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谁有关于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3 16:03:23浏览:13分类:星座大全

谁有关于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牛郎星 就是alpha 天鹰座(Aquilae) 的信息

概要

目视星等: 0.76

光谱类型: A7IV-V

距离: 16.8 +/- 0.1 光年

光度: 10.6 +/- 0.1 x 太阳光度

位置信息 -- 10 十二月 2005 18:23:28

JD: 2453714.93296

视赤经: 19h 51m 03.03s

视赤纬: +8°52' 59.0"

星座: 天鹰座

高度: +36°44' 56"

方位角: 250°26' 1"

时角: 3h 19m 25s

升: 8h 34m 53s

中天: 15h 4m 36s

落: 21h 34m 19s

名称和星表编号

学名: Altair

拜尔字母: a 天鹰座(Aquilae)

Flamsteed 编号: 53 天鹰座(Aquilae)

Tycho 星表编号: TYC 1058-3399-1

Hipparcos 编号: HIP 97649

Henry Draper 编号: HD 187642

DM 编号: BD +8 4236

PPM 编号: PPM 168779

SAO 编号: SAO 125122

亮星编号: HR 7557

WDS 名称: STF 10

星图图表编号

Herald-Bobroff Astroatlas: 图表 C-42

Millennium Star Atlas: 图表 1267-1268 (卷 III)

Sky Atlas 2000.0: 图表 16

Uranometria 2000: 图表 207, 卷 1

织女星就是alpha 天琴座(Lyrae) 的信息

概要

最亮星等: -0.02

最暗星等: 0.07

变化类型: DSCTC

光谱类型: A0Vvar

距离: 25.3 +/- 0.1 光年

位置信息 -- 10 十二月 2005 18:23:28

JD: 2453714.93296

视赤经: 18h 37m 06.52s

视赤纬: +38°47' 19.1"

星座: 天琴座

高度: +37°42' 20"

方位角: 293°44' 35"

时角: 4h 33m 21s

升: 5h 13m 17s

中天: 13h 50m 52s

落: 22h 28m 27s

名称和星表编号

学名: Vega

拜尔字母: a 天琴座(Lyrae)

Flamsteed 编号: 3 天琴座(Lyrae)

GCVS 星表编号: alpha 天琴座(Lyrae)

Tycho 星表编号: TYC 3105-2070-1

Hipparcos 编号: HIP 91262

Henry Draper 编号: HD 172167

DM 编号: BD +38 3238

亮星编号: HR 7001

SAO 编号: SAO 67174

WDS 名称: H 39

星图图表编号

Herald-Bobroff Astroatlas: 图表 C-25

Millennium Star Atlas: 图表 1153-1154 (卷 III)

Sky Atlas 2000.0: 图表 8

Uranometria 2000: 图表 82, 卷 1

显示Yale亮星星表记录

显示 Hipparcos 记录

显示 Tycho 2 星表记录

显示 WDS 星表记录

显示 GCVS 星表记录

Yale 亮星星表数据

亮星星表初版, 第5修正版. Dorrit Hoffleit, 天文系, 耶鲁大学, Wayne H. Warren Jr., ST 系统公司,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NASA Goddard 太空飞行中心 (1991)

辨别

亮星星表编号: HR 7001

位置

RA (J2000.0): 18h 36m 56.3s

Dec (J2000.0): +38?47' 01"

RA (B1900.0): 18h 33m 33.1s

Dec (B1900.0): +38?41' 26"

银道坐标 (系统 II)

经度: 67.44?

纬度: 19.24?

星等和光谱信息

星等: 0.03 [UBV (Johnson)系统的 V]

Johnson系统 B-V: 0.00

Johnson系统 U-B: -0.01

R-I: -0.03 (在 Johnson 系统)

光谱类型: A0Va

每年自行 [J2000.0 的 FK5 系统]

RA: +0.202"

Dec: +0.286"

视差和径向速度

三角测量视差: +.123"

日心径向速度: -014 km/sec

径向速度注释: 变化的径向速度

发射的旋转速度 (v sin i): 15 km/sec

双星/聚星信息

ADS 星表编号(Aitken 1934): ADS 11510

成员数据

辨别: AB

星等差值: 10.4

角距: 62.8"

所知个数: 5

与其他星表的交差参考

变星名称: Alp Lyr

星表: BD+38 3238

Henry Draper 星表: HD 172167

SAO 星表: SAO 67174

FK5 星表: 699

红外线源: NASA 合并的红外线星表, Schmitz et al. 1978.

