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马骝”是什么东西?猴子为什么也叫做“马骝”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7:09:53浏览:14分类:文字大全

“马骝”是什么东西?猴子为什么也叫做“马骝”

猴年来临,比起刚刚过去的不知到底是“山羊年”还是“绵羊年”的羊年,猴年带来了新的难题,那就是这种近似人的灵长目动物在汉语中到底有多少种叫法。

“马骝”是什么东西?

看马戏是中国人民热衷的娱乐活动,不过虽说是“马戏”,但在实践中,马戏团很少有以“马”作为主角的。相反,猴子才是所有马戏团必不可少的配置。相对马而言,猴子虽然调皮,但是领悟力高,占用空间少,喂养成本还低。不少耍猴人甚至可以用个体经营的方式耍猴。

街头耍猴是中国一景

很不公平的是,厥功甚伟的猴子竟然被马抢了风头,“猴戏”被叫成了“马戏”,不过猴子们也不必过于沮丧,毕竟“马戏”其实可以歪解为指“猴”的。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把这种和自己相貌相似的哺乳动物称之为“猴”,江浙地区也将其称为猢狲(或其变音“活狲”)。但在遥远的岭南,猴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马骝”,猴子们大可把“马戏”解为“马骝戏”。

“马骝”这个怪名是如何出现的呢?

现在的广东在历史上居住着大量讲侗台语的壮人、俚人,因此粤语中不乏来自壮语的词汇。北方说的“荸荠”在广州被称作“马蹄”。近年随着广式甜品、饮料凉茶在全国范围内风行,“马蹄”之名也为很多两广之外的人熟知。

“马蹄”的得名有说法认为是因为荸荠形似马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凡是见过荸荠的人都应该觉得要把这东西和马蹄联想在一起需要有非同一般的想象力。而在福建的闽南地区,荸荠被称作“马荠”,更说明形似马蹄的说法不可信。

其实“马蹄”的说法和百越先民有莫大的关系。今天的壮语把“果”称作maak,而壮语普遍把修饰成分放在中心语后,于是李子就是maakman,桃子是maaktaau,梨是maaklai,龙眼是maakngaan,葡萄是maakit,橘子是maakkaam。

所以广东福建的“马蹄”和“马荠”相当有可能是某种果的意思,“马蹄”的“蹄”可能是“地”的意思,“荠”则像汉语自己的词语,“马蹄”为“地果”命名法颇似上海的“地梨”。虽然两地现在都说汉语,不过先民说的语言仍然留下了痕迹。

荸荠是常见的水生食用植物

那么“马骝”是否也是类似情况呢?

其实不然,马骝不似马蹄、马荠有较为可信的壮语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马骝”的分布并不限于南方,而是一个通行大江南北的词汇。

宋朝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写道“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所谓“马流”,自然跟“马骝”不过是一个词的两种写法。同样,“胡孙”自然也就是“猢狲”。可饶有趣味的是,在赵彦卫看来,“马流”非但不是岭南的特色词汇,反而是“北人谚语”。《西游记》中“马流”也有出场——除了“泼猴”之外,第十五回孙悟空还被菩萨娘娘大骂“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自然,“马流”和“赤尻”都是猴子的意思。众所周知,作者吴承恩也并非岭南人。

《西游记》中的观音娘娘爆粗是家常便饭

马骝还是猱?

马骝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上古典籍中的“猴”字并不常见,单独出现更是难觅踪影。《诗经》里面有一次提到猴子,但是出现的字为“猱”,见于《诗经·小雅·角弓》第六章“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微猷,小人与属”句。根据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注解:“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老者为玃,长臂者为猿,猿之白者为獑胡,獑胡猿骏捷于猕猴,其鸣嗷嗷而悲。”

对现今的中国人来说,猱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生僻字,比猴罕见得多。中古以降,猴一直是该种动物较常用的名字。但奇怪的是,汉语亲属语言中能和“猴”对上的很少,反倒是“猱”有大把的“亲戚”。

