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这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6:55:07浏览:14分类:文字大全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这是怎么一回事?

陶澍是清道光年间朝廷重臣,湖湘经世派第一人。简单说一下,经世派就是反对理学崇尚空谈,轻视实用的观念,强调?义理经济合一?,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在那个时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影响,可以用?务实?两个字来形容。后来的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悉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方有挽救的机会。

说回陶澍,23岁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从翰林编修到御史,外放布政使、巡抚,直到官升两江总督,加封太子太保,活到60岁病逝,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

陶澍娶妻,偷梁换柱

正史中并未记载陶澍娶妻被骗,题主所指的应该是清代福州人梁恭辰撰写的《北东堂笔录》里记载的陶澍娶妻,发生在陶澍18岁的故事: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7岁时跟随父亲陶必铨到长沙的岳麓书院求学,10岁时随父回乡务农,16岁参加县学考试,18岁娶亲。他家虽也算是书香门第,显而易见并不富裕,在自幼定亲的黄家人眼中不过是一介穷书生。到了岁数该结婚了,黄家人包括黄**都百般嫌弃,恰逢此时有当地大户人家也看上黄家**,递话去求娶。黄家人瞒天过海,将丫鬟收作义女嫁给了陶澍,将亲女黄**嫁去吴家享福。新婚之夜,新娘异常紧张不安,陶澍细细询问,方才得知?黄**?是贴身丫鬟,出乎意料地陶澍没有生气,默认这个事实。不过5年,陶澍中进士彻底发迹,贴身丫鬟做到了一品诰命夫人。此后两人相伴40载,陶澍对夫人更是体贴备至,两人所生的三个女儿都觅得佳婿。

而错过陶澍的黄**所嫁之人,因为好勇斗狠而丧命,黄**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再后来家道中落,沦为贫苦农妇,曾是贴身丫鬟的陶夫人听闻此事,还曾经送去一笔银子救济她,传闻后来小偷光顾,银子还没捂热就被顺走了,黄**愤而自杀。

陶澍的做法很励志

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论证,陶澍在这件?意外?的终生大事中的所表现出的气量足以令人钦佩不已。或许陶澍明白自家境况,也知道黄家狗眼看人低,可是能怎么办呢?宣扬出去只会沦为他人的笑柄。在他眼中或许爱慕虚荣的黄**当真比不上挺身而出的贴身丫鬟。

如何能够扳回一局,出这口气呢?陶澍选择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取得了黄家人难以想象的成就,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苦果黄家人也只能自己咽下了,还没有脸面宣扬。

用现代的话来说,如今你对我爱理不理,他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本文由小号签约作者原创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江西检阅军伍之后决定回老家湖南安化省亲。途中,路过醴陵,当地知县备好馆舍,请他小住一晚,明日上路,陶澍欣然应允。到达馆舍,陶澍抬眼就瞧见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幅对联可是大有深意,上联说的是道光皇帝曾经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过陶澍,还御笔亲题了“印心石屋”四字,这是陶澍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事情。下联暗示的是陶澍祖上陶侃曾督掌八州军事,而且“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一句也道出家乡子弟对陶澍的敬仰之情,可谓一语双关。

整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还把陶澍及其祖上的荣耀事迹概括其中。能写出这联的人一定不是个一般人物,陶澍也顾不上舟车劳顿,当即要求见见这个人。

对联的撰写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科举落第之后就在醴陵县渌江书院里做个教书先生。不过一落魄书生,陶澍却是慧眼识英,“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两个人谈古论今,整整聊了一夜。这一老一少,一官一民,就这样结下了忘年交。

陶澍还是很有眼光的,这个被他“目为奇才”的年轻人就是日后的中兴名将,左宗棠。

两年后,左宗棠再次参加科举,依旧未能如愿。回乡途中,他特意绕路去南京拜访陶澍。陶澍留他在府上住了十多天,临别时,陶澍主动提出,要和左宗棠结儿女亲家,让自己的儿子陶桄与左宗棠的女儿左孝瑜定亲。

这件事在朝野上下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在那样一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陶澍的做为实在太大胆。陶澍当时已经是花甲老人,左宗棠才二十七岁,更重要是陶澍位居两江总督,左宗棠只是个接连落第的书生,无一官半职,两人的身份地位简直云泥之别,怎能结亲?面对舆情汹汹,各方质疑之声,陶澍始终不以为意。

一年多之后,陶澍病重,临终之际将自己的儿子陶桄托付给左宗棠。陶澍病逝之后,左宗棠来到陶府,悉心教导陶桄,待其视如己出。陶府的书房里留存着陶澍生前收集的海量藏书,左宗棠一边教陶桄读书,一边自己也在不断“充电”,这为他日后成就一番伟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眼又是八年光阴,陶桄已经十六岁,依照与好友陶澍的生前约定,左宗棠让女儿左孝瑜嫁与陶桄为妻。二人完婚后,左宗棠再无顾虑,便应郭嵩焘、张亮基等人之邀,出山入仕。先是在抵御太平天国的围攻中初露锋芒,之后出佐湘幕,大展生平抱负。时人有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几十年宦海沉浮,成就无数功名伟业,左宗棠也真不愧为一代名臣名将。

若是没有当年醴陵县馆舍里的那副对联,依左公经天纬地之才,想来也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只是,若真没了这段故事,士林间就要少去几段佳话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