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光阴荏苒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3:03:27浏览:16分类:文字大全

光阴荏苒怎么读

“光阴荏苒”可读作guāng yīn rèn rǎn。指时间过得飞快。出自《三国演义》。

1、成语来源

本成语源于中国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一段文字意在表达时光荏苒,时光易逝,已经过去的时光无法追回的感慨,成为了日后遥古流传的名言。

2、基本含义

“光阴荏苒”这个成语,主要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岁月匆匆。随着我们步入不同的阶段,经历不同的事情,时间似乎也在不断地推进。后人对其诠释也很多,主要是表达情感的转变和生命的短暂。

3、使用场景

“光阴荏苒”这个成语,一般用于表达思绪万千、时光荏苒的情感。使用时需要注意环境和场合,以避免不恰当的使用。适当地把成语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不仅可以富有文化内涵,又可以引发别人共鸣和感悟。

4、相关例句

眼看大学毕业了,我才深切体会到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指石为金,这些形象化的成语也可以替换“光阴荏苒”来表达时间匆匆。“别了,我们在明天相见。”但现在已经是明天了,时间光阴荏苒,再也回不去了。

5、拓展知识

“光阴荏苒”这个成语还可以延伸出许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去秋来,岁月如梭”、“芳华易逝”等等。其中“时间如箭,日月如梭”是一种最为通俗的描述,表达的是时间过得很快,而且很难挽回。这些成语和词语,都可以用来表达时间宝贵、珍惜青春的含义。

荏怎么读

1、时光荏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guāng rěn rǎn,意思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出自《三国演义》。

2、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4、时光荏苒成语用法: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几年的初中生活一眨眼不见了踪影。这张卡片是要让你知道,纵使时光荏苒,我却爱你如初。

荏拼音rěn。

简体部首艹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艸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2画。

五笔AWTF、仓颉TOHG、郑码ENMB、四角44214。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通称“苏子”,可榨油;嫩叶可食。亦称“白苏”。

2、柔,软弱:荏弱。荏染(柔弱的样子)。色厉内荏。

3、古同“戎”、“壬”,大。

相关组词:

柔荏[róu rěn]?

后因以'柔荏'谓草木枝叶柔韧。

色厉在荏[sè lì zài rěn]?

外强中干,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

时光荏苒[shí guāng rěn rǎn]?

时光荏苒,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中便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仿佛昨日还是积雪层层的酷冬,今天已是烈日炙烤的炎夏。时光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勤值历。

声厉内荏[shēng lì nèi rěn]?

色厉内荏?sèlì-nèirěn?外强中干,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此刻见了他的相貌,大约是色厉内荏的一流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荏弱难持[rěn ruò nán chí]?

荏弱:软弱,怯弱。旧指臣子才能平庸,难以扶持君国。

芿荏[réng rěn]?

杂草。

荏苒光阴[rěn rǎn guāng yīn]?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星霜荏苒[xīng shuāng rěn rǎn]?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一次循环,每年秋季始降霜,因以拟岁月。指岁月渐渐流逝。

荏弱无能[rěn ruò wú néng]?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荏苒代谢[rěn rǎn dài xiè]?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