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冯字拼音 给大家解释一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8 23:52:37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冯字拼音 给大家解释一下

1、冯,汉语次常用字,读作féng或者píng,最早见于金文 ,其本义原指车马依托冬日硬实的冰层通过平时不能通过的河湖,后引伸至马跑得快,又引申为马疾速奔跑的蹄声。

2、“冯”是“凭”的本字。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冰”的本字,表示冰层。冯,金文=(仌,冰) (马,交通工具),表示车马借冬日的冰层通过河湖。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马”表意,形体突出了马的鬃毛、尾巴和四条腿,表示马跑得快。隶化后楷书“冯”将篆文字形中的冰“仌”写成“两点水”的“冫”,表示马飞奔时蹄子着地不断发出与冰音相似的声音,将篆文字形中“马”也转变为楷书“马”。

3、当“冯”作为姓氏后,后人再加“心”另造“凭”代替,强调心理的依仗。

冯怎么读 冯如何读

féng xiù líng。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1、冯拼音:féng、píng

2、冯,汉语次常用字,读作féng或者píng,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原指车马依托冬日硬实的冰层通过平时不能通过的河湖,后引伸至马跑得快,又引申为马疾速奔跑的蹄声。

3、基本释义

冯[féng]

姓。

冯[píng]

(1)见〖暴虎冯河〗。

(2)古同“凭”(凭)。

4、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冯,马行疾也。从马,仌声。房戎切

〖注〗臣铉等曰:本音皮冰切。经典通用为依冯之冯。今别作凭,非是。

5、说文解字注

冯,马行疾也。从马,仌声。皮冰切。六部。按马行疾冯冯然、此冯之本义也。展转他用而冯之本义废矣。冯者、马蹏箸地坚实之皃。因之引伸其义为盛也、大也、满也、懑也。如《左传》之冯怒、《离骚》之冯心、以及《天问》之冯翼惟象、《淮南书》之冯冯翼翼、《地理志》之左冯翊皆谓充盛。皆畐字之合音叚借。畐者、满也。或叚为凭字。凡经传云冯依、其字皆当作凭。或叚为淜字。如《易》、《诗》、《论语》之冯河皆当作淜也。俗作凭。非是。

6、康熙字典

〔古文〕淜《广韵》:扶冰切。《集韵》《韵会》:皮冰切,?音凭。《说文》:马行疾也。

又《玉篇》:乗也,陵也,登也。《易·泰卦》:包荒用冯河。疏:用冯河者,无舟渡水,冯陵於河,是顽愚之人。此九二能包含容受,故曰用冯河也。《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冯河。毛传云:冯,陵也。然则空涉水陵波而渡,故训冯为陵也。

又《周礼·夏官·大司马》:冯弱犯寡则眚之。注:冯,谓乗陵也。

又冯冯,墙坚声。《诗·大雅》:削屡冯冯。传: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朱传》:削屡,墙成而削治重复也。冯冯,墙坚声。

又借为冯依字。《诗·大雅》:有冯有翼。传:可冯依,以为辅翼也。

又《扬子·方言》:冯,怒也。楚曰冯。注:冯,恚盛貌。《左传·昭五年》:今君奋焉,震?冯怒。

又恃也,矜也。《史记·伯夷传》:众庶冯生。注:冯者,恃也。言众庶之情,盖冯恃矜其生也。

又《庄子·盗跖篇》:富人侅溺於冯气,若负重行而上也。注:吕吉甫曰:冯,恃多资气骄满也。旧注冯读如愤,非。

又不满之意。张衡《西京赋》:惟帝王之神丽,惧尊?之不殊。虽斯宇之旣坦,心犹冯而未摅。注:宫室神严,所以别尊?,故此宇虽宽坦,心未摅散也。

又古郡名。《前汉·地理志》:左冯翊注,故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

又冯乗县,属苍梧郡。

又官名。《周礼·春官·宗伯》:冯相氏。注:冯,乗也,相视也。

又冯夷,神名。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冯,闳大也。一曰虚廓。

又《唐韵》:房戎切。《集韵》《韵会》:符风切。《正韵》:符中切,?音逢。《玉篇》:姓也。《韵会》:郑冯柬子。

又《集韵》:皮命切,音病。据也。

又父吻切。与愤同。懑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