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黑色旅游是什么黑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8:17:45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黑色旅游是什么黑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你以为黑色旅游是什么?是对游客的欺骗,还是那些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见的什么的旅游的黑暗面,景点的暗箱操作?都不是,其实提到黑色旅游,还是一件十分沉重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黑色旅游是什么?

所谓黑色旅游是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

黑色旅游景点

9.11事件中被完全摧毁的世贸大厦、德国的柏林墙、韩国的崇礼门如今都已经成为黑色旅游的一部分。

来自法国的摄影师Ambroise

Tézenas在他的影集《我曾在这里》中收集了全球十多个黑色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包括纪念大屠杀,刺杀行动,大规模处决以及自然灾难的遗址。

Tézenas不想以任何特殊的身份来作任何有引导性的价值观传递,他仅仅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来拍摄下他所看到的事物本来的面貌。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四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图为前来观光的旅游团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发生种族屠杀的Ntarama教堂纪念遗址

位于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图中的罐头是纳粹用来屠杀犹太人的毒气罐

黎巴嫩抗战博物_,小男孩站在用敌军以色列的武装战车和武器做成的艺术装饰上拍照

图为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遗址,里面摆放的全是人头骷髅

看到这些其实小编心里是不开心的,是悲伤的,这些黑色旅游景点,是一种纪念,是对过去沉痛的历史,对过去那些发生的历史让人们有所思考,而不是带着一些戏谑或者娱乐的性质去观赏,去拍照。

小编也不想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考量别人,只是希望,当我们看见这样的地方的时候,心怀敬畏和反思!

介绍一下黎巴嫩

外国的名胜古迹太多了。给你介绍外国名胜与自然风光中的精品:外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列表 (亚洲和大洋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亚洲和大洋洲的38个国家以及归属未定的耶路撒冷共拥有211项世界遗产(其中1项为跨国遗产),其中文化遗产156项,自然遗产4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1项。在这个列表中,c代表文化遗产,n代表自然遗产,nc代表双重遗产。国家与地区的排列顺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的世界遗产列表中的排列顺序,基本是按照国家或地区英文名称的打头字母来排列的(考虑到中文资料的传统,本列表把中国列在最前面);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遗产项目则是按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由于官方列表的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与当前官方列表的排列顺序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说明:

1、关于亚洲国家的界定,采用中国大陆的惯例。其中某些国家,如塞浦路斯和土耳其,有时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2、这个列表包括亚洲国家拥有的地理上并不位于亚洲的遗产项目(如土耳其的遗产项目伊斯坦布尔历史区),而不包括通常不认为是亚洲国家的国家拥有的地理上位于亚洲的遗产项目(如俄罗斯的一些遗产项目)。

3、这个列表也不包括亚洲大洋洲以外国家拥有的位于其亚洲或大洋洲属地的遗产项目(如位于英国属地皮特凯恩群岛的遗产项目亨德森岛)。

目录

[隐藏]

* 1 中国(31项)

* 2 阿富汗(2项)

* 3 亚美尼亚(3项)

* 4 澳大利亚(16项)

* 5 阿塞拜疆(1项)

* 6 巴林(1项)

* 7 孟加拉国(3项)

* 8 柬埔寨(1项)

* 9 塞浦路斯(3项)

* 10 朝鲜(1项)

* 11 格鲁吉亚(3项)

* 12 印度(26项)

* 13 印度尼西亚(7项)

* 14 伊朗(7项)

* 15 伊拉克(2项)

* 16 以色列(5项)

* 17 日本(13项)

* 18 耶路撒冷(1项)

* 19 约旦(3项)

* 20 哈萨克斯坦(2项)

* 21 老挝(2项)

* 22 黎巴嫩(5项)

* 23 马来西亚(2项)

* 24 蒙古(2项)

* 25 尼泊尔(4项)

* 26 新西兰(3项)

* 27 阿曼(4项)

* 28 巴基斯坦(6项)

* 29 菲律宾(5项)

* 30 韩国(7项)

* 31 所罗门群岛(1项)

* 32 斯里兰卡(7项)

* 33 叙利亚(4项)

* 34 泰国(5项)

* 35 土耳其(9项)

* 36 土库曼斯坦(2项)

* 37 乌兹别克斯坦(4项)

* 38 越南(5项)

* 39 也门(3项)

