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缅甸旅游景点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0:58:54浏览:12分类:旅游攻略

缅甸旅游景点有哪些

卡拉威宫

卡拉威宫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建筑整体是一艘浮于湖中的鸟型大船,外观金碧辉煌,内部有着豪华的装饰。白天看去金碧辉煌,夜晚则灯光璀璨,倒影斑斓。湖畔的柚木皇宫酒店极尽缅甸皇家风范,经常是外国政要出没的地方。

在皇家湖可以看到仰光最华美的落日,晚霞的余晖倒映在湖中,彩云荡漾在湖面上,非常漂亮。晚上可在宫内观赏到缅甸特色的民族舞蹈表演和木偶戏,也可以享受到这里的自助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提前预定。

唐人街

仰光唐人街具有百年历史,巷道窄,房子旧。这里居住生活的华人基本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因为缅甸经济落后,改革开放后走出去的国人,几乎没有谁会选择缅甸作为求学定居目的地。

因此,缅甸华人社区不会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那样时不时有来自中国的新面孔出现。

说起缅甸的华人,其实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样,经济方面应该处于当地社会中等或偏上生活水平。这与我们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性情传统非常有关。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称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宫大金塔,高度为98米,表面则贴满了一层金箔,再加上它是位于皇家园林西的圣山之上,所以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际线中独占鳌头了。

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是拘留孙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

全塔上下通体贴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吨多。在塔顶的金伞上,还挂有1065个金铃、420个银铃,上端以纯金箔贴面,顶端镶有4531颗宝石,其中有一颗72克拉钻石。如果用“价值连城”一词来形容这座大金塔,已丝毫不觉过分。

茵雅湖

茵雅湖,仰光市内最大的湖泊,位于市区北部。湖面相当大,湖四周热带植物茂盛,风景优美,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地方。

茵雅湖的面积和武汉的东湖相当,当地的华人称其为燕子湖。与武汉的东湖不同的是,茵雅湖基本保留了其原生形态,放眼望去,鲜见建筑物,只见绿树环绕,碧波荡漾。

在辽阔的茵雅湖湖面上,面向瑞大光塔,有一艘巨大的天鸟状皇家游船复制品,湖的四周是树林茂盛的公园。北边有缅甸独立领袖昂山的陵墓。南边是动物园和国家历史博物馆。

许多仰光市民在这里度过他们周末休闲时光,湖的入口处有许多家餐厅和咖啡馆,看似简陋,但座无虚席, 游人坐在这里边喝啤酒咖啡, 吃烧烤, 边悠闲的享受湖边的优雅宁静氛围。

跳猫寺

跳猫寺是茵莱湖最有知名度的地方,木造的佛寺有155年的历史,寺里面有金身佛像、僧侣和很多的猫。因为寺里的一位老僧侣,曾训练了寺里的猫猫跳圈圈的本领,而出名,但遗憾的是,当时训猫的老僧侣早已过世,寺内虽还有猫,但已经没有猫跳表演了。

从外观上看,猫跳寺就是浮岛上一座普通的木结构建筑,虽然“跳猫”已成为了过去,但在这里,猫依然是主角。

曼德勒皇宫

曼德勒皇宫位于古城内的正中央,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均由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造而成,建筑群主体为红色,边沿镶黄,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精美绝伦。

曼德勒皇宫的建筑呈强烈的蒲甘风格,层层向上,越上越小。整座皇城被高达9米的城墙围住,每隔200米就有一个塔楼。城墙外是宽60米的护城河,一河之隔,从此天上人间。

皇宫由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造而成,有着不易裂、耐腐蚀的特点,封建缅甸王朝也将柚木定为皇家木料,皇宫、皇城均用此木建造。

皇宫有两个地方必定要到,一个必到地方是博物馆,在这里展出缅甸王用过的物品、少量家俬、相片等等,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缅甸历史的地方。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位于曼德勒的制高点,四周的风景一览无余,可以远眺伊洛瓦底江,缅甸人心目中的生命之湖;也可以俯视曼德勒城市,看到山脚下的佛塔和皇宫;一面可以看到缅甸平原,晨雾从丛林中弥漫开来。一日又轮回,万物永不息。

这里也是观赏日落的极佳位置,夜幕到来的曼德勒星光璀璨,比太阳刚笼罩在大地时的宁静有了很大反差,佛塔上的灯光被一一打亮,城市中星光点点,显露繁华。

雪达根大金寺

雪达根大金寺位于缅甸仰光,始建于公元前585年。“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黄金覆盖的寺庙,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过7吨的金箔,塔顶镶有大大小小的钻石5000颗,宝石2000颗。

