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西藏的圣山圣湖有哪些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03:25:37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西藏的圣山圣湖有哪些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

西藏是很多朋友心中神秘的旅游目的地,幅员辽阔。这里有数不清的山脉和草原,其中许多对当地人来说是神圣的。那么西藏有哪些神圣的山川湖泊呢?

西藏三大圣湖——纳木错,马边雍错,杨茁雍错,西藏几座名山珠穆朗玛峰,南迦巴瓦,冈仁波齐,萨普。

1、纳木错

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山脉之一,贯穿西藏中东部,是冈底斯山脉的延续。

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是念青唐古拉峰。除了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有三个山峰。青塘古拉峰是一座银装素裹的山峰,峰顶高达金字塔,令人震撼。

西藏的雪山和圣湖似乎总是分不开的。念青唐古拉山对面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

相传纳木措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妻子,纳木措是因陀罗天的女儿。他们的传说和神话非常美丽。

念青唐古拉山深入纳木错湖心的扎西半岛(扎西半岛是纳木错的南岸),虔诚的信徒不厌其烦地朝拜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圣湖。

神圣的念青唐古拉山与纯蓝的纳木错山融为一体。雪白的山峰和蓝色的纳木错山交相辉映,景色十分动人。

2、巴松错

除了主峰,念青唐古拉山还有很多美丽的山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东边还有很多雪山。

比如色季拉山入口处的直巴岗日、嘎拉拜雷,通迈桥南的玛加木岗塔拉峰,都可以在巴松错深处找到拍摄这些雪山的位置。

沿着巴松错南岸的土路,可以看到海拔6800多米的山峰——乃郎峰,这在藏东南是很少见的。

先说巴松措,它不同于西藏的其他圣湖。巴松措四面环山,坐于浩瀚天地之间。

巴松措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顾名思义,巴松措的湖水是青绿色的,像没有任何杂质的玉石。

宋厝的湖水很清澈。如果你仔细看,你可以看到鱼在湖中玩耍,周围是像戴一样的青山,山顶是终年不融化的雪。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山段的最高峰是南迦巴瓦峰,也是喜马拉雅山东部的最高峰。它位于西藏林芝的米林县和墨脱县交界处,主峰海拔7782米。

与南迦巴瓦峰隔河相望的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雷柏峰。据说南嘎巴瓦和嘎拉雷柏是兄弟,但由于哥哥南嘎巴瓦对哥哥嘎拉雷柏的嫉妒,他砍下了哥哥的头,扔进了凡间。

南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峰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不肯轻易露出真面目。有人说是因为南巴瓦羞于看弟弟的头,所以峰顶常年云雾缭绕。南巴瓦峰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峰,是西藏最著名的山峰之一。

可以去色季拉山口拍摄南迦巴瓦峰,也可以开车去索松村或大林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欣赏南迦巴瓦峰的日出日落。

3、羊卓雍错

宁金康沙峰是喜马拉雅山北麓的主峰,海拔7206米。卡罗拉冰川位于其南坡。

站在杨茁雍错湖边的岗巴拉山口,你可以远远地看到宁晋抵抗沙峰。它有一座雄伟的山峰,山顶有一个尖尖的圆锥,在山坡和沟壑之间的雪地里常年发育着100多条冰川。

羊卓雍错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与纳木措、马边雍错一起成为西藏三大圣湖。

穿过甘巴拉山口,蓝羊湖映入眼帘。正如想象的那样,羊湖的水是蓝色的,这种颜色有治愈人心的魔力。

杨卓雍措面临宁晋对沙峰的抵抗,站在阳湖南岸的特布拉山或特布拉村是观看宁晋的最佳地点

阳湖和宁晋抵抗沙峰,就像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一样。雪山搭配圣湖,白色和蓝色神奇交融。然而,在藏族的传说中,阳湖和念青唐古拉山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有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的名声很大。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它还吸引了一批登山爱好者来挑战它的高海拔,甚至还有朝圣者长途跋涉来表达他们虔诚的崇拜。

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有许多奇迹。珠穆朗玛峰的云起景观、日出日落、银河星海,都是游客最期待的美景。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积雪。当耀眼的阳光照射在峰顶时,珠穆朗玛峰立刻变成了一座白色的金字塔。大多数时候,珠穆朗玛峰都被厚厚的云层包围着,朦胧而神圣。

4、玛旁雍错

冈仁波齐是西藏的圣山,也是世界公认的,被很多宗教奉为圣山。作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据说马边雍错的圣水可以洗涤人们心中的烦恼和污秽。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北部,巴嘎乡是冈仁波齐山地过渡的起点。

马永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和那木纳尼山之间。绕过神山之后,可以来神湖欣赏美景。

西藏的山多湖多,雪域高原的美远不止于此。

青藏高原有哪些特征?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和新疆南部山地等广大地区,面积约为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上述山脉海拔通常都在五六千米以上。因此,我们说“高”是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说到地形,青藏高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高原上的这些湖泊主要依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并且多数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

具有代表性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还有就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通常在湖泊周边、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生长着很多绿草,因此这些区域也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青藏高原不仅湖泊分布多,更是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力资源很丰富。高原的地势高、面积广,从太阳那里获得的光热资源很充足,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天高地寒”的不足,为生物的生长、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有利条件。在当地,只要天气晴朗,大多数地区日照都在12小时左右。全年日照总时数通常是2500~3200小时,比它东面的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和江南丘陵地区多50~100%。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也强,这里地面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通常达到140~180千卡,也比上述3个地区高出50~100%。所以,这种光能源的开发利用会是青藏高原的一项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

青藏高原上有一条非常长的山间河谷盆地,这就是藏南谷地。此外在高原的东南部,由于河流切割形成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深切峡谷。祁连山也有一系列与山脉走向一致的纵向河谷。这些河谷盆地,地势比较低平,气温较高,而且大部分河谷气候也比较湿润,因此成为青藏高原的主要耕作区。有些河谷两侧山坡还会有森林,尤其是高原东南边的峡谷地区,可以说是中国西南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青藏青原,特别是它的边缘地区广泛分布的“谷中谷”(河谷里的河谷)及河流两岸的阶地、山前的洪积扇叠置等现象,都显示了青藏高原现仍在不断上升。这个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和众多的地热泉,又反映了导致青藏高原隆起的地壳内部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还没熄灭。通对金沙江的精确测量显示,在1956~1966年期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有30~50毫米,最小的要有几毫米。伴随着高原的逐渐隆起,自然环境同时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