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金溪县的介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01:55:25浏览:17分类:旅游攻略

金溪县的介绍

金溪县是江西省抚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临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国土面积1358平方公里,辖8镇、5乡、1国营华侨农场、1省级工业园区,人口30万(其中县城人口9万、农业人口21万)。素有“象山故里、江南书乡、华夏香都”之称。1全县通用赣语。地处武夷山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潮湿天气,年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856毫米。

金溪冬天待两天

这次挑选人挤人的国庆期间前来江西,并非为了游玩,而是陪老家在江西抚州金溪县的老婆一起回娘家。之前来都是先动车到抚州市然后再转城际公交到金溪县,各种辗转颠簸,好在这次有人开车,可以自驾随行回老婆金溪的家里。

由于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是探亲访友,所以本来也就没有安排什么游玩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各种三姑六婆家里转转转吃吃吃,不然就是周边的公园逛逛。难得有个下午刚好闲下来并没有安排事情,所以我们几个人就驱车前往距离金溪县城大约12km左右的一个并不是太出名的景点,就是我要讲的竹桥古村了。

说到竹桥古村,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到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估计大家都会有印象吧,没错了,第四季的爸爸去哪儿就曾经来这个竹桥古村拍摄过,有兴趣的看完我的游记可以再回头看看这个节目呗,哈哈哈。

回到正题,准备好各种必备物品,我们从金溪县城开车跟着导航前往竹桥古村,怀着对古村落的一丝好奇,我们出发啦!12公里的路程,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实在是很近。穿过景区新立的石头大门,大门上写着竹桥村三个大字,过了大门就是景区服务中心和停车场。让人惊喜的是,这个停车场居然是免费停车,而且国庆期间虽然人多车多,居然也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位置。

竹桥古村位于抚州市金溪县县城北十公里,该村现保存有明代所建赣派建筑民居8幢,明代祠堂1幢,其余为清代赣派建筑,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为赣派建筑最典型的代表。古代金溪至东乡大路挨村而过,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口仍有四人合抱老樟树一株,下有锡福庙,再下首仍有紫澜阁遗址,村后树竹繁茂,鸟呜树幽。

令人神奇的是,竹桥古村现在居然是免费参观,真是收钱的景点去的多了,遇到不收钱的倒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了。停好车,穿过游客服务中心,就来到了电瓶车乘坐点。令人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从服务中心到竹桥村还有一小段距离,所以,所以,它家的电瓶车居然可以免费乘坐!好吧,我真是大惊小怪的。按顺序排队,坐上电瓶车直达竹桥古村村口。其实也不远估计就一两公里,但是有免费车坐,岂不快哉!

村口是一大片的荷花湿地,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早已没有荷花盛开的景象,但是漫步在荷花池上的木栈道之上,也是别有一番田园之气,清新的空气也让人畅快。木栈道的中央是一座转角的小木头亭子,它位于整个荷花湿地的正中央,可以想象得到荷花盛开时的景象,这个亭子必然人满为患!

除了荷花湿地,就会看到分落三处被石栏杆围成的多边形古井三口,名曰“品字三井”,寓意喝了这“品”字井的井水,不管是为人、为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

绕过几个路边的商贩继续前行,来到村口的总门楼。总门楼远案崇麓岭,近案黄婆岗,始建于元末明初,为风水师廖禹先生后人所定,门楼内房舍俨然,宅栉邻比,中间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

穿过总门楼就可以看到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它叫做“七星伴月塘”。当年《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几对父子就是在这片干净的池塘前的小广场进行的聚餐仪式。池塘水面如镜,倒映着池水两边的古老建筑,彷如一副画卷,古朴美丽。

初来此地,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地的居民都穿着略显古朴的汉服要么行走其间,要么坐在路旁聊家长里短,要么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情。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穿上这些衣服,一天可以有20元工资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当地居民何乐而不为呢。此时,古村落和朴素的村民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江西也是一个擅长吃辣的省份,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无辣不欢的。所以老婆一到这里就被路边的各种“辣货”给吸引住了,尽管这些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呀,哈哈。各种辣椒饼,南瓜干,茄子干,辣菜梗,芋头干,小鱼干,柚子皮等等各种,老婆简直爱不释手。

