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教堂婚礼音乐推荐 适合教堂婚礼的音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11:08:09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教堂婚礼音乐推荐 适合教堂婚礼的音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西式的教堂婚礼在我国也越来越流行。它的庄重和正式感是很多新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因为那种气氛能让新人以及所有的来宾,感受到婚礼的重要性。当然了,不管是中式的婚礼还是西式的教堂婚礼都是少不了音乐的衬托的。那么,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下 教堂婚礼音乐 有哪些吧。

一、教堂婚礼音乐之婚礼正式开始前:

1、舒伯特的《圣母颂》是很在教堂婚礼时很常见的。

2、巴赫的《温馨佳节》也是很适合婚礼上使用的音乐。

3、维瓦尔第的《第八号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四季》也是婚礼上使用的最佳歌曲。

4、克莱斯勒的《爱之喜》的节奏感也是很适合教堂婚礼的。

5、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不管是曲风还是节奏感,都是教堂婚礼气氛的烘托曲。

二、教堂婚礼音乐之婚礼团入场:

(1)教堂中的神父或者是牧师在宣布仪式开始,首先进场的是伴娘伴郎以及花童,这时候选用的音乐是与新人入场音乐是不同的:可以是巴赫的《G旋上的咏叹调》;帕曲贝的《D大调加农》; 莫扎特的《回旋曲》等等比较符合婚礼气氛的音乐。

(2)新人入场的音乐,一般都是选择人们最熟悉的《婚礼进行曲》。而这个歌曲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门德尔松的作品,他的《婚礼进行曲》是戏剧《仲夏夜之梦》的配乐,所以比较适合基督教形式的教堂婚礼上使用,首先是响亮的小号,然后是庄严的列队,接下来是轻松活泼的进行曲,在新人进场时播放的话,会显得非常的庄严和宏伟,还有着非常高昂的气势;还有一个是诗瓦格纳的作品,他创作的《婚礼进行曲》是歌剧《罗恩格林》中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曲速相对而言是比较缓慢的且曲调非常的优美,在庄重的气氛下还有抒情的部分。

三、教堂婚礼音乐之婚礼结束以后:

新人退场的时候,新人选择的音乐也是会比较纠结,而选择最多的是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还有就是贝多芬的《欢乐颂》以及辛迪罗巴的《Time after time》,这些都是很适合教堂婚礼退场时播放的音乐的。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我关于 教堂婚礼音乐 推荐、适合教堂婚礼的音乐的介绍,希望大家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能够对于 教堂婚礼音乐 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在举办教堂婚礼的各个环节找到适合自己喜欢的音乐。

机械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齿轮运转来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机械钟。对于现在的中国钟楼已经不在是报时的作用了,而是在逢年过节做为祈福被敲响。反观欧美国家城市中的钟楼往往做为该城市的标志,有的甚至名扬天下,人尽皆知。接下来我整理了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时钟塔楼,随我在城市文化中看看都有哪些吧!

 时钟位于哥特式圣母大教堂的塔尖部分,既能计时,也能展示月亮运行周期。每到中午时分,钟楼里的七个小人便围着查理四世载歌载舞,就也是“音乐钟”名字的由来。查理四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创立者,钟楼上的场景讲诉了他颁布金玺诏书(14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的故事。

 纽伦堡圣母教堂建于1352年,位于纽伦堡大市场东侧,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现在是一座天教堂。当年的国王查理四世害怕盗贼偷窃自己的珠宝,因此建立了这个教堂作为储藏室。从教堂西面可以看到它古老的门厅,复杂漂亮的雕刻为它增色不少。门厅上方是米歇尔唱诗台,其顶端的报时钟是1509年安装上去的,每天中午12点始终敲响的时候,会有木偶出来并绕行三周。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堂里拍照不可以开闪光。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它的圆顶,所谓的“石钟”是德累斯顿标志之一。

 教堂是按照45×45米的正方形平面图建造的。通过对主轴的加强,使人们很容易的分辨出一个希腊十字。在四角有四个斜上的楼梯,在东侧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圣母教堂凹型塔有51米高,加冠了一个所谓的火焰花瓶。石制圆顶有一个大灯,它的十字架在教堂顶上矗立,有95米高,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它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成为基督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之一,成为德国与世界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作曲大师巴赫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曾多次在这座教堂内演奏。

 二战末期在1945年2月15日德累斯顿空袭之后,由于整个城市大量的热量,圣母教堂最终倒塌了。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由此,毁坏的不仅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经亲自弹奏过的管风琴。只有约翰·克里斯蒂安·菲格完成的祭坛逃过一劫。

 1945年后教堂废墟,成为了战争与毁灭的纪念碑。80年代,圣母大教堂被视作东德自由运动的标志和非暴力抗议的场所。

 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到2005年,圣母大教堂被作为信仰与希望之地,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闻名于世的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在被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领导、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

 在圣母大教堂超过2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战争、火灾、洪水和饥荒,每次它都是人们的避难地。为了纪念改革,教堂前立着马丁·路德的纪念像。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