[编辑]

中国(31项)

23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

* 泰山(nc,1987年)

* 长城(c,1987年)

* 明清皇家宫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

* 敦煌莫高窟(c,1987年)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c,1987年)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1987年)

* 黄山(nc,1990年)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n,1992年)

* 黄龙风景名胜区(n,1992年)

*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n,1992年)

*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c,1994年)

*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c,1994年)

* 武当山古建筑群(c,1994年)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c,1994年,2000年,2001年):布达拉宫(1994年)-大昭寺(2000年)-罗布林卡(2001年)

* 庐山国家公园(c,1996年)

*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nc,1996年)

* 丽江古城(c,1997年)

* 平遥古城(c,1997年)

* 苏州古典园林(c,1997年,2000年):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1997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2000年)

* 颐和园(c,1998年)

* 天坛(c,1998年)

* 武夷山(nc,1999年)

* 大足石刻(c,1999年)

* 青城山与都江堰(c,2000年)

*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c,2000年)

* 龙门石窟(c,2000年)

* 明清皇家陵寝(c,2000年,2003年,2004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

* 云冈石窟(c,2001年)

*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n,2003年)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c,2004年)

* 澳门历史城区(c,2005年)

[编辑]

阿富汗(2项)

2项文化遗产。

* 贾姆的尖塔和考古遗址(c,2002年)

*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c,2003年)

[编辑]

亚美尼亚(3项)

3项文化遗产。

* 哈格帕特修道院与萨那欣修道院(c,1996年,2000年)

* 埃奇米阿津教堂与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c,2000年)

* 格加尔德修道院与上阿扎特山谷(c,2000年)

[编辑]

澳大利亚(16项)

1项文化遗产,11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

* 卡卡杜国家公园(nc,1981年,1987年,1992年)

* 大堡礁(n,1981年)

* 威兰德拉湖区(nc,1981年)

* 塔斯马尼亚荒原(nc,1982年,1989年)

* 豪勋爵群岛(n,1982年)

* 澳大利亚东部雨林保护区(n,1986年,1994年)

* 乌卢鲁—卡塔楚塔国家公园(nc,1987年,1994年)

* 昆士兰的热带雨林(n,1988年)

* 西澳大利亚的沙克湾(n,1991年)

* 弗雷泽岛(n,1992年)

*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n,1994年)

*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n,1997年)

* 麦夸里岛(n,1997年)

* 大蓝山地区(n,2000年)

* 波奴鲁鲁国家公园(n,2003年)

* 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园林(c,2004年)

[编辑]

阿塞拜疆(1项)

1项文化遗产。

* 巴库古城及城内的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c,2000年)

[编辑]

巴林(1项)

1项文化遗产。

*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c,2005年)

[编辑]

孟加拉国(3项)

2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 巴凯尔哈德的古清真寺之城(c,1985年)

* 巴哈尔布尔的佛教寺院遗迹(c,1985年)

* 孙德尔本斯(n,1997年)

[编辑]

柬埔寨(1项)

1项文化遗产。

* 吴哥古迹(c,1992年)

[编辑]

塞浦路斯(3项)

3项文化遗产。

* 帕福斯(c,1980年)

* 特罗多斯地区的彩绘教堂(c,1985年,2001年)

* 乔伊鲁科蒂亚(c,1998年)

[编辑]

朝鲜(1项)

1项文化遗产。

* 高句丽墓葬群(c,2004年)

[编辑]

格鲁吉亚(3项)

3项文化遗产。

* 姆茨赫塔古城(c,1994年)

*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c,1994年)

* 上斯瓦涅季(c,1996年)

[编辑]

印度(26项)

21项文化遗产,5项自然遗产。

* 阿旃陀石窟(c,1983年)

* 埃洛拉石窟(c,1983年)

* 阿格拉古堡(c,1983年)

* 泰姬陵(c,1983年)

* 戈纳勒格的太阳神庙(c,1984年)

*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c,1984年)

*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n,1985年)

* 马纳斯野生生物保护区(n,1985年)

* 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n,1985年)

*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c,1986年)

* 克久拉霍古迹群(c,1986年)

* 亨比古迹群(c,1986年)

*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c,1986年)

* 帕塔达卡尔古迹群(c,1987年)

* 埃勒凡塔石窟(c,1987年)

