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女装麦子是哪的产地啊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7 05:58:57浏览:15分类:游戏攻略

女装麦子是哪的产地啊

大家都在问

麦子女装是哪里的品牌?

1个回答608阅读

用户8492991394993

2022-09-09?Ta已获得607赞同

关注

麦子是上海一舟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的女装品牌。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集生产,开发和销售为一体的女装服饰公司。“麦子” 品牌集结当今潮流最前沿时尚品牌的经典款式之精华,有能力掌握淘宝最新的款式。

上海一舟服饰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麦子”,凭借数10年的生产、销售经验,确保每件衣服的品质都是无瑕疵的优质产品。公司创始人秉承基本的理念:只有良好的货品质量和良好的客户服务、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赞誉。

在生产,加工制作时,严格要求和规定选择材质及生产加工工艺,确保呈现最好的质量,服务客户。致力将麦子熟了打造成国人值得骄傲的品牌。

“麦子”是都市中老年服装新的时尚文化趋势,生活在都市的知性阶层和中老年更关注自身和心灵的需求,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和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崇尚时尚潮流,重视精神生活和艺术审美。

分享

评论

下个回答

已展示全部回答

相关问题

麦子衣服品牌?

麦子熟了是中国知名的妈妈装品牌,隶属上海一舟服饰有限公司旗下。麦子熟了是都市中老年服装新的时尚文化趋势,生活在都市的知性阶层和中老年更关注自身和心灵的需求,追求...

2022-08-16

全部1个回答

南京麦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南京麦子服装有限公司是2016-07-18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工业集中区。南京麦子服装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

2019-11-01

全部1个回答

mai是什么牌子的衣服?

mai是无锡一家企业的服装品牌的衣服。MAI品牌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MAI CCA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MAI实体店同款的商品。MAI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

2021-07-31

全部2个回答

没有更多了

答题赚金币

陪伴孙子天伦之乐的经典语句?

17331人在问

生命沙双爆给谁用?

736人在问

如何将钉盘弄到私人家里?

1905人在问

串麦是怎么串的王者荣耀?

30054人在问

痴情催泪的句子?

1247人在问

更多问题

去回答

杜牧

感怀诗一首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隍万寻,缭垣叠千雉。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常争。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诗题下原注“时沧州用兵”。宝历二年横海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反,在和元年朝廷出兵征讨,诗当作于其时,因沧州战事感慨多年藩镇之祸,并表达出报国无门的一腔怨愤。全诗一百零六句,分三层抒写。开篇八句,追叙大唐建立及唐初政治,表现对盛世的无限缅怀之情。中八十句,以极大的篇幅,详尽叙述“安史之乱”后七十余年间朝政渐趋败坏、社会动乱、兵连祸接的历史。旄头、箕尾,均为星名,旄头主战事,箕、尾,下应燕地。刳隍,是掘城壕的意思;,指贪欲。韩彭,指汉代名将韩信、彭越。英卫,指唐初名将英国公李绩、卫国公李靖。慑惴,形容恐惧不安的样子。蒙尨,即庞杂。舁襁,是背负婴儿之意,这里指准备归顺朝廷。后十八句,面对乾坤疮痍,自抒忧愤之怀。全诗前二层着重叙事,后一层着重抒慨,夹叙夹议,既表达了内心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又描绘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浩大的历史画面,是杜牧早年的重要作品,堪与杜甫《北征》媲美。

杜秋娘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疋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嘘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秦国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篑中尸。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

