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2:39:02浏览:10分类:文字大全

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命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金匮肾气丸》—— 误用最多的补肾方!

自从《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名方以后,它的兄弟《金匮肾气丸》就成了壮阳的名方了。而各种专家和网友的以讹传讹,再加上“适应性广”的假象,很多以为自己肾虚的朋友,就经常会尝试服用此药了。

如果真的是肾虚引起的寒邪困于少阴,或者肾阳不能归元引起的水液代谢不畅,用肾气丸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如神。但这两种情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术后病人,比较多见。而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并不那么适合。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助人解除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我是个中医爱好者,自从2014年一场大病之后,更加喜欢中医。关于那场大病的治病过程我在其他文章中已作过大概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这篇文章想介绍一下那场大病后自己参加网络中医特训班学习中医知识,调理身体的点滴心得。为了方便叙述,就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吧。

去年12月13日,我把为自己调理身体自制的“金匮肾气丸”发在微信朋友圈中,言明试服,体验效果。许多老战友,老同学,老朋友在点赞鼓励的同时,要求我一定要公布体验结果,以资学习效尤。现在就借此文统一回复:确实有效果!

自从试服自制“金匮肾气丸”至今不到两个月,我体验最明显的效果有六条,一是吸气比以前深了,顺畅了;二是睡眠比以前改善了,入睡比较快,中间不易醒;三是食欲比以前好了,吃饭比以前香了;四是口腔津液多了,嗓子干痒的症状没有了;五是大小便更顺畅了,以前尿频的症状改善了;六是脚凉的感觉少多了,男子的阳性反应又有了。总之,身体比以前健康了。

我为什么要自制“金匮肾气丸”,是因为曾购买服用过不少成品药而无明显效果。倪海厦老师讲过:“现在有些制药厂,八味药是等量的,那个不行,不堪用的……”我想制药厂为了图方便可以用等量,为了耐储藏很可能再加入防腐剂等,再为了降成本未必使用纯正原料,这样做出来的成品,疗效不明显是必然的。

但是如今诸多原因造成中医中药不如人意,越是需求量大的中成药,疗效越不理想,这种现状一时也难以改观。为了追求健康,很多人把目光转移到中医药知识自学上来,希望通过自学获得正确的中医药理念和防病治病技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服务。近几年我参加网络中医学习班以来,试着为自己调理身体,确实得益不少。我自制“金匮肾气丸”试服,就是其中一例。但是我不建议没有中医药基础知识的朋友摹仿,因为这毕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还有相关法规限制。

我在网上学习的是美籍华人倪海厦老师的人纪中医视频课,共有五门,依次是《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五门课是中医的基础,也是精髓。初学一遍,只是找着了中医的门。入门和深造,那是一辈子的事。我只恨自己学的晚了,悟性不够好,记性也很差,不能得心应手地推广和应用。

下面仍以试服“金匮肾气丸”的效果,谈一点心得体会。中医认为人体的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相互依赖,相互为用,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精神乃治。人到中老年有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是因为阴阳不平衡,气血不调和。而人身之气根本在于先天之肾气,肾气衰弱,肾阳不足,就会依次影响肝心脾肺的功能,所以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

只因为是“先天”之本,所以易损难增,随着岁月流失,年龄渐老,肾气必然亏虚。肾气为阳,是人体防卫的屏障。肾气虚的人卫外能力差,对自然界有害于人体的各种疠气(或称病毒、细菌)缺乏抵御能力,容易感冒或染上瘟疫,一旦染病又不易治愈。据有关报道,今年的武汉新冠病毒肺炎,有基础病者或老年体弱者最易感染,而且感染后死亡率高。

正确选择服用“金匮肾气丸”是补益肾气的有效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比如食补,或修炼内丹等道家功法,这些就不在此文中介绍了,读者诸君可以百度了解。

再补充说明一下,我体验的六条效果是何道理。先说呼吸,中医认为人的呼吸不仅仅是肺脏的功能,而是心肺和肾脏配合来完成的,如果呼气困难主要是肺脏的问题,吸气浅短就是肾功能差的原因,肾功能增强了自然就吸气深长顺畅了。再说睡眠,睡眠质量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医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心肝功能正常,神魂安稳,才能正常睡眠。心肝的功能与肾脏最为密切,补肾就是补心肝,自然有益于睡眠。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的人一般是久病或老年体弱者,他们大多下焦寒湿,小肠温度低,膀胱气化差,自然小便不利或尿频,还有大便多不成形或“五更泻”。脾胃与肾关系密切,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收纳水谷精微,必须要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才能运化;而肾中所藏的精气又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与生化。如果肾阳不足,脾胃功能自然受到影响,脾胃功能失常,久而久之,反过来又使肾功能降低。因此,补益肾气,也能改善脾胃功能。

另外,肾经循喉咙,通舌下金津玉津穴道,故肾水充沛,肾气充盈,口腔就会充满津液,就不会咽干。

总之,养生的根本,一是顾护好先天之本肾,二是注重后天之本脾胃,也就是着重于养护元气和胃气,这二气合称正气。《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在大疫当前,戴口罩,洗消,隔离等等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些只是外在的被动的措施,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那么内在的主动的方法是什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心态平稳,精神内守。关注疫情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要过多讨论和传播,不要让疫情破坏了正常的心情。

二是饮食清淡,勿伤胃气。疫情来临在春节之际,采购的过节待客访亲之肉菜副食,只能留下自己享用。如果不加控制,过食厚腻,必然损伤胃气,胃气损伤,正气减弱,就减弱了防护能力。

三是动静结合,生活规律。由于疫情严重,不让出门。宅在家里,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只吃只睡,长期久坐。应该定时起床,定时室内运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广播操之类的伸臂踢腿动作也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四是预防为主,食药固本。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的瘟疫,每次大疫过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治者都有总结著述,也不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方药介绍,这些都有文献可考。其中“乌梅三豆饮”就是很好的食疗方,随时随症加减使用,有很好的固本作用,读者可百度了解详情。

五是艾烟薰消,净化空气。建议在室内(如卧室,客厅)每天用点燃的艾炷薰消30—60分钟,可以消杀空气中的病毒细菌。

以上是我学习中医的又一点心得体会,分享给读者诸君,仅供参考。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