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侗族有什么特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02:07:54浏览:10分类:旅游攻略

侗族有什么特点?

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甘”。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毗连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侗语吸收了不少汉语成分。1958年国家帮助其创造了文字。侗文采取拉丁字母的形式,受到人民群众欢迎。侗族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盛产水稻和烟叶、棉花、茶等经济作物。侗族地区林业发达,有“杉海”之称。侗族有优良的建筑技术,侗寨依山傍水,杉树造的二至五层吊脚楼房很有特色;鼓楼和“风雨桥”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妇女善于纺织、刺绣。侗族服饰多用自制的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穿青、蓝、紫、白等颜色的衣服。侗族服饰用作装饰用的花边、腰带和头巾,多由侗锦织成。它是由黑、白两色棉线或用棉纱和彩线交织,花纹有鸟兽、几何图案等。侗族姑娘佩戴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银饰的种类繁多,工艺精致。侗家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热心公益事业。侗家有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主方在路旁门楼边设置板凳、竹竿等障碍物,挡住客方,一唱一答,歌词诙谐逗趣。侗族好唱歌,以“鼓楼大歌”著称。

“鼓楼大歌”不需借助话筒,也不需乐队伴奏,因为它有非凡的韵律感。

别有风格的鼓楼和花桥,不用一钉一卯,均用杉木挖榫衔接,大小木条斜穿套,纵横交错,分毫不差。同时还巧妙运用杠杆原理,采取挂枋吊柱的形式并配以雕梁画柱,造型奇特,工艺精美,飞檐重阁,蔚为壮观。

黎平侗乡的民俗文化

大雪节气过后,地寒冰封,雨凝为雪,当中国大地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在蛰伏过冬的时候,黔东南地区的侗族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节日,侗年的到来,让整个肇兴侗寨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欢乐中。

对于黔东南,我一直觉得很神秘,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33个少数民族, 占贵州总人口的80.2%,而侗族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民族,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

对于肇兴侗寨,一直都充满了向往,当知道冬月初一就是传说已久的侗族过大年的节日时,我从我的北方小城,一路辗转来到了这里,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寒冷的冬季,侗族人喜欢在鼓楼围坐一起,烤着火聊着天,热络而亲热的感觉,充满人间烟火气。

每年的冬月初一,是黔东南肇兴侗族最期盼的日子,一年一度的侗族新年,在这一天拉开序幕。吃年饭、喝油茶,打年粑,对大歌,我在肇兴侗寨跟着当地人一起过侗年。

一大早整个寨子就沸腾起来,到处是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这里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 时尚 旅游 》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 旅游 目的地”之一。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在肇兴侗寨,可以看到寨子里有很特别的鼓楼,这也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只要有鼓楼的地方,肯定就有侗族,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还曾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流水悠悠,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上,随处可见的扎染工艺品,看着十分养眼,很喜欢这样蓝白色调的物件,素朴中的余韵悠长,让人赏心悦目。

整个肇兴侗寨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依山傍水的侗族山寨,美成了一幅浓淡皆宜的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候理由很简单,只因这里有我爱的青石小巷,古朴的木雕花门窗,纯棉布的衣裙、叫不上名字的花朵以及素朴的青花布料,还有那满大街散发出来的慵懒味道,木制的吊脚楼在经年岁月的沧桑里始终沉默着,保持挺拔的姿态,历久弥新,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这就是我和肇兴侗寨的缘分,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

新年的第一天,侗寨的人们聚集在仁团鼓楼的广场处。人们开始新年长桌宴的准备工作,鼓楼是侗寨人的公众场所,人们闲暇时光就会在这里聊天,休闲。肇兴侗寨的鼓楼具有 历史 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 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

袅袅炊烟升起在吊脚楼的上方,蒸熟的糯米饭,染成缤纷的色彩,做出来的五彩花枝,煞是好看,看着侗族姑娘一个个脸上的笑意,就知道这样的时光对于她们来说,有多么喜庆欢乐了。

一上午的时间,寨子里都十分热闹,在鼓楼旁边,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下午的长桌宴做准备,炊烟袅袅升起在吊脚楼的上空,好久没有参加这么热闹的过大年活动了,依稀又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我也跟着当地人一起,参与到新年的欢乐中。

侗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新年的这一天,人们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抬官人这个特别的活动,我是第一次见到,打扮俊秀的男童、女童身穿奇特的“官家八团花衣服”,侗寨人用轿子把他抬着在全寨游行,场面十分热闹。

侗族民族风情浓郁,有着极深远神秘的文化内涵,很多喜欢民俗文化的 旅游 爱好者会专程前来参与侗族过大年的活动。我觉得抬官人这个民俗活动,就很值得我们参与,背后的故事,也和侗族在漫长的 历史 发展有关系,形成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就需要深深挖掘了。

侗族没有文字,侗族的歌曲一直都很动听,侗族歌曲可以分为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其是侗族大歌, 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贵州的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朴神秘的边寨风光,孕育了热情淳朴的侗家人,隆重而盛大的侗年,是侗族人的盛事,也吸引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和侗族姑娘一起,欢快的唱歌跳舞,街上到处是欢乐的笑声。

当我走在肇兴侗寨的青石板路上时,恍然有了不真实的错觉,这个古寨始终保持着自己缓慢的节奏,无论过往多少云烟,古城一直不缓不急,日升月落,云起云涌,这里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10大 旅游 首选地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迎宾酒、抬官人、对大歌、长桌宴,鞭炮声声,歌声不断,我在盛装的侗家儿女中间穿梭,我在长桌宴上把酒言欢,这个冬天,我在肇兴侗寨过大年,和侗家儿女一起享受新年的快乐。

中国侗族分布在湘、黔、桂毗连地区和鄂西南一带,计有二百四十多万人口,在贵州聚居的侗族为全国最多,而黎平县聚居的侗族人口为全省最多。由于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浓郁纯朴的侗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侗族历史文化在黎平得到了最集中的表现。鼓楼和花桥是侗乡的标志,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且风格迥异。肇兴纪堂鼓楼、地坪花桥和侗戏鼻祖吴文彩墓,均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节日活动较为频繁,如斗牛、摔跤、踩歌堂、吹芦笙、抬官人和祭萨等等,几乎遍及全县各地。侗家大歌更是名扬海内外,1986年,9位侗族姑娘(其中黎平籍6位,邻县从江籍3位)走出国门,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登上世界乐坛,初次给了世界一个震惊;1988年夏,这6位黎平籍的侗族演员,又随贵州省民间艺术团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远赴意大利、匈牙利和奥地利演出,国外新闻媒体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清泉闪光之音乐”。如今,这些被誉为东方艺术奇葩的侗族大歌、琵琶歌、叙事歌响遍黎平和邻县从江、榕江的一些村村寨寨,且有发展,一下子能拉出几百人的歌队上台表演。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