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笏什么意思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01:38:06浏览:26分类:文字大全

笏什么意思

问题一:"笏"字念什么?什么意思? 笏  笏 ①hù

释义笏 〈名〉形声字。从竹,勿声。

本义〈古〉古代朝见时大臣手上所执的竹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制成,可以用于记事。

引伸义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例如: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

简介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两晋以后,纸张普及,笏成为一种礼节性用品,料质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不是每一位官员都有资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以后,规定五品官以上才能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笏,对笏的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笏。

而从清朝开始,因为礼节和习俗的不同,笏板就废弃不用了。清朝这个马背民族的传统服饰里有种马蹄袖服饰,见到皇帝动不动就得打马蹄袖下跪,“啪嗒”两声,干脆利落地趴在地上听候皇帝指令,两手趴在地上哪还能得闲,笏板不废弃那行,想执笏也执不了了。

职务繁杂的官员估计不止一块笏。《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唐玄宗时,张九龄为相,因为年老体弱,|笏于腰带后,跨上骑乘时很困难,于是便找人裁制了一个放笏板的布袋,称“笏囊”,让随从拿着,跟着他去上朝。

词语

笏板即笏(手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邪?’廷中皆大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红楼梦》第一回

笏击用笏板扑击。

笏囊盛笏板的袋子。

笏帛盛笏的袋。

十笏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例如山东省潍坊市的十笏园,“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笏 ②wěn

问题二:笏字怎么读 笏拼音:

[hù]

[释义]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问题三:笏杖什么意思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问题四:拄笏西山 是什么意思? 解释: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示例:~志骑曹,朝来爽气与秋高。

问题五:笏惹初芯是什么意思 有点含苞待放的意思,代表新生

问题六:笏漠无形什么意思 寂寞无形

空虚寂寞

芴漠无形(1),变化无常(2),死与生与(3),天地并与(4),神明往与(5)!芒乎何之(6)。急乎何适(7),万物毕罗(8),莫足以归(9),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10),荒唐之言(11),无端崖之辞(12),时恣纵而不傥(13),不以s见之也(14)。以天下为沉浊(15),不可与庄语(16),以危言为曼衍(17),以重言为真(18),以寓言为广(19),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20),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砦奚艘(21)。其辞虽参差而淑诡可观(22)。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23),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24)。其于本也(25),弘大而辟,深阂而肆(26);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27)。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28),其理不竭,其来不蜕(29),芒乎昧乎,未之尽者(30)。

[注释]

(1)芴漠:空虚广漠的道体。芴,同忽,指道体而言。

(2)变化无常:指道的用而言。

(3)生与死与:承变化无常而言,变者从无到有为主,从有到无为死。

(4)天地并与:指有形而言,即天地与我并生。

(5)神明:指无形而言。

(6)芒:通茫。

(7)适:往。

(8)万物毕罗:万物与我为一。罗,排列,罗列。

(9)归:归宿。

(10)缪悠:迂远。谬,通缪。

(11)荒唐:虚诞,夸大。

(12)无端崖:无头绪,无边际。

(13)恣纵:无拘碍,恣意发挥。傥:指偏傥,片面。

(14)不以s(jī)见,不偏不倚。

(15)沉浊:深沉污浊。

(16)庄语,庄重。

(17)卮言,无心的言论。曼衍:委曲遂顺,不拘常规。

(18)重言:为人重视的言论,以上三言均见《寓言》篇。

(19)寓言,寄托他人说的话。

(20)敖倪:犹傲睨,指轻视。

(21)瑰纬:奇伟,不平凡。连恚fān):随和。

(22)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hú)诡:奇异,变幻。

(23)选物者:指天地。

(24)外:超脱。

(25)本:指道。

(26)深闳:深邃。肆:显露。

(27)稠适:相吻合。稠,本字为调。上述:上达。

(28)应:顺应。

(29)蜕:蜕变。

(30)芒:通恍。昧:暗昧。未之尽:言未尽其道。

[译文]

空寂广漠无形的道的本体,变化无常的道的运用,死呀生呀,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位!惚惚恍恍向什么地方去,万物与我为一,不知哪里是归宿,古代的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庄周听到这种治学风气就很喜好它。以迂远的说教,以荒唐的言论,以无头绪和无边际的言词,时常恣意发挥而不片面,从不以为标新立异。庄周以为天下是深沉污浊的,不能用庄重的语言交谈,而是以无心的言论委曲随顺,以为人所重视的言论使人信以为真,以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论来广泛的阐述道理,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谴责谁是谁非,以此和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不平凡而随和无有伤害。书中的言辞虽然参差不齐而奇异变幻可观赏。他的书充实而无止境,上与造物者同游,而下与超脱死生无终始分别的人做朋友。书中对道的阐述既弘大而又透僻,深逮而广阔;书中讲到道的主宰作用,可说是相吻合上达真理了。虽然如此,它在顺应变化和解释事物时,道理是讲不完的,它来不蜕变,恍惚芒昧,没有尽头。...>>

问题七:朝笏是什么意思 它在古代的用途是什么 笏: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朝笏其实就是现在的笔记本,跟考试的小抄一样,为了不忘记上朝时忘记跟皇帝要说的话,就在朝笏上写上重点。现代主持人在手上写的小抄也是一个性质。

问题八:"笏"字念什么?什么意思? 笏  笏 ①hù

释义笏 〈名〉形声字。从竹,勿声。

本义〈古〉古代朝见时大臣手上所执的竹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制成,可以用于记事。

引伸义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例如: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

简介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两晋以后,纸张普及,笏成为一种礼节性用品,料质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不是每一位官员都有资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以后,规定五品官以上才能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笏,对笏的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笏。

而从清朝开始,因为礼节和习俗的不同,笏板就废弃不用了。清朝这个马背民族的传统服饰里有种马蹄袖服饰,见到皇帝动不动就得打马蹄袖下跪,“啪嗒”两声,干脆利落地趴在地上听候皇帝指令,两手趴在地上哪还能得闲,笏板不废弃那行,想执笏也执不了了。

职务繁杂的官员估计不止一块笏。《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唐玄宗时,张九龄为相,因为年老体弱,|笏于腰带后,跨上骑乘时很困难,于是便找人裁制了一个放笏板的布袋,称“笏囊”,让随从拿着,跟着他去上朝。

词语

笏板即笏(手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邪?’廷中皆大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红楼梦》第一回

笏击用笏板扑击。

笏囊盛笏板的袋子。

笏帛盛笏的袋。

十笏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例如山东省潍坊市的十笏园,“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笏 ②wěn

问题九:箜笏什么意思 箜[kōng]

〔~篌〕古代弦乐器,像瑟而比较小,弦数从五根至二十五根不等。

笏[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

问题十:八字算命提到一个笏、是什么意思 喜用?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