* 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c,1987年,2004年):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1987年)-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达拉苏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2004年)

*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n,1987年)

* 楠达德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n,1988年,2005年):楠达德维山国家公园(1988年)-花谷国家公园(2005年)

* 桑吉的佛教古迹(c,1989年)

* 德里的胡马雍陵(c,1993年)

* 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周围建筑(c,1993年)

* 印度的山地铁路(c,1999年,2005年):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1999年)-尼尔吉里山铁路(2005年)

*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c,2002年)

* 比莫贝卡特岩洞(c,2003年)

*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c,2004年)

*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c,2004年)

[编辑]

印度尼西亚(7项)

3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

* 婆罗浮屠寺庙群(c,1991年)

* 乌戎库隆国家公园(n,1991年)

* 科莫多国家公园(n,1991年)

* 巴兰班南寺庙群(c,1991年)

* 桑吉兰早期人类遗址(c,1996年)

* 洛伦茨国家公园(n,1999年)

*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n,2004年)

[编辑]

伊朗(7项)

7项文化遗产。

* 乔加赞比尔(c,1979年)

* 波斯波利斯(c,1979年)

* 伊斯法罕的伊玛目广场(c,1979年)

* 塔赫特苏莱曼(c,2003年)

* 帕萨尔加德(c,2004年)

*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观(c,2004年)

* 苏丹尼耶(c,2005年)

[编辑]

伊拉克(2项)

2项文化遗产。

* 哈特拉(c,1985年)

* 亚述古城(c,2003年)

[编辑]

以色列(5项)

5项文化遗产。

* 马萨达(c,2001年)

* 阿卡古城(c,2001年)

* 特拉维夫白城(c,2003年)

* 米吉多、夏琐和贝尔谢巴的圣经古迹(c,2005年)

* 香料之路—内盖夫沙漠中的城市(c,2005年)

[编辑]

日本(13项)

10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遗产。

*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建筑(c,1993年)

* 姬路城(c,1993年)

* 屋久岛(n,1993年)

* 白神山地(n,1993年)

* 古京都的历史遗迹(京都、宇治和大津)(c,1994年)

* 白川乡和五个山的历史村落(c,1995年)

* 广岛和平纪念碑(原子弹爆炸圆顶屋)(c,1996年)

* 严岛神社(c,1996年)

*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c,1998年)

* 日光的神社与寺庙(c,1999年)

* 琉球王国的王城遗址及相关遗迹(c,2000年)

* 纪伊山地的圣地和朝圣路线(c,2004年)

* 知床半岛(n,2005年)

[编辑]

耶路撒冷(1项)

1项文化遗产。

*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c,1981年)

注:(由约旦申报)

[编辑]

约旦(3项)

3项文化遗产。

* 佩特拉(c,1985年)

* 库塞尔阿姆拉(c,1985年)

* 乌姆赖萨斯(c,2004年)

[编辑]

哈萨克斯坦(2项)

2项文化遗产。

*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的陵墓(c,2003年)

*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的岩刻(c,2004年)

[编辑]

老挝(2项)

2项文化遗产。

* 琅勃拉邦古城(c,1995年)

* 占巴塞文化景观区(c,2001年)

[编辑]

黎巴嫩(5项)

5项文化遗产。

* 安杰尔(c,1984年)

* 巴勒贝克(c,1984年)

* 比布鲁斯(c,1984年)

* 提尔(c,1984年)

* 圣谷和神杉林(c,1998年)

[编辑]

马来西亚(2项)

2项自然遗产。

* 基纳巴卢公园(n,2000年)

* 穆鲁山国家公园(n,2000年)

[编辑]

蒙古(2项)

1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俄罗斯共有)

* 乌布苏盆地(n,2003年)(与俄罗斯共有)

*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c,2004年)

[编辑]

尼泊尔(4项)

2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

* 萨加玛塔国家公园(n,1979年)

* 加德满都谷地(c,1979年)

* 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n,1984年)

* 佛祖诞生地蓝毗尼(c,1997年)

[编辑]

新西兰(3项)

2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

*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nc,1990年,1993年)

* 新西兰西南部的蒂瓦希普纳穆(n,1990年)

* 新西兰的次南极群岛(n,1998年)

[编辑]

阿曼(4项)

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 拜赫莱要塞(c,1987年)

*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的考古遗址(c,1988年)