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早的著名建筑,也是世界佛教的一大圣地。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在缅语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

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

“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黄金覆盖的寺庙。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过7吨的金箔,塔顶镶有大大小小的钻石5000颗,宝石2000颗。

蒲甘考古博物馆

蒲甘考古博物馆是展示蒲甘历史和考古的博物馆,规模较大,外型有明显的蒲甘建筑风格。该馆馆藏丰富,内有较多佛像和雕刻等佛教艺术品。主要展示蒲甘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完全是蒲甘从古到今的缩影。

博物馆里保存着自11世纪以来的佛像,从最初的印度人特点的佛像逐渐变化为缅甸人的面部特点,这些佛像来自风格各异的佛塔中,材质也完全不同。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缅甸人的头发造型50多种。在过去,缅甸人们非常重视身体本身的美观,比服饰更加重要。其中还有一个厅中陈列着上百种缅甸乐器,大多数与祭祀有关,而不是如今表演的音乐。这里的乐器种类堪比西方的交响乐团,另人惊叹。

波巴山

波巴山高达1500米,在蒲甘平原上极为醒目。山上建有纳特神庙和佛塔,也是传说中神灵出现的地方,是信奉纳特神教的信徒心中的圣山。爬上700多级陡峭的台阶,将会看到纳特神庙,建筑本身看似普通,但门口摆放的两座老虎保护神雕像却显示这里的与众不同。

进门之后先会看到一些高僧和咒师的画像,最里面才是人们信奉的37尊神灵的雕像。与佛教主宰人的未来不同,在这里人们认为神灵掌管的是现在,也就是今世。

游客可以向庙内的尼姑买鲜花,献给神灵,以示尊敬。站在山顶的寺院可以眺望平原上令人称奇的风景。

缅甸风光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缅甸伊洛瓦底江沿岸的村落就有人类居住。据说公元前200年,Pyu进入伊洛瓦底江上游,控制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路线。两个世纪后,孟人来到四塘河流域,849年,缅甸人接管四塘河流域,建立帕敢。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吴栋、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824-1885年,英国发动三次侵缅战争,占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分为上缅甸和下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37年,缅甸脱离英属印度,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日本军队于1942年占领了缅甸。1945年全国大起义,缅甸光复。英国重新控制了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甸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在一种叫贝多罗的树上刻下佛经,并制作成《巴约经》。李商隐诗中提到我记莲座,闻贝叶经。缅甸464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个男人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剪发出家。否则会被社会鄙视。佛教徒提倡建宝塔,建寺庙必须建宝塔。

缅甸到处都有很多佛塔。因此,缅甸也被称为佛塔之国。各种各样的金碧辉煌的宝塔使缅甸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缅甸是一个气候温和、自然风光优美的国家。这里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云雾缭绕的山脉,还有静静流淌在山间的小河,处处显示着这个国家的自然和淳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缅甸一年四季气候宜人,这里诱人的景色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流行于缅甸文坛的十二季诗,就是为了描写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红宫大金塔红宫大金塔红宫大金塔是仰光的标志性建筑,是缅甸的象征,也是世界闻名的佛塔之一。相传公元前588年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主塔四周有四座中塔和64座小塔。塔下四角有缅甸狮身人面像。塔的东北角有一棵古老的菩提树。

据说是从释迦牟尼金刚宝座的圣树苗移植过来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有两个古钟。其中一个约16吨,是1778年缅甸国王捐铸的,另一个约40吨,是1841年缅甸国王捐铸的。塔的南侧是展厅,陈列着信众捐赠的佛像、银器等物品。金塔东、西、南、北各有走廊入口,东西两侧有电梯。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朝拜者,尤其是佛教节日的香客。当外国客人或代表团来到这里,他们会捐更多的钱,并在留言簿上题字。所有游客上塔都必须脱鞋赤脚。王奥缅甸的加拉巴开始修建,塔内有释迦牟尼佛的头发等佛教圣物。刚建成时,它的高度只有66英尺。此后,缅甸历代王朝在15世纪逐渐将其抬高到326英尺,也就是现在的高度和形状。这座塔覆盖着纯金箔。塔顶为黄金打造,镶嵌各种宝石,挂有千余个金铃。

风一吹,到处都是钟声。整个塔用了8吨黄金和1吨珠宝。水湾湖(Inlet Lake)水湾湖(Inlet Lake)位于缅甸掸邦首府东至南部,距东至约30公里。它是缅甸的一个高原湖泊。这里海拔1300米左右。银来湖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22公里,面积145万平方公里。这是典型的腐蚀

