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花溪公园的介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15:57:36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花溪公园的介绍

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7年开始作为公园建设,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开始正式建设风景区并于1940年基本落成,时称“中正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名“花溪公园”。1花溪公园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 竹莲池、棋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等。2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花溪公园的主要景点

两个公园各有各的美。花溪公园是花溪湿地公园的一个景点。花溪公园位于距贵阳市区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区内,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花溪公园位于花溪风景区中心,花溪风景区地处亚热带,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公认的旅游渡假胜地。公园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园内的平桥、坝上桥、放鸽桥、芙蓉洲、松柏园各逞风姿,麒山、凤山、龟山、蛇山景色别致。陈毅元帅游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诗句。清代有当地缙绅依山建亭,栽花种树,积水为潭,后正式改为公园,即现今的花溪公园。园内有三奇:山半有洞,深入而下行,横穿花溪河床,可谛听流水之声,此乃一奇;有蛇山、龟山对峙,中隔一水,水上搭桥,过桥则为深藏不露的碧云窝,置身其间,恍若与尘世隔绝,此乃二奇;花溪河上的百步桥,有石磴百具弯弯曲曲置于河坝上,一步一磴,微露水面,游人经此必鱼贯而行,望水中倒影,飘飘欲仙,此乃“三奇”。花溪公园在布局上的特点是四山夹一水、一水带四山,山环水绕。四山即麟山、蛇山、龟山和凤山,麟、蛇据北岸,龟、凤峙南岸。麟山最高,矗立峭立。山顶独石嶙峋,若麟角,麟山以此得名。登上山顶倚天亭,纵目下瞰,全园都在眼中。花溪水奇妙变幻,生趣盎然。从花溪大桥至放鹤洲前,水势平稳,天光云影、树态花姿,一丝不紊。花圃中,生长着近千种名花异卉。形形色色,仪态万方。花溪两岸的蝴蝶多达二百余种,有一种叫云南丽蛱蝶,飞翔时蓝光闪现;一种天蓝纹紫蝶,翅翼金光耀眼。浓郁的民俗文化,使花溪自然风光更富魅力。周围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苗族村寨踞山临谷。他们语言各异、服饰纷呈;有跳花、跳洞、跳场,过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庆活动;他们吹芦苼、奏唢呐、唱山歌、观斗牛。整个花溪笼罩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之中。花溪公园的历史人文景观亦极其丰富,既有著名作家巴金和萧珊1945年举行婚礼的东舍,还有周恩来总理曾下榻过的西舍,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墓也位于此地。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12KM,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以花溪河为纽带,串联起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三个景区,面积4.6平方千米,并将3.9平方千米的大将山景区纳入统一管理十里河滩:十里河滩景区南起牛角岛,北至龙王村,西临花溪大道,东抵大将山山脉,长6.5千米,面积2.19平方千米。十里河滩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河滩湿地、湿草甸、沟渠等多种类型,具有蓄水及消减洪峰的功能,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蕴藏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香樟、榉树、青檀、沉水海菜花、银杏、牡丹、杜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大鲵(俗称娃娃鱼)、游隼、红隼、岩原鲤、多斑金线鲃。十里河滩景区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洲岛错落,跌水潺潺,鱼游碧水,鹭戏浅滩,还有水车、碾房、粮仓等人文景观。陈毅元帅曾赞叹“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园内主要景点有:尚武俱乐部、棋亭、坝上桥、柏山亭、憩园、清晖楼、防空亭、碑亭、麟山飞云阁、平台、黄金大道等处。这些景点分布于园内各处,点缀了公园秀美的山水。

花溪公园的最大特色是天然秀美。山岭玲珑小巧、错落有致;溪水纯净澄碧、曲折善变;花木繁茂葱笼,秀拔多姿;桥榭亭阁,各具特色,以少胜多。 棋亭原叫“旗亭”,书上记载,“旗亭”之名是借唐人“旗亭画壁”和宋人“旗亭卖酒”的典故而来。是供游人休息、饮茶、娱乐之处。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抗战时期,棋亭原是一座办公楼,每天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要在此举行升旗仪式,于是叫“旗亭”。

公园开放以后,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来此游览,一些棋类爱好者就聚集到这里下棋一比高下,后来便把“旗”字改为“棋”字。陈毅元帅来到花溪公园游览时也参与到下棋的行列中,并写下了:“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更高。”的诗篇。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凤和村人。民国十四年七月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后来还当上了营长、团长。戴安澜在各种战役中与日军殊死拼搏屡建占功,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成为陆军二百师师长。

1941年(民国三十年),戴安澜奉命率部迁驻贵州安顺,他的夫人王荷馨女士带孩子也从广西全州迁到贵阳。戴安澜经常到花溪小住,与家人团聚。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戴安澜将军殉国,时年三十八岁。戴安澜将军的殉国,牵动了亿万颗国人的心,全国许多地方都举行了公祭或追悼会,戴安澜将军的灵柩辗转经昆明、安顺、贵阳、然后到达广西全州暂厝于香山寺。

1944年猖狂的日军由湘桂线直下,进占广西,戴安澜的灵柩只能撤离全州,辗转由桂林到柳州经独山和都匀回贵阳。当时他的妻子儿女均住在花溪,经贵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商议,认为花溪山青水秀,又方便寓居花溪的戴将军家属每年清明祭扫,征得戴夫人王荷馨女士和戴安澜胞弟戴子庄的同意,便将戴安澜将军灵柩“浅厝”于花溪葫芦坡西麓。

1948年戴将军灵柩随家属从花溪东归,迁回故乡安徽芜湖。依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一双皮靴和一顶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兴建了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墓,清明时节,为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墓立碑志记。并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清明时节周边的学校及单位都会来为戴安澜将军扫墓,纪念戴安澜将军。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