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卢成堆:不忘初心 居安思危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0 09:34:00浏览:7分类:星座大全

卢成堆:不忘初心 居安思危

编者按: 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力。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非公经济人士“青蓝接力”培养行动,旨在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养,通过大力实施“十名领军、百名骨干、千名创星”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计划,建构师徒团队(Mentorship Team)、微讲坛(Mini-Forum)、同馨思享吧(Minds Sharing Salon)、双月谈(行)活动(Dual-Monthly Activity)、年度乐享会(Annual Enjoyment Meeting)等“5M”常态化培养行动模式,有力促进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接棒接力”、健康成长。

 为总结我市“青蓝接力”培养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好故事,汇聚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正能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温州网、世界温州人杂志社、世界温州人云社区等媒体,深入各地开展以“青蓝接力、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宣传采风活动,现撷取精彩,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温州网9月26日讯(记者 黄梦思 实习生 林伊乔) 他出生于苍南县一个贫苦家庭,凭借着一股创业激情,白手起家打造瓷器王国,年仅29岁的他借助资本改革带来的红利,迅速做精做强,助推企业成为温州市第一批新三板挂牌企业,成为一名草根创业者。

 他就是温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刚被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创业先锋奖。他将他的成功归纳为一句话:不创不奇迹。

两次 创业 失败? 耗尽人生第一桶金

 卢成堆的老家位于苍南县赤溪镇一个偏僻小山村,从小清贫的生活,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2004年,因家境贫寒,卢成堆高中求学时就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发传单、贴海报、推销小灵通、兜售电话卡。肯跑腿又肯动脑的卢成堆,在通讯行业做得顺风顺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初尝甜头后,他顺势开了一家校园通讯门店,但不久就陷入亏损。紧接着,他又和朋友合开手机卖场,又因山寨机质量问题频被投诉,卖场也被迫关门收场。“人有点飘起来,于是摔了跟头。”他笑着说,当时母亲告诫他,走路脚跟要落地,提醒他扎实干事,踏实做人。

 两次开店失败,耗尽了卢成堆赚来的第一桶金,但他的创业故事才刚刚开始。

不创不奇迹白手起家? 打造瓷器王国

 2007年,卢成堆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但这并没有阻断他继续创业的激情。爱折腾的卢成堆在创业道路上再次扬帆起航,快递代理点、专升本咨询服务店、中介服务、数码店、眼镜店等等,短短两年时间,他陆续开了六家店。

 每当回忆起当年创业的点点滴滴,第三家店的开业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开业之初,11位大学生商量着如何在开业时,为新店造势,提高团队创业激情。初生之犊不畏虎,卢成堆扬言要请市领导剪彩。2008年6月2日,生平第一次去市政府的他,在保安的两次阻拦下,凭着一腔创业热情,打动了一位工作人员,得以有机会在市领导面前表达自己的创业想法。

 当年6月6日开业时,多位市领导如期而至,令卢成堆倍感惊喜和感动。该事件引起当地媒体关注,“卢成堆”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回忆起那段“打了鸡血”的岁月,卢成堆不禁感叹:“机会是靠自己创造的,强者制造时机,弱者错失良机,这也让我认识到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可贵。”

 从那以后,卢成堆把“不创不奇迹”作为人生座右铭,始终坚持“燃烧青春激情,挑战无限巅峰”,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也为他打造瓷器王国奠定了基础。

 2009年9月25日,卢成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在翻阅报纸时,他看到一则有关餐具美容师的报道,在温创业的湖北籍小伙子尚建伟可以修复任何破损餐具,且看不出痕迹。卢成堆用了3天时间,调查了温州餐饮酒店瓷器损坏的情况,发现每家酒店每年至少有几十万元的餐碟破损开支。

 “陶瓷餐具弃置后,经太阳光照射容易造成铅性和铬性污染。拉到海里填埋,又百年不烂千年不化。”卢成堆说,餐具修补技术,不仅能为酒店节省开支,还能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和浪费,可见瓷器修补行业十分有发展前景。于是,他当机立断,卖掉自己新买的新车---福特福克斯轿车,筹了30万元,与尚建伟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补碗公司——瓷爵士,开始了瓷器修补生意。

