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河北有一座山,风景秀美,景色奇特,这是什么地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15:11:44浏览:12分类:旅游攻略

河北有一座山,风景秀美,景色奇特,这是什么地方?

河北境内最有名的山就是太行山脉了,位于邢台市临城县的天台山就是太行山的余脉。和高耸入云、挺拔陡峭的山体不同,太行山脉虽然也有达3000余米的高峰,其给人印象更深的却是水平方向的那份雄伟,天台山景区就完全体现着这个特点。

从景区外已大致能看出天台山并不高,其主峰海拔599米,从大门口处往里看,若是留心,能发现不远处的山如一尊平躺着的大佛,静静地凝视着高邈的天空。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天台山的开发已有历史,因此景区内的硬软件设施都比较完善。登山栈道攀崖壁而建,两侧树木林立,大多是年代久远的老树,枝叶异常茂盛,蔓延至路中,游人触手可及。

虽然山势不高却不失险峻,山体直上直下,岩层呈现出暗红色,和山中生长的绿色树木形成鲜明的对照。天气晴朗时,红得鲜明,绿得盎然,浓墨重彩。有雾气时,这份生动就笼罩上一层薄纱,增加了几分缥缈感。

天台山脚下依然有人家居住,房舍相接,田地相连,让人不禁想象,日落时分,这里是否也会有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好意境。

相比于挺拔险峻的高山,天台山独有一种憨厚感,外形敦敦实实,山体整体坡度比较和缓,爬起来并不太费力气,对于非专业登山爱好者,甚至是老人孩子都比较合适。

栈道连接着处处景致,有古朴的寺庙,有精致的凉亭,也有神秘的溶洞。雨水丰沛的时节,有瀑布银练般飞流直下,水声如跳动的音符,让整个天台山都轻盈活泼了许多。

红色的栈道呼应着崖壁的暗红,雄浑的山崖如一道巨大的幕墙横亘在眼前,绵延不绝。

6月的天台山依然清凉,葱茏的树木却已有盛夏的气势。远远望去,原本高大的树木变得矮小成片,如同苔藓般爬遍山体,向着顶峰冲刺。

从高空俯瞰,山顶却是平的,如同巨大的平台,又好像一个个小圆桌,相当有趣。

如果喜欢登高望远,喜欢爬山时的那份挥汗如雨,这个夏天,不妨打卡临城天台山。

河北临城有什么好玩的?

炎炎夏日,避暑乘凉的好去处除了海边、山中,溶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于喀斯特地形较多的南方,北方溶洞数量较少,位于邢台市临城县的崆山白云洞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座。

崆山白云洞风景名胜区位于邢台市临城县327省道旁,分为崆山白云洞和天台山两个景点。打卡这里,可以爬山锻炼身体,也可以走入溶洞,观赏大自然亿年前的“杰作”,正是一举两得。

洞外平平无奇,走入洞内视野才豁然开朗起来。洞内空间广大,和一般溶洞的低矮逼仄感不同,洞高惊人,走在里面丝毫没有压迫感。

溶洞对景观的标注方式相当有新意,将名字投影在壁上,清晰明了又相当醒目。“网状卷曲石”是地质学上的名称,这种化石好像丝瓜瓤一样丝丝缕缕垂挂在高空,虽本质是石头,却又莫名给人一种柔软感。

游览线路不算长,千余米的距离主要景观就达到了将近200处,一个个景观排列密集,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从30多度的室外走入洞内,瞬间被清凉的感觉包围,走得时间长了,甚至会觉得有些冷。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根据景观不同外貌,人们联想出不同事物和故事,又按特点划分出5个洞庭——“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

眼前的石幔像极了牛百叶,悬垂于溶洞顶部,红色灯光映衬下,甚至有种鲜活的感觉。

五彩斑斓的灯光打在奇石上,把原本乳白色的溶洞变得五光十色,充满了瑰丽神幻色彩。

这些造型各异的钟乳石名称起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其中一些景点派生出各种神话传说,或凄凉唯美,或感人肺腑,在溶洞内幽暗静谧的氛围里,人们仿佛走在一个又一个玄幻故事中。

