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赐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2:22:26浏览:13分类:文字大全

赐怎么读

赐的读音是cì。

1、赐是赏给;过去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赐予、恩赐。指给予的财物或好处:厚赐受之有愧。敬称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盼赐复。

2、形声。字从贝,从易,易亦声。“易”指“双向交流”、“交换”。“贝”指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贝”与“易”联合起来表示“君臣之间交换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

3、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赐的例句:

1、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懂得珍惜。

2、人活着,是一种幸福而又艰辛的事情。因为上苍在赐予一个人生命的同时,也交付给人们许多沉重的责任。一个人,除去天真的童年和垂暮的老年,在一生中多数的时间里,都在为家庭与事业不停奔波。生活的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轻松。

3、兄弟是上天赐予的好朋友。

4、语言是赐予我们让我们掩盖自己的思想的,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时,我们感到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5、那深蓝色的夜空犹如大海一样,就是上天赐予的美丽夜晚。

6、无论怎样的沮丧,怎样的痛苦,都应该珍爱生命,以感恩的心态来接受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

赐予怎么读

拼 音?

cì?

部 首?贝

笔 画?12

五 行?金

繁 体?赐

五 笔?MJQR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予。

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教。~顾。请即~复。

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厚~受之有愧。

相关组词

赏赐

[shǎng cì]?

指长辈或地位高的人赏给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财物。

恩赐

[ēn cì]?

(动)原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近]赏赐。[反]乞求。

赐教

[cì jiào]?

(动)敬语,给予指教。

不吝赐教

[bù lìn cì jiào]?

请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话。如:「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敬请不吝赐教。」

庆赐

[qìng cì]?

赏赐。

赐敕

[cì chì]?

下诏令。

天赐遐龄

[tiān cì xiá líng]?

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禀赐

[bǐng cì]?

官家的赐与。

飨赐

[xiǎng cì]?

宴飨宾客,赏赐属下。

赐荫

[cì yīn]?

见'赐荫'。

赐姓

[cì xìng]?

谓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赐酺

[cì pú]?

秦汉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饮,朝廷有庆典之事,特许臣民聚会欢饮,此谓'赐酺'。后世王朝遂为一种宴饮庆祝活动。

赐予拼音:cì yǔ。

注音:ㄘˋㄩˇ。

词性:动词。

结构:赐(左右结构)予(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

1、作为一项恩惠而授予,恩赐。

2、恩赐,赏给。

引证解释:

1、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

引《周礼·天官·大府》:“币馀之赋,以待赐予。”

郑玄注:“赐予,即好用也。”

孙诒让正义:“凡赐有常赐,有好赐。常赐者,岁时颁赐,著於秩籍者;好赐则常赐之外,以恩泽特受赐,非恒典也……此赐予专据好赐言也。凡经云赐予者,并为好赐。”

2、赏赐;赐给。

引《荀子·大略》:“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於国家也。”

《汉书·食货志上》:“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赐予简而功无所遗,刑罚清而奸无所漏。”

冰心《南归》:“对于这些无情的自然,如阳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静息中,也是加倍的温煦馨香。这是上天赐予,惟有她配接受享用的一段恩福!”

3、指所赐予的东西。

引《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赐予无所受,亲贵来谒,道寒温外,默无言。”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高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安肯听其来贡。”

国语词典:赐给。

网络解释:赐予,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赏赐;赐给。语出《周礼·天官·大府》:“币馀之赋,以待赐予。”

赐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赏赐、给予、授予、恩赐、赐赉。

反义词:索取、讨要、掠夺、乞求、夺取。

赏赐词语解析:

读音:[shǎng cì]。

解释:赏给;赐予;赏与的钱物。

例句:这是长辈所给的赏赐。

近义:奖励 、恩赐 、给与、 奖赏、 犒赏、授与、 赠给、 表彰。

反义:惩罚。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