Inlay的In是缅甸数字4,lay是湖。镶嵌湖原本是由四个小湖组成的大湖。它位于一个多雾的地方。四面环山,是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米,面积158平方公里。近年来,湖水干涸,湖水萎缩。银濑湖也被一些人称为梦幻湖、幻想湖。据说这个湖是湖中仙女Inzas Inthas的家。银濑湖上有200多个水村,由大大小小的水道相连。每条水道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陆地街道一样。水道口也有指示牌,标明它通往的村庄数和公里数,只是没有红绿灯和交警。

但是,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辽阔的湖面上绝对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茵莱湖有三大奇观:一是有缅甸最大的水上市场Iwama;二是有稀有独特的浮岛村和浮岛种植方式;第三,用脚划船的银来人。曼德勒宫(王宫/文化博物馆)位于古城中心。这里曾经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邦朝的宫殿。它在二战中毁于大火,现在原址重建。1989年,缅甸政府根据历史和资料开始重建,修复了89座大殿,并于1996年9月竣工对外开放。宫殿里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

一个是33米高的了望塔。爬完121级楼梯,你将鸟瞰整个宫殿和曼德勒。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大地在我脚下的优越感,但是要注意,爬木楼梯的时候会唧唧作响,用力过猛不知道会不会掉下来。另一个必去的地方是博物馆,这里有缅甸国王使用过的物品、少量家具、照片等。

被显示。这是你了解缅甸历史的唯一地方。国王的宫殿没有北京的紫禁城大,但里面有许多建筑,包括大殿,皇帝召见大臣的卧室,以及他的妃子居住的大后宫,金色的瓷砖和红色的墙壁,都是缅甸风格。不幸的是,他们没有家具。有古缅甸文化博物馆,陈列宫廷服饰、用品、佛教艺术品。宫殿呈正方形,长3.2km,有四个正门和八个侧门。红砖宫墙,外面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宫内有大小厅堂104间,整个建筑群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富丽堂皇。此次展出的曼德勒宫模型是缅甸政府为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别制作的。

这个模型高5.5米,总面积108平方米。它由钢、木头和大量的烫金制成。制作花了三个月,费用大概10万人民币。傍晚,夕阳映照着古城的角楼,漫天的彩云,古城的远山,还有树影。平静如镜的护城河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卡拉维克宫是仰光景点的地标之一。是一艘鸟形的船漂浮在湖中,很有特色。外观富丽堂皇,内部装饰豪华。每晚7点到10点有缅甸民族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开放。在美丽的皇家湖上,有缅甸最具特色的建筑皇家鸳鸯船,也被称为卡拉威宫。

白天看起来气势磅礴,晚上灯火通明,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湖畔的柚木宫酒店是缅甸的皇家风格,也是外国政要经常出没的地方。曼德勒曼德勒,曼德勒省省会,缅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央平原,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人口80多万。曼德勒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的古都阿瓦城在其郊区,故又称瓦城。1856年,缅甸李勇王朝第九任国王敏东迁都于此,并将其命名为雅得那邦,在巴利语中的意思是万宝之城。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后,迁都仰光,曼德勒成为缅甸最后一个王朝的首都。曼德勒

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平原伊洛瓦底江东岸,背靠曼德勒山。气候干燥闷热,年最高气温45摄氏度,有火炉之称。13世纪蒲甘王朝灭亡后,缅甸人民在曼德勒建立了缅甸王国。历经朝代更替,1857年,贡榜王朝明东国王建曼德勒为缅甸首都,直至1885年缅甸被英国所灭。在缅甸历史上的众多古都中,只有皇家城市曼德勒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虽然皇家宫殿被摧毁重建。曼德勒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旅游中心,反映了缅甸古代文化的辉煌过去。

在曼德勒旅游,一是看佛教遗址,二是看古文化,三是看缅甸中部的田园风光。曼德勒没有仰光大,也没有仰光繁华,但对游客来说更方便。因为仰光的汽车很多,也许是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自行车出租,但在曼德勒,自行车可以很容易租到这是外国游客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曼德勒最迷人的历史遗迹是市中心的皇城和宫殿遗址。皇城是正方形的,每边都有两公里多长。城墙由红砖砌成,高约8米,四周有四座角楼。大门和角楼都是柚木做的,塔尖贴着金箔。柚木是世界上的一种珍贵树木,缅甸是柚木的故乡。缅甸人民称其为树王,称赞其为缅甸之宝。柚木坚韧、细腻、不易开裂且耐腐蚀。在过去,它被缅甸封建王朝指定为皇家木材,所以柚木被用于皇城和宫殿的建设。