此诗是杜牧于大和七年任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府时所作。诗写杜秋平生经历,对其年老色衰、孤苦无依遭遇深表同情,并发出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慨叹。诗前有序,交待杜秋生平。杜秋本为金陵女子,十五岁时为镇海军节度使李锜之妾,后李锜叛乱被杀,籍入宫中,后因漳王被诬事牵连,放归乡里。这首长诗共一百一十二句,可分两大部分。从开篇直至“夜借邻人机”详叙杜秋生平,由不劳施粉的美貌到穷困潦倒的老妪,对比强烈,在复杂的经历中深含人生之叹。诗中京江,即今江苏镇江。老濞,指汉吴王刘濞,他在封地内采铜铸钱,后发动叛乱被诛杀,这里喻指李锜。斝,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后半以“变化安能催”为主旨,发表作者的见解与议论,先由杜秋联系到历史上的名姬,再引出士林男子,指出无不听天由命、吉凶难卜,于伤感于迷惘中归结到自身,既点明作诗目的,又显见自身身世之感。同时,由杜秋的不幸遭遇实因藩镇起落、宦官谋政所造成看,诗人实际上是以杜秋为士人普遍遭遇之缩影,并表现出对腐败政治的深刻揭露与强烈批判。

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据诗前序言可知,张好好乃南昌乐妓,杜牧在沈传师幕府任职时,曾欣赏过好好的歌舞,六年后,杜牧任东都监察御史,在洛阳重逢已沦为卖酒女的好好,于是感叹而作此诗。前半四十六句极力铺写好好六年前的生活情形,从其绝色美貌、美妙歌喉、婀娜舞姿,写到倾动高阁华筵,再到被“主公”专宠,生动地展示出其光彩照人的形象。诗中谢楼,即指宣州谢朓楼。句溪,地名,在宣州东。后十二句以“洛城重相见”陡转,写出其沦为酒家“当垆”女的悲惨结局,并以“洒尽满襟泪”寄予最深切的同情。诗以鲜明的对比,反映好好命运的急剧转折,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意,表露出对社会不平的愤激之情。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忍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湟,指河西、陇右地区,安史乱后,该地区即被吐蕃乘虚进占,此诗直以“河湟”为题,就十分明确地表示对西北边患的深切忧虑。前四句对西北边事作冷静的历史分析,一、三句指元载多有谋划却不为代宗采纳,反遭不测,二、四句指宪宗曾准备收复失地却未及西征,赍志以殁。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借箸,指筹划谋略。后四句以鲜明的对比表达自己的态度,河湟百姓虽身着异族服装,心中却始终自认汉族臣民,中原贵族则在河湟传来的异族人歌舞声中醉生梦死,颂扬与讥刺并皆入木三分。杜牧对当时政局极为关注,主张内平强藩、外抗侵侮,此诗就是其表达政治思想的杰出作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诗共三首,本篇原列第一首。这首诗通过千里送荔枝取悦杨贵妃这一典型史事,对玄宗当年*逸生活予以尖利讽刺,并寓含深刻的兴亡之感。开篇以“回望”角度描绘出骊山“绣成堆”的美景与华清宫壮观景象,而由想象中的宫门次第打开引出历史画面,“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比照,“无人知”与“荔枝来”则以微见著,含蕴无穷。后人写华清宫之作甚多,杜牧此诗以轻逸笔调寓深广内涵,显然尤为精妙绝伦。

