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关于太姥山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1:35:24浏览:17分类:旅游攻略

关于太姥山的诗句

1. 关于太姥山的诗句有哪些

1.《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年代: 唐 作者: 陈嘉言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

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2.《太姥山》 年代: 宋 作者: 刘镇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白鸟得鱼闲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1.太姥山及闽东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尚处于资源优势的转化进程中,总体发展政策的协议要适宜这一景遇。

2.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3.基地位于太姥山风景区内,无工业污染及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水质均属优质。

简单描述下太姥山的地理位置?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

主峰海拔917.3米。

2. 关于太姥山的诗句有哪些

1.《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年代: 唐 作者: 陈嘉言

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

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

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

2.《太姥山》 年代: 宋 作者: 刘镇

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

白鸟得鱼闲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

1.太姥山及闽东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尚处于资源优势的转化进程中,总体发展政策的协议要适宜这一景遇。

2.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

3.基地位于太姥山风景区内,无工业污染及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水质均属优质。

简单描述下太姥山的地理位置?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

3. 描写太姥山诗句

第一首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白鸟得鱼闲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太姥山 刘镇 魏晋第二首朔风吹发上招提,手拂藤萝步石梯。

笑语不知高处立,回头始觉万山低。——南宋 余复 《题太姥岭》:第三首闽天遥控古温麻,太姥云山接永嘉。

度岭僧归松际月,搴帷人出海东霞。茫茫远屿防秋堡,黯黯疏篱卖酒家。

三十六峰青缥缈,香风吹落木樨花。——王宇 《太姥山行》第四首几作名山汗漫游,灵仙偏秘此边州。

炎方瘴净摩天近,涨海波澄浸地幽。红日照来秦观旭,白云飞去楚峰秋。

蓟门直北狼烟起,回首兵戈不尽愁。——《上摩霄峰》第五首为访桃花到碧山,洞门流水浪潺潺。

阇黎寂寞昏钟冷,佛殿荒凉古殿闲。颇有细罗留夜色,宁无大药驻春颜。

今宵稳作游仙咏,太姥明登尺五间。《——《宿玉湖庵》第六首缥缈幢幡绿树低,山门斜路夕阳西。

古坛危跨千层嶂,绿水遥通九曲溪。松际谷声清磬合,竹间云气小楼迷。

禅心已与尘缘断,不碍孤猿午夜啼。——《龙井》七律。

4. 有关太姥山诗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太姥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U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 姥 山 天姥山:主体在浙江省新昌县(属于绍兴市)境内,从新昌与嵊州交界的黄泥桥延绵至新昌与天台交界的横渡桥。 天姥横天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这首名诗歌颂了天姥山的横空气势。天姥山是新是一邑之主山。

在县东南围30公里,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属道教第16和60福地,层峰叠嶂,千态万状,苍然天表。

会墅岭 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

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至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

山上有姥姥岩、天姥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天姥山不仅得名来自‘王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称。

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名声大振。

谢灵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南朝宋元嘉间朝廷闻天姥美名,遣名画师楷模山状于白团扇上。 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

1993、94和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天姥山——姥姥岩 天 姥 馍 古驿道 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也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新昌古驿道全长90里。

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保存驿疲乏的原貌。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驿铺旧貌。

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天达关岭头一段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进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

这条古驿道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遗迹,如刘阮遇仙的桃源洞、司马悔桥等,现在,和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104国道。 桃源仙境 桃源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著名“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相传此外为汉时剡入刘晨、阮肇入于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

而逆溪布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能上能下承祯悔悟出山之外。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

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鼻祖。 后历代众多诗慕名前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迎 仙 桥 天姥山下古驿道 班竹古驿道 桃源 天姥泉 天姥柏 天姥盆境 万马竞渡 万马渡地处新昌县儒岙镇,离县城40公里。位于两山夹峡峙之谷。

有一条大溪,涧中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 重量不等,近百公斤至几万公斤。

色泽不同,金**、红棕色、,以青白色为多。数以万计的巨古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

