仪表演。节假日可根据游客预约,承办抓周、婚娶、花甲、回婚等礼仪宴会和喜庆活动。 延边八景之三

仙景台风景名胜区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的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 该景色位于和龙县境内,自然景区群峰秀丽壮观,主峰平地拔起气势磅礴,山峦奇特。每个峰群上都有美丽的风松群、金达莱。山上山下泉水四季长流,草长沟深,鸟鸣山幽。景区地理坐标:42°21'32.86北;129° 0'56.78东

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境内,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距自治州首府—延吉市100公里,距长白山195公里。 仙景台风景区是奇峰、奇岩、奇松、奇花、云海日出等300多处荟萃的景观。

《人间仙景》

扬眉

山高岭峻海风来,诸仙游乐云雾开

紫气缭绕和龙峪,人间仙景第一台

仙景台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渊远流长。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公元742年,曾是渤海国三代文王大钦茂的游览遗址。到19世纪中叶,虔诚的佛教徒在仙景台七星岩东侧建成七星寺,从此,佛教文化在仙景台地区广为盛行直到现在,当时的甘露泉(仙井),现在仍供国内外游人饮用。

仙景台的群峰、群岩是在长白山火山运动和图们江上游的地理作用下,由多组裂隙和层状风化塑造了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仙景台风景的美突显在群峰之“雄伟”,悬崖绝壁之“险”,天然雕塑岩之“绝”,奇松之“妙”,云海仙岛之“仙”,金达莱花之“艳”,金秋黄叶之“美”,雪花银装之“神”等,以“奇”闻名的典型的花岗岩天然雕塑博物馆。

仙景台风景区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奇峰、奇岩、奇松、奇花、云海日出等奇景荟萃的世界。奇松群多在悬崖峭壁上生长,苍劲多姿,狂态万千,有卧、在俯、有横、有弓,似蛟龙像游龙,如飞龙像盘龙,那飞升腾云之势,令人赞叹不己,浮想联翩。仙景台的群峰奇在峻秀壮观,直插云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在从不同的角度看形态万千,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金龟,有的像仙人头,有的像仙耳朵,有的像大象鼻子,有的像扇子,形象万千。

每到百花盛开的春天,朵朵金达莱花格外鲜艳夺目。登上峰顶云海景观更是奇特,滚滚白云时而攀上峰顶,时而像巨大的瀑布泄入山谷。笼罩整个景区的朝雾祥云间隐约显现的奇峰异岩,好似诸仙相会在天境舞台。每当云海中的旭日东升,更会引您走进另一个天堂仙境,自古就有“人间仙景第一台”的美称。 延边八景之四

图们江在和龙县南部崇善边境地带表现的最为幽美,这里有著名的军舰山,山上石壁陡峭,林木茂盛,山花鲜艳。军舰山下是清澈微绿的江,水清可观鱼。在江边垂钓,用江水熬汤,味道特鲜美。崇善风光自然神美,没有半点人工雕琢的痕迹。加上长白山自然景观带、天女浴躬池、中朝边境第一块界碑、图们江源头、金日成钓鱼台、红旗河瀑布等极具旅游丰韵的景观来衬托,为这里增加了亮丽的色彩。崇山山水地理坐标在:42° 5'30.41北;128°58'47.29东一带。

图们江两岸的自然风光、边境神奇的风貌,朝鲜族民俗民风在这里最为典型。崇善山水自然而神美,没有半点人工雕琢的痕迹,深居边疆,不染俗尘,吸引着广大游客来探询。国家著名的画家和美术院校常组织学生来此写生绘画,探询人类最质朴的民风。

《崇善山水》

扬眉

长白山高沟壑深,圆池碧绿静无痕,

一江春色垂钓晚,崇善山水不着尘。

这里是图们江发源地,它发源于赤峰西北部三公里丹树林的林间溪水,流经至赤峰西部 1.5 公里处,与朝鲜之红土水汇合,绕过赤峰南麓东麓,流至赤峰东半华里的地方,与发源于圆池的弱流河相汇,继而向东南方向流去,流至西距赤峰 6.5 公里处,有朝鲜的石逸(乙)水来注,水势渐大,继续流向东北,于广坪 8.5 公里地,有朝鲜的红丹水来汇合,又蜿转朝东北方向流去,在崇善西,有红旗河汇流,东南侧又有朝鲜的西豆水注流,故这里有“三江口”之称。

崇善山水景区位于和龙县南部崇善镇的边境地带,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98%,大气、地面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洁净的水土,为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属于长白山东麓,其植被属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垂直体系。

