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民族风情:山东兖州民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9 23:40:59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民族风情:山东兖州民俗

兖州待客风俗漫谈

兖州地处孔孟之乡,乃“和圣”柳下惠故里和鲁王府所在地,自古以来,生活在兖州这方土地的人们,性情质朴,正直端庄,讲究礼仪,待人诚信。这些优良品德,值得后人弘扬。

兖州地区的待客风俗,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规矩”。下面略举数种,便略见一斑。

一、“请上座”与“敬酒”。贵客临门,盛情款待,置酒备筵,风俗大同小异。而兖州的“上座”,在农村则以堂屋八仙桌东首为上、西为下;在城市宾(饭)馆,则以正对门的左侧为上、右侧为下,中间是主陪人座,以便让酒。每轮敬酒必成双,以求“两好”,今天的话叫“双赢”。俗语云“孔孟之乡,喝酒成双”,正谓此也。主陪者开始先敬客人六杯酒,象征六六大顺。然后,其他人再向客人敬酒,逐一交流感情。酒至半酣,言语投机,感情共鸣,同饮同干;宴到尾声,共同举怀,以示“全家福”,酒罢用饭,尽欢而散。这里有一点尤为重要,不论宴会多晚,客人不说“饮好了,用饭吧”,主人绝不能停止劝酒,否则便是“失礼”。

二、“贵婿优先”与“闺女靠边”。新女婿婚后头一次拜见岳你岳母,在兖州地区倍受“尊荣”。不论是丈母爹、丈母娘,还是舅哥、舅弟、“连襟”兄,必让新女婿上座新女婿也必然逊让一番,再“当仁不让”地坐上首。而闺女(新娘子)一般无缘入席,多在厨房里帮忙,这绝非轻视妇女,因为这里“尊婿”之道,再加上女人一般不好酒,只有让大老爷们悠哉乐哉地“晕”一番了。当然,新女婿受到第一次“优待”后,再到丈母娘家去,可别傻乎乎地坐上座了,要让岳低父或舅兄坐上首,不然,那就是“二百五”,半吊子“,不懂事了。饮酒的规矩如前面所述,“贵婿”先要表示“喝好了,吃饭吧”,酒才不再斟,不然,岳父家人会一直“敬”下去。笔者由于在外当兵多年,回家头次登丈母娘家的门,便闹过笑话。我还认为长辈们不说不喝,咱要表示尊敬地一直喝下去,结果把舅父、姨父、舅兄们“灌”了个晕天乇地,若不是丈母娘暗中提醒非得“撂”倒几个不可,那就丢人喽。可见这“敬酒”规矩有利也有弊。

三、“女人酒宴,男人别掺合“。喜剧大师卓别林有一则笑话,说是房内有五只苍蝇,别人问他能不能分出公母,卓别林答曰“能”,并指出二只飞落镜子上的是母,而三只落在酒杯上的是公,皆因为女人爱打扮,男人爱喝酒也。其实,喝酒并非男人“专利”,在兖州,有种专供妇女参加的酒宴——“吃喜面”。即女人生孩子后第九或第十一天,娘家人——婶、嫂们看望坐月子的闺女时而专设的筵席。虽然,吃喜面的风俗各地都有,但在兖州却十分讲究,基本是一律的妇女现场参加,男爷们是不能“偎边”的。当然有几个“鼻涕客”半大小子也无伤大雅,但成年男子绝对别“掺合”进来,否则,会让人笑掉大牙。

兖州的待客风俗很多,以对待客人或亲友真诚、恭敬、周到、热情为宗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陈规陋习逐渐摒弃,但兖州人待客的好传统、好品德也不断得到遵循和继承。兖州人“端信、尚贤、崇善、兼容”传统美德正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兖州城语言举隅

兖州城东西长不到五里,东到金口坝才七里。这一距离在语音上却有不同。

叔:金口坝一带读叔为shu(阴平)

城西关一带读叔为shu(上声)

这是在语音上,另外在呼语上也有不同。

金口坝一带称父亲为嗲dia(上声)

城西关一带称父亲为爹die(阴平)

按:中国古代称父亲为爹,如京剧中说白称“爹爹”,双音叠词;或“老爹”,前加修饰定语。他如元曲、明清小说均可找到例证。

闲话兖州

很多的人,把兖州都念着衮州,这一“滚”,就滚得没了文化。

真正没文化的还是兖州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年,十三岁,第一次随父亲去兖州。谁知道这个有着很多地排车和洋车的地方,就叫兖州呢。父亲说,今天,我领你进城看看。进了城,就叫城里。

当时,对城里的印象是小和尚下了山的印象:城里的老虎,比我们村的老虎脸白,穿得也干净,从旁边走过去,还能闻到雪花膏的香味,这香味儿,隔开了一个农村孩子和城市人的心理距离,也唤起了一个少年朦胧而不确定的意识。

知道自己和兖州有关是在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把一封信交给我,让我带回家去给父母,从信封上,我看到了“山东省兖州县道沟公社巨王林村华家街”,其它的字,都还认识,就是这个上下结构的六兄,我念成了滚。老师一听就说,滚,那叫盐,兖州的兖。还滚呢。快滚回家吧!