每逢下雨天,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巍巍壮观。 这里的环境也十分幽雅,青山绿水,小桥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远望天姥群山,连绵起伏,红枫翠竹,疏疏密密。在那万树丛中,竟冒出一巨岩,孤峰挺立,峰尖上偏又顶着万斤巨石,酷似鸟的嘴巴,称“鸟嘴岩”,村民又呼之“风动岩”,因为大风吹过,那巨石也也摇动,欲从半天中尺下来,看起来险乎乎的。

胆大者却可攀援至峰顶,用力推石,那石居然也能晃动。但怪的是,千百年来,经历过多少狂风暴雨,那“鸟嘴岩”却始终屹立于高山之巅,有惊无险。

万马渡还有朝板岩等石景。 一座小石桥下,有一块天然平整的大石块,块石上雕凿有三个红漆隶书大字:“万马渡”。

每个字大如团背,刚劲有力,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福建莆田人吴献辰所题,三年后镌刻于此。在阳光照耀下,那三个大字闪闪发亮,独占风光。

游客到此,争相在题字石上摄影留念。 天姥龙潭 从儒岙镇寂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

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 溪涧怪石累累,瀑潭相叠。

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

6. 怎么描写太姥山的景色

近日,去了一趟福建的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距我们的出发点大约 300公里,高速公路只需四个小时便可到达距福鼎市三十公里的秦屿镇 ,太姥山就座落在其境内。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趟旅游,那便是“妙”了。

妙就妙在它以山吸引你,又以水撩拨你,让你欣赏完山的雄伟又尽兴了水的温柔,亦山亦水,妙不可言;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太姥山,那便是奇异险趣了。自古游山离不开一个“登”字,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让一个“登”字囊括了整个的“游”字,而太姥山却是完全了一个“游”字,在“游”中感受她的奇异、在“游”中领略她的险趣。

从山脚仰望,太姥山云雾飘渺、如临仙境,透过薄雾,你可见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巍峨秀拔,气势雄伟;观赏太姥山,就象观赏当代世界抽象雕塑艺术大师的杰作:数百幅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象人,有的象物。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二佛谈经”、“金龟爬壁”.等等,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直叫你啧啧称奇。

从山腰看它,则一步一景,步移景换,导游周**指着原本象金元宝的巨石说:“你们看,一眨眼金元宝变成了老母鸡下蛋。”看到那些因为我们的位置变化而景致也变活了时,大家都乐了:果然是座奇山!诸如此景此境,太姥山比比皆是,固我们一路而上,尽是乐在“游”中了,丝毫没有了爬山的辛苦。

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太姥山不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正因有了这些奇特的岩洞,才给游人带来极大的乐趣!用一个字形容这些洞,那便是“险”;用一个词形容游人的心情,那便是“刺激”。

据导游介绍,太姥山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个,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要二三十天时间,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碎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滴水丁冬,游人躲不胜躲的“滴水洞”;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的“神仙洞”。

而这些洞的特点都是乱石垒叠,通道狭小,洞顶崛岩高低不一,在经过窄窄山洞时,游人还要做出各种动作,时蹲、时爬、时蹑、时侧,导游将这些动作喻为“太姥健身操”,然而稍不留神,就会碰个鼻红额肿。

我就听见同事小曾和导游一段有趣的对话:哎哟,我头上碰了两个包,好疼。小曾刚说完,又发现了新情况:哎呀,我的背包被岩石刮破了!导游打趣说:你破了一个包,又带回去两个新包,不吃亏啦。

逗的我们直捧腹。尽管洞内漆黑一团,险情迭出,游人需弓腰折背,吸肚屏胸,然乐趣尽在其中!每当走出一个洞口时,大家都会暗暗庆幸:多亏自己还算窈窕淑女,否则就惨了。

导游说,有个外国人长得很胖,进去的时候衬衫是白的,出来就变成红的了,因为肚子被岩石磨破了皮。于是有人开玩笑说:某某先生可一定别让他来,不然就和那个外国佬一般下场了。

要说钻山洞的最大乐趣就是找回了童年的乐趣,那种近乎于童年恶作剧的心态就在穿越这些形形色色的山洞时得到了充分的体验:既害怕KB又希望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既害怕黑暗又希望不要出现亮光;既害怕穿越的山洞太长又希望不要很快走完,总之时时幻想着妖魔怪兽的出现,以满足那不可理喻的孩童情愫! 太姥山不但有石有洞,还有水。据说太姥山,山衬海,海托山,有“海上仙都”之称。

