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尤溪桂峰古村旅游景点介绍 尤溪县桂峰古民居旅游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07:02:24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尤溪桂峰古村旅游景点介绍 尤溪县桂峰古民居旅游

福建哪一古村落,建在风水宝地之上,风景优美,已有700多年历史了?

福建一传统村落,建于南宋时期,古街、古居、古树,尽显古村风光现今游客在选择旅行地时,往往都喜欢把古镇或古村当成自己的首选旅行地,以此在这里体会难得一遇的美丽风景,古建筑可谓前辈们辛苦劳作之后的佳作,随着流逝的岁月,渐渐呈现在游客面前。一般情况下古镇或古村,会比自然美景更加引人注目。孰不知,在国内竟有一座选址在龙脉上的古村,自然风光超级迷人,古村令人向往不已。这座村落就是位于三明市龙溪县,始建于南宋年间的桂峰村,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

听当地人讲,古村落里的建筑物,是拥有宋代四大家中蔡襄的第七代世孙蔡长参建而成,村落被群山所环绕,村子几乎看不见平地,因此村里的民居,大部分都是按照山势走向参建而成的,村内有条小溪绕村而过。而村子就在溪流两旁的三面山坡上面,村子背靠大山,面对峡谷,所以围绕在村子四周边的景色,别提有多美了。

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以后,就会对当地人所处环境赞叹不已,直到现在,村子已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了,并且已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这里的最大看点就是,为了彰显其年代久远跟优秀山村文化。再加上自然而成的山水景色,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感觉美不胜收,不仅远离城市汽笛声,而且能够让你近距离跟大自然接触,畅快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

不论是古村内的古街、古碑刻、古族谱、古居、古树、古书斋、古画等等,一切都是那样令人向往,自从踏入古村的那一刻起,就在游客心目中萌生出,想要对这座古村一探究竟的想法。村子里的主街道并不是很宽,但是却连接着许多条曲径幽长的小巷道。在这里不论是街道,还是小巷,路面全都用青石板铺砌而成,路面砌得很平整。

之所以道路会以这种形式呈现,原因有二,其一则是在桂峰村人气最旺的时候,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为了便于人们出行,因此就没有铺砌台阶。其二则是蔡家前辈在建造这座村落的初心,就是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耕读传家,以此来考取功名,在这前往仕途的道路上,一路顺顺利利,梦想成真。

据悉古村早在明清时期可谓最鼎盛,那时的古村,是尤溪县前往福州的必经之路,凡是在这里路过的人们,都会把桂峰村当成临时落脚的驿站,大部分商人,都会在这里完成交易。前往政府办事的官员,也会在这里住宿休息。古村所处位置符合每位前往这里的人们,时间长了,桂峰村也就成了一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古村落了,因此就有了小福州的美誉。

直到现在桂峰村里,仍能看见遗留至今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约40幢左右,在这座山水风光环绕的桂峰村,有时间的话,你们是否愿意前往打卡游玩呢?

福建一古村落,建在风水宝地之上,风景优美,已有700多年历史了

尤溪旅游景点

1、尤溪朱子文化园景区——半亩方塘,半亩方塘,位于南溪书院文公祠前,为观书第(观书第是朱熹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前的方塘。塘上石桥"濂洛桥",取"文公之学,实渊源于濂洛(河南濂溪程颢、程颐的洛学),而上溯于洙泗。

2、桂峰古村落景区:桂峰,曾名桂岭,又叫岭头、蔡岭,位于尤溪县洋中镇的东北部,海拔600米,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桂峰历史悠久,满目皆古,有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珍品,现存明清古建筑39座,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典型古建筑,是全省古建筑保村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3、尤溪口九月美宿·渔之乐:九月美宿·渔之乐坐落在“袖珍小镇”尤溪口镇的山坡上,高度不算太高,但正好可以俯瞰整个小镇,俯瞰尤溪河。从民宿主楼的西北方往上走几十米,是6个“鱼”型的小屋,一个一个扎在山腰上,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只在天空遨游的鱼。

鱼屋设计的十分灵动,充满童趣和浪漫情怀。这里山清水秀,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让我们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暂时告别都市樊笼,尽情享受桃花源般的安逸闲适。

4、九阜山生态旅游区---见龙潭:尤溪九阜山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南部、戴云山脉北段西侧,核心区占地面积173公顷,峡谷连绵11公里,层层叠叠,峡谷山峰景观、森林景观、云海景观、气象景观、潭瀑布景观、悬崖绝壁景观等自然奇观丰富多样。