“猱”的中古和现代汉语声母都是n,但是它的声旁却是“矛”,因此上古汉语中这个字的读音为ml'uu。这个词历史极为悠久,在商朝甲骨文中即出现了“夒”,形状近似猴子的侧面。此外,“獶”也是“猱”的另一种上古写法,见于《礼记》“獶杂子女”。

甲骨文“夒”的字形

在汉语的亲属语言中,也不乏和上古汉语“猱”字读音相近,表示猴子的词。

缅文中猴为myok,彝语则是anyu,西夏语用“摩”来对音。都说明这个词是古老的汉藏语系同源词。而“马骝”则不过是这个词的一种缓读形式而已了。上古以后“猱”本身渐渐退出口语,但留下了“马流”这个残迹。不明就里的后人因此以为猴可御马,故有“马留”等说法,其实和“马蹄”一样,都是望文生义了。

有趣的是,后来“马流”的意思还扩大了,《云麓漫钞》中还有“马文渊立两桐柱于林邑,岸北有遣兵家十余家。不反,居寿冷岸南而对桐柱。悉姓马,自相婚姻,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的记载。尽管这里名义上是说那些人因流寓而又姓马才叫“马流”,实则大抵和中国人如今蔑称东南亚人为“马来猴子”差不多性质。

沐猴而冠的都是母猴?

既然如此,“猴”在上古时期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否上古人只知有“猱”而不知有“猴”呢?

前面提到上古时期的“猴”不太单独出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古时期没有“猴”这个字了。只是“猴”一般和其他字结伴出现。

《说文解字》中,多有以“母猴”来解其他表示猴子的字的做法,“玃”、“夒”、“禺”等字都可解作“母猴”。《韩非子》中,燕王被一个卫人以“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的神技欺骗。而《吕氏春秋》中则有如下总结:“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猴子当然不可能都是母的,而在荆棘末端雕只猴子也不必强调非要是母的,母猴也并不比公猴更加像人,所以这里“母猴”并不是指母的猴子,而是指这个物种本身。

其实“母猴”还有“猕猴”、“沐猴”的写法。这些写法出现都很早,《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史记·项羽本纪》更是有著名的“沐猴而冠”的故事。

综合来看,不管是“母”、“猕”、“沐”,应该都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头。只是后来语言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化,词头终于被丢掉。“猴”也就粉墨登场了。

另有一个表示猴子的词“禺”则是“母猴”分化出的不同变体而已——上古汉语“猴”为goo,“禺”则是ngo,差别并不大,而且后者很可能是受到m词头的作用,声母鼻音化了。

广州首县叫做“番禺”,不过这个番禺和猴子有没有关系很难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麓漫钞》中,通语中的猴子称为“胡孙”,“马流”是作为和通用的“胡孙”相对的方言词汇出现。“胡孙”实际就是“猴孙”,有时也作“王孙”。唐朝大文人柳宗元还曾经专门作《憎王孙文》历数猴子品行之恶劣,甚至发出“然则物之甚可憎,莫王孙若也”的感慨。

“猿”和“猴”是什么关系

只是上面说了半天,也并没有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猴”的词源究竟如何?

可能看一看汉语中其他动物的命名会带来些启发。

汉语中有“犬”、“狗”之分,一般认为其区别在于大小,犬大狗小。从上古汉语的语音来看,狗为koo’,犬为khween。表示小马的“驹”则是ko。韵母也为o,即所谓上古汉语的“侯部”。

很巧的是,“猴”也是一个这样的词,以g为声母,oo为韵母,不得不让人生疑这是不是也是一个指小的词汇。

假使“猴”真的指小猴的话,那什么词指大猴呢?

