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黄芩的拼音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1:31:58浏览:18分类:文字大全

黄芩的拼音

这个字怎么读 黄芩苷(huáng qín gān)。

拼音:Huán Qín

英文名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性味苦,寒。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9g。

问题三:黄芩的芩怎么读 汉字:芩

拼音: qín

笔画: 7

部首: 艹

五笔: awyn

基本解释芩qín

〔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445

黄芪 qí ,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

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问题五:黄 芪和黄芩读做什么音 ”黄芪“读音:“huang qi”,标识音调的话,“黄”是二声;“芪”是二声。

”黄芩“读音:“huang qin”,标识音调的话,“黄”是二声;“芩”是二声。

芪读作:qí,声母:q,韵母:i,声调:二声

简体部首:艹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五笔:AQAB,仓颉:THVP,郑码:ERH

释义:

1、〔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

2、〔芪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两个

1、芪苓[qí líng]?

芪与茯苓的合称。

2、山芪参[shān qí shēn]?

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