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高中历史要怎么读才好 才记得住 我现在高二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4 15:27:29浏览:19分类:文字大全

高中历史要怎么读才好 才记得住 我现在高二

中文科的开始真正是在高二啊。我和你说,我们班一个女同学,高一时在70多人的班里排在倒数七八名上,高二学文,非常努力排在班里二十几名,高三稳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级第一,达到了厦大的分数。两年的时间上一本都够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于量的积累,法方决定效率的高低。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我的经验是这样的:

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尤其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优势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一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周末时间可酌情复习。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4、千万不要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笔记整理上,长个心眼,充分利用辅导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学的。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而且脑子里一定要有一个“地球仪”。

重点:结合书本看地图册啊

1、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

各个区域的特点,经纬度,海洋,洋流,岛屿,山脉,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资源,地貌,气候,植被等等要素。

2、课本理论,比如地方时,公转自转,地转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气环流,洋流分布,气旋反气旋,锋面,等高线,等压线等等基础知识。

3、各种气候、地貌、自然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建议:

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

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

3、多做区域分析题。

4、家里挂个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有时间就看看。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20左右。

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英语语法最好有一个系统的整理,可以让老师给找本书或者,做好笔记,或者复印同学笔记。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进退,只检讨自己脑子里记住的是否越来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试都作为查缺补漏的机会,成绩短期不提高也要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或自暴自弃。

整体来说,化学式都是从后往前读的。高中化学物质很多,如果你一个一个记忆会累死的。我是高中化学老师,我把它们分成几类,你按类别来记会很好记忆。

酸:以H开头的物质。

含氧元素的大多以中间的元素命名,如:H2SO4

硫酸

例外:HNO3

硝酸

不含氧元素的大多叫氢某酸(“某”就是后面的元素名称),如:H2S

氢硫酸

例外:HCl

盐酸

碱:以OH结尾的物质。

以氢氧化某命名(“某”就是前面的元素名称),如:KOH

氢氧化钾

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

以氧化某(“某”就是前面的元素)命名,如:CO

一氧化碳

CO2

二氧化碳

Fe3O4

四氧化三铁

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物质。

含氧元素的大多以酸根+金属命名,如:MgSO4

硫酸镁

Na2CO3

碳酸钠

(NH4)2SO4

硫酸铵(三声)

不含氧元素的以某化金属命名,如:NH4Cl

氯化铵

K2S

硫化钾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