凑巧的是,汉语中还真有一个和“猴”语音结构较为相似,又指大型动物的词——“猿”。

“猿”在汉语亲属语言中的出现频率远不如“猱”,但也并非全然不见,景颇语中猴为woi/we,西夏语中则有wj?,皆似汉语的“猿”。

而在汉语自身,“猿”出现得也相当早。《山海经》里就有“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吕氏春秋》中则有著名的神射手养由基射白猿的故事。此外,猿有时也以“蝯”、“猨”的字形出现。

现代生物学里的“猿”和“猴”分得相当清楚,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红猩猩、倭黑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猴子,猿跟人在进化上更加接近,而且都没有尾巴,但古人则只能依靠体形大小来区分。《玉篇》对猿的定义是“似猕猴而大,能啸”。中国历史上的猿主要是长臂猿,相比大猩猩、黑猩猩之流也确实更像猕猴。

长臂猿是中国目前仅有的猿类

只是猿比猴要幸运得多,在中国人鄙视猴的各种卑劣品行的同时,猿作为长寿灵兽,则多被嘉许。猿的叫声也被认为是“哀鸣清绝”。三峡猿鸣更是诗词讴歌的对象,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更是被赋予了人性,如《搜神记》《世说新语》中各有一则小猿被抓,母猿哀号许久,最后肝肠寸断而死的故事。当然猿作为灵兽,故事中害死它的人也没好下场,《搜神记》中“未半年,其家疫病,灭门”,《世说新语》里此事被上司听说后当事人被黜。

可惜的是,中古以后通人性的猿由于对环境要求较高,分布范围越来越窄,三峡猿鸣已成过往。因此猿已经不为人熟悉,和猴多有混淆。明朝《三才图会》中,猿甚至长了尾巴,充分说明猿已经近乎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了。

这些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后羿与嫦娥,这两位神话人物,早已经被默认为是一对夫妻了,他们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基本上没有人不知道的,古人也有很多诗句来描绘。只是,神话人物的故事毕竟都是后人虚构杜撰出来的,有很多想象也是自然,而有关后羿与嫦娥,他们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他们又是如何从不相干的两个人变成一对夫妻?他们最初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传说呢?

嫦娥是中国神话里知名度很高的一个女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西游记》里和二师兄也有一段纠葛。嫦娥和丈夫后羿又是典型的美人英雄组合,后羿射日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淮南子》,后羿去西王母那求来不死仙药,但是还没来得及服用,就被嫦娥偷食,结果嫦娥就飞入月亮中变成了月神。不过还有一个版本,说嫦娥变成了蟾蜍。广寒宫当然是寂寞孤苦的,唐人李义山有诗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尽管传世文献中的嫦娥奔月是汉人最早记录的,但出土文献反映可以追溯到战国中后期。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一批战国竹简,其中有一批具有卦画符号的占卜简牍,涉及的古史人物就有炎黄二帝、后羿嫦娥、周武王等,但后羿和嫦娥是分开来叙述的。

1.关于嫦娥奔月的记录是:“归我曰:昔者恒我(常娥)窃毋死之□奔月,而枚占□□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

这样看来,嫦娥奔月好像还是吉兆,并没有涉及多少情感故事。《淮南子》加入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还说后羿“怅然有丧,无以为续”,带入了一定感情色彩。后人对他们不能在一起还是可惜。明人《说郛》辑《三余帖》说后羿忧思成疾,有嫦娥的童子来见他,教他在正月十五用米粉制作丸子,放在房屋的西北方,叫嫦娥的名字就可以召唤回来。之后果然为夫妇如初。

关于嫦娥的史料大概就这些,不过其形象则来源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商朝甲骨文。

甲骨文里有个被称为“高祖”的祖先,字形作侧目的人首及侧身举手蹲足形,王国维先生最早释读为“夋”;之后又读为“夒”,并认为“夋”当是“夒”是讹传。王国维先生同时认为夒就是商周共祖帝喾,晋人皇甫谧称帝喾名夋。夋当又是《山海经》之帝俊。郭沫若、闻一多、杨宽等则结合晋人郭璞认为帝俊即舜的观点,进一步认为帝喾、帝俊、帝舜都是高祖夒之形象分化。

对于帝喾和帝舜,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们是五帝的其中两位,此两人形象当来自《山海经》中帝俊。相对于《史记》的帝系一统于黄帝,《山海经》神话传说较为质野,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天神帝俊。这个帝俊不见于其他史料,而在《山海经》中神格颇高,与黄帝不分轩轾;记载更是多达十六条,仅次于帝颛顼的十七条,而比其他上古帝王记载都多。

