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河流的地貌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08:51:44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河流的地貌有哪些?

地貌:

一、侵蚀地貌

侵蚀地貌分为: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

1、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2、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因此在河流的源头出现。

二、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分为:河漫滩(平原)、堆积阶地、洪积-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影响因素: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

扩展资料

平原河流的特点如下:

1、河谷中具有较厚的冲积层,可达几米或几百米;

2、河谷中多发育有完好的河漫滩,谷坡较平缓(除局部狭窄河谷外),谷底与谷坡一般没有明显分界,但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河床之间仍有明显分界;

3、河床断面多为"U”或宽"W”字形,较为宽浅;

4、河岸形态比较规则,但易变化;

5、河流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的曲线,比降较小;

6、河型依所处的自然条件发展成为顺直、弯曲、分汊、游荡等河型,它们之间可因条件变化而发生转化,这在山区河流是少见的;

7、河床中形成许多微地貌形态,如沙波等。

百度百科——河流侵蚀

百度百科——河流地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