* 阿拉伯大羚羊保护区(n,1994年)

* 乳香之路(c,2000年)

[编辑]

巴基斯坦(6项)

6项文化遗产。

* 摩亨佐达罗的考古遗迹(c,1980年)

* 塔克西拉(c,1980年)

* 塔赫特巴希的佛教遗迹和邻近的萨尔巴赫洛古城遗址(c,1980年)

* 特达的历史遗迹(c,1981年)

* 拉合尔的古堡和夏利马尔花园(c,1981年)

* 罗赫达斯古堡(c,1997年)

[编辑]

菲律宾(5项)

3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

*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n,1993年)

* 菲律宾的巴洛克教堂(c,1993年)

*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c,1995年)

* 维甘古城(c,1999年)

*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n,1999年)

[编辑]

韩国(7项)

7项文化遗产。

* 石窟庵与佛国寺(c,1995年)

* 海印寺及八万大藏经藏经处(c,1995年)

* 宗庙(c,1995年)

* 昌德宫建筑群(c,1997年)

* 水原华城(c,1997年)

* 庆州历史区(c,2000年)

* 高敞、和顺和江华的古墓遗址(c,2000年)

[编辑]

所罗门群岛(1项)

1项自然遗产。

* 东伦内尔岛(n,1998年)

[编辑]

斯里兰卡(7项)

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 阿努拉德普勒圣城(c,1982年)

* 波隆纳鲁沃古城(c,1982年)

* 锡吉里耶古城(c,1982年)

* 辛哈拉贾森林保护区(n,1988年)

* 康提圣城(c,1988年)

* 加勒古城及其城堡(c,1988年)

* 丹布勒金寺(c,1991年)

[编辑]

叙利亚(4项)

4项文化遗产。

* 大马士革古城(c,1979年)

* 布斯拉古城(c,1980年)

* 巴尔米拉遗址(c,1980年)

* 阿勒颇古城(c,1986年)

[编辑]

泰国(5项)

3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

* 素可泰古城和邻近古城镇(c,1991年)

* 大城古城和邻近古城镇(c,1991年)

* 通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n,1991年)

* 班清考古遗址(c,1992年)

* 栋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n,2005年)

[编辑]

土耳其(9项)

7项文化遗产,2项双重遗产。

*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c,1985年)

* 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石窟遗址(nc,1985年)

* 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医院(c,1985年)

* 哈图沙什(c,1986年)

* 内姆鲁特达格(c,1987年)

* 桑索斯—莱顿(c,1988年)

* 赫拉波利斯—帕穆克卡莱(nc,1988年)

* 萨夫兰博卢城(c,1994年)

* 特洛伊考古遗址(c,1998年)

[编辑]

土库曼斯坦(2项)

2项文化遗产。

* 梅尔夫国家历史文化公园(c,1999年)

* 库尼亚—乌尔根奇(c,2005年)

[编辑]

乌兹别克斯坦(4项)

4项文化遗产。

* 伊钱卡拉(c,1990年)

* 布哈拉历史中心(c,1993年)

* 沙赫里萨布兹历史中心(c,2000年)

* 撒马尔罕—文化交汇之地(c,2001年)

[编辑]

越南(5项)

3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

* 顺化历史建筑群(c,1993年)

* 下龙湾(n,1994年,2000年)

* 会安古城(c,1999年)

* 美山圣地(c,1999年)

*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n,2003年)

[编辑]

也门(3项)

3项文化遗产。

* 希巴姆古城(c,1982年)

* 萨那古城(c,1986年)

* 宰比德古城(c,1993年)

*

[编辑]

阿尔巴尼亚(2项)

2项文化遗产。

* 布特林特(c,1992年,1999年)

* 吉诺卡斯特古城(c,2005年)

[编辑]

安道尔(1项)

1项文化遗产。

* 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c,2004年)

[编辑]

奥地利(8项)

8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匈牙利共有)

* 萨尔茨堡城历史中心(c,1996年)

* 申布伦宫殿和花园(c,1996年)

* 萨尔茨卡默古特的哈尔施塔特—达赫施泰因文化景观(c,1997年)

* 塞默灵铁路(c,1998年)

* 格拉茨城历史中心(c,1999年)

* 瓦豪文化景观(c,2000年)

* 维也纳历史中心(c,2001年)