广袤繁盛的天然森林,山一道水一程,山青青水清清,行走在逶迤山道,空气清新,其山其水,情不自禁让您如痴如醉,触景生情,心随景移,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有感之后回归内心的平和。

5、八字桥乡文笔峰:文笔峰位于八字桥乡龙湖村,是尤溪县唯一的喀斯特地貌,高949米。从文笔峰脚下的龙湖村望去,宛如神笔直插云霄,因此得名文笔峰。而从莲花山顶望去,则如秀美的笔架。从半山腰到山顶,迂回曲折,当地人称“九折岭”。历史上许多名人到此一游,留下了许多赞誉诗句。

以上内容参考_百度百科-尤溪

福建又一古村走红,人称三明的“小福州”,天然美景不输九寨沟

古村落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江西的婺源。但其实,古村落不仅婺源一家独秀,而古村落的魅力也不仅仅来源于其本身的古建筑群,更多的是自然美景。在福建三明有一个县城,这个县城本身就有700多年的 历史 ,如果要给它一个称呼,那么一定是古城。尤溪县一直被称为是“闽中明珠”,就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更多的是因为桂峰的衬托。

桂峰位于尤溪县洋中镇的东北部,无论是从 历史 的角度还是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桂峰无疑是一处“仙境”,不然也不会有人把桂峰称作是“云霞仙境”,“山中理窑”。而被称为“小福州”,堪比九寨沟等等的美称,皆来自于桂峰古民居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魅力。

桂峰古民居始建于北宋,目前在文化古迹中我们还能找到不少的宋朝遗迹。蔡氏祖庙便是其中之一,始建于宋元时期,但因为发生过大火,所以清乾隆时期进行过修建,但并没有影响其本质,目前保存完好。蔡氏宗祠和祖庙差不多,不同的是全祠用了80根巨大的木柱子,没有用一钉一铁。

除了蔡氏的标志性建筑之外,最能展现当地文化的便是古民居。古民居和宗祠不一样,建造的年代不相同,民居是建于清乾隆时期,所以这里的风格都是清朝时期的风格。整个桂峰最出名的便是一座千年古寺资寿寺。寺庙的主体保留着唐代的风格,又结合明清的风格,让一个寺庙变得丰富多彩。

被称为“小福州”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古建筑遗迹,更重要的是商业文化,以前的桂峰是尤溪到福州的一条官道,因为这里的饿达官贵人,商贾小贩众多,所以让此地有了繁华之势,故而有了“小福州”的美誉。

堪比九寨沟的风景就得说到这里的自然资源了。桂峰不仅仅是一个古村落,更多的是一个自然山水的胜地,其中宝看着很多天然或者是人工的雕塑,原始森林的装饰,瀑布的林立等等的自然美景,让桂峰成为一个不可多的山水仙境,并且这里还没有被完全开发,体验古朴的时候,还能感受到原生态自然的魅力。

福建又一古村走红,人称三明的“小福州”,天然美景不输九寨沟。对于桂峰古民居你有什么认识?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足迹。

福建又一景点走红,人称闽南的“西双版纳”,森林奇景不输桂林

江苏又一寺庙走红,人称“天下第一禅林”,两大高僧坐镇堪比故宫

重庆“深山花园”走红,人称“第一深谷”,山水画廊不输九寨沟

湖南又一古城走红,人称怀化“小南京”,堪比平遥却因鸦片出名

四川又一古镇走红,人称蜀地“真正古镇”,破败落寞却不输柳江

在福建三明有一个古村落,古村的历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在福建众多的 旅游 景点中,有一个被称为“闽中明珠”,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方很是令人着迷。

它是福建魅力古村镇的代表之一,也是福建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还是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第一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和福建省首批的“金牌 旅游 村”。

光听这名号,就已经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一看究竟的激动了。

它就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桂峰村,以优美的环境和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被列入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

想要去桂峰村,自驾的话,导航一搜就可以了,从厦门出发大概要5个多小时,如果是从福州出发,只要2小时就可以到达。

如果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话,可以坐动车到尤溪站,然后到尤溪 汽车 站去转“尤溪—洋中”的班车,19元,等到了洋中后就可以和其他人拼一辆车到桂峰,一趟大概是50元。