1.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貌主要是由玄武岩所组成的倾斜熔岩高原,土壤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是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以红松为代表树种,尚有长白落叶松、红皮臭松、鱼鳞松,长白松,以及紫杉;阔叶树木有:春榆、蒙古栎、水曲柳、胡桃秋、山杨、白桦、大青杨等。

2.在海拔1.000--1.800公尺之间。地貌主要是由玄武岩组成的倾斜熔岩高原,土壤是山地棕色泰加林土。是针叶林景观带,在阳坡的森林植被以红松、冷杉为主,阴坡是针叶林亚带,主要植物群落是鱼鳞松 臭松。

3.在海拔1.800--2.000公尺之间,地貌是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地势陡峻雨量丰沛,土壤为山地生草森林土,是高山岳桦林景观带。这是个特殊的结构带,这里山地苔原和森林成分彼此渗透,形成了复杂的植被镶嵌性,乔木以高山岳桦为主,尚有云杉、落叶松、东北赤杨,灌木有牛皮杜鹃、越桔等。

4.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貌是各种颜色的粗面岩,地表覆盖着很厚的火山灰、地形呈放射壮分布的平缓岭脊和羊尾沟,是高原苔原景观带。在这里,高大的乔木已经绝迹,分布着矮小的灌木、草本、地衣,苔藓等,高原苔原带的植物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植物株型低矮,根系发达,生长期短,开花集中,能适应高山强风的吹袭和强光的照射。这里的高山苔原植物具有大型的花序以及色彩鲜艳的大型花朵。每年六、七月,苔原上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绚烂夺目,为人间难见的胜景。

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为这里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常见野兔奔跑、雉鸡突飞,獐、狍、熊、鹿、野猪等多种动物嬉戏于密林之中。整个地貌属侵蚀低山和部分熔岩台地,1000米以上山峰有5座,其中赤峰山最具特色,海拔1321米,属熔岩台地上的火山锥,岩体呈红色,多孔洞,壮如蜂巢。

山角下有园池,为长白山四大天池之一,占地3.6公顷,为天然火山湖,海拔1260米。传说三百多年前,三位天女在这里沐浴,一神鹊口衔朱果吐在老三佛古伦的衣裙上,被她吃掉而怀孕,生一男孩,相貌异常,生而能言,名叫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是大清皇帝的祖先。这园池就成了清朝皇祖的发祥地。它被满族人视为发祥地,有神奇的传说,被称为“仙女浴身池”,又称“天女浴躬池”。天女浴躬池清水依依,芳草萋萋。池边大片大片的小叶杜鹃,嫣红欲滴。越桔坠地,雨燕穿天、鱼翔浅底、白鹤相戏,犹如仙境一般。 延边八景之五

三墩连台遗址位于延吉市区 ,延边的“墩台”与古长城依靠,总的布局呈弧形,护卫着延吉布尔哈通河与龙井海兰江间广大肥沃的河谷盆地,构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墩台遗址有大墩台、小墩台、帽儿山墩台。

三个墩台互为犄角,构成三角形军事联络体系,共同守卫着当时的渤海郡国心脏——城子山山城。在古代军事通信技术迟缓的条件下,这种利用地形地势的军事预警系统设计,是非常实用的。若有敌人侵犯,夜放明火、日举狼烟,迅速报警传递军事信息,每墩台有军士5名守卫,至清朝中期逐渐荒废。

《三墩连台》

扬眉

三墩连台护高台,秋水缠绕清风来,

四面号角连天起,狼烟散过飘阴霾

(一)、大墩台遗址:

地理坐标:42°57'19.18北;129°30'2.96东

在兴安乡政府东1公里的一条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丘陵末端的石山上,(石山因劈山采石,只剩北侧三分之一),西部隔一无名小河与九三厂相邻。墩台为土石堆筑,存高约4.1米,是渤海时期修建的烽火台。

(二)、小墩台遗址:

地理坐标:42°54'40.51北;129°29'26.42东

在延吉市人民公园最北部的小山丘上。是土石堆筑的高台,呈圆锥状、现存高8米,底部周长180米,底径53米,顶径29米,形如一个大圆锥体。是渤海时期的烽火台。

小墩台下有碑石,碑文介绍了中国汉代前后,生活在这里的古沃沮人村落情况。山路两旁稀疏地长着榆树、梨树。登上小墩台,一座高大的凉亭矗立在山顶。 在这里可俯瞰延吉市。

(三)帽儿山墩台遗址:

地理坐标:42°51'35.07北;129°28'0.97东

在延吉市与龙井市交界处的帽儿山顶上,海拔517米,是用火山岩碎石块堆砌而成,高约3米,顶直径约6-8米,是是渤海时期烽火台。 墩台下有渤海郡国的军事建筑遗址。

与墩台相关的军事设施,是绵延在延边大地上的“古长城”,它是连接各个墩台的纽带。 延边的“古长城”遗迹,断续伸延在延吉、龙井、和龙三市的崇山峻岭之中。多为土筑,也有石筑,或土石混筑,大部分地段修筑在山脊的一侧,部分地段跨越山岭、峡谷及河川。

目前详细的调查已发现,“古长城”西自和龙市八家子镇丰产开始,经西城、龙门,再经龙井市的细鳞河、桃源、铜佛、朝阳、八道,再经延吉市的烟集乡、图们市的长安镇磨盘山(城子山山城附近)、东至长安镇的鸡林北山,总长达100多公里。现在看到的“古长城”,多已颓败或湮没,只有断断续续的遗迹。在上述“古长城”遗迹两侧,又发现有数十座墩台遗址,以台址地形看,这些墩台在当年就是起军事瞭望、传递信息作用的重要军事设施。

这是拉深延吉旅游户外的极佳穴点,但目前只有帽儿山墩台遗址,公园的小墩台遗址得到了部分利用。 延边八景之六,

位于珲春市郊,由干沟子山城和萨其城组成了恢弘的双城对峙历史景观。

据《明史》记载,原称“浑蠢”,其语源于女真语,即“边陬”“近边”之意。“珲春”为“浑蠢”的转音。明代称此地为“珲春卫”,一向被视为边寨重地。 此地早在周秦为肃慎地,汉、晋为北沃沮,北魏时期属勿吉地,隋至唐初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东境,后属渤海南京南海府,江为博罗满达勒部。金代为完颜部肇基王业之地,后属上京海兰路,元属开元路,明代于此地设置珲春卫,明末为满族舒穆禄氏所据。清顺治十年(1653年)此地为宁古塔昂邦章京统辖地,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设珲春协领,这是有资料可查的珲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现。

《双城对峙》

扬眉

双城对峙一水寒,两岸青山带硝烟,

曾经旌旗漫天雪,不见儿郎凯歌还。

一、珲春干沟子山城

地理坐标: 42°56'41.91北;130°30'21.53东

金代城市遗址,位于珲春市哈达门乡东红屯西1公里的干勾子沟口东北山上,西南距珲春市25公里。

金代城址,位于珲春市哈达门乡东红屯西1公里的干勾子沟口东北山上。西南距县城25公里。山城南1公里为珲春河。 山城依险峻的山势而筑,方位北偏西80度,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北3面城墙较直,南墙弧曲,周长约2500米。垣多土筑,部分为土石混筑。南墙和北墙较低,东、西墙较高,最高处达6一7米。山城有门址两处,一处设在南墙的东北段,一处设在西墙与北墙的折弯处,即山谷的沟口,并筑有瓮城。城墙共有8处马面和4处角楼。这类建筑有的以石垒筑,有的用土夯筑,集中设在东、西城墙上。东北角与西南角有角楼遗迹,登临此处,可俯瞰城内外。

城内多为漫坡,分布有数十处居住址。居住址一般为边长5一8米的方形围墙,或圆形浅凹坑,居住址内散存着少量泥质陶片。在距西南角楼址东北200米处的缓坡上,可以见到一处边长40米的小城,城内有东西向5排房址。《珲春古城考》载:“城内市街房舍,遗迹宛然,有础石二十七,观其形制,建筑之宏,可以想见”。 城内出土许多珍贵文物。《珲春古城考》载:在于沟子山城曾“发见钩戟二具,锈蚀过半”。“居民掘地,曾得铜镜一”。关于铜镜尺寸、纹样,《珲春县志》有详尽的描述:铜镜“径五寸许,柄长三寸许,镜背有树一,弯形。有一人(似图本中神像,头顶有圆光)坐树下,一人扶伞(仪仗属之伞形未支开),有飞鹤一龟一向之坐树之上。有日月悬空,均隆起,镜面平滑无文字”。 与金代的仙人故事镜相同。城内还出土过“熙宁重宝”铜钱、擂石,以及各式铁镞、铁锅、车辖、带字石块、瓦片等。

二、珲春萨其城

地理坐标: 42°49'2.72北;130°31'18.09东

渤海郡遗址,亦称沙齐城、八连城。位于珲春盆地东北部。西距珲春市杨泡乡杨木林子村1.5公里。

山城修筑在1个周长约21公里、海拔493米的山峰南端。其南1公里处有珲春河支流自东向西流过。山城北与中苏边界的烟筒砬子山相望。 城垣依起伏的山势而筑,城的形状不规则。城垣石筑,高约2一3米不等。墙内侧有宽2一5米、深1米左右的壕沟。城周长约7000米。城西南角和东端各有一了望台,两处了望台都是利用突悬外伸百余米的山峰修建而成。西南角望台,高约3米,直径30米,周围绕以石墙。登临此处,珲春盆地尽收眼底。东端望台的形制与西端望台基本相同。

