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有谁知道齐云山的相关信息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5 21:14:07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有谁知道齐云山的相关信息吗?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另外,江西也有同名山峰。

2012年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山位于湖南省桂东县普乐乡和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上犹县五指峰乡交界处。

齐云山主峰属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距崇义县城45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林由花岗岩组成。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山势巍峨,终日云腾雾绕。山顶有一平台,面积约500平方米,绿草覆盖。山上为茂密的原始森林,阳坡山脚有落叶与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海拔1000米以上仅有高山矮林(灌木林),越高林越稀少,山顶只有草。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猴子、乌獐、麂、石羊、锦鸡等,据传山顶毛草从中偶有华南虎。在主峰上放目远眺,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资兴、炎陵、上犹、崇义、大余、南雄)尽收眼底。往下看,三丫石 如同三支巨笔,耸立于主峰南侧;白云似洁白的羊群,奔走于峡谷之间、丛林之上;一条条江水如同一爿爿白练,穿行于群峰之间,鳞光闪烁。[1]

齐云山山高地阔,别是雨后初晴的早晨,万里长空碧蓝如洗,山下白雾水平如镜,无边无际;远处一个个山头,有如万顷碧波中一个个小岛浮出海面。当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万里雾海染上一抹淡淡的红色。

与江西第一峰黄岗山(武夷山主峰)公路修到山顶而俨然成为观光胜地的绝然不同,江西第二峰崇义齐云山仍然保持原生态,她不是观光胜地,也许沿途没有绝美风景,也许沿途没有名人胜迹,但她已是华东驴友的最爱!成了华东户外运动第一山。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08年开始进行鸟类环志工作以来,共环志鸟类7491只,208种,曾回收到一只日本北海道环志的蓝歌鸲,另有一只该保护区环志的厚嘴苇莺在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回收。

一、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在0.5℃之间。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日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一日间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15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黎明至日出前。

二、降雨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13.7毫米,最多年(1954年)为2641.6毫米,最少年(1978)为928.8毫米,年际间变化较大。春季降水占全年的31%,夏季43%,秋季8%,冬季18%。显然春夏季雨量多,秋冬季雨量少。一年中1至6月份降水量逐月增多,春季阴雨绵绵,盛夏季节多有雷阵雨骤降骤停。5月上旬进入雨季,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七月上旬出梅,在此间多暴雨。7至12月降水逐渐减少。全年降水日数为155天。

玄天太素宫三、光照

齐云山山势呈东西走向,坐南朝北,光照适宜。年平均日照时数1931小时,日照率44%;年最多日照时数2291小时,日照率52%;年最少日照时数1581小时,日照率36%;全年以8月份日照率61%为最高。一月份南坡日照率达40%,是冬季理想的避寒地区。

四、四季

夏季气候炎热,季平均气温为26℃。初夏冷暖气流频频交绥,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雨频水足;7月上旬开始进入盛夏季节,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热少雨,常出现高温天气。春季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活动频繁,3月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4月份平均气温升至16.5℃,5月份达到20℃左右,此时的齐云山已是山花烂漫,林荫鸟语。

秋季南方暖湿空气渐趋衰弱。但初秋天气常是晴热少雨,到了深秋,天高云淡,晴空万里。随着冷空气势力加强,早晚温差较大,正是响午骄阳似火,晨霄清凉如水。

冬季干寒、晴朗,季平均气温5.9℃,初冬处于两次冷空气入侵的间隙中,往往气温回升,回暖显著,俗谚“十月小阳春”。冷空气侵袭控制,气温不断降低而进入隆冬,在12月下旬出现初雪。但近年来暖冬现象明显,以往这个时期习见的冰天雪地,玉树银花的景观,今已鲜见。

五、山风

年平均风速1.9米/秒。全年中以3月的2~3米/秒为最大。风向以东北偏东风最多,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或偏东风,春秋季节风向比较紊乱,但仍以偏东风较多。齐云山有其本身形成的山谷风,经常迂回于群山之间,清爽徐徐,微拂习习。

白岳仙关——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名山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古称白岳、云岳。位于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包括今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早在唐代建寺、宋代宝庆二年(1226)建佑圣真武祠,成为道教中心。明代嘉靖皇帝敕建殿,御赐山额,以后道教繁盛,建有三清殿、玉虚殿、无量寿宫、文昌阁等著名道观。以后游人日盛,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至今尚存碑碣及摩崖石刻1400余处。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江西也有同名山峰。

齐云山风光奇丽动人,有各种奇峰、怪岩幽洞,以及诸多湖潭泉瀑。其中形似香炉的香炉峰、巧夺天工的石桥岩、幽幻莫测的仙洞、清秀静逸的云岩湖、抛金洒玉的珠帘泉最令人神怡心醉,旧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唐乾元年间( 758—760 ),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南宋宝庆年间( 1225—1227 ),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此后云游道士纷纷而来,道教建筑规模日益;至明代达到鼎盛,据《齐云山志》记载时有宫、观、殿、院、馆、楼、阁、亭、台等大小道教建筑 108 处,仿湖北武当山建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后因年久失修及兵火不断,许多建筑相继被毁,现存宫观殿宇及亭台楼阁十余处,均为重修,为道教名山之一,属安徽道教主要活动场所及著名风景游览区。

齐云山的耐看,还与一位英雄有关,这英雄就是方腊。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天,方腊发动起义,杀富济贫。义军声势浩大,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占了歙县等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宋徽宗曾下令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没有取胜。朝廷又三次下诏“招抚”,均遭方腊严词拒绝。方腊义军在齐云山的独耸峰上屯兵,抗击宋王朝官兵的围剿。在齐云山上,方腊义军凭借险要的崖涧和天生的云雾,把守要隘,居高临下,用刀剑和滚石把宋朝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齐云山上,粮草丰盈,池塘满溢,方腊依岩洞建寨,本来可以固守,但义军中出了叛徒,一夜之中,决了池水,烧了粮库,义军陷于绝境。方腊设计退了官兵,下了齐云山后,在浙江帮源洞被捕。公元1121年秋,方腊在汴京遇害。 洞天福地: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昌帝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月华街: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香炉峰: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小壶天: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玉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