读韩杜集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杜牧文学主张的核心是主情重意,故对韩愈、杜甫最为崇拜,除此诗外,《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有云“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可见其一贯思想。这首诗以巧妙之比喻,抒发了自身对杜、韩诗文的倾慕之情,同时以一个“愁来读”之“愁”字揭明对杜、韩倾慕的关捩乃在于情感性内质的心理共鸣。结尾处慨叹杜、韩后继无人,显见以得其真髓而自许的自得之意。尊杜、韩为一统系,是宋诗派得以确立的基础,而对这一统系的构建乃首出此诗,可见其在文学批评史上之价值。此外,杜牧诗多为宋人赞许,原因亦正在于此。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此诗是大中四年杜牧将离长安到湖州任刺史时所作。这首诗题为登览,仅于末句点明,全诗着重抒发无法施展才华、抱负的苦闷、愤激之情。前二句反言寓讽见意,称昏腐政治为“清时”,时既清则无能反可藏拙,从而整日如孤云之闲、僧人之静。三句陡转,出守湖州,地邻江海,以主动之意写无奈之情,末句回复,写出临行时对长安之眷顾,以乐游原点题,而昭陵一出,寓意尤深,对衰世的忧虑,对盛世的追怀,对自身抱负难伸之悲愤,无不含蕴其间。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长安西。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开成二年,杜牧弟杜顗病居扬州禅智寺,杜牧时任监察御史分司洛阳,于是赶赴扬州探视,此诗即作于是时。诗写禅智寺幽寂景氛。首联写节候、环境,秋雨刚过,飘萧叶落,渲染出暗冷色调,而“一蝉噪”则暗衬禅寺之静。中二联写寺内景象,青苔满阶,白鸟迟留,见人迹罕至;暮霭深树,斜阳小楼,见幽暗氛围。尾联转出一笔,别开生面,以近在咫尺的扬州闹市,进一步反衬寺中之静。开篇“一蝉”,结尾“歌吹”,皆以动衬静,首尾相映,极见匠心。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此诗是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由登楼兴感,表达对张祜仕途不顺的同情、劝慰与敬重。首联逆起,诸多感慨实因登“夕阳楼”兴起,但却以“百感中来”打头,造成突兀警耸的效果。颔联寄怀,“碧山”是与友人同游之处,所以“思无尽”,“芳草”萋萋益增离恨,所以恨其不休。颈联劝慰,目不见睫,叹人不识才,道非身外,赞友人自重。尾联点明张祜,并对张祜清高品格极表推重。发抒感慨之作,却写得豪迈俊洒,足见杜牧诗风的特点。

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此诗作于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之时,“齐安”即黄州郡名。诗写后池夏日幽静无人景象,画面优美,引人入胜。首句写池面铺满菱叶浮萍,次句写池边莺啭蔷薇,三句写微雨之中尽日无人,四句再回到池面的浴水鸳鸯。一、四句是池中景,是画面中的主镜头,二句是岸边景,构成生动的陪衬,三句写无人实含观景之人在,表明画面的取景角度与摄照时间。四句安排错落有致,而又融为一个画面整体,予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是会昌四年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所作。这是杜牧著名的咏史诗,借三国鏖兵的赤壁之地,有感于英雄成败、历史机遇之不可测。前二句通过沉埋江底数百年的断戟兴感,由遗存之兵器将思绪带入那决定三国鼎立命运的赤壁大战之中,构成已见独特。而后二句正面议论,却仅以一个假设了断,于含蕴无穷中尤见思绪之奇。赤壁之胜,在于火攻,而火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东风之助,因此,试想若无东风之便,结局将会如何?诗人仅写到“销二乔”为止,实则二乔既销,则吴亡可知,历史必将重写。周郎,指周瑜。铜雀,指铜雀台,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二乔,即大乔、小乔,分嫁孙策、周瑜。以如此风华蕴藉之笔写社稷存亡之事,增人感慨,启人思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悠淡的水色夜景。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江南春色,描绘其明丽多彩、广阔深邃之美。前二句写自然景色,“千里红绿”缀以“莺啼”,“水村山郭”飘动“酒旗”,不仅声色相间,而且酒香扑鼻,自然使人于目不暇接中尤感心旌摇荡。后二句写人文景观,佛寺遍地,烟雨楼台,既渲染出一种朦胧迷离的色调,又为这片景致优美的江南大地增添无限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诗人善于抓住特征写江南,无论是莺啼红绿、水村山郭的自然景象,还是无数寺庙、楼台烟雨的人文景观,都显然是江南所特有。在诗人的笔下,江南春景既明丽动人,又朦胧悠远,全诗笔调灵动,余音悠远,为历代传诵的名篇。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山行所见秋天景色,纯用白描手法,情景逼真,俨然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画卷。首句山行,已写尽题意,而由“上”的动态与“斜”的走向渐次推展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于移步换景中又具有引人入胜之妙趣。次句写远景,白云由山间生出,有“云无心以出岫”之妙,而朦胧间似有人家茅舍,顿生世外高趣。后二句别出一境,一片枫林,灿若彩霞,甚至胜过春花之红艳,使素淡的寒山石径顿时又变幻为流光溢彩,而停车而坐的诗人也就此融入画面。写秋,写晚,却写出生机无限,体现出诗人的俊拔气质与绝世才华。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首诗写长安秋天景象,从“望”字生出。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登楼而望,眼界自然更为开阔。次句写望中天宇高远寥廓,纤尘不染,正切高秋之题。后二句于放眼远望中突出终南山,并将有形之山与无形秋色两相比高,在对一般逻辑的超脱中运用以实托虚的方法导出秋之风神,极具艺术魅力。全诗寥寥二十字,写尽了天阔山高的壮美景象。同时,诗中极力渲染秋气之高朗,实即诗人胸怀之象征与外化,特别是结尾那种比高向上的动态,尤其可以见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豪迈俊爽的性格气质。