山城有5处门址,即一南门、一西南门、一东门、二西北门。门址均宽8米。西北两处门址分别设在山沟口两侧,相隔约20米。沟口中间筑一条东西长70米、高10米的石墙,横堵沟口,以加强防御。西南门设在西南角望台附近的险要处。南门修于西南门的东侧,两者相距500米左右。东门址开于东望台的北部。 城内可分为东和东南两个沟岔,东沟长,东南沟短。从城西北门进入城后,逆东沟而上,可到达东门;沿东南沟而行,可到达南门。

这些都反映出这里古代城市都是依靠山型、山势来修筑,来增强城市的防御性能。但这么多具有保护开发价值的景色,始终没有发挥出旅游的价值。有人说:“这些景观是文物,不能开发的”。可长城是不是文物,居庸关是不是文物,山海关是不是文物,它们都是在保护开发的前提下,得以重现风姿的,而不是丢弃不用的! 延边八景之七,

安图县红旗村是延边地区纯朝鲜族居住的村屯,朝鲜族因喜穿白衣而被人们尊称为“白衣民族”。全村百户余户居民,保持了朝鲜族传统习俗和民风。

朝鲜族的红旗村地理坐标: 42°52'10.32北;128°17'52.24东。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东北——东北亚成了是非之地。沙俄开始侵占东北。原本东北是当时清朝统治者满洲人的“龙兴之地”,绝对不允许中国内地人到东北。此时为移民屯边,也不对外开放边禁,同时也放宽对朝鲜方面边禁。结果有大量朝鲜平民渡过图们江来到中国东北的荒地开拓,这就是中国今天的朝鲜族的源头。由于朝鲜的天灾人祸以及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使大批朝鲜族人背井离乡,从朝鲜半岛渡图们江迁移而来,迁入中国延边地区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上的“白衣渡江”,说的就是中国延边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渡图们江迁移而来的故事。而安图县的红旗村是完全由朝鲜族人组成的自然居住村,在这里良好地保存了传统的朝鲜民族的文化和遗风。

《白衣乡情》

扬眉

白衣过江乡土情,传承后世有遗风,

一川溪水梨花过,长袖飘舞伽耶声。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陆续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朝鲜民族多居于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多素净色。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但也基本保持白素的底色。

红旗村坐落在山间开阔地带,依山傍水,具有朝鲜族民族建筑风格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小溪两旁,人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辛勤地劳作在田野上。劳动之余,村里的男女老幼便集中在场院中,跳起多姿多彩的朝鲜族舞蹈,唱出古老的朝鲜族民谣,浓厚的欢乐气氛使人们在狂欢之中如醉如痴,到这里的游人可以看到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村落,可以充分领略到朝鲜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物质生活较好的一个民族。安图县是朝鲜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红旗村则是安图县朝鲜民族的传统的民俗和民风保留最原始的乡村,也是我们研究朝鲜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大力发展朝鲜族民俗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红旗村中的白衣民族,穿着净素的朝鲜族服饰,世代居住在白墙稻草搭建的房屋内,在这里勤恳地劳作着,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饮食、婚庆等等风俗,传承着优良的朝鲜族民族文化,他们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成了独特的朝鲜族乡土风情。 延边八景之八

龙井天佛指山是我国内唯一的保护松茸及其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指朝天景区位于龙井市,地理坐标:42°31'57.37北;129°20'0.68东。

龙井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龙井市区域内,距龙井市10公里。东部和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总面积77 317公顷,其中核心区17 577公顷,缓冲区10 998公顷,实验区48 742公顷。该区林业用地74 733公顷,总蓄积量44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3%。该区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2℃,年降水量550~7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佛指朝天》

扬眉

佛指朝天烟雨浓,溪流乱泻草葱荣,

层峦叠嶂沟壑里,人间仙品出松茸。

天佛指山属长白山山脉,海拔170~1 331米。山高谷深、坡度陡峭。天佛指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脉山,天佛指山北侧有四条大型沟壑,南侧有三条大型沟壑,峰顶谷底高差大,海拔高度700米以上。雄伟壮观、岩石怪异,构成了本区独特的地貌景观。土壤母质为花岗岩、沙岩、页岩风化物。土壤类型主要为薄层酸性岩森林灰棕壤,还有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等,是天然松茸和赤松林生长的栖息地。该区水系发达,呈树冠状分布,水网密集。该区内植物资源416种84科;鸟类种群较多,有89种36科;爬行类、两栖类动物12种。该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野山参,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松茸、红松、紫椴、胡桃楸、野大豆、水曲柳和黄檗;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紫貂,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黑熊、猞猁、鸳鸯、燕隼、红脚隼、花尾榛鸡等。 这里更有世界最著名的是野生菌:松茸。