备注

颜色: Color excess E(B-V) = 0.00. Displays IR excess, however, attributed to possible proto-planetary debris.

双星/聚星: Companions in IDS optical. BD=+38d3231, 8.6v, 23' N. prec., may be CPM.

名称: VEGA; Wega; Fidis; Harp Star.

恒星半径或直径: Diam. = 0.00308 - 0.00324".

径向和/或旋转速度: Pulsation 0.1903d.

光谱: Cadmium found for first time in spectra from COPERNICUS.

可变: Delta Sct -0.02 to +0.07V, 0.19d.

返回到顶部

Hipparcos 星表数据

Hipparcos 星表 (ESA SP-1200, 1997).

Hipparcos 标识符/接近标记

星表编号: HIP 91262

接近标记: 无

描述符

V 星等: 0.03

可变性: 该星记录是变化的,在等级=0.03 等.

注解: Variability data for this star, such as periods, amplitudes, reference epochs, etc, compiled from the Hipparcos Hp data, along with associated ground-based data, are given in the "未解释" 变星表 in the Hipparcos Variability Annex.

光变曲线图: A light curve for this star, compiled from the Hipparcos Hp data, is provided in the Hipparcos Variability Annex. A light curve (not folded) is given in Volume 12, Part C. This part generally corresponds to unsolved systems, with conspicuous features in their light curves, independent of amplitude. It includes irregular or semi-irregular variables.

多样数据

CCDM 标识符 (J2000.0): 18369+3847

历史状态: 该系统以前被识别为双星或聚星, 作为 Hipparcos 输入星表的附录 1.

成员数目: 1

方案可靠性: 虽然没有找到有效和令人信服的非单个恒星方案,但可能它不是单个, 而是双星或聚星.

多种

注解: 这是"测量"恒星.

HD 标志: HD 172167

DM 标志: BD +38 3238

V-I 颜色指数: -0.01 等

光谱类型: A0Vvar

光谱类型来源: 多种.

返回到顶部

Tycho 2 星表数据

Tycho 2 星表 (E.Hog et al., 2000).

基本信息

星表编号: TYC 3105-2070-1

星等: 0.09 (Tycho V星等)

赤道坐标 (历元 J2000.0, ICRS)

RA: 18h 36m 56.3364s

Dec: +38°47' 01.291"

自行分量 (历元 J2000.0, ICRS)

RA: +0.25785 角秒/年

Dec: +0.28750 角秒/年

视差和径向速度信息

三角视差: 0.12893 角秒

标准误差: 0.00055 角秒

径向速度: -13.9 km/sec

返回到顶部

WDS 星表数据

华盛顿双星星表, 2001. (Brian D. Mason, Gary L. Wycoff, William I. Hartkopf, Geoffrey G. Douglass, and Charles E. Worley, 天文部, 美国海军天文台, 3450 Massachusetts Ave, NW, Washington, DC 20392, USA)

发现者参考: H 39

观测者: Herschel, W.

成员记录数目: 1

成员: AB

RA (J2000.0): 18h 36.9m

Dec (J2000.0): +38°46'

测量数目: 45

首次观测日期: 1836

方位角: 138?

角距: 43.0"

最后观测日期: 1985

方位角: 180?

角距: 73.0"

主星星等: 0.03

次星星等: 9.50

光谱: A0Va

赤经自行: 0.202 "/year

赤纬自行: 0.286 "/year

星表编号: BD +38 3238

注释: AB: H V 39. Alpha Lyr. Proper motion of B +004 -006. Proper motion of B +002 +013.

注解: 给定的Delta星等.

注解: This pair appears in an appendix list, and is not a part of the discoverer's regular numbering system.

返回到顶部

变星通用星表数据

变星通用星表, 第4版. (Kholopov et al. 1985-88)

辨别

名称: a 天琴座(Lyrae)

注解: 该星在印刷的GCVS星表中有备注.

历元J2000.0的位置

RA: 18h 36m 56s

Dec: +38°47.1'

银道坐标 (系统 II)

经度: 67.44°

纬度: 19.24°

书目参考

Study for the star: 04126

Chart or photograph of the field: BD

一般信息

变化类型: DSCTC

最亮星等: -0.02

最暗星等: 0.07

星等光度测量系统: V

周期: 0.19天

光谱: A0V

变星分类: DSCTC

Pulsating variables are stars showing periodic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ir surface layers. The pulsations may be radial or nonradial. A radially pulsating star remains spherical in shape, while in the case of nonradial pulsations the star's shape periodically deviates from a sphere, and even neighboring zones of its surface may have opposite pulsation phases.