而且逢一场大雨后,地表水就流入洞中,汇成各种暗泉和飞瀑,流水潺潺,滴水叮当,洞中之水有如琵琶慢拔、古筝轻弹,沙沙作响、哗哗作唱,妙不可言。可惜这些都只能听说而已,短短的两天不可能眼尽其详。

但也无须遗憾,因为在太姥山附近十几里,有杨家溪漂流、牛郎岗海滩,那都是玩水的好地方。杨家溪的水流宽阔平缓,青山秀水,让你感觉心旷神怡、安详平和;牛郎岗汹涌的海浪,使你领略到大自然的不同造化,澎湃而豪迈。

两天的时间虽难以看遍太姥山的美丽景色,但却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许多人表示有机会一定重游太姥山。 返回的路上,导游见我们兴致很高,便出了道题让大伙回答:用四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心得。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兴致勃勃,一个说非常刺激,一个说有惊无险;一个说哥哥(撑船的)累了,一个接着说妹妹(坐船的)笑了,还有的说终身难忘,有的竟然说饿死我了。

导游见我们每个人都说了,就偷梁换柱,把原来的前提变成了“当你洞房花烛夜时”,再要求大伙把自己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这下可就尴尬了。大伙发现自己竟然被导游**忽悠了一把,于是乎女同胞的笑声差点就把旅游车给掀翻了。

旅游的乐趣就如此这般在我们的笑声中诠释得淋漓尽致、情意盎然。 太姥山石奇、峰险、洞异、水玄,虽说用了这么多的言词来形容它,但感觉并非十分的恰当,我不知道再拿什么形容你,太姥山!我想,只有用心去体会你的内涵,才是最准确、最恰当的。

7. 关于福建太姥山的传说及由来

太姥山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陆缘地带,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东面经岛弧、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在两大板块长期相对作用中形成。地层区划上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地层分区,东北部属温州地层小区,余属青田漳州地层小区。

相传尧时老母种蓝(蓝草,其汁色蓝,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武夷、太姥、雁荡, 构成闽越三大名山。

扩展资料

太姥山为交溪与福鼎、霞浦两县所有独流入海的溪流的分水岭。该山脉山体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花岗岩构成。山体蕴藏的矿产主要有铅、锌、银、镉、明矾石、石英岩、高岭土、玄武岩等。森林覆盖率达46%以上。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太姥山区东北端福鼎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百度百科-太姥山

了解温州山水诗歌,庙宇楹联,感受其文化韵味。

温州,浙江历史名城,中南地区沿海重要商贸城市。早就听说过这座城市的大名是从“浙江温州江南皮革产倒闭了”,这句话一直被人调侃到现在,以致于大家都忘记了,浙江温州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地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温州的特色景点。

关于温州

温州,一座有着5000年鱼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人文,丰富的文化遗产书就了绚烂的瓯文化诗篇,传承千年,生机盎然。

说起温州,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为人津津乐道的经济温州。其实,山水温州,人文温州,美食温州,才是它的真实面目。毕竟,温州历史悠久,经济凸起是近几十年的事。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境内山川秀美,温暖湿润,是一座文脉绵延的山水之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温州得天独厚,鱼和熊掌可兼得也。温州人行事胆大,温州话独树一帜,吃食上也别具特色,俗话说“嘴尖”,海鲜,野味,山珍,生吞活腌,不在话下。

楠溪江山水诗

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景区,包括八大景区八百多个景点。既有以火山岩地貌、楠溪江水系为代表的自然风景资源,又有以古村落,古民居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资源,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类型组合、完整的集聚规模、浓郁的特色美感。

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雁荡山

雁荡山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山以鸟名。雁荡山成型于一亿两千万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辟有八大景区,景点550多处。雁荡山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其中灵峰、灵岩和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

灵峰景区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是“雁荡三绝”之一,危峰乱叠、山外有山、谷中有谷,无峰不奇、无石不怪。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共分七大景区,以玉甑景区为首景,玉甑峰以石质润白、莹洁如玉、形状似甑而得名。登绝顶拔萃峰,目穷周览,千里可瞩,远观近景尽收眼前。西_则是中雁的一个华彩乐章,岩石峭立对峙构成谷口,_水由西向东,以奇峰怪石为主的众多景点沿涧对列,峰岩姿态万千,堪称天然画屏。

