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黄陂木兰山的风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03:46:50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黄陂木兰山的风景

木兰山坐落在木兰故里——武汉市黄陂区北部山乡,距武汉港50公里。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海拔582.1米,方圆78平方公里,自古就有“木兰耸翠”之美誉,被明代著名诗人屠达誉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木兰山因木兰将军而得名,始称于南齐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历代的骚人墨客曾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脸炙人口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杜牧登临木兰山所作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就是对木兰将军英雄壮举的真实写照。 木兰山还是千年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其佛道两教共处一山,独具特色。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木兰山也是著名的革命摇篮。“黄麻起义”失败后,副总指挥吴光浩率领七十二名战士转战木兰山,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解放后,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及全国百余名书法家都为木兰山题了词。木兰山景区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木兰山以自然生态为载体,以木兰文化为特色,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神秘的宗教理念,分别建成了四大旅游功能区即木兰文化区、宗教朝圣区、避暑休闲区、森林越野区。建设了木兰山索道、木兰山迷宫、木兰花苑、风洞、古庙区和石景公园、木兰文化城等著名景点。 沿盘山公路到小庙停车场,抬头东眺,您会发现木兰索道就象一位美丽少女戴着的精美项链一样熠熠生辉。

下起木兰山半山腰的小庙区,上至山顶玉皇阁的木兰索道,全长1000余米,高差247米,为单循环吊篮双人式客运索道,共有吊篮一百零八个。乘坐木兰山索道上下山,不但可以免除旅途疲劳,还可以饱览有千余年历史的古寨墙,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石景公园等木兰胜景,“万物皆下,唯我独尊”的乐趣。 离开木兰花苑,继续沿盘山公路而上就进入木兰山景区的中心服务区——胜景广场。北面山峰就是古庙区,其宏伟的宗教庙宇建筑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先后建成了七宫八观三十六殿,面积达三万平方米。这些古建筑群、高低错落,斗拱飞檐,自成风格,都是干垒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山两教和睦相处,创造了宗教史上的千古奇迹。

——大雄宝殿: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寺庙就是佛教的大雄宝殿。“大雄”原是对佛祖悉达多乔达摩的一种尊称,原意为像大勇士一样无畏。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的一尊是阿弥陀佛,旁边是观音和大势至菩萨。木兰山的佛教属大乘派净土宗,净土宗所信奉的就是阿弥陀佛,认为只要一心向佛,日久不歇地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做善事,死后就因受到佛法的接引,升往西方极乐世界。

——木兰殿:沿着台阶而上,我们便来到了南天门。道经上说“南天门”指上天、升天、成仙的意思,连接南天门的古寨墙全长2500米,作为佛道两教的分界线,寨墙以上为道教区,寨墙以下为佛教区。穿过南天门,便到了木兰山的重点庙宇——木兰殿,大家先看这块牌坊吧,它是唐朝时立的,叫唐木兰将军坊,是文革时幸存下来的,上面还有忠孝勇节四个大字,用这四个大字来概括木兰将军的一生最恰当不过了,牌坊上面还雕刻有“双凤朝阳”,下有“二龙戏珠”,这种“凤上龙下”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习惯相反,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木兰将军的敬仰之情。木兰殿雄峙在绝壁之上,朝晖夕映,金光灿灿。东西二面的山墙,条石干砌到项,前檐墙下半部为石壁,上半部为木楼,四廓戏彩凤,朱柱走龙蛇,青瓦映碧宇,飞檐指云霄,呈现出明代建筑的古朴风味。殿门上方一块青石匾额,上书“木兰殿”三个大字。匾周围,精雕细镂的木兰花,蕊黄、瓣赤、叶翠,栩栩如生。