帝俊在《山海经》有三个妻子,分别是羲和、常羲、娥皇。其中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娥皇生姚姓三身国。帝俊另有子中容国、后稷、季釐、帝鸿、黑齿、晏龙等,母系不详。有趣的是,羲和、常羲都有一个“羲”字,而“羲”又从“义”,“义”又从“我”。可见羲和、常羲、娥皇都有一个“我”字,王国维先生即认为羲和、常羲、娥皇当为一人演变。

如果我们对照甲骨文,那就更有趣了,因为真的有个“我”。这个“我”就写在“夋(夒)”的旁边,王国维弟子吴其昌先生认为是夋的另一种写法,并进一步认为后人因此将“我”误会为“夋”之配偶;今天学者则多把字释读为“娥”,是不同于高祖夒的另一位商祖。总而言之,羲和、常羲、娥皇的来源都和这位商人先祖有关。

之后羲和、常羲、娥皇又演化为不同形象。《山海经》说羲和浴日,后世则传为羲和驭日,这样羲和又从太阳的母亲变成太阳的车夫了。《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弭节”的意思就是放慢车速。之后随着古史人化,羲和更是被传为两人甚至四人,《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尧有日官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可见羲和不管如何变化,始终和日有关。

随着帝俊分化为帝喾,常羲也变成他的妻子常仪(仪)。《大戴礼记·帝系》说帝喾有妻子是娵訾氏女,名常仪,生帝挚。与“羲和占日”类似的也有“常仪占月”的说法,娵訾则是我国上古十二星次之一。嫦娥即来自常羲、常仪之演变。可见常羲不管如何变化,始终和月有关。

再说娥皇。随着帝俊分化为帝舜,娥皇又成了帝舜的妻子。因为帝舜是帝尧的女婿,所以娥皇又成了帝尧的女儿。《列女传》说帝尧二女嫁给帝舜为妃,长女叫娥皇,次女叫女英。《山海经》说娥皇生子姚姓,也与帝舜为姚姓相符合。之后随着舜死于九嶷的说法,娥皇、女英又和湘水之神结合,被称为湘君、湘夫人,今天洞庭湖君山有虞舜二妃之墓。

写到这里,大致说清楚了嫦娥的来源与演变。商人甲骨文中有祖先“夒(夋)”和“(与夒或为一人,或为另一人娥)”,夒演变为《山海经》之帝俊,并分化为五帝之帝喾与帝舜;演变为《山海经》帝俊之妻羲和、常羲、娥皇,其中羲和演变为日驭羲和、日官羲和(一人、二人或四人),常羲演变为帝喾之妻常仪、月官常仪与月神嫦娥,娥皇演变为帝舜之妻娥皇。

通过王家台秦简《归藏》可以看到,“嫦娥”在战国作“恒我”,后世“常”当来自汉文帝之避讳,“我”则为名称变化的核心。所以追根溯源的话,嫦娥很可能其实是男性高祖夒(或娥),变成女性之后的丈夫是帝俊而不是后羿。当时的后羿又是什么情况呢?

2.有趣的是,最早的后羿是帝俊下属,也是天神。

《山海经》对于羿记载比较零散,大约说帝俊赐给羿红弓白羽箭,让他来到人间(“下国”),救苦救难,于是羿与凿齿在昆仑山之东的寿华之野大战,并且射杀了它。“仁羿”确实是个英雄,昆仑山是上帝在人间的都城(“下都”),只有羿才能登上。注意,在《山海经》里只有“羿”和“仁羿”而没有“后羿”,大约羿在当时还属于神话人物而非古史君长。“后”有首领之义,类似有“夏后氏”“后稷”。“仁”是“夷”的异写,“夷”表示后羿出身东夷。

《山海经》的神话故事被《淮南子》发扬,《淮南子·本经训》的羿则变成了帝尧时人。传说尧时十日并出,尧则命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缴大风于青丘泽、射十日而杀猰·、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等等。羿大功告成后,尧也因有功被推举为天子。这就是后羿射日最早的由来了,这里帝俊可以说又部分分化为帝尧,而羿则顺理成章成了帝尧的射官。《淮南子·氾论训》又说羿因为为天下除害,死后成为除灾的宗布神,抑或这就是羿的原始面目?