 从手工打磨到机器打磨,从免费帮对方补碗到获得知名星级酒店的认可,从蹬着一辆三轮车到处收碗到开辟全国两百多家加盟店,从餐具修补的小企业到集高新技术陶瓷产品研发、陶瓷销售和瓷器修复业务于一体的公司,从实体销售发展到线上线下全面布局,卢成堆从“补碗”这一不起眼的行当出发,做出了一番大成就。去年,瓷爵士净利润高达3680多万元,30万元启动资金在他手里翻了100多番。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瓷爵士走向世界,“让‘China’(有‘中国’和‘瓷器’的双重含义)在世界上更耀眼”。

 此外,温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国内最大的餐具销售电商龙头企业“华君”、“格莱克”等,抢占线上餐具产品销售渠道,借助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企业经营效益优异,2016年全年实现利税3680.24万元,成为地方纳税功勋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明星企业。卢成堆表示,现力争尽早实现瓷爵士股票在国内主板市场挂牌交易。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定向增发完成1.8亿元融资项目,并全资收购国内肉松行业龙头企业“唯新食品”。

办公室摆放 祖宅门槛 ? 两重寓意发人深省

 卢成堆虽少年得志,但比同龄人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稳重。他的办公室摆设简单,处处告诫自己:切勿得意忘形,居安要思危。

 一块破木头被精心安置在玻璃罩中,这块木头既不是金丝楠木,也不是黄花梨木,而是卢成堆祖宅的门槛。门槛上有多道凹痕,是世世代代的卢家人坐在上面劈柴时留下的刀疤。卢成堆将祖宅门槛摆放在办公室,为了提醒自己,树不能断根,人不能忘本;二来勉励自己,创业就像跨门槛,跨过去是门,跨不过去永远是槛。

 门槛的上方挂着一块陶瓷烧制的匾,匾中苦瓜悬挂在甘蔗上,左上角有一座大山,下面是起伏的波浪,左右分别刻着“得意勿忘形”“饮水要思源”。“苦瓜和甘蔗寓意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卢成堆说,“我老家背靠大山,告诉我要脚踏实地;门口就是海,告诉我要以大海般的胸襟去拼、去博。”他用这块自己设计的匾时刻警醒自己:如果得意忘形,则爬得越高,摔得越疼;如果不懂得饮水思源,再大的成功也失去了根基。

 他还在办公室里设置了一个“悬空台”,脚踩着的玻璃下面堆放着破碎的瓷片和铜钱,前者象征瓷器修复,后者象征财富,“悬空台”下还有“抵制诱惑”四字。卢成堆以盘碗修补起家,通过“破碎重圆”使垃圾成堆变成财富成堆。他时常到“悬空台”上走走,提醒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本行,抵制金钱的诱惑,抵制非专业诱惑,不要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不能因欲望迷失了方向。

 29岁的卢成堆虽然没有父辈积累的资产和经商经验,但他怀着满腔“不创不奇迹”的创业激情,学习成功人士的经商之道,在经商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进。

郭明义。

他是好人中的另类,他“好”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所行善举的彻底让闻者无言以对。

52岁的郭明义,戴着一副老式大框眼镜,笑容憨厚,肤色略黑,放进人群中,顷刻就找不到痕迹。

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

与众不同的是,他是好人中的另类,“好”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所行善举的彻底让闻者无言以对。

他20年献血6万多毫升,是全身血液的10倍;他资助180多名贫困儿童读书,自己却几无存款;他家徒四壁,新买的电视,留不了几天,就转手捐赠……

与热衷慈善的富豪不同,郭明义只是一名收入很少的矿山工人。1982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的齐大山铁矿工作。

鞍山是他的故乡,也是雷锋工作过的地方。

在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他用众多善举,使平凡的生活近似传奇。

因为善举,他获得无数荣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鞍钢矿业公司模范***员……矿业公司领导甚至称,因为郭明义整个“矿山人”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然而,也有无数的非议涌向他。一次婚宴上,老同学们甚至嘲讽地问他,“我玩麻将没钱了,赞助点?”“我的孩子也在上大学,能不能也赞助赞助?”

这些冷嘲热讽,郭明义习以为常,淡然处之。他的生活也总是这样,无时无刻不被赞誉和非议包裹。

曾有轶事称,有人逗郭明义,说鞋坏了,郭明义马上就脱下鞋给他。

在别处,这可能只是一个笑话,但在齐大山镇,人们相信这是真的。

这让每个到访者都很好奇,“好人”郭明义,究竟做过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傻人”郭明义

曾有人嘲笑他,称他为“傻子”,因为他对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却把钱捐给别人。他也曾受委屈,但反过来一想:雷锋当年不也被人称为“傻子”吗?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傻子”?

