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哪句古诗是描写芒种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09:26:09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哪句古诗是描写芒种的诗句

关于描写芒种的诗句如下: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描述了芒种节气时河山交会、山清水秀的美景,被人们誉为“描绘芒种景象的绝佳诗句”。

1.节气介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6月6日或7日,夏至后两周左右的时间,表示天气趋热,麦子成熟,禾黍萌动,槐花开放,有“长至节,乃为芒种”之说,人们也称之为芒种节。“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2.文化内涵

除了描绘芒种节气的自然景观外,《登鹳雀楼》中的这句诗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者借用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才思,将自己定位于诗人、文士的身份,具有一定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宣传的意味。

3.古诗介绍

《登鹳雀楼》介绍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胸臆、表现人生抱负的辞赋体诗歌。全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看见的山河壮美景象,再诉其身处凡尘的感慨,成为唐代诗歌经典之一。

对诗句的理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求融为一体,既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芒种的景象,又展示了作者胸怀不俗、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被人们誉为最能描写芒种景象的经典诗句之一,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国诗歌文化中的瑰宝。

描绘芒种的古诗如下:

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在此时创作了大量的和芒种相关的诗词。下面将会从不同角度介绍芒种的文化内涵,带领读者感受芒种的诗词之美。

一、农事篇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芒种是夏季农事的重要节点。因此,很多芒种的诗词都与农耕有关,比如唐代李峤的《芒种》诗就写道:“茎叶已须割,仓房几时香。倚杖看灌稻,黄鹂正满枝。”这首诗生动描绘了芒种时节农民们收割稻谷的忙碌情景。

二、景物篇

芒种的到来也标志着盛夏的开始,大自然也展现出了别样的美景。唐代王之涣的《芒种》诗就赞美了芒种季节的美景:“荷花照水浮红艳,菡萏随风起翠微。野岸桑榆初更好,何须误向月中归。”

三、养生篇

芒种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此时,要多注意养生保健。唐代白居易的《芒种前后食疗格言》中总结了芒种时节应该吃些什么来调理身体:“梅阴瓜渚之间,贡笋荷叶之滨。采撷玉楼,马鞍鲍螺。”这些食材都有不同的养生功能,能够护肝养心、清热解暑等。

四、怀旧篇

古人还常用诗歌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宋代苏轼的《夏日绝句》中写道:“小院闲窗春色深,梦留闲雨泪双沉。绿窗画叶埋琴瑟,玉搔金屈不成音。”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怀念之情。

五、思乡篇

芒种也是离乡背井的人们思念家乡的季节。唐代王建的《芒种游子》中写到:“长夏梧桐树,孤客热衣裳。夜凉愁不眠,来往巫山峡。”这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游子们思乡之情。

六、爱情篇

古人亦会用芒种的诗歌表达他们的爱情。唐代白居易的《赠婢》中写道:“玎珰纤手握,翡翠半身笼。生涯在樽酒,一笑春风中。”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心仪女性的倾慕之情。

总之,芒种的诗词传承了古人对这个节气所赋予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厚度,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美好的思考和感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