皇城外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里开满了荷花,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城墙的倒影。皇城中心区有一座宏伟的宫殿,金色大厅金碧辉煌,由多根15米高的金漆柱子支撑。宫内还有一座雅致幽静的御花园,来自中国的工匠参与了花园的设计和建造。不幸的是,这座宏伟的宫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战火摧毁,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如今,庄严肃穆的缅甸独立纪念碑矗立在皇城中央,宫殿里还能看到王子和公主们用来戏水的水池,从中依稀可以分辨出昔日宫殿的辉煌。

保存完好的古迹是皇城北面的曼德勒山,面对宽阔的伊洛瓦底江,高约300米。从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曼德勒山曾被称为流氓山。据说200多年前,佛陀释迦牟尼派弟子来此弘法。从那以后,朝圣者和游客一直在朝圣。从山脚菩提树附近一对雪白的石狮(传说中的猛兽)把守的大门到山顶,有一条岩石铺成的直路。沿路有1000多条长廊,上面画满了描绘佛陀故事的壁画。沿着走廊有3000多级台阶到达顶端。山顶上有八座大寺庙,里面有许多佛像。其中,一尊9米高的佛像格外引人注目,由柚木雕刻而成。佛像手持的每一串念珠都有核桃那么大,形象生动,雕刻精美。在曼德勒山的东南方,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石经院,白塔如林,又名千佛寺。

曼桐的千佛寺于1853年仿照巴干瑞紫光塔的模型建造,并于1857年完工,有729座白塔,每座塔中都嵌有一块石碑。1871年,曼桐邀请了2000多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高僧在这里展示经典。后来,缅甸人民花了五年时间将总结的经文刻在石碑上并保存下来。现在这些铭文已经成为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大佛寺是另一个建在曼德勒山麓的著名寺庙。寺内有一尊全大理石雕刻的佛像,周围是80位佛弟子的雕像。这座佛像完成于1865年。据传说,为了运送雕刻佛像的大理石,我们动用了10万人

有参天古树,有嶙峋怪石,有蜿蜒的山路。近百座佛塔散落各处,或隐于石窟,或立于悬崖峭壁。缅甸最大的修道院也坐落在这里。塔之城缅甸蒲甘在缅甸蒲甘有4000座佛塔和寺庙。它们有的还在,有的已经倒塌,形成了东南亚最吸引人的历史遗迹。摊开地图,蒲甘位于缅甸中部,靠近缅甸最大的河流伊洛瓦底江右侧。仰光以北约667公里,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西南约300公里。可以从仰光坐长途汽车到蒲甘。很经济,但是要忍受20个小时的颠簸。

保险公司不负责你到达时你的内脏是否还在。这个蒲甘,被称为亚洲三大佛教圣地之一,据记载,在13世纪的鼎盛时期,有5000多座佛塔和寺庙。后来,它被无情的战争和1975年可怕的地震所蹂躏。经过一番修缮,仍有2000多栋建筑外观完好,屹立不倒。2000多座宝塔和佛寺没有一座是一样的。它们是圆顶形的,有尖顶,没有屋顶。走进寺庙是另一种感觉。大小砖块或石块横起、竖起或横起,堆砌成雄伟庄严的佛像。所有参观过的游客都印象深刻。目前,散布在伊洛瓦底江的大量佛塔和佛寺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历史遗迹。为了加强保护,佛塔和佛寺范围内的房屋都要搬走,否则佛塔的一块砖马上就要被质疑。爬上一座高耸的古塔,似乎是为未来的日出日落而建。

古塔内部忽明忽暗,步步为营;如果想快速爬到塔顶,可以绕道。但是,走旁门左道是要付出代价的。往往一脚踩空,就会摔得满地都是。一到塔顶,大家就占了便宜,支起三脚架观看地球的演变。古城附近的支路尽头有一片沙滩。海滩很大,至少有数百米宽。沙滩外是伊洛瓦底江,无数的农村部落散落在河对岸。一大早来到这里,沙滩上黄粉的孩子在追逐嬉戏,而三三两两的大人或坐或蹲,望着窗外的河水,抽着烟草,嘴里吐着唾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河对岸村民的船只在风中漂浮。这里没有码头。村民们涉水过河,赶八天早市。大大小小的船都要逆水行舟,河上的水很快。船还没停稳,村民们怕掉队已经跳入水中,沙滩上的人们也涉水迎上来。