从此,我知道,这个被人误读作“滚”的字,念“兖”。这个兖,在字典里仅做为地名使用,而且,自己就是兖州这地方的人。

我是兖州人吗?

不是兖州人——兖州人,指的是兖州城里的人。

我不是兖州人吗?

不是兖州人我又是那儿的人呢?

你是是兖州人,是兖州的乡下人。管户口的杂种这样说我。

兖州是什么?兖州在我的意识里也是城里,城里才叫兖州,城里抹着香喷喷的白浆糊的人,才是兖州人,而自己确实是兖州的乡下人。

兖州人最爱讲的故事是毛主席和邓小平。毛主席说,唔,兖州,兖州有隋塔。

兖州的塔叫兴隆塔,毛主席说得很对,塔是隋代建筑,历尽风雨几千年,炮火连天几十年的兴隆塔,至今完好挺拔。

当年,兖州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兖州的空气也没有污染,站在塔顶上,往北看,泰山山脉连绵,像一条绿色巨龙,直奔东边大海舞去;南看峄山峰顶,白云围绕,气象万千;西看运河,如一条白色绶带贯穿南北,近看塔下,泗河由东向西而来,在塔东向南轻轻调头,绕塔而行,直奔西南的微山湖而去,波光鳞鳞,祥瑞千条,两岸白杨挺拔,绿柳依依,又有鹭丝水鸟,时常徘徊塔前河滩,当真人间美境!

兖州的老人们说,兖州四周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厚实的土地,几千年来,再旱再涝,其它地方颗粒不收,但兖州总能收获一季的庄稼,麦子淹了点玉米,玉米淹了种荞麦,荞麦旱死了点绿豆,准不会让人一年无获。

兴隆塔所“镇”的是一鳌鱼,此鱼眨眨眼就会闹地震;此鱼摆摆尾,便会江河无界,世界一片汪洋;要是这个鳌鱼不小心翻个身,那就天塌地陷,日月无光。

所以,毛主席对这个隋塔很重视。

邓小平来过兖州两次还是三次,老百姓记不住了。老百姓记住的是在兖州火车站。在兖州火车站,邓小平问,兖州的领导同志来了没有?结果,兖州的领导被警卫隔在了外边,里边,是济宁市的领导。

邓大人问,不是兖州管着济宁吗?你们来干什么?我要见见兖州市的同志。

大家给他汇报,说是济宁管兖州,邓小平同志听了说,唔,济宁管兖州,济宁……兖州……唔,历,都是兖州管着济宁呐。

兖州确实管过济宁、邹县、曲阜,当然还有宁阳什么的。邓小平说得没错。

《尚书·禹贡》最早记载了兖州。

兖州,是大禹治水以后,划分九州之时而有了名堂。但还有说从黄帝时就“方制九州,列为万国。”兖州的“兖”是什么意思呢?一说,“兖,端也,信也。”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意思。

兖州,在汉代时,管着八郡百县,比现在济宁地区的地盘都大,在兖州当官的,是二品级别,标准的省部级衙门。

当时汉代有十三个兖州一样的刺史州部,如此说,比现在的省委权限都大,刺史这个官,可是又管军又管民,是和封王们对抗的主要力量。

这也是兖州老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州”这个词也很厉害:“水中可居者曰州”,指很广阔的地方,四周都是水,中间者才叫州。这个州,就是现在五大洲的“洲”的意思。古人逐水而居,最是会生活和享受的,他们看中了这个地方,才能叫这个地方为州,看不中的,还不定乱叫个什么名字呢。比如说“日本”。日本,能是个好名?

兖州人骄傲的还不仅仅是地名好,不仅仅是皇天厚土旱涝保收,还有水好。兖州的水,是鲁西南的水,这没二话。小时候进兖州城,见一老头赶着牛车,拉两个大木桶,父亲就告诉我,这是卖水的。

水也能卖?当时觉得这事怪怪的。

兖州确实有卖水的,虽然兖州城里有很多条小河,当时的小河也没污染,很清很绿,有不少人家就用河里的水洗衣做饭,但生活讲究的人家,茶馆,饭馆,都买水喝,买的水也不远,是城东金口坝的泗河水。

兖州火车站下,就曾挂一招牌:纯泗河水烹茶。

兖州境内有泗河——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泗河、有汴府河、白马河、南泉河四大水河。

这是有名的河,没有名的河,太多了。我小时候,就曾到小泥河里去摸过鱼,到东大沟洗过澡,这些都是没名的小河,当时有鱼有虾,现在,全被推平了。

兖州还有几条地下河,别的不知道,兖州城南有一条东北西南的大河,却是大有名堂。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苏联来专家在我们村后边开矿,打下去一百多米深,上来的全是沙,唿一下子,整个井就报废了,连设备也没打捞上来。现在,那儿只剩个大井筒子,深不见底,里边,有一种红眼的蛤蟆,很是吓人。老人们说,这种蛤蟆就是地下河里的,吃人。