郭明义家并不富裕,房子40平方米,家用电器寥寥无几,存款时常归零。

他并非没有机会拥有大房子。矿上几次福利分房,郭明义都有机会,可他一次申请都没有交过。

旁人问他,他说,看到还有许多同志没有房子住,机会就让给他们吧。

有人甚至私下联系他,“你不要,你可以申请下来,然后卖给我,一大笔钱啊”。郭明义当场回绝,这不符合他的处事原则。

海城有个孩子每天要走4公里路上学,郭明义听说后把自行车送了过去。妻子又为他买了一辆。不久后,他听说汤岗子小学的一个贫困生上学路途遥远,这辆自行车再次成为赠品。

无私奉献成了他刻在骨头里的习惯。

1997年,矿上开展创星级公路会战。作为普通机关人员,郭明义只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的工作。但为调动作业区20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他说只要大家加班加点,超额完成每天工作量,就天天请他们吃饭。

十几天里,大家每天都干到八九点钟才收工,他也每天都请大伙到饭店吃饭。

当时人们以为郭明义请吃饭的钱肯定能报销。但事后很久,大家才得知,他在饭店赊了2000多元的账。

当时郭明义一家收入还不足1000元,而且他还在捐款助学,早已囊中羞涩。在外地进修的妻子回家后,才用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抹平了这笔账。

在他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给别人的,没有什么比帮助别人更重要。

2009年春节前夕,郭明义午休前接到血站的电话,问他能否提前捐献血小板。他知道血小板保存期特别短,一般都是按照预约的捐献时间采血,没有重症病人血站不会打电话。

天降暴雪,道路难行,郭明义跑出很远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到血站。一名重症孕妇正等待他的血液。

血站让他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他不肯,“不行,还有孩子呢。”最终他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采集结束时,疲惫的他在采血床上睡着了,孕妇母子则平安得救。

今年3月,辽宁一大学生患上尿毒症,无钱换肾,家里唯一有收入的母亲准备捐肾救女。

“她妈妈可是家庭的支柱啊,身体万一垮了怎么办?”从报纸上读到这则消息,郭明义当即决定捐肾。开车送他去医院的朋友钟明杰一听缘由,也要捐。

人体有两个肾脏,摘掉一个之后,仍然能够存活。这是果断得近乎鲁莽的郭明义和他的朋友对于肾脏的全部了解。

郭明义的肾没能捐出去,因为不匹配,他扔下身上全部的200元,“出来急,就带这些”。

郭明义76岁的老母亲得知这一事情后,拿起电话就哭:“这么大的事,咋不先给我通个气呢?”妻子又心疼又后怕:“你觉悟再高,自己的身体不要了?”

其实,郭明义并不是不愿意跟家人商量。他的思维常常简单得惊人,他没觉得这是件多么重大的事,以至于当人们赞扬他的崇高时,他会感到不解。

“黏人”郭明义

鞍钢的很多人都是在浴池里认识郭明义的。在这里他一边为工友搓澡,一边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1990年,齐矿号召职工参加义务献血,此后20年,郭明义坚持每年献血,累计无偿献血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量的10倍。

工友张国斌13岁的女儿患上白血病,他在矿上发起爱心捐款的同时,更思考要救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国内捐献者不多,配型成功的概率低。能不能在矿里组织捐献活动,每增加一个捐献者,不就增加一分希望吗?

于是他自己动手写无偿献血倡议书,向工友宣传。下班后工友洗澡,他常常不顾劳累,跑到澡堂里帮助工友搓澡。“我帮你搓搓背。”“不用,不用……”“没事,我来,我来……”郭明义说着就开始搓。他一边搓,一边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搓完一个,他又接着给另一个人搓。两个多小时后,工友们都洗完澡走了,他自己才开始洗澡。有时候,连热水都没了。

还有很多人收过郭明义的手表。这些手表都是郭明义捐血小板换来的纪念品。鞍山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莎说,郭明义每月都来献血小板。一个单位的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的全血。捐一个单位,血站就会送一台榨汁机或豆浆机这样较好的纪念品。但郭明义每次都推说家里有,要求换成4块献200毫升血时送的手表。每次都是如此。血站的工作人员不理解。后来矿上来献血的人说,郭明义把那些手表都送人了,同时他又发动别人也跟着他一起献。