竹桥村的民居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显得朴实素雅。高高耸立的山字墙,既有艺术观赏价值,又有防火防风的实用功能。民居多为上下两堂,厅堂居中,左右为卧室,中间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赖于此。下为石砌的泄水池,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柱珠帘流入池中,随即排出而不四溢。明代及清初住宅大门开在东侧,其他宅第的大门则开在正中。门楣、屋檐、雨檐及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磉、坊头、揎板、天花板等多有雕绘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金溪县是古代江西雕版印书中心,而以竹桥人开的“余大文堂”为最大最早,“养正山房”即是一个刻印古籍的地方。它位于仲和公祠右侧,进门为一大庭院,上堂及后堂为印书之所,乾嘉时期书板盈架,直到解放初期保留的刻版才焚之于尽。在康乾时期竹桥就有人在全国做卖书生意,余德昭在北京开书肆,收罗古籍,兼理金溪嘉会试馆中,其家谱有明确记载。后来余仰峰又回乡里自开印书房,“刊书牌置局于里门,昼则躬耕于南亩,暮则肆力于书局。以刻书鬻书为业。”可以说,竹桥人开了金溪雕版印书的先河,“养正山房”即为其遗存之一。

古村的石板路两边更多的是不知名的老建筑,或许已成危房,或许还有当地居民居住,时不时可以看到贴着出入平安,开门大吉对联的古朴木门,木门上海钉着早已经锈渍斑斑的竹桥村的门牌。

继续前行,来到村东的镇川公祠。公祠两侧为“培兰”、“植桂”门,“培兰”、“植桂”意即培植人才,里面为竹桥人延师教子之所在。两边建有裙屋,三栋一排,连成一体,建筑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内有大小10个天井,其结构之复杂可见一斑。祠堂前一块空地,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对面一门洞开,直达花园,门楣上石刻“对云”二字,上下落款为“乾隆丁丑年”“曹秀先书”。

据《江西历代人物》及《读史稿》载:曹秀先(1703-1784),字恒所,号地山,江西新建人,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晋礼部尚书,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后为总裁。“对云”二字寓意“对我生青云”,希冀培育人才,青云直上,此为曹秀先留在金溪的一处遗迹,弥足珍贵。传说为“对”字那一勾,费银五十两。1941年春,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曾迁至此地办学。中学搬走后,村里一直在这里办小学,直到上个世纪末。

这屋子简直神奇,各种千奇百怪的古老物件,五花八门摆满了一屋子,什么热水瓶,老式摆钟,电风扇,电视机,那种转圈圈的电话机,居然还有老早的铁脸盆和水杯,实在是太复古了,哈哈哈。

临走之时还在无知角落发现了这货,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是干嘛的吧,其实啦地上这货是老早之前农村用来运输水的一种器件,具体原理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能说人民大众的智慧真伟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百度。

村子的一角是一栋呈现出锐角形状的角望楼,青砖灰瓦,鹅卵石小平台,一抹阳光正好打在青砖墙上,煞是好看。

到了拐角处就往回走,来到一间古厝,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间可以休息喝茶的场所,叫做书华茶咖。屋里的投影仪正在播放爸爸去哪儿的片段,两边的墙壁上也挂了不少的节目剧照,已经记不得当时节目是否有进过这间屋子了,不过这间屋子却也宽敞古朴,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从屋子一角已经脱落的墙皮上可以看到,这些古老的屋子的门框墙壁都是用黄土泥巴裹着竹篾子制作而成的,这就是当年物资匮乏时期的“钢筋水泥”吧!不禁赞叹,劳苦大众的智慧呀,真是厉害!