洞头

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县(区域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全区302个岛屿如珍珠散落在东海之上。旖旎的山海风光、浓郁的渔家风情,令人心驰神往。

线路:望海楼—白马古道—小朴村—东岙村—仙叠岩—大沙岙—中普陀寺—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望海楼

望海楼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主楼高35.4米,为东南沿海最高楼,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建有望海楼主楼、颜延之雕像、诗词碑廊、同辉亭、泓澄亭、心赏亭等景观。景区内勒有启功、沈鹏、韩美林、李铎、朱关田等名家墨宝。主楼内设海洋民俗文化展厅,以先进的光电展示手段,再现洞头渔乡风情。

龙湾瑶溪永昌堡

瑶溪景区位于龙湾区,明代首辅张璁赞其“溪石皆玉色”,故得名瑶溪。景区内碧溪幽谷、孤峰峭壁,素有“桃源仙境”之盛誉。永昌堡为明代抗倭古堡,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堡兼具军事与生活功能,堡中街渠房屋尽显江南水乡特色。

行程安排:(龙湾瑶溪景区—永昌堡

如果游玩两个地方,推荐自驾游玩

瑶溪景区

温州瑶溪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龙湾区境内,距离市区中心仅16公里,景区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因“溪石皆玉色”而闻名,碧溪幽谷,苍崖夹峪,孤峰峭壁,石柱叠岩,素有“桃源仙境”之盛誉。瑶溪景区分金钟瀑、瑶溪泷、钟秀园、龙岗山和千佛塔等五大景区共一百多个景点,尤以幽谷金钟、水石同踪、铁壁潭影、梅林情深、山色湖光、鹭鸶闲云、烟雨朦胧、仙叠龙岗、千佛春秋、钟灵毓秀等十大景观最为著名。

“千年纸山”泽雅

泽雅古法造纸术自宋元传入完整地保留至今,四连碓造纸作坊是现存千余座水碓和纸坊的代表。泽雅山水以瀑、潭、峡、岩为特色,七瀑涧、金坑峡、水碓、纸坊再加上淳朴的山乡风情,泽雅纸山实属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四连碓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石桥村与林岸村之间,南靠南斗山,北临龙溪。由于这里地势开阔、落差较大、水利资源丰富,古人便顺着龙溪分级建造了四座水碓(故名“四连碓”,是目前唯一承载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安寨寮溪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瑞安市境内,总面积达174.8平方公里,包括寨寮溪、九珠潭、龙潭、花岩、_门溪、回龙洞、银洞、腾烟瀑、甘_等九大景区,以清溪秀谷、碧潭飞瀑、奇崖怪石和林森洞幽取胜,且有古刹旧观、古村遗址和革命胜迹点缀其间,是一个优美的天然公园式的山水结合型风景名胜区,其中寨寮秀溪、花岩叠翠、_门筏趣、九珠凝碧被誉为“寨寮四灵”。

花岩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寨寮溪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高楼镇红双林场,总面积达10.6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9%,是一处以森林、飞瀑、碧潭、奇石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园内万木竞秀,物种丰富,有银瀑碧潭、奇岩怪石,而且四季风格迥异,奇趣纷呈。置身其境,猴影时现于目,鸟声不绝于耳,如入仙地,是一个集良好植备、优异水质、独特潭瀑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于一体的生态森林旅游区。

山水文化的庄重与灵动。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温州素有“七分山,二分水,半分路屋,半分田”之称。生于斯,长于斯的瓯文化自然也离不山水,山之仁在于其庄重,水之智在于其灵动,这激发了瓯人和外来文人墨客对温州山水的歌颂,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山水诗开山鼻祖南北朝,谢灵运于公元422年任永嘉(温州)太守时,留下不少描写温州山水的诗歌,其中《登江中孤屿》是他描写江心屿的第一首诗,唐朝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相继讴歌赞美。