这时的郭明义就像橡皮糖,甩都甩不掉。“我都觉着特不好意思。别人一拒绝,我就蔫了。他倒好,追着别人说。脸皮‘特厚’。”郭明义的“发小”李树伟说。

很多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被郭明义反复“骚扰”过。鞍山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宋红梅说,以前郭明义经常中午的时候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而且隔十分钟就打一次,语气总是很急促:“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工作人员也有点不高兴。后来才知道,老郭家没有电话,自己也没手机,只能中午休息的时候到办公室打电话,询问事情的进展。

后来,老郭终于有了手机。他就常常早上6点多或在晚上10点多给宋红梅打电话,让她寄一些捐助对象的档案。“现在休息的时候,要是接不到他的电话,我们反倒都不习惯了。”

郭明义要是黏起人来,谁也躲不开。有一次同学聚会后,大家张罗去唱歌。郭明义说:“我不会唱歌就不去了,单位还有事,我得回去上班。”怎么拦也拦不住。几个女同学说要跟他一起回去。这时,郭明义偷偷对李树伟说:“有女同学跟我走,只好打车啦!我兜里只有5块钱,借我10块钱吧。”

第二天是星期天,早上5点多钟,李树伟家的电话响了,是郭明义要还钱。李树伟说:“不要啦。”第二天早上5点多,电话又响了。一连几天,早上5点多,李树伟家的电话都会准时响起。“李树伟,你快去取吧,我可受不了了。”李树伟的老婆喊道。

“凡人”郭明义

郭明义很感激家人的支持。汶川地震时他捐了很多钱,最后连女儿那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了。“真是挺亏待她们的。”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郭明义坐在6米高的电动轮汽车里,拿着对讲机大声地朗诵着。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矿山间回荡。工友们都会静下心来听。

他还喜欢背《再别康桥》,同样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没有人会去挑剔他朗诵技巧的单一,而只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

他也常常唱歌。《青藏高原》、《爱的奉献》、《咱当兵的人》这些歌曲都反复地在矿山响起。

他最好的听众是他的妻子。结婚二十多年来,郭明义没给妻子买过一件礼物。2009年10月,齐矿组织到井冈山参观学习。临行前,妻子给郭明义带了1000元。回来那天,郭明义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色小盒放在妻子手里。打开一看,竟是一枚“钻戒”。

后来,郭明义实话实说,这枚戒指是花28元从小摊上买的,剩下的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妻子依然很开心地把这枚戒指戴在手上。“这是老郭出门给我带回来的,28元!”她骄傲地说。

这些年,郭明义把家里能捐的都捐了。他经常跟妻子说,又发现了一个特困家庭,再捐一次吧,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妻子总是笑着说,你别糊弄我啦,也别说什么最后一次,反正家里就这么一点积蓄,捐完了也就清静了。

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电视,但郭明义一听说有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想看电视,他就毫不犹豫地把电视送给了人家。他一连捐了三台。这一次女儿气哭了,两天没和他说话。“当初要不是老爸把电视拿走,你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吗?”女儿上大学后,郭明义开玩笑说。

女儿上大学后,给家里写信说:“一想起那不足40平米的家就感到特别的温暖。”

后来,鞍山市希望办的领导知道后,给郭明义家送了台电视机,并告诉他:“这是国家的固定资产,不能捐。”

郭明义很感激家人的支持。汶川地震时,他连着捐了很多钱,最后连女儿那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了。“真是挺亏待她们的。”

好人成长史

有的人吃龙虾是享受,我帮助别人就是享受。

郭明义怎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

在郭明义的发小李树伟眼中,郭明义的“好人行径”或多或少有遗传基因。郭明义的父亲,曾是矿上“戴过大红花”的省级劳模,因勇救落井青年而作为英雄集体代表到北京作事迹报告,被周恩来总理接见过。“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能不好么”?

然而矿上的劳模家庭很多,但郭明义只有一个。李树伟认为,郭明义的性格决定了他喜欢整天做好事,而这种性格从儿时的行径可见一斑。

郭明义流传最广的少年轶事之一是“英勇护粪”。当时为支援农业,小学号召捡大粪,交多者为三好学生。李树伟等人嫌脏,用河泥充数。唯有郭明义四处捡粪,且精挑细选。冬天结束时,他家院子里,大粪堆成小山。

农村的收粪人发现后如获至宝,和郭明义的奶奶商谈后,以当年的天价15元收购。李树伟的妈妈在一旁看得羡慕不已:“有这样的儿子,发了。”然而,郭明义回来时嚎啕大哭,死活不肯卖。最终,这堆粪捐给了大队。