既然是4A级景区,那也是要门票的,门票价格是20元,个人感觉还行吧,毕竟也是有700多年的 历史 了。

在南宋中后期,随着当时 社会 的逐步没落,再加上金兵压境,那会儿全国的重心南移,很多的世家子弟也都想找一个好地方来避世休 养生 息。

当时北宋的端明殿学士、书法家蔡襄的后裔九世孙蔡长,发现了桂峰这个山川灵秀的宝地,是他梦想中的桃花源地。于是就在南宋理宗淳_七年,也就是公元1247年,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这儿开始安居。

在 《桂峰蔡氏族谱》 中也有记载:“蔡襄六世孙蔡_,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因避族相(蔡)京卞之祸,自莆迁尤住十七都樟溪白叶黄坑口,遂为尤溪本支祖。其孙蔡长,宋理宗淳_七年丁未(公元1247年),由三石井头湾肇居桂岭,为桂峰之始祖。”

当时他们初来乍到,一开始取的村名叫“岭头”,后来到元代初年的时候,子孙繁衍已经很快了,农业生产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可以大规模的开荒造田,建设村庄了。

在村子里种了很多桂花树,所以又改村名为“桂岭”。

到了明洪武初年,当时尤溪一共划分了50个都,而桂岭就是16个都的中心村,就这个比例,可想而知发展有多快。

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的不断发展,蔡氏家族已经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次是上的东西了。蔡氏子孙奉行着“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开始读书,文化氛围变得浓厚了。

随着家族的读书人越来越有出息,很多人都先后考中了秀才、贡生、举人,建起了蔡氏祖庙。

这时,蔡姓逐渐成为方圆百里内的名门望族。所以,大家开始称桂岭为“蔡岭”,后来正名更名为“桂峰”了。

说到底,现在我们看的桂峰村的 历史 ,其实就是蔡氏家族的发家奋斗史啊。

也有人说,蔡氏家族多亏来到桂峰村这个风水宝地,根据风水学上说的,桂峰村依山而建,是个“飞凤衔书”的地形,这个地方会出文化人,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祖坟葬的好”。

但事实也是如此,从他们的祖先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蔡襄开始,就一直出了很多进士,举人,包括什么兄弟举人,父子举人,文魁武魁等等。

就拿现在来说,这里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也有很多。看来不光风水好,文化底蕴也很重要啊。

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桂峰村,在 历史 上也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拿手机拍,每个角度都很不错。

桂峰村四周群山环抱,就像是在色彩鲜明的光影中镶嵌着一栋栋明清古民居。

整个村庄依山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内保存的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39栋明、清典型古建筑令很多专家学者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 历史 ”。

在桂峰村,最美的时候就是晒秋季节,漫步村中,一步一景,美到不敢大声呼吸和喧哗,怕打扰了村庄的宁静。

以“晒秋”为主题,处处可以展现出秋意,主景区每家每户挂着统一规格的红灯笼,给村庄增添了很多暖意。

桂峰村不大,但胜在幽静,虽然这里游客不多,花两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当然,你也可以花上两天一夜的时间来慢慢品味它。

如果你累了,就吃碗豆花,坐在桥上乘凉,如果你不想吃豆花,那么还有水东烤鸭、锅边糊、清汤面、猪头肉、大条面、油卷、春卷......

中国最“香”的古村,四季飘香,桂峰村的香味从哪里来?

中国最香的古村,四季飘香,它的香味来自于种的桂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在假期期间都有喜欢出去旅游,缓解一下自己生活中工作上或者是学习上的压力,同时也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大家一般外出旅游都会选择去一些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地方,就比如说中国最香的古村。

主要是因为当地有大量的桂树。

中国最香的古村当然是桂峰村了,为什么是最香的古村呢?其实看这个名字也应该了解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有桂树。提起桂花的香气,我想大家应该不陌生,我记得我们小学就学到过,桂花十里飘香。而桂峰村就是这样的,桂峰村位于福建尤溪,走过蜿蜒的水泥路,在山顶上就闻到了桂花香,这里种植着上百株的桂花树,而且四季都有,常年有着桂花的香气,让人流连忘返。

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村里的房子都是沿着山坡建的,主要是土木和砖木堆砌起来的,这里的古建筑非常多,有明代的建筑2栋,还有30多栋的清代建筑,而且这里的桂花树年龄也非常大了,好多桂花树的年龄都有600岁的高龄。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看着古老斑驳的墙面以及石板上的苔藓,偶尔传来鸡鸣狗吠声,有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受。