南宋陆游和叶继,“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和赵师秀也为温州山水留下大量的诗作。

明代的刘基、黄淮、何文渊、章纶、张璁、顾锡畴;清代的彝尊、梁章柜等,至现代郭沫若,马一浮,朱自清,夏承焘,梅冷生,吴鹭山,王季思,苏步清,王敬身,苏渊雷等名家都从不同角度赞美过温州的山水美景。

山以亘久的沉思默想作为其存在方式,而任凭山谷间风卷云动,花开花落,亘久的山峦高大,令人心向往之。水以心甘情愿地流往一切低洼之处,无微不至的湿润惠及一切卑微,这是山水的至情至性之魂。

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水山文化渗透,铸造了温州人如山一样务实不张扬的创业精神和水一样灵动的现实适应性与变通性的智慧。

东海文化的吸纳与开放

温州在历史上曾三次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第一次开放是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设立市舶务,管理对海外贸易,第二次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之后,温州成为英国在中国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第三次1984年5月,中央国务院批准温州为中国沿海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第三次对外开放。

对于人类而言,大海意味着自由、机会、创造、资源、力量、海阔天空的万种可能。靠海的港都往往万商云集,或是纵横天下。

然而,温州历史上更多的时候,是背对大海。那时大海却象征着隔绝与孤立,危险与威胁。“海岸”这个词所蕴含的是巨大的阻障、艰难、困境。 温州在难得的三次对外开放机会,都获得相当的发展,南宋的第一次开放,使温州“其货纤靡,其人多贾”、“鱼盐充犄,商贾辐辏”而远近闻名。清朝的第二次开放,英人在温州城西街购屋设基督教堂,在江心屿东塔下圈地建造领事馆,在杨柳巷创办第一所西医院——定理医院,到1990年在温开设英、美、德、日洋行二十二家,形成“瓯为海国,市半洋商”的局面。新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三次开放,以民营经济为体,温州模式横空出世,温州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富裕了温州,震憾了全国。

改革开放,让温州人从背对大海转向到面对大海,只有面对大海的时候,海洋才能孕育出一种比较开阔、大气,对外在世界充满求知兴趣的吸纳和开放型文化,即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

除上述四种主体瓯文化外,对温州历史和现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还有:

1、佛文化。温州佛教寺庙众多,著名的有白鹿城松台山“净光宝塔” “净光禅寺”,统称“净光塔院”,此塔院是唐代高僧,禅宗大师“一宿觉禅师”研修佛学之地。妙果寺镇寺之宝出自宋神宗元丰年间的“猪头钟”极具文物观赏价值。瑶溪皇岙国安寺千佛塔,因塔身有浮雕佛象1026尊,而称千佛塔。

2、道教文化。温州道教以瑞安陶山宰相陶弘景最为著称,相传“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福泉山结草为庐隐居。他是南朝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他采药种药,种甘蔗(药用),为穷人治病,不取分文。后人感其恩德,将他住过的地方称“陶山”,种药的地方称“药齐”甘庶称“陶蔗”。

3、儒家文化。在温州历史名人中,当首推孙诒让(1848-1908),被郭沫若尊称为“近代一大学人,启后承前一巨儒。”孙氏二十岁中举,其学淹贯古今中外,博大精深,以通经为体,以识时务为用。一生著述近四十种,涉及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家,校勘学等,其中《周礼正义》为“新疏之冠”“莫能先也”。《墨子问诂》开辟了“新墨学”研究的途径。晚年弃旧学,倡兴学校救国,“富强之原,在于兴学。”

4、江心屿诗岛文化。江心屿原为两小岛,中贯川流,名中川,又称孤屿,孤屿两端各有小山峰,峰顶宝塔东西对峙,即为东西二塔。绍兴七年(1137年)书诏蜀僧清了由普陀来孤屿传经设坛,抛石填塞中川,创建寺院,取名中川寺,即江心寺。江心屿为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素有“瓯江蓬莱”之称。江心屿名胜古迹荟萃,主要人文景观有:浩然楼、宋文信国公祠,澄鲜阁,谢公亭,英驻温领事馆等,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江心屿的诗篇达一千余首,在中国唯此孤屿。