与羿在《山海经》《淮南子》英雄形象不同的是,在另外一些史料中,羿虽然也是神箭手,但在往往被赋予负面的道德评价。

在《楚辞·天问》中,屈原提到上帝降临“夷羿”为人间居民(“夏民”)排忧解难,但羿却射伤河伯并且霸占他的妻子雒嫔,之后又射死封豨还把他的肉做成肉饼送给上帝,反而招来上帝的反感。最后后羿就被浞和妻子纯狐眩妻合谋害死了。后羿还西征穷石,越过巨岩(当即《山海经》之昆仑山),得到仙药但是最终为人所窃(当即《淮南子》之嫦娥)。在《离骚》中,屈原在夏启、太康、五子之后提到羿、浞,并说羿因为游行而被浞夺家。

相比《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的羿神话色彩仍然很重,都是为上天降临射杀封豨。但在《楚辞》里,羿是夏朝时候才出现,而且射死封豨居然成了罪过。《太平御览》引《随巢子》则又说羿是周厉、幽王之时奚禄山崩溃,“天”派后羿来拯救。《汉书·艺文志》有《随巢子》,随巢子其人是墨子弟子,其书大约也是战国作品。

对于羿人化最彻底、最详细的记载要在《左传》中。据《左传》,后羿是有穷国首领。夏朝刚衰落的时候(大概是太康年间),后羿从鉏地迁到穷石,并篡夺了太康的王位。乐官后夔之妻叫玄妻,是有仍氏之女,头发乌黑靓丽,可以照耀人影。玄妻生子伯封,伯封其人贪得无厌,被称为封豕。封豕被后羿消灭,致使后夔得不到祭祀。

其后后羿凭借自己武勇,沉溺于田猎而荒于行政。抛弃了武罗、伯因、熊髡、尨圉等贤臣,而任用寒浞这个小人。寒浞何许人也?是被伯明氏君长后寒驱逐的不肖子弟,但却被后羿信任而重用。结果寒浞在内献媚于后羿的后宫,对外交好于后羿的群臣,慢慢收拢内外的人心。后羿仍然没有发现寒浞阴谋,终于被寒浞买通手下人杀害。手下人将后羿烹成肉酱给后羿儿子吃,后羿儿子不肯吃,又被杀死在有穷城门外。后羿的妻妾也被寒浞占有,并且生下儿子浇和豷。

之后寒浞将两个儿子浇和豷分别封在过和戈,浇非常勇武,攻灭了亲夏的诸侯斟灌和斟鄩,并且杀死依附于其的夏后相。夏后相的妻子后缗逃回娘家有仍氏,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担任有仍氏的牧正,此时浇派椒寻找少康,少康又逃到有虞氏担任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非常器重他,将他封在纶地,并且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此时夏朝遗臣靡也从有鬲氏收集了夏国遗民,攻杀寒浞而立少康为夏王。之后少康又派女艾、季杼分别潜入浇、豷身边做卧底,最终消灭了两人,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左传》记载了这个故事,但太史公在编写《史记·夏本纪》时,我们看到的只有夏王太康、相、少康先后即位,并没有后羿、寒浞事迹的乱入,这说明太史公似乎不将其作为史实对待。《左传》本身记载的是春秋史料,这个故事只是通过时人之口说出。

其实这个历史故事,很可能也是《楚辞》一系神话演变的传说。里面的后夔、玄妻、封豕(封豨),原型应该都是怪兽。《山海经》有夔,是一种独足神兽,其声如雷,被黄帝扯下皮制成了鼓。

《吕氏春秋》记载鲁哀公曾问孔子说,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说,夔是帝舜时期的乐正,“夔一足”指的是有夔一个就足够。玄妻应该就是《天问》的眩妻(纯狐),先是被后羿霸占,之后又联合寒浞杀死后羿,真的是一只狐狸精。封豕在《山海经》《淮南子》都提到过,其实就是大野猪,这里却解释为贪得无厌才被称为封豕。至于河伯洛嫔夫妇,当是黄河洛水之神。

3.为什么作为宗布神的羿,会变成篡夏的有穷氏后羿呢?