江上偶见

楚乡寒食桔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这首诗是即兴之作,诗人偶然之间看到江上的动人景象,便以敏锐的才思、迅捷的诗笔将其化为精妙的诗篇。

开篇交待时令和地点,“楚乡”是地点,“寒食”是时令。正值清明时节,桔树飘香,春光明媚,为江上景色铺垫了明灿的底色。以下三句皆为具体景象。野外江边的渡口,彩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江岸边草色如茵,且一望无边,就在这无边的草色映衬下,江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或经渡而来,或乘渡而去。江面上则轻波荡漾,犹如一幅巨大的皱纱铺展开来,轻波之上,春燕新归,盘旋飞舞,自由自在。在这首诗中,江边渡口,人群熙攘,草色连云,新燕差池,本来都是平凡景物,且皆似乎在不经意间随手拈出,但经诗人如此摹画构合,明灿的背景底色,生动的万物活动,便交叠成一幅春之丹青,融构成一曲春之和弦。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宣州,即今安徽宣城。开元寺,在宣城北陵阳三峰上。宛溪,水名,在宣城东门外,绕城而流。杜牧曾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当作于此时。宣州在六朝时为京都近辅之地,人文荟萃,杜牧来时,已今非昔比,因此面对宣州秋景,满怀惆怅,驰想古今。

全诗伤悼六代繁华消逝无踪,并于结尾处联系到春秋时功成身退的范蠡,既托现人生超脱的典范,又使得历史时空更为广远。诗中多用“天淡人闲”、“鸟去鸟来”、“人歌人哭”、“参差烟树”等杳远流动的意象,以其象征性寓含构成亘古不变的山光物态与纷争扰攘的人世悲欢对照中的历史哲思,启人深省。特别是“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一联,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一写所见之景物,一写所闻之声音,而“千”与“一”对,以多与少相映成趣,“雨”与“风”对,以自然现象构成秋天情韵。宋代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称赞为“双句有闻”,并与温庭筠的名句“羌管一声何处笛,流莺百啭最高枝”一同誉为“锵金戛玉”。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与好友张祜同登池州齐山时所作。池州,即今安徽贵池。齐山,在池州城南三里左右。