书华茶咖的外围有几个小池塘,池塘里种着几棵漂亮的睡莲,池面倒影着两旁的树木与古厝,一派和谐景象。忍不住沿路帮老婆拍了好几张照片,够她臭屁好一阵了,哈哈哈。

道路两旁时不时可以看到已经倒塌了些许的土墙,经过了岁月雨水的冲刷,土墙被切割成沟沟壑壑,那是历史的痕迹,那是古村落的皱纹,彷如在悄悄向我诉说着它的故事。

路过一家一九一二映画馆,里面按照古时候照相馆的模样布置了一间拍摄场地,真实还原了以前的味道。只可惜摆放的胶片相机实在是太古老,我也不会使用,没办法装一回逼了。离开映画馆的时候还在路上遇到了几个穿着汉服大摇大摆的“余员外”,实在是逗,彷如一秒钟穿越回古代。

从上门楼穿出来,门口又是一个池塘,从这里开始人又突然多了起来,原来兜兜转转,我们又走回了村子的中心地带。上门楼门口不仅游客人来人往,门口一侧还坐着不少当地的居民正在乘凉闲聊。墙上的通知也写成了古代张贴的“告示”模样,很有古意。

上门楼对面的一栋土墙大瓦房被斜阳的一抹光照亮,显得格外漂亮。

在路边的小巷子里,可以到达余氏大屋,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休息场所。另一边可以到达大夫第,大夫第里也贴了不少爸爸去哪儿的剧照,门口还摆放着一个马车模型,右侧的小道还有几尊石佛,地上的香炉里插满了已经熄灭的香火。

关注锦西古镇很久了,但是上海周边古镇太多,看不到近也看不到远。今年冬天终于有机会在金溪呆两天了。

说周围都是古镇有点奇怪,但是到了一个古镇总是冬天。我想夏春秋总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能在寒风中寻找阳光的温暖。

金溪位于昆山市西南部,隶属于苏州市。东临丁山湖,西临胡成湖,南接五宝湖,北接范蠡湖和安百里湖。“东有晋,西有余浪平”。所以金溪一直有“金浪玉浪”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最宠爱的妃子宸妃病逝,葬于此。金溪改名陈墓830年。1993年,恢复金溪古称。古镇里有一条小溪,小溪上长满了桃李。清晨朝霞满江,河面金黄,故名锦溪。今天,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的金溪仍然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水乡。若隐若现的陈飞水墓、悠扬风铃的文昌古亭、龙卧十眼的长桥、“三十六桥七十二窑”的传说,是中国第一座古砖瓦博物馆。

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到古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虽然是周六,但几乎没有游客。整个小镇非常安静,红灯笼下的青石长廊非常迷人。此时不再需要门票。只有几家餐馆和商店还在营业。我们选择了在网络上知名度很高的苏州人。老板娘家的猫和小狗都很可爱。苏州有茶馆,有饭店,有客栈,都是异地的。吃了银鱼炒鸡蛋,推荐豆腐干锅,粉条蚌肉,一锅鸡汤。味道还可以,除了银鱼和粉条都有鸡蛋,有点重复。吃完后路过一家画室,画室的主人就是画家本人,给我们介绍了古镇的四季水墨画,每张80,一套4张。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敢出门了。在窝里呆到中午,看到太阳从云层里出来,就决定去古镇拍照。今天很热闹,游客很多。但似乎没人在乎门票。走进镇里。

金溪自古以来也是文人骚客的聚集地。南宋名人魏靖,诗人孟闯,特别是明代的沈周、高启、文徵明、朱允明、唐伯虎等人,为他们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古诗词和吟咏风景、思考事物的诗句。锦溪,因小溪而得名,遍布湖泊和古桥。有着“36桥72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密度世界罕见。不到1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有36座古桥,大部分保存完好。桥柱、对联、碑文保存完好,形成了金溪独特的“桥文化”。

全镇转一圈只需要1.2小时。又冷又饿。奶奶的面馆里,一碗混沌来了,味道很好。

事不宜迟,留下一些实用信息:

门票:65一人(我们没有满足买票的需求)

昆山火车站坐107路到汽车站,然后在金溪换乘中巴。票价5.5元。

如果你开车。

上海方向:

1)沪宁高速-昆山出口-昆周公路漳浦方向-金溪古镇(约70km)。2)延安高架- A9(上海-清平高速)-西岑出口-上海-清平公路-金尚公路-金溪古镇(约60km)。浙江方向:(1)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苏沪高速张浦出口-周坤公路-金溪古镇(约180km)。(2)苏嘉杭高速——苏沪浙高速金泽口——金尚公路——金溪古镇(约170km)。金溪也有一些小吃,最有名的是袜底酥,还有al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