1981年,国家派人来进行资源调查证实:兖州地下水流向是由东北自西南,含水二至三层,沙层厚度为二十多米,估计储水量为19.25亿立方米。

兖州的水也很有脾气,当年,孔子就是站在兖州兴隆塔的东边悟出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老夫子的家,紧靠着沂河,沂河河宽而水平,特别适合光腚孩子在里边洗澡,所以,孔子才觉得领着几个人去洗个澡,唱个歌,回来的路上再拔人家的几个萝卜吃,是很好的一种生活。但他见到泗河时,就觉得水流湍急,吼吼有声,才显出不舍昼夜的急促。

这种急促也使兖州人的脾气里,宽厚实在之余,也多了几分强硬和慌乱。

兖州人说话,比起吴越之地的燕语莺声来,显得嗓门粗大,又夯又石;比起东北人的直爽和准确,又显得后音太重,词语也太没有余地。老百姓说,说句话,就要砸一个坑。

整个的一个拧吊别筋认死理。

兖州人做生意,最烦讨价还价,一律一口价。“济宁州的买卖拦腰砍”,而在兖州,你降个百分之十,卖东西的就跟你急。

请朋友们注意,您和兖州人交往,千万别说兖州孬,谁说兖州长孬兖州人跟谁急。

兖州人天生的本土意识强。

古代的兖州,“家家自以为颜路,人人自以为求由,人皆知读圣贤书,文质彬彬乎过人,弦诵洋洋乎盈耳”,孔子的七十二贤当中,第一大弟子颜回就是兖州人,他家陋得,*时改为红旗一村,现在叫三官庙。比颜回早一点的一个叫柳下惠的人,坐怀不乱,美女夜入其怀而不*,千百年被人们或佩服或嫉妒,或不屑,或怀疑,但他之所以被人们议论着、评点着,就在于他的这个性格和为人。

《孟子》中说,柳下惠这个人“不羞污君”。换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嫌当官的混蛋。他自己则是不因为官小而辞职不干,总是尽力去做事的人,人家不理解他,他也不怨恨什么,“遗失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过,悠悠然不忍去也”。

于是,一向看不起人的孟子也由衷地赞叹:“柳下惠,圣之和者。”

嘿,看看,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和圣,则是柳家的这个大儿子。

其实,柳下惠姓展,他家住柳下邑。柳下邑在兖州。

柳下惠的性格影响了兖州人的性格几千年,到今天,兖州人堆里,很少能找出几个当大官的来。兖州城里的人,混个副科级就很满足。兖州乡下的老百姓,能吃上公家饭就又很满足。

“滕”当姓氏怎么读

就读téng啊呵呵

滕怎么读怎么组词

téng慢滕滕、

滕六、

滕室、灌滕、

竹滕、

滕口、滕阁、

铺滕、

滕屠郑酤、

滕薛争长、

滕王阁、

滕王阁序、

滕公佳城

滕女怎么读

媵女,yìng nǚ,指侄娣从嫁者。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地位较低的女子。

古代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古代称姬妾婢女:妾媵。媵侍。 送,相送:“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中文名

媵女

拼 音

yìng nǚ

注 音

ㄧㄥˋ ㄋㄩˇ

释 义

指侄娣从嫁者

笔 画

13

滕怎么读音是什么

[读音][téng]

[解释]1.水向上腾涌;引申张口放言:“咸其辅颊舌,~口说也”。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3.姓。

滕侍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滕 #téng

释义①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滕州。②姓。

滕〈动〉

(形声。从水,朕声。本义:水向上腾涌)

同本义

滕,水超涌也。――《说文》

百川沸滕。――《诗·小雅·十月之交》

滕,《诗》曰:“百川沸滕”。水上涌也。――《玉篇》

引申为张口说话

滕口说也。――《易·咸》

范君独判于心,不畏滕口。――唐·韦瓘《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

又如:滕口(张口放言)

滕 〈名〉

西周分封的侯国名

春秋滕侯,文王子叔绣之后。国在今山东衮州府滕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县名

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西南。

滕右边的字怎么读

该字音义不详,在此向有识之士请教。

滕这个姓氏怎么读潮汕话

拼音: téng , 笔划: 15

部首: 水 五笔: eudi

基本解释:滕

téng

水向上腾涌;引申张口放言:“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姓。

笔画数:15;

部首:水;

腾怎么读?

腾读作:(téng)

可以组词:奔腾、欢腾、腾跃、腾空、腾云驾雾等。

腾字百科小摘录:

腾字属于汉字。本意指马快速奔跑,现拥有多重词性。主要指跳越奔腾之意。在方言中也有其他的解释。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