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洱海有多大面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19:27:07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洱海有多大面积

洱海,湖面积为251平方公里(水位为1974米),总容量为25.3亿立方米,汇水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湖长42.5公里,平均湖宽6.3公里,最大湖深22米,平均湖深10.2米,湖周长117公里。

洱海水位1966米时(85高程)南北长42.0千米,东西宽最大8.8千米,最小3.05千米,最大水深21.5米,平均水深10.8米,湖面面积252.91平方千米,蓄水量27.94亿立方米,湖中岛屿面积0.748平方千米,湖岸线129.14千米,是云南高原仅次于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泊。

全年湖面水温为12℃—21℃。最低运行水位为海拔1962.84米(海防高程1971米),最高蓄水位海拔1965.84米(海防高程1974米),正常水位范围处于海拔1962.84—1965.84米之间(海防高程1971-1974米,以下均为黄海高程)。

名称演变

洱海,在古代有“叶榆水”、“叶榆河”、“叶榆泽”、“西洱河”、“洱河”、“昆弥川”等名称。洱海之所以最终以“洱”为名,要么说它“形若人耳”,要么说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则源于云南的习俗。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为“湖泊称作海”。这就是说,湖泊在云南多被叫做“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叶榆水”的名称多在古代文献中使用;“西洱河”则主要指洱海西南的出口处开始向西流淌、最后又与漾濞江合流的一段河道;“昆弥川”随昆弥部族的消失而很少使用;“洱海”就成为这个湖泊最流行的叫法。

但现代有学者考证认为,洱系由弥演化而来。昆明夷又名昆弥,弥字通弭,弭加注三点水作渳,后简化为洱。另有学者认为,叶榆河、西洱河、西二河(都是洱海的古称)三者中的叶榆、洱、二都是少数民族语言译音,洱、二中古音作ni,与纳西语的“鱼”读音相同,“洱海”意为“多鱼之河”。还有其它说法,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洱海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看着这个地方,你是不是也会疑惑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洱海形成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洱海形成的原因

苍山是以区域变质杂岩为主体的山脉,但后期动力变质作用强烈,退变质作用显著,构造岩带发育,其内部构造轮廓,仿若一个被断层分割的“背斜”,山体两侧的地形坡向与各自的岩向倾向一致,但地层不具可比性,形似背斜而非背斜,称为背形构造。

早在20亿年前,苍山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底层,就存在于洱海的东部,那是地球表面还是一块古老的泛大陆,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长地质演化的阶段后,大约到了5000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期,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激烈碰撞,引发了大面积的造山运动,高耸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就此形成,点苍山也随着地壳的快速抬升而崛起。

洱海属于构造湖,其形成时期与苍山一致,都是喜马拉雅地壳运动的产物。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长地质演化的阶段后,大约到了5000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期,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激烈碰撞,引发了大面积的造山运动,受东西两侧深大断裂带挟持,差异性抬升运动形成,东侧洱海是断陷形成的构造湖泊,大约在350万年前已成皱形,以后洱海经历了不同年代的大小演化,终于形成了今天的高原湖泊。

洱海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弥川”、昆明池等名 ,由西洱河塌陷形成,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故名洱海。虽面积没有滇池大,但由于水位深,蓄水量却比滇池大。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芘碧湖,源头出自罢谷山,北有弥直河注人,东南收波罗江水,西纳苍山18溪水,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1.5米,最深为20米。

洱海的生态特征

洱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弓鱼、鳔鱼、细鳞鱼、鲫鱼、草鱼、链鱼、青鱼、虾、蟹等十余种。年产数十万斤,其中以弓鱼最为著名,身形长瘦,鳞细肉鲜,号称"鱼魁",当地称为“鱼土锅”,是洱海的特产。水生植物有海菜花、菰(茭笋)、慈菇、荸荠等,珍稀水禽有棕头鸥、一翘鼻麻鸭、灰鹤、普通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等34种;药用价值的有鸬鹚秋沙鸭、黑水鸡等15种。

原有土著鱼类20种,外来11种,从鱼类优势种群的变化情况看,从5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3次演替过程,50年代,鱼类区系组成保持土著鱼类结构特点,以大理裂腹鱼、大理鲤、祀麓鲤、大眼鲤、再海四须鲃、油四须鲃等为主,年捕捞量750~1500吨,70年代末,鱼类优势种群变成克氏吻瑕虎鱼、麦穗鱼、史氏黄坳和兴凯刺鳑鮍,80年代,鱼类优势种变成鲫鱼,其产量占洱海总渔获量的70%左右,土著鱼类产量急剧减少。

洱海有弓鱼(大理洱海裂腹鱼)、鲫鱼、洱海土著鲤鱼(大头鲤,洱海春鲤,大理鲤等9种)引进品种银鱼,虾,螺蛳贝壳等等,其中弓鱼最为有名,当地有鱼魁之称,由于西洱河电站断了洄游繁殖路线,导致弓鱼到二十一世纪时就已绝种。湖产海菜是白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菜。

洱海正在由贫中营养状态向富营养化过渡,主要污染物有总悬浮物、耗氧物质、氮、磷、挥发性酸、硫化物等;年均水温16.9℃。

洱海的形成原因_洱海地理介绍相关 文章 :

1. 关于云南洱海的导游词5篇

2. 5篇介绍云南洱海的导游词范文

3. 云南洱海导游词5篇

4. 洱海旅游攻略

5. 2019年5篇云南洱海的导游词

6. 描写云南洱海的美文

7. 最新的云南洱海导游词范文

8. 大理洱海导游词3篇精彩范文

9. 《洱海》阅读答案

10. 洱海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