每个人都帮忙搬船上所有的面包和黄油。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怕弄湿沙笼,还得抓紧拖鞋。匆忙中,他们不得不调整开销惊人的工作。这时候即使有三头六臂,还是不够。普通人熙熙攘攘的忙碌生活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在蒲甘,迎接日出的最佳地点是鸟屋和老蒲甘之间的新路边上的亚宏基塔,而欣赏日落的最佳地点是蒲甘老城东南的Shewsandaw塔,这也是拍摄古塔的最佳时间。然而,在热气球上看日落是世界上最特别的事情。从脚下俯瞰,红褐色的佛塔散落在开阔的河流平原上,像镶嵌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的玛瑙,整个蒲甘尽收眼底。

交通:乘坐马车游览蒲甘是最浪漫的游览方式。马车夫会帮你安排行程,当然你也可以告诉马车夫你想看的景点。大约6美元一天,可以坐四个人。而且自行车是酒店租的,一天1美元左右。美食:新老城区之间的路边餐馆基本都是西餐。新城到处都是餐馆,提供中餐、意大利餐和一般西餐。家家有米有面,便宜。一般一块钱就能吃饱喝足。购物:蒲甘最美的纪念品

还有长袍、纱笼、布袋、木香粉做的防晒霜,值得一试。曼德勒情人桥世界上最长的木桥是缅甸曼德勒西南郊区的吴班木桥。因为它被缅甸人称为爱情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位于缅甸中心的曼陀勒市是历代皇帝的住所。市郊有一座著名的情人桥。传说她就是离开家乡大理,长途跋涉来到缅甸首都曼德勒的玉皇后。

在桥头,缅甸王子正在等待他的心上人玉仙的到来。两个恋人手牵着手,在金色的夕阳下相互依偎,走过独木桥,走向皇宫大殿。后来,为了纪念这个爱情故事,人们把这座桥叫做情人桥。至今,缅甸曼德勒的年轻人都手挽手走在情人桥上,祈求一段幸福的爱情。这座桥长2000多米,高五米,宽两米,木桩间距一米半。有一堆电饭锅。一边一千三百三十三;因为是成对排列,两边有2666根横梁,每对木桩都是由两米长的横梁组成,总共有1333根横梁。桥梁加固的五个元素垂直钉在横梁上。

桥梁加固是由同样大小的木墩组成的。如果将五个用作桥梁的木墩连接起来,将有一万米长。在五个木墩的桥筋上,横放着木板,让桥上的行人可以在地上行走。从独木桥走一趟。快走至少要半个小时。你算算,这座木桥差不多要用一百万立方米的优质硬木!如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即使是缅甸,不会砍伐一片森林,建造这么长的木桥。一百多年前,雍王闵东为什么要建这座桥?原来吴班是一片低洼地。旱季,极低的地方积水,可以乘船:雨季,湖水上涨,湖边变成泽国。今天也是如此,这极大地影响了吴班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交通困难,曼桐决定修建这座独木桥。桥的尽头有一个方形的亭子,总共有四个,供前来住宿的人躲避烈日和突如其来的暴雨。

缅甸,一个佛教国家,到处都是佛教教义。六馆体现了六佛精神:即同住同生,说同一种语言,同心同志,同德不变,各抒己见,共同进步,利益共享。这是缅甸各族青年祝愿家人幸福生活的六大和谐精神。当你坠入爱河时,你会从远方来攀登爱情之桥,欣赏自然风光,并发誓永远保持这六种和谐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这已经成为缅甸青年传统的新时尚。缅甸《仰光日报》发表了许多赞美爱情的诗歌。这里有一首青年诗人三友写的《爱情桥》,道出了爱情桥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一只花花绿绿的胳膊托着两个勤快的身影。桥下的图形是绿色的,桥上的图形是绿色的。春天从爱情桥下流出,秋天从爱情桥上来。爱情在彩虹上交流,旋律在碧波上荡漾。小伙子变得多帅,姑娘变得多优雅。

独木桥在心上,捧着爱走向蓝天。当时的感觉就四个字:轻松愉快。五常木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雨季来的时候,积水离桥面不到一米。所以有些木桩有一些侵蚀,但还是很坚固的。班语,缅甸语。吴老,板是树,就是老树的地方。桥边确实有一排很少人能勉强围起来的巨型老树。供情侣购买的礼品店,供休息的冷饮店,供用餐的餐厅不胜枚举。外国人也喜欢在爱情桥上漫步。据说公众假期游客比较多。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