5、科举文化,温州历史上文风兴盛,进士辈出,科举文化最著名的有瑞安曹村镇曹村,可谓“中华进士第一村”仅南宋一朝,就达87人。其中进士24人,特奏进士19人,武学进士6人,太学进士38人。叶文耀先生说:“走进曹村,随便问一闲坐的村民,似乎随意朝哪儿一指,便可说出一大段悠远的典故来,其深厚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6、龙冈山遗址文化。龙冈山遗址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期,在上河滨龙冈山,范围约1500平方米,遗物丰富,有石器和陶器两类。石器有抑叶石镞,穿孔石矛。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皮陶,印纹硬陶。器形有釜、瓿、钵、壶、罐、纺轮等,拍印纹有篮纹、直条纹、编织纹,之雷纹及刻划的曲线纹。 7、战事遗址文化。战事遗址著名的有永昌堡,龙湾炮台,金乡卫城墙。永昌堡在新城村,是明时抗倭古迹。永昌博物馆内有抗倭纪念展览。二战革命老区展览厅,民俗风情展览厅,另馆内还有收藏了晋、宋、明、清民间文物100多件及永昌历代进士举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

龙湾炮台在龙湾山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法人滋事”而建,和乐清磐石镇瓯北炮台隔江相望,扼守瓯江大门。炮台平面呈椭圆形,南北直径40多米,东西直径约60米,现存围墙,6炮孔,台门及“龙湾炮台”石额,有了望台,练武亭,古代官兵群雕。

金乡卫,据史料记载古称“金舟乡”,建置于宋赵构建炎三年(1129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了抗倭,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筑城,改称金乡卫。统辖自瓯江口至霞关港沿海所有水陆关寨,包括玉环、南麂的辽阔海域,当年战事频频,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戚继光调赵渐江新任,戚家军抵御倭冠的刀光剑影还不时在眼前闪烁。

8、泰顺古廊桥文化。浙南闽北的“景泰寿庆”四县,有九百座古桥,小县凭借此优势,正在联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四县中,泰顺以廊桥之乡,之精美,之独特最为著名。专家曾以为失传的《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张水虹桥,在泰顺发现有几座。

9、温瑞百里塘河文化。温瑞塘河有温州母亲河之称。塘河主河道北起市区锦绣路,南至仙岩,全长约17.7公里。其核心为五大景观区,八大核心景点。五大景观区由北到南为南塘梧田段,三羊段,白象段,帆游段和仙岩段。镶嵌在其中的八大核心景点依次为南塘瓯越民居街区,梧田老街传统街区,南湖文化广场,白象塔公园,帆游生态公园,淦潭效野休闲园,路口公园,穗丰古村落。

10、永嘉耕读文化。金辉先生在《永嘉耕读文化是“国宝”》(2003年11月22日温州日报)中提出:耕读文化可以说比秀美的国家级风景区,楠溪山水更具价值,更具神韵。耕读文化是楠溪文化之魂。耕读文化,“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多少农家子弟通过此路改变自己的命运。“两字格言勤与检,一行正业读与耕”。有家谱祖训曰“读可荣身,耕可致富,匆游手好闲,自弃取辱”。正是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追求传统,使耕读文化传承至今。

11、白鹿古城文化。据记载,温州在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开始建城。当时著名的风水师郭璞(山西闻喜人)客寓温州为城选址。郭“妙于阴阳历算,精通勘舆之术。”他选择瓯江南岸的几座山岗,其中4座山的分布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四角,恰巧可许为筑城的天然凭借。他把4座山象征为北斗七星的“斗魁”或曰“斗门”——沿江两座山,东边海坛山,西边郭公山,与其南北相对又有二山,南为积谷山,北为松台山。连4山作石头城,周围18里,城内开凿二十八口水井,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供城内居民用水和战时应急需要。白鹿古城是结合自然山水人居环境的珍贵人文遗址,是温州历史文化根基的一个亮点。

12、五马街千年文化。五马街东起南大街(今名解放街)西接蝉街,始名五马坊,因王羲之出任永嘉太守之轶事而得名。据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今在该街西头所设的五马雕塑,就是按当年王羲之乘坐五马经此地之典故而设计的。五马街是温州人老少皆知的一条商业街和步行街,在此街最具历史的商店就是“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等三大百年老字号,素有“浙南第一街”之美称。可惜因多种原因,进不了2003年评选的“浙江十大商业街”,不能不说是温州的一种损失。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