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因其长在松树下菇型酷似鹿茸而叫松茸。松茸菌体肉肥厚,具有香气,味道鲜美,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气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更是中老年人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延吉好玩的景点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吉公园、和平滑雪场。好吃的有:延吉冷面、包饭、参鸡汤、韩式烤肉、石锅拌饭、紫菜包饭等。详细介绍如下:

一、延吉好玩景点

1、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延吉市南部,以山地森林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及乡土景观为背景,以山、水、林、田、城相依相融为特色,体现朝鲜民族风俗风情,集区域生态核心、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民俗旅游、遗址旅游、度假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成为延吉市、朝阳川与龙井市的城市地标,打造成延吉市、龙井、图们地区重要的生态源地和旅游休闲核心区。

2、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位于延吉市小营镇理化村,2012年建成,是延边州庆60周年的一号献礼工程。民俗园总占地面积10公顷,包括传统饮食体验区、传统民宿区(官衙)、百年老宅体验区、传统体育演艺区、传统文化展示区等5个功能区。

它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完整地集聚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要素,成为展现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3、延吉公园

延吉公园位于延吉市西北部的烟集河畔。这座历史悠久的公园,古木参天,鲜花常开,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风景十分秀丽。

公园内建有动物园,饲养着东北虎、梅花鹿、孔雀、白天鹅等名贵动物。公园游乐场里有各种游乐设施。公园北侧有美丽的松林,林中突起的小墩台上建有凉亭,居高远望,延吉市容可尽收眼底。公园是延吉市最受欢迎的综合性游乐场所。

4、和平滑雪场

吉林延边长白山和平滑雪场座落在我国十大名山长白山脚下,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旅游经济开发区,距延吉市220公里,距长白山山门6公里,是游览长白山北坡的必经之路。滑雪场海拔1034米,山体落差140米,总占地10.2公顷。

二、延吉好吃的

1、延吉冷面

延边的延吉冷面是朝鲜族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制作正宗冷面时主要选用荞麦面,浇上带着冰碴的牛肉冷面汤,搭配熟牛肉片、黄瓜丝、辣白菜和半个熟鸡蛋等。入口冷面筋道爽滑,汤汁酸爽冰凉。

2、包饭

包饭又被称为菜包肉,这是延边朝鲜族的一种风味美食。包饭的特点是用苏子叶或生菜裹上熟米饭、熟五花肉、熟肘子肉、大酱和蒜片等,然后包在一起食用。入口时软糯的米饭和肥而不腻的五花肉相混合,口感层次比较丰富,令人十分满足。

3、参鸡汤

参鸡汤是延边朝鲜族非常出名的代表性美食。参鸡汤主要特色是选用优质的童子鸡,在其腹中填满了上乘糯米、人参和红枣等食材,然后盛入装有鸡汤的石锅内慢炖几个小时。炖熟之后倒入多种中药材熬制的汤汁,再加入栗子、大枣和人参等食材一起熬制。

4、韩式烤肉

延边特色风味的韩式烧烤主要以烤肉为主,烧烤食材大多是不经腌制或简单腌制后的牛肉和猪肉,如肉片较大的牛肋肉和猪五花肉。烤肉蘸料分为酱料和汁料,偏咸辣,烤盘一般选用长条镂空烤盘,食用烤肉时常裹着生菜叶或紫苏叶,也会搭配很多清爽的当地特色小菜。

5、石锅拌饭

石锅拌饭是延边朝鲜族的招牌美食。一份正宗的石锅拌饭上面铺着熟的煎蛋、胡萝卜丝、西葫芦条和香菇片等其他配菜,下面米饭的米香十分浓郁,底部还有一层焦脆的锅巴。搭配韩式辣酱拌着食用给人满满幸福感。

6、紫菜包饭

紫菜包饭是延边朝鲜族的传统美食。制作时将烤好的紫菜放在寿司竹帘上,再将蒸好的白米饭放在紫菜上,用工具将米饭均匀地压实在紫菜上,然后放入切成条状的鸡蛋饼、韩式泡菜、腌萝卜等卷成紫菜卷。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