* 费尔特湖/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c,2001年)(与匈牙利共有)

[编辑]

白俄罗斯(4项)

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波兰共有,1项与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 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比亚沃韦扎森林(n,1979年,1992年):波兰的比亚沃韦扎森林(1979年)-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波兰共有)

* 米尔城堡建筑群(c,2000年)

* 斯特鲁维地质测量地点(c,2005年)(与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 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c,2005年)

[编辑]

比利时(9项)

9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法国共有)

* 佛兰德地区的贝居安女修会建筑(c,1998年)

* 拉卢维耶尔和勒勒的中央运河上的四座水力升降机及其周边设施(埃诺)(c,1998年)

* 布鲁塞尔大广场(c,1998年)

* 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c,1999年,2005年):比利时佛兰德地区和瓦隆地区的钟楼(共30处)(1999年)-法国北部的钟楼(共23处)、比利时让布卢的钟楼(2005年)(与法国共有)

* 建筑师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主要城市建筑(布鲁塞尔)(c,2000年)

* 斯皮耶纳的新石器时代燧石矿(蒙斯)(c,2000年)

* 图尔奈的圣母大教堂(c,2000年)

* 布鲁日历史中心(c,2000年)

* 普朗坦—莫雷图斯印刷博物馆(c,2005年)

[编辑]

波黑(1项)

1项文化遗产。

* 莫斯塔尔古城的古桥地区(c,2005年)

[编辑]

保加利亚(9项)

7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

* 博亚纳教堂(c,1979年)

* 马达拉骑士浮雕(c,1979年)

* 卡赞勒克的色雷斯古墓(c,1979年)

* 伊万诺沃的岩洞教堂(c,1979年)

* 里拉修道院(c,1983年)

* 内塞伯尔古城(c,1983年)

* 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n,1983年)

* 皮林国家公园(n,1983年)

* 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c,1985年)

[编辑]

克罗地亚(6项)

5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c,1979年,1994年)

* 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和戴克里先宫(c,1979年)

*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n,1979年,2000年)

* 波雷奇历史中心的尤弗拉西安教堂宗教建筑群(c,1997年)

* 特罗吉尔古城(c,1997年)

* 希贝尼克的圣詹姆斯大教堂(c,2000年)

[编辑]

捷克(12项)

12项文化遗产。

* 布拉格历史中心(c,1992年)

* 捷克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c,1992年)

* 泰尔奇历史中心(c,1992年)

* 泽莱纳霍拉的内波穆克圣约翰朝圣教堂(c,1994年)

* 库特纳霍拉:历史城区及圣巴巴拉教堂和塞德莱茨的圣母大教堂(c,1995年)

* 莱德尼采—瓦尔季采文化景观(c,1996年)

* 克罗梅日什的花园和城堡(c,1998年)

* 霍拉索维采历史村落保护区(c,1998年)

* 利托米什尔城堡(c,1999年)

* 奥洛莫乌茨的三位一体圣柱(c,2000年)

*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c,2001年)

* 特热比奇的犹太社区和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c,2003年)

[编辑]

丹麦(4项)

3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 耶灵墓地、古北欧石刻和教堂(c,1994年)

* 罗斯基勒大教堂(c,1995年)

* 克伦堡宫(c,2000年)

* 伊卢利萨特冰湾(n,2004年)(位于属地格陵兰)

[编辑]

爱沙尼亚(2项)

2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 塔林古城历史中心(c,1997年)

* 斯特鲁维地质测量地点(c,2005年)(与白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编辑]

芬兰(6项)

6项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 劳马古城(c,1991年)

* 芬兰堡(c,1991年)

* 佩泰耶韦西古教堂(c,1994年)

* 韦尔拉磨木纸板厂(c,1996年)

* 萨马拉赫登迈基的青铜时代墓地(c,1999年)

* 斯特鲁维地质测量地点(c,2005年)(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有)

[编辑]

法国(30项)

28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西班牙共有,1项与比利时共有)

*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c,1979年)

* 沙特尔大教堂(c,1979年)

* 凡尔赛的宫殿和园林(c,1979年)

* 韦兹莱的教堂和山丘(c,1979年)

* 韦泽尔峡谷的岩洞群(c,1979年)

* 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c,1981年)

* 亚眠大教堂(c,1981年)

