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蒙字有几个读音?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09:36:01浏览:15分类:文字大全

蒙字有几个读音?

蒙有3个读音:

1、mēng:欺骗,昏迷,胡乱猜测;

2、méng:愚昧,遮盖起来,受,形容雨点细小,姓,蒙庄, 同“艨”;古地名-北蒙,古水,沱江支流,即蒙江;

3、měng:蒙古族,蒙古包。

扩展资料:

蒙 mēng

基本释义

1、欺骗:~骗。~事。欺上~下。

2、昏迷,眼发黑:~头转向。

3、胡乱猜测:瞎~。

详细字义

〈形〉(字源见该字 méng 声)

昏迷,暂时失去知觉的 [unconscious;senseless]。如:头发蒙;一下摔蒙了;被一猛拳打蒙了。

〈动〉

1、欺骗 [deceive;hoodwink]。如:别蒙人;你在蒙我吧?

2、胡乱猜测 [make a wild guess]。如:蒙对了;别瞎蒙。

3、另见 méng;měng

蒙 méng

基本字义

1. 没有知识,愚昧:启~。~昧。

2. 遮盖起来:~罩。~子。~蔽。

3. 受:承~。~难。~尘。~垢。

4. 形容雨点细小:~~细雨。

5. 姓。

6. 蒙庄:庄周,蒙人,故称蒙庄。白居易诗:“齐物学蒙庄。”?[1]?

7. 同“艨”。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从艸,冡(méng)声。本义:草名。

2. 草名。即菟丝[dodder]。旋花科。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茎很细,呈丝状,黄白色,随处生有吸盘,附着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叶退化,开白色小花。种子入药。

3. 指蒙童[ignorant children]。如:蒙幼(蒙昧幼稚的儿童);蒙稚(幼稚无知);蒙馆(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蒙学(即蒙馆);蒙塾(即蒙馆)。

4. 云气 [cloud]

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清·刘鹗《老残游记》

5. 又如:蒙气传光(日出之前与刚落之后,光线虽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当明亮,这是因为空中大气的折光作用所致);蒙气(古指包围地球外面的大气)。

蒙 měng

基本字义

1、(~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2、受。

详细字义

〈名〉

1、蒙古族的简称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如:蒙汉人民

2、蒙古国的简称 [Mongolia]。如:中蒙会谈

3、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Inner Mongolia]。如:陕晋蒙运煤大道

4、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内蒙古”

参考资料:

蒙 (汉语汉字)-百度百科

蒙有几种读音?

一、蒙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méng、mēng和měng。?

二、基本释义?

[ méng ]

1、蒙昧:启蒙。

2、遮盖:蒙上头巾。

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难。

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忠厚的样子。

6、“蒙眬”的“蒙”。

[ mēng ]

1、欺哄:休想蒙人。

2、随便胡猜:瞎蒙。

3、昏迷:头发(fā)蒙。

[ měng ]

蒙古族。

三、组词有启蒙、蒙蔽、蒙昧、童蒙、弥蒙、欺蒙、蒙童、蒙事、冥蒙、鸿蒙、蒙混、蒙垢、发蒙、蒙受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蒙,王女也。从艸,冡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蒙,最大的女萝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冡”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启蒙[qǐ méng]: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 思想上的一个启蒙大师,她常常和他谈她所想的种种。”

2、蒙蔽[méng bì]:欺骗,隐瞒真相。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我纵使处处留心,也怕免不了人家的蒙蔽。”

3、蒙事[mēng shì]:方言。作假骗人。

侯宝林?《一贯道》:“别信他们这套,纯粹蒙事。”?

4、蒙骗[mēng piàn]:欺骗。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这种人在战争里,用投机取巧的办法,用别人的鲜血,固然可以蒙骗一时,但是在最残酷的考验下就要现原形了。”

5、蒙懂[měng dǒng]:糊涂;不明事理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何** 精明也精明不到此;?安公子?懞懂也懞懂不到此。”

蒙[mēng]

1. 欺骗:蒙骗。蒙哄。蒙事。

2. 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

蒙[méng]

1. 没有知识,愚昧:启~。发~。

2. 遮盖起来:蒙罩。蒙子。

3. 受:承~。蒙难。蒙尘。

4. 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蒙[měng]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2.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