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国家的国怎么写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9:04:56浏览:14分类:文字大全

国家的国怎么写

“国”字一共有41种写法,是汉子中写法较多的一个。

“国”字的以下六种写法是影响比较大的:

1, 中文许多字有繁体写法和简体写法两种,“国”字也不例外。繁体的写法是“国”,简体写法是“国”。繁体“国”字历史悠久,而且在先秦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商周时期,“国”里面四四方方的“口”表示土地,旁边的“戈”表示武器。后来“口”下加了“一”横表示人,几经变化组合成为“或”。“或”曾经就是“国”字。再后来“或”外面加上一个“囗”,才成为“国”,这已经是秦代李斯制造小篆时候的事了。

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将“国”简化为“国”。关于简体“国”字的产生,还有一段小故事:本来有人提议,“国”字简化可借鉴日文中的“囯”,里面简化成“王”字,但当时这个方案遭到大部分人的否定。理由是:一个方框里放个王,从里往外念是“亡国”,从外往里念是“国亡”,不吉利。最后郭沫若说:不如加一点,变成“玉”,国中有玉,吉祥。

3,关于“囯”字(“囗”里面一个“王”)的写法,日文这样写应是有所本的,其根源还是在 中国。中国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就把太平天国的国号写成“太平天囯”。现在太平天国遗留的许多文物上都是写“囯”字的,如钱币。“囯”字在“囗”里面放一“王”字,象征洪秀全自称的“天王”,似乎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但实际上这个“囯”是更早就已有先例的,并非是洪秀全的创造。比如明代遗留下来的瓷片上就有这种写法的“囯”字。另外,明代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都收录了这种写法的“囯”。

4,要说臆造,唐代武则天倒是造了一个“国”字的新写法——“圀”。据说武则天曾经造过19个字,“圀”字是其中之一。武则天掌握唐朝政权后,有人说:“国”字里面的“或”通“惑”,请求用“武”字来镇“惑”,如此国家才能安宁。于是武则天把“国”字里面的“或”改成“武”。后来又有人说:“武” 在“囗”中,有把“武”困在里面的意思。于是武则天再把“武”改为上“八”下“方”,成“圀”了。

5,民国时期,激进的革命派对“囯”字的写法有意见:凭什么国家是“王”的?于是对封建皇权的革命,连“囯”字也要一起革掉。那么怎么改呢?有人想出了一个“囻”字,“囗”里面用“民”代替“王”,意思是“国家属于人民”的。这种“囻”字在民国初期使用过一阵子,并且一度流行到了海外。但“囻”字最终没有真正替代“囯”字。

6,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华国锋主政时,大陆曾经还有过一次短命的简化字改革。1977年12月20日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二天《人民日报》进行了试用,其中“国”字进一步简化成了“囗”字。这次简化字改革到1978年7月停止使用,只有半年多一点的寿命。究其失败的原因,大约是简化得有点过分了,容易引起混乱。不过“囗”字虽然也在简得过分之列,但仍然是古已有之的写法,《康熙字典》里就有这种写法的记录。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