桂峰村的桂树可以说算得上物质文化遗产了,在当今社会是非常宝贵的,非常值得大家观赏,如果想要一睹风采,建议大家可以在假期期间去旅游观赏。

云霞仙境桂峰村

位于“闽中明珠”尤溪县东北向,距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2公里的洋中镇桂峰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在古时称为桂岭,又叫岭头、蔡岭,海拔550多米,为半高山谷地。走进这个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历史文化名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悠久的桂峰村,在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作为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成了理想的首选宝地。之后,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成为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由此桂峰迅速地繁荣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就是当时桂峰村的真实写照。 漫步于加载典籍的桂峰八大景,宛如涉足在一片梦中仙境,一幅幅秀美壮丽的山光水色随即映入眼帘。“石笋擎天”处,山高有三石,相连参天,森立影离离;“金鸡耀日”位于村右,山有石盘,盘内一石状似翰音,翅足具备,日出时羽仪尤璨;“玉泉喷蜜”的泉水自石罅隙中涌出,清纯沁齿,味甘如蜜;“丹桂飘香”处,环岭皆桂,四时花开,香气袭人;“酒座清风”地坦而旷,石立周正,旁有小石,环列类座,行人至此,每披襟称快。

除此之外,还有优美多姿的巨龟枕流、龙潜深井、龙门虎啸、八俊潭等自然天成的景观。“珠帘飞瀑”环境幽静,秀外慧中,飞流直下,声震如雷。身临此情此境,美不胜收,如痴如醉。在大峡谷两旁,遍布着莽林蓊郁的原始次森林,分布着许多珍稀的奇花异草和动植物,成为专家、学者考察自然生态的绝妙之地。 丰富的人文底蕴,淳朴的乡间民风,堂皇的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难怪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桂峰村考察时惊呼:“古建筑规模如此之大,文物古迹原貌保存如此之完整,在福建乃至全国尚属少见。”

南溪书院

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宝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今皆修复。

书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沈郎为朱熹乳名)。1987年,将此地辟为公园,面积1600多平方米。

九阜山峡谷

走进位于福建三明的九阜山,就像走进一幅绵长绮丽的山水画卷。“山清、水秀、石奇、林茂”,处处胜景,步步流连,富有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漫步于逶迤的山间小径,看山泉溪涧萦绕林间,听林间鸟鸣声声,享受密林遮天蔽日的阴凉,几乎让人忘了疲累。溪谷到处是怪石,取名有仙人捣药、神鲤待跃、金龟拱背……还有像鸟、像猿、像恐龙蛋,形态各异,模样可爱。 九阜山

[2]  九阜山峡谷为福建省最长的一条峡谷,峡谷地段总长达15公里,海拔500~800米,分小潭峡和大潭。大、小潭溪落差大,水流急;潺潺清流穿峡走谷,其声如鼓如琴,在深邃的峡谷中奏出天籁之音。 在小潭峡谷及附近地段,汇集有20余处瀑布,形成串珠式瀑布群。更为称奇的是,这里植被保存相当完好,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木犀科等野生植物有171科1113种,植物应有尽有;珍稀植物30多种分布其间,有的甚至连绵成片,蔚为壮观。更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走曽飞禽,出没其中。

蓬莱仙境---蓬莱之巅

蓬莱山: 又名九仙山。相传有九仙往来其间,故名蓬莱山,位于尤 溪坂面镇,距县城21公里,海拔1288米,与罗汉山隔尤溪对峙,为县西南军防的门户。 蓬莱山山势雄壮,怪石嵯峨,山高水秀,古木参天,峰峦 峭拔,人迹罕到,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 丹灶、白鹤洞等胜迹。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 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独特。相传山巅有 仙人往来,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又云:“云腾罗汉浮十岛,雾涌蓬莱 隐万松。”蓬莱山夏日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8℃,是理想 避暑胜地。 相传山巅有仙人往来,并可闻鼓乐声。 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又云:“云腾罗汉浮十岛,雾涌蓬莱隐万松。” 蓬莱山夏日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8℃,是理想避暑胜地。

江南大峡谷(车程1小时左右)参加尤溪军事漂流(皮筏漂流1.5小时),体验“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的快感,感受华东第一漂的惊险与刺激!返回酒店开会,晚临海酒店入住。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