——玉皇阁:离开木兰殿,沿台阶继续向上攀登,便可直达第一天峰——玉皇阁。相传这里是当年朝庭为木兰将军赐冠之所。据说,木兰代父从军十二年,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她不受朝禄,解甲归乡,后来朝廷派遣文武大臣专程来木兰的家乡——木兰山赐冠木兰。为表明木兰“功悬日月”,赐冠之所便定在可触日揽月的最高峰。玉皇阁内还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圣像,在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统管天神、人鬼和地祗,是天上、人间和地下的皇帝,所以来朝拜的香客也特别多。离开玉皇阁我们再去领略一下风景奇妙的石景公园。 石景公园占地225公顷,是新建的一处景观。园内景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植被繁茂,既有姹紫嫣红的奇花、神奇传说的古木、葱宠苍翠的松林,还有神秘莫测的石洞,千奇百怪的怪石。园内奇石迭出,巨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妙趣横生,有的如吼狮飞虎,有的似金凤苍鹰,有的若金龟玉兔,有的象金鸡报晓,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姑嫂树:沿石阶而下约二十余米,有一高一矮两棵古柏树,耸立于古道的右侧,这就的有名的姑嫂树。姑嫂树直径约七十公分。虽长年掩隐于众木之中,难以享受日光的沐浴,朝露的滋润,但它任凭风吹雨打,依然郁郁含情的站在那里,好像诉说着古代妇女追求幸福、自由的艰辛与悲壮。

——棋盘石:往西拐,见一巨石,状若太极,横断欲崩,好险的断石,仿佛要从头顶倾倒下来,实在是叫人毛骨悚然!这就是棋盘石。游者不免发问,千百年来,这摇摇欲附的险石,何以能牢牢悬在峭壁之巅,纹丝不动呢?这有段神奇的传说:木兰将军解甲归田后,常到石上同道人对弈。祖师爷得知后,心想,人人都说木兰用兵如神,屡战屡胜,我倒要看看她的棋艺。这天,他找到木兰将军比试。二人在棋盘上石上摆开了阵势,祖师爷先跳“马”,再调“炮”;木兰将军棋高一着,先飞“象”,再出“车”。好一个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直逼祖师之“帅”。祖师爷眼看要输,慌了手脚,站起来猛蹬一脚。顿时,山石轰鸣,棋盘石上裂开了一条两尺宽的大口子,往下倾倒。木兰将军失声大喊:“哎呀,不好!”这时,祖师爷才从棋局中醒悟过来,忙乱之中,随手操了两把鼻涕甩进裂缝,粘住了崩溃的山石。祖师爷当年蹬石留下的那只脚印,石缝里的那两把粘液,至今尚依稀可见。

——龙尾石:站在棋生石下,回首北望,玉皇阁前天工巧成的龙尾石特别引人注目。五尺余长的龙尾,从削壁顶端平伸出来,在云露中时隐时现,似乎正在左摇右摆呢!传说木兰将军与祖师爷对弈的当天傍晚,有一蛟龙云游到此,肆意行凶作恶,正在晚练的木兰将军见势不妙,抽出利剑,“沙”,斩断了龙尾。可是龙头“呼”地一下窜到东泉庵,木兰将军怒不可遏,抓起一块巨石猛掷过去压住了龙身。我们在东泉庵附近见到的龙头石,正口吐泉水,喘着粗气哩!

木兰山风景区好玩吗?有哪些景点?

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

扩展资料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

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中国网-花木兰——古代民族女英雄

百度百科-花木兰

最近不少的小伙伴想到这个黄陂的木兰山风景区去玩,但是这个地方话说只有几个拜佛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到底好玩不好玩呢?又有哪些景点值得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1、木兰山风景区又叫木兰山,一般也叫木兰山旅游景区。这个地方玩也还是值得去玩的,如果对木兰文化、或者佛教文化又或者对地质比较感兴趣,这个地方还是值得一去的。

2、木兰山风景区的旅游头衔就不做多的介绍,很多很多,核心玩法就是爬山、然后就是体验木兰文化、再就是拜佛哦。

3、爬山当然不是简单的爬山,这里分古寨区、石景区、花苑区、山庄区四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所以在看风景和古寨的时候,还能锻炼养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4、这里还是佛教和道教共处一处的地方,香客也是络绎不绝了,很多天门、殿、金顶也都是值得去看的,当然了也需要大家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了。

5、这里也会举行庙会啊,登山节啊,户外挑战赛等等,算是一处能让人游玩,又能把心静一静的好地方了,建议去玩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