池州地僻人稀,诗人又遭仕途挫折,心境自不轻快,但此诗却以旷观古今的气势,既含具壮志不得施展的激愤怀抱,又溢露纵游放浪的旷达情怀,尤其是其中“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一联,写纵情畅游、放浪随俗之情景,极为生动,历来传诵人口。尾联牛山,指春秋时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其国城感伤而泣涕之事。全诗思理深密而又气脉流荡,最足以代表杜牧诗歌的文采风流。除当时张祜作《和杜牧之齐山登高》诗以外,后人游齐山无不联系到杜牧这首诗,如宋代人吴仲复《齐山》“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明代人喻璧《游齐山》“江涵秋影携壶处,千载人犹说牧之”。明代和尚祖浩还编有《齐山诗集》七卷,将杜牧这首诗与后人的继作汇辑成帙,可见其影响之巨大深远。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是开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京途经和州乌江亭时所写的一首咏史诗。诗由项羽兵败自刎之地兴发感慨,对项羽不能忍辱负重总结胜败教训予以批评与讽刺,并对其雄图大业归于覆灭深表惋惜。本来,楚汉相争,早成既成历史,而此诗却别出新解。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杜牧咏史诗,多以重写历史的见识与气势,予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此诗即其中杰出代表。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扬州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府中为幕僚,韩绰为幕府同僚。此诗当为杜牧离扬州后,寄怀昔日同僚之作,并藉以表达对扬州的美好回忆与无限怀念。首句从大处落笔,画出秀美多姿的南方山水,“隐隐”、“迢迢”既见山水之广袤,又暗示自身已远离其地。次句进一步写南方气候特点,秋已尽而草未凋,逗出思念之情。后二句点题,于广袤的南方山水中突出“二十四桥”,意指最美处在扬州,而扬州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则是明月之夜玉人吹箫情形,这其中既包含着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情生活的回忆,又以“玉人何处”喻韩绰,用调侃的口吻表达对故人近况的关怀与问候。语意丰厚,含味无穷,景美、情美与诗美已融为一体。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此诗写隐士生活,赞隐士高行,并藉以抒发愤世嫉俗之慨。首句写隐者的居所环境,“草萧萧”形象地画出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落寞情形,而其中安贫若素之隐者形象实已呼之欲出。次句写隐士传统,自古以来远离争名趋利的尘嚣之地,极表推重之情。这两句隐士之题已尽,但惯于邃密思索的杜牧却不甘就此打住,而是于后二句别出新意,从“白发”议论,表现深刻内涵。隐者“无媒”,固终老“云林”,然“市朝”之中“贵人”亦同样无法避免“白发”,在此“公道”意义上,隐者足可自慰。同时,以“白发”表征世人归宿,极富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一个“唯”字,指出除“白发”之外,世间已略无“公道”可言,批判力量何等有力!于寥寥数语、轻逸笔调中含具极深刻思理与极重大主题,是杜牧绝句最具价值与特色之处。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诗回顾自身经历,抒发蹉跎岁月、落拓不遇之情怀。杜牧自大和二年进士及第、制策登科后,辗转洪州、宣州、扬州等地,任沈传师、崔郸、牛僧孺幕吏约十年之久,其间常有壮志难酬、郁郁不得意之感。此诗开篇“落魄江湖”即指此段经历,“载酒行”、“掌中轻”则活画出放浪形骸、落拓不羁之生活情状。后二句抒发感慨,十年过去,如大梦初觉,最终得到的是青楼歌女对自己薄情负心的责怪,足见十年浪荡的程度。但由“赢得”调侃意味及开篇“落魄”情怀内涵看,实际上是以自嘲笔调写蹉跎岁月不堪回首之人生慨叹。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一失宠宫女的孤独生活与凄凉心境。首句写深宫环境,在“银烛”、“秋光”、“画屏”之间着一“冷”字,以幽冷色调涂抹出凄暗氛围。次句写宫中之人,“扑流萤”见其无事可做,寂寞无聊之情态毕现,而“轻罗小扇”的象征意义,则表明其失宠已久。后二句进而由夜深独坐情形传导其内心感受,眼前所见唯有牵牛织女星隔河相望,而自身幽禁“天阶”之内,隔河相望尚且求之不得,则哀怨之深可想而知。天阶,宫中石阶,这时即指皇宫。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清明时节雨中行路情形及感受。首句点明时节,细雨纷纷,正是春雨特色。次句写“路上行人”,雨中赶路,自使人烦恼,“欲断魂”三字含义尤丰,既见雨淋衣湿的孤独飘零身影,又曲折表露出在清明合家团聚之节日孤身赶路的忧伤心绪。后二句别出一层新意,欲寻酒家暂且避雨驱寒,在“何处有”的一问与“牧童”的一指之间,再现一个生动情节,而一指之后诗即戛然而止,又留有无尽的想象。此诗北宋时就已流传极广,在江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杏花村”更成为酒店之代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