Low amplitude group of Delta Sct variables (light amplitude

黄道十二星座 天罡北斗星 二十八星宿 日食 月食

东西南北方

一、石器时代地理知识的萌芽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依赖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至今我国发现的

最早的原始文化,直立人的代表是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人”。新近

测定其绝对年代应不早于距今73 万年前。(1)他们生活在亚热带草原过渡到

森林边缘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依山滨湖的地方生活与活动。这里果实丰富、

野兽出没,具有采集和狩猎的优良环境。他们选择坚硬的岩石、打制粗糙的

工具,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感性地理知识。

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距今50—20 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居

住着“北京人”。这里山前有宽而浅的河流,水源丰富、湖沼众多,森林、

草原交汇,各种动物来往频繁。人们对地理环境的选择,表明他们较前已具

备了更丰富的感性地理知识。

至1 万8 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已

能磨制石器、骨针,穿孔海蚶壳等。(2)他们用兽皮缝制简单的衣服,抵御寒

冷的天气。海蚶壳的发现,证明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远及东海之滨。

“仰韶文化”距今6—7 千年前。这里定居农业已出现,萌芽状态的文字

符号也出现了。人们已能选择地形和利用土壤、气候资源。并且聚族而居,

其居住区、墓地、窑场已有地理布局的观念。(3)他们还能测定和辨认方向。

80 年代中叶,在辽宁西部东山嘴村和牛河梁村一带发现了距今5 千年前

的红山文化遗址。人们看到,“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

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当时的天地观和地理学思想。

此后,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和“■”图形,

描绘了太阳、云气和山岗,(5)反映了当时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与记录。

龙山文化已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逐渐确立,为保护财产,标志

着中国传统城市特征的城墙,在山东龙山镇城子崖村被发现。它是夯筑泥土

而成的,周长约2 公里,平均厚9 公尺,高约6 公尺,略呈矩形。(6)河南安

阳后岗也发现此期的夯土围墙遗迹。(7)它们都是最早萌芽状态的城址,是当

时城市地理知识的反映。龙山文化时期还发明了凿井术。这是当时人们利用

地理环境资源的一大进步。从此人们可以远离江河、湖泊,开辟浅层地下水

为生活水源与灌溉水源,于是相应的寻找地下水源的地理知识也必然丰富起

来。龙山文化分布的地理范围远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苏北、

皖南、湖北以及内蒙河套地区和辽东半岛等地。这反映了当时同一种文化类

型所达到的地理范围。它与夏文化的疆域范围差不多,表明了其间的亲缘关

系。

二、夏、商时期的地理知识

夏、商(公元前21 世纪—前11 世纪)是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同

时手工业兴起、城市出现、宫殿建造等技术大为提高。这时期专门从事科学、

文化活动的专业文化人的出现,又使得文字成熟、科学萌芽、造型艺术得到

发展,地理知识也取得了与过去漫长石器时代不可比拟的突出成就。

传说约4 千多年前的夏代,曾发生洪水,禹继父业治水,曾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们爬山涉水进行野外作业,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并“相

地宜所有以贡”。(8)因治水直接推动了地理考察、测量和制图的发展。“准”

是测量方向与物体平直距离的工具;“绳”是测量距离的工具;“规”是校

正圆的工具,“矩”可以构成直角,是画方形的曲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量度数据的方法。(图1)汉画像石上绘出了禹

的使臣,拿着绘图与测量的仪器“规”和“矩”。在测量的基础上,使地理

概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历法是早期人们对地理环境认识的集中体现。《尚书·尧典》记载远在

帝尧时代已专门设置观察天象和时令的官。尧曾派人到当时认为极远的“旸

谷”(山东东部)、“南交”(长沙南)、“昧谷”(甘肃境内)、“幽都”