学校号召“除四害”,要求交老鼠尾巴。李树伟等人以马鞭鞘顶替。全班只有郭明义交的是两根老鼠尾巴,“让我们说什么好呢,从小就是一个老实人”。

最让李树伟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孩子们上矿山给大人们送热水,这属于当年献爱心的方式。郭明义再次成为另类。别人送水,唯独他送红糖水。奢侈品红糖没了就换茶叶,此举一度让郭明义成为孩子们中的公敌。

“傻子,恨得我们牙直痒痒,只好跟着送茶水。”李树伟哭笑不得地回忆着童年往事,他说,很多事情从小就注定了。

郭明义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最崇拜的人是雷锋。

1977年,他从鞍钢参军,推荐他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当年也曾送雷锋参军。在部队,他也以雷锋为榜样。

28年前,郭明义退伍时,连长蔺传芳说,我们这支连队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丁字山战役的英雄连队,我们都是雷锋的传人,不管到哪里都要好好干,发扬优良传统!

28年后,和连长再次见面时,郭明义已华发初生,连长一把抱住他:“好小子,干得好!你没有丢咱部队的脸!”闻之,两行热泪奔涌而出。

“有的人吃龙虾是享受,我帮助别人就是享受。”郭明义说,“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自己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我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

其实,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觉悟”。郭明义回忆,小时候,自己虚荣心挺强,听到表扬就高兴。后来,他入了党,还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郭明义觉得,收获,似乎远不止于此。

助人的快乐是那样醉人,让他心甘抛却其他的一切欲望。从那以后,郭明义把好事做得越来越纯粹:对大家的好,是打心窝子里掏出来的,而自己收获的快乐,也是从心底汩汩涌出来的。

更多的郭明义

做好事,别人瞅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你别笑,我是真觉着自己升华了。

越来越多的人走向郭明义。他们义务献血,他们捐资助学,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他们是快乐的。

2008年12月18日,郭明义的工友许平鑫与武汉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并完成了捐献。后来,这位患者来找他。两人紧紧相拥,热泪盈眶。

“你不能想象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你和这个陌生人突然有了血脉相连的关系。”许平鑫一提起来就很兴奋,“我在矿场是开300多吨的电动轮汽车的,一开就是8个小时,累得要死,每天就是这样的机械重复。我以为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了。但跟着郭大哥做这些事后,我发现人生还是很有意义的。”

“可不就是这样。”李树伟说,“我这辈子就想挣钱。折腾了大半生,还是啥也没捞着,但是这几年我觉得我活得挺高兴。做好事,别人瞅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你别笑,我是真觉着自己升华了。”

现在凡是郭明义倡议的活动,李树伟都参加了。郭明义还成了李树伟的法宝。他爱打麻将,但没有钱,老婆也不肯给他。他就骗老婆说是跟郭明义出去,他老婆立马就同意了,还给了他200块,说:“咱家也不富裕,捐点就行了。”“只要提郭明义就好使,跟着郭明义就不能干坏事。当然,这种伎俩也不能常用,要不然心里觉着对不起郭明义。”

如今,郭明义的爱心团队已经有5800多人。“这也就是郭明义吧,其他人用轿抬我都不来。”一个妇女说。

“我跟雷锋还差得很远,但依然还是希望你们多宣传我。因为这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年代,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

助人为乐的极致

“你为什么这么做?”记者们反反复复地追问郭明义。这是出于职业天然的质疑精神,也是每个人心中难解的困惑。

从郭明义嘴里,我们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一个符合我们逻辑链条的答案。郭明义对于我们的追问也很纳闷。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问着问着,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卑鄙。一个人做好事,当好人,难道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吗?我们为什么都不相信了?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他说,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这个我们都信,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体会过这样的快乐。

只是郭明义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他不仅仅助人为乐,而且安贫乐道。在城市里,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可能是更为稀有的。

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成为房奴、车奴的时候,也为自己套上了精神的枷锁。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再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我们也许还会说,谁来帮帮我啊?

郭明义的家很清贫。3口之家,40平米的房子。但是,他妻子平静的笑容,他女儿恳切的家书,都让我感觉到他们是幸福的。

是他要得太少,还是我们要得太多?郭明义说,房子要那么大做什么?能住就行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知足了。

很多时候,痛苦就是来源于欲望。而郭明义对于物质已经几无要求,无欲则刚。

我们都是常人,恐怕都难以达到他这样的高度。我们也许也无法完全认同他的价值观。但我们至少可以给他掌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