* 奥朗日的古罗马剧院和凯旋门

蕞尔小国黎巴嫩历来都是各种国际势力激烈角逐的场所:黎巴嫩与叙利亚历史上关系特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400年间,有350年两国是在一起作为“大叙利亚省”存在的,1920年又皆由法国托管。黎巴嫩独立以来,叙利亚坚持在黎有特殊利益,至今仍有两万叙军人在黎驻扎;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关系微妙,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大批巴难民涌入黎巴嫩,巴方各种武装力量也屡屡从黎境内袭扰以色列,其引发的矛盾直接酿成黎巴嫩内战,至今仍有近50万巴难民滞留黎境内;亲伊朗的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及贝卡谷地建立反以基地,使黎巴嫩与伊朗的关系也变得复杂;黎巴嫩与以色列则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以军撤出黎南部后,边境局势虽有缓和,但仍存在许多激化局势的诱因。由于黎巴嫩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微妙,它在盘根错节的地区冲突中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伊战后,美国曾指责黎巴嫩藏匿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遭到黎巴嫩政府断然否定。

如果人们能静心观察,那么会发现在一个各种势力纵横捭阖、外交关系错综复杂的黎巴嫩之外,另有一个山川秀丽、人民聪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黎巴嫩存在。享有世界性声誉的阿拉伯作家、著名诗人纪伯伦在其著名的散文中写道: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你们的黎巴嫩是时日企图解开的政治死结;我的黎巴嫩则是巍峨高耸、直插蓝天的山岳。你们的黎巴嫩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我的黎巴嫩则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在广场上玩球游戏的少年。”

美丽的黎巴嫩,不仅出现在诗人的妙笔之下,而且也展现在每一个踏访它的游客面前:这里崇山绵延,森林茂密,海天蔚蓝,与一般人想像中的以沙漠、戈壁为主的阿拉伯世界大相径庭。由于冬春之交黎巴嫩海滨、山区温差较大,游客一天之内既可以上山滑雪,又可下海游泳,因此,山上滑雪场白雪皑皑,山麓的海滨沙滩却彩伞簇立,这成了黎巴嫩一道独特的风景。首都贝鲁特更不愧“中东小巴黎”的美誉,以白色、红色建筑为主体的城市镶嵌在碧蓝的地中海与葱绿的黎巴嫩山脉之间。

《圣经》中的黎巴嫩

黎巴嫩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公元前3000年前后,黎巴嫩人的祖先腓尼基人就在此生息,他们擅长经商和航海,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腓尼基人使用的22个字母经希腊传遍欧洲,派生出希腊语、拉丁语和斯拉夫语等多种文字,可谓西方诸语言字母的祖先。据统计,《圣经》中提及黎巴嫩的章节多达66处,位于历史名城苏尔东南10公里处的小镇迦拿,据说是《约翰福音》所载耶稣施行令水变酒的神迹的地方。历史上,黎巴嫩先后被古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拜占廷、阿拉伯、欧洲十字军、奥斯曼等列强占领,也因此留下了不同文明的印记。

《先知》在中国

近代以来,黎巴嫩成了阿拉伯文明复兴的摇篮之一。由于它濒临地中海,人口又以基督教徒为多,因而更能吸收来自欧洲的思想与观念,成为阿拉伯人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照著名历史学家希提的说法:“阿拉伯人的四方院子,通过这个窗口,向西窥视外面的世界。”一代代黎巴嫩籍的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在阿拉伯近现代复兴运动中各领风骚。美国学者爱尔伯特·胡拉尼在其名著《复兴时期的阿拉伯思想》中设专章介绍的九位阿拉伯思想家中,就有四位来自黎巴嫩。黎巴嫩文学家的地位在现代阿拉伯文学中更是显赫。其中,以旅居美洲的黎巴嫩作家为代表的旅美派,成为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个流派。旅美派文学三杰的****纪伯伦是最有世界性声誉的阿拉伯作家,其代表作散文诗集《先知》迄今已译成56种文字,总销量逾700万册。《先知》1923年问世后不过九年,偶然接触此书的冰心先生被“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哲理和流利文词”所吸引,遂将这部作品由英文译成中文,中国读者得以一睹这朵阿拉伯文学的奇葩。几年前由《中华读书报》评选的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中,《先知》也入选其中,这足以证明纪伯伦“思考了一千年的”这部杰作在中国有着无数知音。