(北京附近)观察鸟、火、虚、昂四恒星在黄昏时刻的天象,用以确定一年

366 天和四季。(9)今人根据岁差计算,证明此四星的位置确实是四千多年前

夏代初年的天象,证明了远古文献的可靠性。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了南方热,

北方冷,冬日短,夏日长的自然现象,并用之与一年四季鸟兽生长、发育、

交配、繁殖的状况相对应,说明其间的紧密联系。商代进一步认识到鸟星、

火星是测定春分、夏至的重要标志,有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知识。

这时以干支纪日,用月亮的朔望周期纪月,太阳的四季变化纪年,用闰月调

整年、月、日之间的分配。这就是商代的历法,它的平年有十二个月,大月

三十日,小月廿九日,十二月为岁首。(10)当时已能根据草、木、鸟、兽等

物候现象及一些天文现象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农耕、收割、蚕桑、畜牧等农

事活动。《礼记·夏小正》就是后人整理的总结夏、商、周时期物候知识的

著作。

城市的出现是地理知识发展的结果。河南偃师二里头上层发现了一处迄

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登封王城岗与淮阳平粮台发现的城

址,都有可能是夏代的建筑。由于城内仅有高级建筑区遗址,没有发现手工

业与商业区,说明当时的城市仅具有城堡性质,这与夏代进入私有制社会是

吻合的。

经考古发掘与文献印证,考古工作者目前找到的最早国都是郑州商城遗

址。其地在今郑州市二七广场以东。人们在这里发掘出周长约7 公里的夯土

城垣及其它遗存。城墙基本上为正南北方向,约在25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断

断续续分布着许多作坊、房基、地窖、水井、壕沟、墓室等。(11)那里的街

道、宫殿区、居民区、作坊区都有一定布局。夯土墙内由炭14 测定为3570±135 年。有人认为,这里就是《史记·殷本纪》中“帝中丁迁隞”的隞都。

城内发现热带象牙,原产于我国西北的绿松石,产于华南、西南的锡以及来

自祖国各地的铜矿石、玉石、金、海贝、海蚌、鲟鱼甲等。这些都标志着商

代人们的地理知识水平和活动的地理范围。

商代的甲骨文是一种古老、成熟的文字。现已出土有字甲骨片16 万多

块。其中记录了不少城市、河流、聚落的地名,以及狩猎区、民族居住区的

地名等。其中也记录了丰富的气象、气候现象,如晴、昙、阴、霾、雾、雷、

电、霜、雪、晕、虹等天气现象以及连续一旬的气象实况。甲骨文中还记录

了当时所见到的动物名称70 余次,代表30 多种动物。(12)甲骨文从字形结

构上反映了当时动物分类的知识和动物地理的知识。

在殷人的地理概念中,殷是个城市,商是居于四方、四土的天地之中的

中心区域。由于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领土观念逐渐明确。当时商朝统治

者对于中心区之外的四周,是按部族、氏族的分布来分区统治的。殷商时期

的政治势力所及,包括今河南全境,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省的一部分。

周围又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属国环绕着。这些就构成了殷人的地理思想。

三、周代的地理知识

周(公元前11 世纪—前221 年)是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铁器广泛使用的

时期。我国最早的“地理”概念就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周易·系辞》中

提出:“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

故。”(13)什么叫做“天文”、“地理”呢?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把“天

文”解释为星象;把“地理”解释为地形。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天

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天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也。

故知幽明之故者,故谓事也。”(14)这就使“天文”的概念中具有天象及其

运动的观念,“地理”的概念中含有地形及其出现与分布规律性的观念,并

有了推究其演变的初步意向。它不仅要弄清地表的形态,而且还需推究这些

形态分布的相互关系,探索隐藏在事实后面的原因和道理。周代地理概念的

提出,有利于地理知识的集中和地理内容的条理化。

当时由于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注意到发展生产与保护自然环

境之间的关系。《左传》中就记载了人们对于人地关系的一些论述,例如:

“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能协于天地之胜,

是以长久”。(15)“五材”指的是当时认为构成自然以及环境的资源——金、

木、水、火、土。人们认识到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认识到生产的发

展只有同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社会才能安定发展。基于保护各种动植物

资源,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这种认识,相传周文王曾在鄗对太

子发(后来的周武王)谆谆告诫说:“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

所守,传之子孙..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16)这段话包含着对于保护草

木、鸟兽、鱼鳖等自然生物繁衍的远见卓识,反对掠夺式开发,反对开发性

破坏。他也提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些思想作为先

王之法,要求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达到利用自

然生物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协调。(17)

周代系统的地理知识,已开始用地图来表示。据《尚书·洛诰》记载,

周成王要营建洛邑,命周公选勘地址,周公选好城址之后,使人将城址地形

图及占卜吉兆的结果“伻来,以图及献卜”,敬献成王。此记载说明,早在

三千多年前,使用地图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寻常之事了。那时的地图主要运

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工作。据《周礼》记载,当时专门从事掌管各种地图与地

理资料的官员上自大司徒、小宰,下至土训、职方氏、司险、冢人、墓大夫

等,有近20 种官员。他们有的熟悉全国的“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具

备地形广柔高下、山林川泽分布的自然地理知识;有的掌握各地土地、财政、

民族、人口、城市、聚落、墓地等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知识。(18)

