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奕詝与奕欣一母所养,为什么他们最后会反目成仇?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1:57:23浏览:14分类:文字大全

奕詝与奕欣一母所养,为什么他们最后会反目成仇?

在中国历朝历代封建君王家中,立储君一直都是封建王朝最重大的事,在古代有个专有名词用来指皇帝立储这件事——国本之争。每次国家老皇帝死亡,新皇帝登基的时候,更是危机四伏,群魔乱舞。

雍正皇帝的继位诏书,“传位于四皇子”和“传位十四皇子”的小道消息一直脍炙人口,让人津津乐道。

雍正皇帝剧照

咸丰皇帝继承皇帝大位也有一些八卦传闻,而这些八卦传闻的主角基本都是恭亲王奕欣,也就是后来的“鬼子六”。

道光皇帝前前后后有名号的皇后和妃嫔有20多人,一共给他生了10个公主、9个皇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大阿哥奕纬夭折。此后二阿哥奕纲、三阿哥奕继先后年幼夭折,让道光皇帝伤心不已,直到四阿哥奕詝、五阿哥奕誴、六阿哥奕欣出生。其中五阿哥奕誴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过继给和硕惇恪亲王绵恺(旻宁亲弟弟)为嗣,承袭郡王位。

道光晚年,虽然庄顺皇贵妃陆续生了七阿哥奕譞、八阿哥奕诒和九阿哥奕譓等三个皇子,但在道光皇帝选立皇储时他们都比较年幼,所谓国有长君,所以,在这些皇子中,真正可以被立为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欣。

清朝续文献通考

咸丰皇帝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乾清门二等侍卫颐龄之女,道光初年入宫,赐号全嫔,道光三年(1823年)册封为全妃,道光五年(1825年)册封为全贵妃。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在圆明园内生下四阿哥奕詝。

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死后不久,奉皇太后懿旨,全贵妃晋封为皇贵妃,代为皇后管理后宫各项事务。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道光皇帝正式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33岁的皇后钮祜禄氏病死。她死的时候四阿哥奕詝还不满10岁,道光皇帝就让皇六子奕欣的生母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抚养。

奕詝为道光皇帝的正统皇后所生,又比奕欣大一岁,但奕欣的能力远胜过奕詝,又备受宠爱,道光皇帝曾经以“白虹刀”赐给奕欣。

虽然没有奕詝与奕欣两兄弟政治斗争的记载,但是里面却有他们老师的身影。

《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文宗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令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欣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清朝野史大观·文宗得储位之异辞》记载:“皇四子之师傅为杜受田,皇六子之师傅为卓秉恬。道光之季,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对,将借以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教恭王以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则谓咸丰帝曰,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如其言,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杜受田

虽然各个史料上的说法各异,但是咸丰皇帝不是凭借自己的才能而是凭借师傅杜受田出谋划策迎合道光皇帝的心意而得到皇位的是没有异议的,这使得自幼聪慧的奕欣有所不服,也使得自我感觉不如弟弟的咸丰皇帝对着自己的弟弟有一种自卑感,这也种下了奕詝、奕欣兄弟失和反目的重要原因。

道光皇帝晚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就让四阿哥奕詝替代自己阅览奏章和召见军机大臣。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三日,道光皇帝感到自己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拖着病躯在圆明园召见军机大臣,讨论传位大事。

第二天道光皇帝再次病危,急忙诏令宗人府宗令、定郡王载铨,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秘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及总管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文庆等十位重臣到病床前开启密匣,拿出道光皇帝手诏:“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道手诏:“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欣封为恭亲王。”而后道光皇帝逝世。

这两道上谕充分说明当初道光皇帝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矛盾心理,虽然最后决定传位于奕詝,但也不能委曲了自己宠爱的奕诉,所以,在立奕詝为皇帝的同时,也将奕欣封为亲王。

西方人描述的恭亲王奕欣

而这两道诏书虽然是道光皇帝对兄弟两的好意,最好却适得其反,反而再一次强化了咸丰皇帝自觉不如自己弟弟奕欣的感观,也再一次加大了奕詝与奕欣这对兄弟之间的裂痕。

有一道传闻也从侧面证明了奕詝与奕欣这对兄弟的不和。有传闻说道光皇帝最先立的太子就是奕欣,也是按照秘密立储制度,将名字写上了黄绫,可是被一个内监看到“末笔甚长”,怀疑是奕欣的“欣”字,于是“其事稍闻于外”。这种传言被道光皇帝听到,以为奕欣暗自揣摩圣意,四处散播,明显不够成熟稳重,难以担当大任,故“知而恶之”,乃将奕詝代替奕欣立为太子。

这个故事的逻辑更顺畅,但是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就无法判断了。

奕詝登基,成为咸丰皇帝。咸丰元年遵循道光遗诏册封奕欣为恭亲王。同时追封自己的兄长奕纬、奕纲和奕继为郡王,追封自己的弟弟奕譞为醇郡王,奕诒为钟郡王,奕譓为孚郡王。

刚开始,咸丰皇帝即位,年纪尚幼,于是就让恭亲王进了军机处,咸丰皇帝认为要秉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古训,应付清王朝越来越乱的军国大事,而双方的确因为国家日衰、朝局艰难而有一段还算不错的亲密关系。

咸丰三年(1853年)十一月,恭亲王奕欣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不久后便成为军机处的领班军机大臣,常被咸丰皇帝召见,商议军国大事。

但奕欣为人直率,敢于担当,经常与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意见相左,奕欣虽然不敢直接反对咸丰皇帝的意见,却依然导致咸丰皇帝的反感,久而久之,兄弟之间感情上的裂隙越来越大。

最后,在奕欣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是否尊封为皇太后一事上近乎决裂。

恭亲王奕欣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嘉庆十七年(1812年)出生。刚入宫的时候被册封为贵人,很受道光皇帝的宠爱,道光六年(1826年)册封为静嫔,道光七年(1827年)四月册封为静妃。道光十四年(1834年)册封为静贵妃。道光二十年(1840年)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死后不久又晋封为皇贵妃。

康慈皇贵太妃一生共有三男一女,除皇六子奕欣外,还有早殇的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下嫁景寿的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

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死得早,道光皇帝就让恭亲王的母亲静贵妃抚养咸丰皇帝长大,静贵妃对咸丰皇帝一直关怀备至,因此咸丰皇帝和恭亲王从小就很亲近,之间更像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所以,咸丰皇帝登基之后立即尊封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咸丰皇帝还经常到她的寝宫―—寿安宫去问候她,与她同桌进膳,敬她如敬自己的母亲。

但有一件事始终是两人之间的一道鸿沟,在清朝,只有皇后才能入太庙,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早逝,把咸丰皇帝视为己出的静妃,很希望在咸丰即位后能给自己加封为皇太后,但皇帝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表示,只是在其即位后,封赐给她贵太妃的称号。

奕诉。

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欣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

咸丰十一年(1861年),奕诉同意委派李泰国和赫德相继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把中国的海关管理大权交给英人掌握。同年,奕欣以巨款托付李泰国购买船舰,筹建海军。

奕欣支持曾国藩等办洋务,但他又主张削弱地方势力,引起湘淮势力的不满;由于奕欣权力受限,不能满足列强的要求,列强对他也开始不满。慈禧太后利用了奕欣,也给予了奕欣巨大权力。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的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百度百科-奕欣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