一路行来,路线时上时下,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在钟乳石上不断变换,有时以为走到了尽头,一转弯,却又柳暗花明迎来一片奇异瑰丽的景象。

岩石仿佛伸长了脖子的巨龟蛰伏在高处,栩栩如生的样子让人生出一种它在缓缓爬行的错觉。

耳边有水滴落的声音,眼前是钟乳石千姿万态的景象,共同打造出一座神秘的地下仙宫。舒适的17度,眼睛得到了满足的同时身体也逃离了炎热的困扰,这个夏季,想寻觅一份清凉感,不妨到崆山白云洞一游。

汉代房子已是有名的“丝绸之乡”,所产白绸作为贡品,时与蜀锦媲美;隋唐时期白瓷,以“类银类雪”闻名中外。临城县文化遗迹颇多。有仰韵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文化遗址、春秋时期晋临邑城遗址和汉代柏畅城遗址;隋唐时代的瓷窑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代的普利寺塔,建于明代的护城古堤和息波亭,还有竹壁村民陈氏三代人跨明清接力60年修筑的三叉两孔蛤蟆桥,至今保存完好。它们都凝聚了临城先民的智慧,铭记着临城历史的民展轨迹。

(1)普利塔

位于县城中部,因塔南旧有普利寺而得名。塔身为砖质结构,高33米,9层,塔身呈正方形,底边长7.12米,逐层递减。每层四角旧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袭来,丁当作响,为“普利晚钟”之称,为临城古八景之一。塔底级较高,外壁四周砖刻974个佛像,内壁砖刻40个佛像,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故又名“万佛塔”。塔身内有石拱门,门内有井。塔下筑有石台,台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塔东曾有亭台,旧志载,宋徽宗下晋驻于此, 命宰相蔡京书“爽亭”二字于碣上,今已废。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息波亭

位于县城西护城石堤上,俗称八卦亭,占地32平方米。旧志载,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程鹏抟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宋广业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内施斗八藻井,外为八角攒尖布瓦顶,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隶、楷两体刻着14条古文名句,字体丰润劲媚。亭内有石桌石凳,古时是文人雅士邀朋聚会之处。

(3)护城石堤

位于县城西侧,为防水患而建。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万历七年与二十五年历年修筑。古堤长800米,高3米,宽2.4米,为巨形青石筑砌。堤南端有一碑碣,长宽均为1.8米,青石镌刻,碑阳为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程鹏抟为修筑河堤的呈文,共1585字,碑文均为阴刻楷书,书法刚劲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碑文记载了河水泛滥、城池受危经过,对考证古河道的历史演变具有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

(4)蛤蟆桥

位于县城西北14公里竹壁村东。因桥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据旧志载,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完工于清康熙三十年,为竹壁村民陈志美、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接力修造而成。此桥青石筑成,长108米,宽5米,高8米,三叉两孔,呈人字形,故又名双脊桥或者双济桥,古时为临城县南北交通要道,现保存基本完好。

(5)临城煤矿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总面积0.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中央,有一对井筒,直径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浆砌而成,工程坚固。1882年,洋务派筹集资金139860元开办了石固煤矿、胶泥沟煤矿。1898年8月,中国与比利时首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1905年签订合同。主副井筒于1907年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直隶临城煤矿的建成仅晚于直隶开平、山东华德、辽宁抚顺三大煤矿,是清政府和外商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矿。1927年矿井被水淹没,生产停顿。抗战爆发后,临城矿务局的官员弃矿南逃,煤矿地面物资全部葬入日军之手。日军在这里残杀人民,毁坏建筑,用火车运走所有设备。1943年,闻名中外的临城煤矿全部变成废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