对于当时各种内容丰富的专门地图,《周礼》中也有记载,如矿产图、

交通图、墓冢图、城市图等。七十年代出土于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兆域图》

证实了《周礼》中记载的有关地图种类、用途等是符合周代历史事实的。

在城市地理方面,西周已初步确定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思想。《周礼·考

工记》虽成书时代稍晚,但其反映的建城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书中说:国

都的建设,每边九里,各三个门,纵横各九条街道。北面是贸易市场,南面

是朝廷办公的地方及皇室居住的地方。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稷坛,王宫居

中。当时用方格网式的规划布局以及采用井田制的土地计量单位“夫”来计

算城市用地(图2)(19)。这一都城建设的指导思想,一直延用到明、清时

期。

四、《禹贡》与《山海经》

自春秋以来,简策的广泛应用与流传,为地理知识的系统积累和地理著

作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禹贡》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献中

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极古老的区域地理著作。

《禹贡》在纷然杂陈的地理现象中,抓着了最基本、最关键的地理事物,

并把它们提升为一种概括的地理观念,用简洁明确的文字表达出来。(20)《禹

贡》全篇仅用1193 个字,就把当时知道的全国地理概貌,从政区划分到农业、

物产、贡赋、山河、交通运输等内容,分区表述。它把全国依天然的江、河、

湖、海界线,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雍州等九州,这就是当时原始的地理区划。后代儒家学者把“九州”认定为

“夏制”,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禹贡》以分

区论述的结构,突出地理特点,把自然区与经济区、行政区融为一体,对当

时全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水运交通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表达

了古朴、原始的大一统政治理想。

《山海经》是一部独具风格的“奇书”。全书虽说只有31000 多字,却

包含着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植物、矿产、医学、宗教等多

方面的内容。《山海经》中《五藏山经》简称《山经》,成书较早;《海内

经》和《海外经》成书较晚。《山经》记述的地理范围,东南至今浙江绍兴,

西南至今四川西南,西北至今新疆天山,东至山东泰山,北到今蒙古或西伯

利亚。其中心区为河南、山西一带。它是分五藏即五列山脉系统来叙述全国

地理的。位于今河南西部的“中山经”似乎被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其中又分

十二次山经,作者对它们作了详细记述。四周依次是西山经、南山经、东山

经和北山经,也分别分为若干次山经来写。最少的仅有三列次山经。在作者

心目中,这些山共同构成大陆,四周被海水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

国家,是荒远之地,就构成了世界。(图3)书中记述每一列次山经,都大

体有一定的规律,即把山名、里程、植物、动物、水系、水生动物、矿产等

项作为基本内容。《山海经》里,没有州名或国名,只讲自然山川,但有“四

极”观念,这证明它保存着原始的地理认识。书中列出山名460 座,河名260

余条。又记录了140 多种植物名称,并进行了形态描述,对照为松、柏、榕、

竹等。果树中有桃、梨、李、杏、梅等,草本植物中有芍、门冬、细辛、杜

衡等。书中还记录了112 种动物,若除去其中的荒诞部分,不外乎是灵长类、

偶蹄类、狐犬类、虎豹类、鼠类、飞禽类等。(21)动物中出现较多的是麋、

虎、豹、牛、鹿、羊、犀、象、马等。犀在现今中国已绝迹。当时的象,在

中山、西山、南山均有分布,而今分布区域已大为缩小。

《山海经》还对一些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如记华山为:

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描述了华山

典型的地理特征。另外,《山海经》中还有大量的矿物记载,是世界上最早

的矿物文献。

最后,《山海经》总结成书的意义:自然界的差异性、丰富性与奇妙性,

激发人们去思考,“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得失之数,皆在其内,是谓国

用”。编书的宗旨是从生产与活动中获得对自然界的认识,将认识自然界的

知识应用于社会与国家的经济建设。

第二节汉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知识

公元前221 年崛起于陕、甘一带的秦,先后吞并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秦王朝把全国的河山、土地和人民置于

同一政权之下,分区分级管理,致使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畅通全国。这就十分

有效地推动了地理知识的发展与传播。

自己可以看看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