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王者荣耀》铭文带十个夺萃不出吸血装,有用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6 16:44:20浏览:13分类:游戏攻略

《王者荣耀》铭文带十个夺萃不出吸血装,有用吗?

那是相当有用,我一直都是这么玩的,效果拔群,好处还是挺多的,以下我来讲讲都有什么好处吧。

提供续航

一般常用的吸血装有两件,一件是末世,有10%吸血效果,续航的话有一定作用,但还是有点慢,泣血的话是25%,效果非常好那不用说,然而夺萃也有16%的吸血效果,在这两者之间,已经是够用的了。

出装不拖节奏

要知道,泣血的最大作用就是提供25%的吸血,至于100点物理攻击嘛,有用当然是有用,然而对于普攻输出流英雄来说,暴击和破甲才是提高输出能力急需的属性,先做一把泣血的话,续航是够了,可打起人来效果就不行了,如果有了夺萃的16%吸血,就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出核心输出装,无尽,电刀,破晓,普攻流的射手我都是这么出的,吸血一样几下吸满,除非需要出制裁或者末世,泣血这件装备我是不会选择的。

节省一个装备格子

因为少了泣血嘛,剩下的一个哪怕出个名刀,复活甲,都是可以的,无尽,电刀,破晓,鞋子,破军,名刀或复活,刚好,如果需要出个泣血,那替换哪件好呢?哪个都不合适吧,所以不出泣血真是太好了 。

铭文的选择,一定要选择一些功能型的铭文,像是装备里面少有的,并且非常有用的,什么攻击力之流就算了,收益最小的就是这种,出满了也就是一把小刀的作用。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王者荣耀》中的铭文“夺萃”的属性是1.6%物理吸血,那么带满10个的话就是16%,如果这样的话不出吸血装备行不行,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这是绝对可以的,泣血之刃可以提供25%的吸血,但是物理攻击只有100,!可以说到了后期六神装的情况下这样是极其吃亏的,如果带了10个夺萃的话,那么就可以舍弃泣血之刃,出一件大装备补强!

拿孙悟空举例,我目前带的铭文是夺萃、鹰眼、无双。

装备:红打野刀、攻速鞋、无尽战刃、宗师之力、碎星锤、名刀。

后期可以把鞋卖掉换破军增加伤害,名刀和复活甲互换增强生存能力!

中后期这套装备的攻击力足够高,配合夺萃的吸血属性也丝毫不逊色泣血之刃!而且省下了一个装备栏可以增强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个夺萃能够带来16%的吸血效果,而末世以及制裁才有10%而已,泣血只不过20%吸血。

但是不是说所有英雄都可以带夺萃,从而就不出吸血装备的。除了个别刺客,以及部分射手以外,都是没有必要带夺萃抛弃吸血装的。

韩信和猴子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英雄由于技能高额的爆发,为了增加秒人的能力以及前期快速的发育,铭文带夺萃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在出装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要不要出泣血,从而耽误 游戏 节奏了。

韩信六神:

肉打野刀攻速鞋无尽暗影战斧宗师破军

猴子六神:

攻击打野刀五速鞋无尽电刀宗师破军

除此之外,大**以及虞姬也可以不出吸血装,因为这两个英雄更偏向于技能输出,高额的吸血效果性价比并不高。相反,多出一件爆发装备能够让她们拥有刺客的能力。

我试完了10夺萃和10加移动和攻速的,还有5个夺萃5个加加移动攻速的,这三种组合。10个夺萃有点浪费,一般5个就可以了,配合5加移动攻速的,这样用几乎所有射手都适用,前期保证续航和生存,中后期输出和打主宰也比较轻松。

当然有用了,铭文带10个夺萃效果非常棒,夺萃能够通用很多英雄,现在主流打野和射手都选择带夺萃,好处多多性价比非常之高,我主玩射手和打野,带的就是夺萃鹰眼无双,效果出类拔萃。我们来看下夺萃的属性。

夺萃铭文

夺萃提供1.6%的物理吸血,10个就是16%吸血, 吸血效果非常高的了,续航完全没有问题。泣血之刃提供25%吸血,效果肯定远高于夺萃的,如果觉得吸不上来的话可以再出个吸血镰刀,这样的话才能吸的上来,我玩射手或者打野即使带了夺萃都要再出一个小吸血刀,这样的话才能快速吸上来,不用出泣血就能完全续航了。

夺萃的好处

我们在 游戏 中很多英雄都必须出泣血之刃来保证续航,比如鲁班、后羿、猴子、韩信等,出泣血这个装备就是为了续航,保证自己的持续输出能力,100的物理攻击当然作用也是有的,但是总的来说花大量经济出泣血是比较拖节奏的,对上敌人非常吃亏。如果带夺萃的话就完全不用出泣血了,夺萃提供了16%吸血已经足够续航。在出装上就可以省格子和经济出其他爆发装备,这样的话输出才会更高,别人还在出吸血刀的时候你就开始出破军或者其他高输出装备了,这样你就会占很大的优势,我们就拿猴子举例:

猴子

因为猴子带的是夺萃鹰眼和无双, 所以我的出装就是:二级红打野刀、攻速鞋、无尽战刃、电刀、斧子、破军。 有了夺萃就不用出泣血之刃了,所以省出的格子可以出宗师、电刀,或者斧子,我玩猴子就是喜欢出斧子,感觉猴子出斧子后效果真的非常不错,提供的破甲切脆皮效果最棒,两棍子就直接敲死了,而且提供15%CD缩减,这样的话有利于猴子迂回打法,提升技能使用率。当然对面脆皮多才出斧子,肉多就必须出碎星锤了。