令黎巴嫩文学引以为豪的还有当代诗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阿多尼斯。这位生于叙利亚的诗人,因无法忍受本国压抑的政治气氛而移居黎巴嫩,在此生活30余年之久,并获得国籍。他的长篇论文《稳定与变化》以罕见的勇气,对阿拉伯传统文化作了全面的批判与重估,在阿拉伯思想界引起广泛争议,而他就读的贝鲁特圣约瑟大学力排众议授予他博士学位,表现出同样非凡的勇气,堪称黎巴嫩学术思想宽容的典范。客居法国多年后的阿多尼斯于去年末重返贝鲁特,又一次掀起轩然大波,他在演讲《今日贝鲁特:是真正的城市或者徒有其名?》中猛烈抨击黎巴嫩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现状,虽然观点不免偏激、言辞不免尖刻,却也引起了黎巴嫩知识界关于社会现状及未来的大讨论。其实,阿多尼斯的经历颇能反映黎巴嫩社会的宽容性:最激进、最开放、最温和、最保守的思想都可以在此并行不悖。

中东出版中心

黎巴嫩文化的繁荣还反映在传媒、出版、教育、卫生事业上。黎巴嫩有各类报刊600多种,广播电台180家,电视台40余家,人均媒体拥有量不但在阿拉伯世界独占鳌头,在世界范围也居领先地位。黎巴嫩传媒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质量上乘,多种报刊不仅在国内发行,还行销到许多阿拉伯国家;制作精美、颇有深度的卫星电视节目,也在阿拉伯世界有着很高的收视率。黎巴嫩的出版业一直享有良好声誉,在阿拉伯世界素有“埃及人著书,黎巴嫩人出书,伊拉克人读书”之说,周边一些阿拉伯国家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文化事业每况愈下,而黎巴嫩却一直牢牢保持着中东出版中心的地位。在阿拉伯各国的书店里,装帧最为精美、选题最为独到、内容最具权威的图书,往往都由黎巴嫩出版。黎巴嫩民众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大多数人都会一、二门外语。由于近代曾受法国托管,所以法语在黎巴嫩使用极为广泛,各种商铺、公共设施的标志,全部用阿拉伯语及法语双语标明。笔者在黎巴嫩山区旅行时,曾几次找当地人问路,发现不少农民除了阿拉伯语外,还能说较流利的英文、法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黎巴嫩的医疗水平也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黎裔医生在世界上素以医术高超著称,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卸职前在美国做的那次心脏搭桥手术,即由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大夫主刀。上个世纪30年代初,“黎巴嫩人民的伟大儿子”马海德从瑞士获医学博士后,不远万里到中国上海从医,后经宋庆龄介绍与斯诺共赴陕北。从此,他的一生便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事业联系在一起,为中黎友好关系谱写了一段佳话。

音乐、时装及其他

黎巴嫩高度发达的通俗文化也极富特色。黎巴嫩音乐家在阿拉伯世界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女歌唱家费鲁丝更是当代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其地位无人匹敌,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称为“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阿拉伯世界青年一代更喜欢的那些美貌、妩媚、火辣的歌星、舞星及影视明星,也大多来自黎巴嫩,虽然这些明星在黎巴嫩国内也不无非议。黎巴嫩的时装在中东久负盛名,近年来,黎裔时装设计师更是火爆欧美,有多人跻身世界一流时装设计师的行列。现年40岁的伊利·萨阿卜的时装为众多好莱坞明星青睐,2002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哈里·贝瑞领奖时身着的那套艳压群芳的晚装,即出自萨阿卜之手,他还曾荣获黎巴嫩总统颁发的共和国勋章。黎巴嫩还以美女闻名遐迩,来自黎巴嫩的美女曾多次戴上世界**的桂冠。在贝鲁特等都市的街头漫步,到处可见明眸皓齿、婀娜窈窕的美女,打扮既入时又开放。所有这些令外来游客流连忘返,难以相信自己身处一个阿拉伯的都市。贝鲁特还拥有阿拉伯世界较为少见的众多夜总会、酒馆、赌场、跑马场,这些主要集中在东部基督徒聚集区的游乐场所,为贝鲁特带来了繁华与喧嚣,也与城市西部穆斯林聚集区传统、保守而宁静的氛围形成巨大反差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