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选”在古文中读音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2:50:33浏览:24分类:文字大全

“选”在古文中读音

选在古文中有三种发音:

(I)xuǎn

1. 遣送;放逐。

例:《左传?昭公元年》:「秦后子有宠于桓,如二君于景。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晋。」

2. 派遣。

例:《文选?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3. 选择;挑选。

例:《荀子?儒效》:「遂选马而进,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厌旦于牧之野。」

4. 量才授官,铨选。

例: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始昌,鲁人也……上甚重之,以选为昌王太傅。」

5. 指负责铨选官吏的吏部有关机构。

例:《陈书?宣帝纪》:「宜班荣赏,用酬厥劳,应在军者可并赐爵二级,并加赉恤,付选即便量处。」

6. 被选拔出来的人才。

例:《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7. 选本;选辑成册的作品。

例: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8. 《昭明文选》的简称。

例: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文章正宗》谓崔实《政论》列于《选》,今考《文选》无此二篇,皆笔误也。」

9.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例:张友鸾《秦淮粉墨图》第六六回:「经过全体的同意,今天的选举,宣告无效,明天重选。」

10. 整齐。

例:《诗·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11. 进入。

例: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舜﹞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

12. 德行。

例:《逸周书?常训》:「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终之以古。」

13. 牵引;攀连。

例:《史记?平准书》「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唐司马贞索隐:「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先至之人令之相引,似若得其株本,则枝叶自穷。」

14. 须臾;片刻。

例:《吕氏春秋?音初》:「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

15. 遍,尽。

例:《西游记》第四一回:「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选剥了衣服,四马攒蹄,捆在后院里。」

16. 通「巽」。柔弱;惧怯。例词:「选懦」、「选耎」。

17. 通「馔」。陈设;置备。

例:《墨子?明鬼下》:「春秋冬夏选失时。」

18. 古地名。在今湖北省枝江县境。

例:《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于选。」

(II)suàn

1. 数词。万。

例: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2. 一说十秭为选。

例:《太平御览》卷七五○引汉应劭《风俗通》:「十十谓之百,十百谓之千,十千谓之万,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十垓谓之补,十补谓之选,十选谓之载,十载谓之极。」

3. 通「算」。数;计算。

例:《书·盘庚上》:「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

(III)shuā 古钱币单位。

例:《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

选择的选的读音怎么读

1、“选”组词:

选择、公选、筛选、选车、甄选、差额选举、选美、选调、昭明文选、选票、选举、选修课、文选、普选、选举权、选矿、精选、评选、候选人、选题、比选、选修、竞选、优选法、挑选。

2、[xuǎn]:本义:挑拣,择。衍义:引申指“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衍义:引申指“被选中的(人或物)” 衍义:引申指“选辑成册的作品”。衍义:又用作姓。

选择的选的读音怎么读

选拼音

[xuǎn]

[释义]:1.挑拣,择。 2.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 3.被选中的(人或物)。 4.选辑成册的作品。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