杨宽先生指出,这实际上来自“下”“夏”的通假。后羿最早是被天神派出来拯救下国下民的,但正因为“下”可以写作“夏”(譬如《天问》),所以才讹传为后羿依靠夏民夺取了夏政。另外,杨宽先生还把上古神话分为东西二系,羿本为东方天神,素有美名,但传入西方之后人品饱受非议,最终有了《左传》这样的记载。

在另外一些史料中,关于羿之死也有不同说法。比如《孟子·离娄篇》就说,羿的学生逢蒙学到了羿的本事,但却因为嫉妒师父本事大,认为自己不能一直被师父的光芒盖过,从而谋杀师父。孟子认为羿自己择友不慎,说明他自己也有过错。这里的羿更像是个职业射手,与射日和篡夏的羿又都不同。

今天不少人往往认为,射日的后羿与篡夏的后羿并非一人。从史料看的确如此。但问题是这些史料并非是信史,而是来自神话传说的演变。所以我们就知道,《山海经》的善神、《淮南子》的善人、《楚辞》的恶神、《左传》的恶人,实则来自同一个神射手羿的分化。上面提到的西王母、羲和、常羲、娥皇、后夔、封豕,也都是如此。

其中西王母又是最典型的例子。《山海经》中,西王母在《西山经》《海内北经》《大荒西经》都有出现,三经对西王母的描述都很接近,几乎都是“虎齿、豹尾、戴胜”的神兽形象,但是在《穆天子传》里,周穆王与西王母在瑶池之上,二人宾主尽欢,则西王母又像西方一位女酋长。而到了汉代,西王母又变成仙人了,她的配偶最早是东皇公,但最终变成了玉皇大帝的皇后王母娘娘。

如果不把史料分散回归文本,而是强行整合杂糅一块,除了认为多个后羿的存在外,还会得出一些更暗黑系的故事:

嫦娥不是帝俊的妻子吗?后羿又是帝俊的下属,所以后羿和嫦娥其实是偷情。那么嫦娥为什么要勾引后羿?原来她想怂恿后羿杀死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看来背后还牵扯争风吃醋的故事。等十日被杀后,嫦娥不再与后羿虚与委蛇,前往投奔自己儿子的月族。后羿被嫦娥欺骗后心性大变,先是夺取了河伯之妻洛嫔,后是强占了封豕之母玄妻,甚至篡夺了夏朝政权。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徒弟逢蒙与养子寒浞,里应外合发动政变,逢蒙用桃木棒将后羿敲死。后羿死后被立为宗布,到西周末年还有人冒充他跳大神。

以上脑洞,仅供笑耳。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知道,其实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从起源到发展长期是独立的,直到西汉才正式把他们写成夫妻。而在此之前,后羿有妻子洛嫔、纯狐,嫦娥的前身常羲、常仪又有丈夫帝俊、帝喾,两人经过上千年才走到了一起,但是又立马被拆散天各一方了。

第一个字属于异体字,意义不详

第二个字念táo 音同“桃” 鼗鼓,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

第三个字属于异体字,暂无解释和读音

第四个字也属于异体字,两个音:

拼音:chuang3,shuang3

一音闯。用碎瓦石块等冲刷去垢。二音爽。没有烧透的瓦器。

第五个字没有找到

第六个字没有找到

第七个字匜[yí] 1、(形声。从匚((fāng)),也声。匚,受物之器。本义: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 同本义 [gourd-shaped ladle]。如:匜水(以匜盛水。也指匜中的水)

第八个字夔 拼音:[kuí] 字义:1.〔~~〕敬谨恐惧的样子。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