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貂蝉铭文怎么搭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7 15:58:24浏览:8分类:游戏攻略

貂蝉铭文怎么搭配

一、铭文搭配

五级铭文:梦魇、轮回、怜悯,每种10个。

搭配分析:法术攻击和穿透可以在初期保障伤害,应对敌方换血和快速清线,吸血提供的恢复能力可以增加貂蝉的赖线能力;貂蝉对冷却缩减的效果非常依赖,符文选择带10%冷却,在初期配合回血书就有一定的作战能力。

二、出装推荐

推荐出装一

冷静之靴、噬神之书、痛苦面具、极寒风暴、不死鸟之眼、博学者之怒

思路:大量的肉装可以支撑起足够的空间让貂蝉可以在双方阵前翩翩起舞,配合不死鸟的回复效果还能有一定的续航,让貂蝉持续作战。

推荐出装二

冷静之靴、噬神之书、暴烈之甲、痛苦面具、极寒风暴、辉月

思路:貂蝉在极快的位移能力和短暂无敌效果配合下可以躲避掉足够的伤害,配合辉月的主动效果往往能够拖住对方输出的节奏,为队友创造机会。

使用技巧

前期:出门点1,升级时优先点2,因为二技能等级越高蓝耗越少。蓝量少时多利用2技能。

中期:多关注小地图,参团率必须要高,貂蝉在团战中的作用极大。开大后不要不舍得净化,不用害怕浪费大招,因为貂蝉的CD很快,只要有蓝就可以继续进行输出。参团前或蓝量少于三分之一时可以拿蓝。

后期:在和队友抱团时留意对方刺客的走向,以防友方后排被偷袭。在双方都有些消耗的时候利用2技能突进,尽量在大招的范围内进行输出。通过2技能改变一技能收回角度,起到收割作用。

总体:貂蝉的输出大部分仰仗CD。貂蝉这名英雄拥有着高机动低冷却的优势,利用好优势,适当出法术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依靠被动的强大的真实伤害及减速,有强大的消耗能力。

王者荣耀貂蝉铭文怎么搭配

王者荣耀貂蝉的铭文要配好就要先了解清楚她的技能,根据核心技能的效果来搭配铭文,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貂蝉最适合的几种搭配方案。

方案一:追求极致 01

首先来了解一下貂蝉最核心的二技能效果,如下图。意思就是说技能的效果是一段有伤害的位移,在位移过程中可以躲避受到的伤害。所以应该搭配冷却铭文减少技能的CD时间

02

铭文?怜悯?,效果就是减少技能冷却,而且是所有铭文中减少冷却时间最多的,所以貂蝉的绿色铭文应该带10个怜悯,追求最短的CD 效果

03

貂蝉另一个核心技能就是她的被动技能。技能的效果就是能吸血和打出真实伤害,所以搭配的铭文应该是有吸血效果和法术伤害加成效果的铭文。

04

铭文?贪婪?,效果就是吸血,是吸血效果最强的铭文,所以貂蝉的蓝色铭文应该带10个贪婪,追求最高的吸血效果

05

铭文?圣人?,效果是增加法术攻击,是增加法术攻击最多的铭文,所以貂蝉的红色铭文应该带10个圣人,追求最高的法强

方案二:各属性均衡 01

铭文?献祭?,效果是冷却缩减和法术攻击,既能增加貂蝉的法术攻击又能让貂蝉的CD更短,二者兼具,所以绿色铭文应该带10个献祭

02

铭文?梦魇?,效果是增加法术攻击和法术穿透,既能增加貂蝉的法术攻击又能增加她的穿透,能让貂蝉的伤害最大化,所以红色铭文应该带10个梦魇

03

铭文?轮回?,效果是增加法术攻击和法术吸血,既能增加貂蝉的法术攻击又能增加她的吸血,所以蓝色铭文应该带10个轮回

王者荣耀貂蝉铭文搭配推荐红色梦魇:梦魇可以提高大量的法术和法穿,对于貂蝉这样一名主打法术伤害的英雄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法穿效果叠加貂蝉的被动可以对敌人造成成吨的伤害。

蓝色轮回:轮回可以提供法攻和法吸这两个属性,对于貂蝉来说,她的被动具有很强的回血能力,若是能再增加法术吸血效果,可以大大减少对线压力,提高续航能力。

绿色怜悯:怜悯则是减cd了,虽说貂蝉的一二技能cd时间并不算长,但如果空了二技能就很有可能使得自己被抓死,因此减少技能冷却时间也可以以防万一,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频繁使用技能,利用技能和被动对敌人造成高额伤害。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