总之、带10个夺萃性价比非常高,主玩射手或者打野首先就考虑凑齐10个夺萃,可以通用很多的英雄,出装上就不用出泣血之刃了,首先就可以出核心装备来快速提升自己伤害,这样才比敌人多很大的优势。

对于一些刺客有用,但是对于一些站撸射手来说吸血刀更加稳健

这个要看英雄职业的,对于韩信,猴子这种刺客型打野英雄16%物理吸血是够的,但是对于要打前排的射手16%的物理吸血肯定不够,因为前排普遍装备反甲和红莲斗篷, 只有16%物理吸血的射手可能打前排一半血,自己也要掉一半血!并且三件物理吸血装备都有各自的用处并不完全用来吸血!

10夺萃

+16%物理吸血

目前装备夺萃的主流英雄多为射手, 当然也有少数刺客的装备如猴子,韩信

物理吸血装备

被动破败:普通攻击额外对敌人造成当前生命值8%的伤害。

打坦克必出的装备,对面坦度比较高的话射手必须出的一件装备。

出这件装备完全是为了吸血

被动重伤:命中敌人使得目标生命恢复效果减少50%

克制回血的英雄,如程咬金,东皇太一

对于韩信,猴子来讲16%物理吸血足够

对于韩信,猴子这种切后排的刺客来讲16%物理吸血肯定是足够的,因为这些英雄都是打一套然后就会退出战场。 而且不会和装备红莲斗篷和反甲的前排硬刚,所以16%的物理吸血对这类职业的英雄是够的,而且这一类英雄也不需要出末世和制裁来针对对面的坦克或者高回血的英雄。

对于射手来讲16%物理吸血肯定不够

就目前现在中高端局中, 经常出现两个坦克甚至三个坦克的是阵容。而且坦克一般都装备红莲斗篷和反甲。反甲可以伤害的20%反弹给对方。红莲斗篷每秒对身边敌人造成自身身命3%法术伤害。这样算下来反甲加红莲斗篷的伤害其实还是蛮高的。在加上坦克自身的攻击力。16%物理吸血能力对于射手讲肯定不够!

并且射手要承担打坦克的重任,所以最起码要出一件末世来提高对坦克的伤害, 并且对面有高回血的英雄或者有灵活的吸血法师如貂蝉,露娜,这时候肯定要出制裁来克制他们的。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射手来讲,其物理吸血能力最少要高于25%,这样才可以在团战中打持久输出。

首先先说下我的铭文。。带的16吸血.36暴击效果。还有物穿。

这个问题我不请自答一下,因为这些日子玩射手很有心得。直接上省级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射手前期需要的是什么。前期需要发育,续航。尽量少回家。所以16吸血符文必须得用而且还不够。出完鞋子还得出个小吸血。达到24吸血才够。。

这样前期就不用出大件的吸血装备了。可以出核心装备了。

核心装备肯定是爆刀+电刀+破晓三件套了。但是先出那个我测试了好些日子总结了一下。。对面没有纯肉就电刀+爆刀。对面有肉就先爆刀再电刀。。(其实我感觉先电刀手感好)

我的总出装顺序是。。攻速鞋+小吸血+电刀+爆刀+破晓+泣血+破军。。不出保命装备。因为感觉现在玩的就是一波流。上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没有个保命没啥用。按照我这套装备只要躲过第一波的爆发后你就是无敌的存在了。谁也打不死你。

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英雄,王者里的英雄输出分为两类,爆发性输出和持续性输出,如果只靠铭文的16%吸血的话,我认为只有爆发性输出的英雄,比如猴子,韩信,大**,后期多出一件输出装提高的伤害足够达到不错的吸血量

十个夺翠能带来16%的吸血效果,但是出不出吸血装要分英雄而异了,首先16%的吸血效果是ni打出来的伤害转换量的16%,而不是你攻击的16%,那么在短时间内打不出高额伤害那么吸血量也会很可怜

一类是靠平A输出的英雄,我推荐还是要出一件吸血装备,泣血也好,末世也罢,因为平A的16%的吸血效果完全跟不上你掉血得速度,打到后期,攻速和伤害已经很高可以考虑把吸血装备换成纯输出或是防御装

另一类是靠暴击输出的英雄,那么16%基本够用,因为一套伤害转换的血量很可观,打出暴击回血爽,又能剩下一个装备栏出其他的装备,但是这么在前期伤害低的时候并不能打出优势

夺翠铭文有利有弊,还有一点就是移速,在战场上是不能被忽视的,有了夺翠移速自然会掉队,所以需要大家来衡量利弊了

《王者荣耀》里面的吸血机制经过刺客时代的改动,从原本的技能可吸血,变成了部分技能可吸血。

而触发吸血的方式有:

1.普攻

通过购买

吸血的物理装备:吸血刀

之后

普攻

就可以吸血了。

2.回血技能

比如:橘右京的大招和凯的一技能,而法师通过购买装备,释放技能就可以回血。

而触发吸血的伤害:物理伤害

法术伤害

真实伤害都可以触发吸血。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