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犬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0:03:51浏览:11分类:动物百科

犬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犬经常漫游小道或搜寻臭迹,排粪排尿,并在"臭迹标志"处抓扒地面,如果让犬自由奔走时,它总是利用"臭迹标志"走经常走的道路。公犬比母文更喜欢漫游,并且更善于利用这种标志。这种"臭迹标志"行为使公犬知道母犬发情的信息,因为母犬在性冲动时分泌一种能使公犬兴奋的物质经尿排出,于是公犬极力追踪母犬进行交配。

母犬喜欢吐出食物喂它的幼犬。所有的犬都有埋藏骨头和食物的特点。犬向群居性动物一样。在群内可产生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比较和平地成群生活。稳定群内的等级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对食物、生存空间、竞争所引起的打斗。

在幼犬约3周龄开始吃固体食物之前,母犬舔幼犬并吞食它们的排泄物来保持幼犬的清洁。在5周龄以前,幼犬还不会离开睡窝到排粪尿区排泄,因此必须监督。

犬的最大可塑性年龄是3~12月之间,因此在5周龄时就应选择幼犬,在6~8周龄时带回家养。否则的话,因与人接触较少,很害怕人,以致不能适应,会出现恐惧性咬人,也就不能成为爱宠动物了。

犬一般有守卫其主人家庭周围的地区,以威胁和攻击赶走陌生者,但当它的走出自己守卫的范围外时。很少制造麻烦。 如果搬到一个新地方、经过1 0天又能建立新的范围。在这期间,必须严加管制,以免追逐人或咬人。

犬在主人允许的情况下攻击人或犬,这样几次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而变得危险而令人讨厌,高度受惊的犬,可因恐惧而咬人。如养成习馈,则可称为典型的"恐惧咬人",但受过良好训练和控制的犬很少发生这种问题。

公犬成年后,在外出游散步时,遇到转角或树干,习惯暂停下来,抬起一后肢排尿,然后继续前进,母犬在发情期也有类似现象,排尿前四处嗅一番,然后蹲下排尿。

犬常用摇昂、跳跃表示内心的喜悦,犬叫可能是祈求,也可能是进攻的前兆。

虽然犬早巳家畜化,但若不能合理地饲养而粗暴对待,也可使它恢复野性。

从犬的姿态表情可看出喜乐、忿怒、恐惧。犬喜爱清洁,冬天喜欢晒太阳,夏天喜爱洗澡。但洗的次数不能太多,不然会导致犬患皮肤病和增加犬的体力消耗,反而会影响犬的健康。

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承受比较热和比较冷的气候,但气候不能变化太剧烈,忽冷忽热容易生病。

犬习惯于不停的活动,故应有较宽敬的地方供犬运动,尤其是繁殖的种犬,若活动不足会出现母犬不发情或配种后不孕现象。

犬的头颈部喜欢人用手拍打、抚摸,但臀部、尾部忌摸。当犬咬架、搏斗时,常是紧咬对方,并将头左右扭动,将牙齿深深地扎进对方体内,尤其是斗犬种的犬更是这样。

部分犬有吃粪便的习惯,不但吃人的粪便而且吃犬的粪便。作为宠物犬要及时矫正,否则,有可能传染上疾病。

犬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能较快地建立起条件反射,因此对犬可以进行各种较难动作的训练。

当犬摇尾、扭动身体,在主人四周跳跃,眼睛露出光辉,耳朵向后摆动,发出甜美的鼻音,这是喜乐的表情;恐俱时,尾巴夹在两后腿之间,身体缩成一团,躲在屋角或主人身后。当它们被大声斥骂时便会一边发生哀鸣声,一边露出恐惧的神色,犬将尾巴夹在两股间,是希望缩小自己的体积,减少被伤害的面积,充分表现出自卫本能;当愤怒时,全身变硬,四肢直踩地面,背毛直立,身体放低,牙齿外露。而且两耳竖立,发出鸣声;当表示警戒时,头部高扬,尾部摇晃;当其不安或苦痛时,吠声就会不稳定,而且由鼻部发出,尾巴下垂,前脚猛抓地面,呈现一副倾诉的姿态。

犬是富有情感的动物,在感知外部环境时,犬常表现出好奇、探究、分析、认识等心理行为过程。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作用下,犬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不同品种的犬及同品种中不同个体犬都具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即使是同一只犬,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一般说来,犬的常见心理活动有: 怀旧依恋心理、占有心理、 好奇心理、等级心理、嫉妒心理、复仇心理、恐惧心理、孤独心理和撒谎心理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