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3:02:15浏览:13分类:星座大全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01

最早的磁性指向器是一种磁勺,名叫司南,主要用途在于向南侵略的战争,意为征服南方。后来磁勺慢慢被淘汰,磁针问世,便称之为指南针。

指南针,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为什么不叫指北针有以下几种说法:

1.源于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指南针的前身就是司南,因此?指南?一词来源于?司南?。司南一词源于古代先民是居住在北方的,整体侵略路线是从北到南,指南针主要用途在于战争,称为司南,意思也是征服南方的意思。 在汉至唐的文献中,读者可读到诸如?事之司南?、?文之司南?以及人之司南等词语。唐代以后,?司南?(磁勺)奇迹般地销声匿迹,因是磁针已经问世,便称之为指南针。

2.南为尊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南是四个方位中最尊贵的方位,皇帝的御座、宫殿、陵墓,寺庙,甚至紫禁城,一切尊贵的建筑物都朝向南方。康熙就认为指南针不能叫指北针,是因为?力量、精气和繁荣都在南方?。古有?南面为王,北面而朝?之说,即面朝南方位的称帝王,面朝北方的则是朝拜君王的臣子,帝王就座议事都是面向南方。正屋的门窗都开向南。所以指示方向,也以南为主。

3.南为阳

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南为阳,北为阴,而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所以要叫?指南针?。

4.用北极星指北

古代人指北是不用指南针的,而是通过看北极星。在很久以前,古人就对天上的恒星、行星、星座感兴趣,勤于观察。他们对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是相当熟悉的。这7颗亮星中的4颗组成斗形,另3颗组成斗柄,并且知道北斗星可以用来指示北方。因此用北极星指北是中国人的常识、中国人的传统和习惯。有了这个可以指北的标志物,就不需要其他的标志来特意指北了,如同日出东方一样固定。

5.习惯

在我国叫指南针是习惯叫法,习惯之后其实也没人去在乎为什么不叫指北针,因为南和北是对着的,知道了北方就一定知道南方。也可以叫指北针,国外和军事领域都叫指北针。

原因在于,古代中国人指北不用指南针,而用北极星。中国是个天文学发达的国家,而且位于北半球。

从史前时代,中国人就对天上的恒星、行星、星座很感兴趣,勤于观察。他们对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是相当熟悉的。 这7颗亮星中的4颗组成斗形,另3颗组成斗柄;而且用北斗星很容易找到位于天北极的十分耀眼的北极星。

用北极星指北是中国人的常识、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习惯。有这个指北的标志物,任何事物是不能和它争锋抗衡的,也不允许与它争,就如同日出指东一样。

正因为如此,指南针的“老祖宗” 也是制成北斗7星的形状,叫司南。

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一书中,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而东汉王充《论衡》中更是详细记述了司南的具体形状,“司南之杓(音sháo),投之于地,其柢(音dǐ)指南”。

指南针发明以后,又演变成罗盘并应用于航海事业上。

指南针之争

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据此制造了“司南”。

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应用于古代中国的陆上测量,还被阴阳家广泛用来看风水。官府在丈量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经常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

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在北宋人朱?保保保鼓瓿墒榈摹镀贾蘅商浮分校?姓庋?欢挝淖郑骸凹琢詈2埃?笳呤?偃耍?≌甙儆嗳恕?凼κ兜乩恚?乖蚬坌牵?缭蚬廴眨?趸薰壑改险搿薄?

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

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