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王者荣耀新英雄澜的技能介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0 16:04:23浏览:6分类:游戏攻略

王者荣耀新英雄澜的技能介绍

今天给大家介绍王者荣耀澜技能,一起来看吧。

王者荣耀澜技能:

狩猎:

当敌人的生命值低于30%,会被澜视作“猎物”。澜的技能和普攻对“猎物”额外造成10%的真实伤害。

破浪:

澜用魔道力量覆盖全身进入“下潜”状态并增加150点移速,持续3秒,到时间后会跳出水面并返还一半的冷却时间。下潜状态下使用1技能澜会冲出水面完成破浪的一击,造成300(+120%额外物理攻击)点物理伤害,并对目标附带50%减速效果,持续1.5秒。

被动:在河道区域没有持续时间的限制:如果1500范围内有“英雄猎物出现”,加速效果会提升450点。

断空:

攻击附近的敌人割开他们的伤口连续2次造成220(+45%额外物理攻击)点物理伤害,每命中一名敌人一次澜可以获得一个印记,最多获得3层印记,使用普攻会追击敌人并清除自身一层印记,造成40(+60%物理攻击)点物理伤害,同时自身回复100(+40%额外物理攻击)点生命值,该效果对小兵和野怪仅生效30%,每触发一次追击减少2技能1秒冷却时间。下潜状态下释放断空会附带一个指定方向的位移,井返还1技能一半的冷却时间。

处决:

澜将匕首扔出并眩晕路径上敌人,短暂延迟后将向匕首位置突袭,并将路径上的敌人拖到终点处进行处决,造成600(+200%额外物理攻击)物理伤害。下潜状态下释放处决不会投掷匕首,直接触发后续效果,并返还1技能一半的冷却时间。

王者荣耀澜连招技巧新英雄澜技能怎么连招

王者荣耀新英雄澜怎么出装?王者荣耀新英雄澜是很多王者荣耀玩家都很期待的英雄,那么新英雄澜的出装是什么呢,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王者荣耀新英雄澜最强出装攻略

一、出装铭文

1、出装推荐

贪婪之噬(破甲弓)+抵抗之靴+暗影战斧+破军+极寒风暴+名刀(复活甲)

2、铭文推荐

红色异变+蓝色隐匿+绿色鹰眼(刺客专用百穿)

3、解析

澜的技能CD和AD加成都不高,所以物理穿透是收益最高的一个属性,在装备和铭文上选择暗影战斧和百穿属性,另外破军搭配澜的被动,效果更好,其他装备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二、操作技巧

1、活用1技能的两段位移,可用于*、追击、逃跑、挡技能,而大招可以将目标推回来群殴。

2、2技能可储存三个突进标记,每次普攻后再拉方向,只消耗一个标记位移一次,三个标记则可以进行三次位移,用于追击敌人非常方便。而在抓人之前,最好先用2技能攒一些突进标记,可以提高伤害和抓人概率。

3、澜的连招有很多种,但套路基本都是一个:1技能(潜水)+1技能(突进)+2技能(攒标记)+普攻(突进贴脸)+大招推回来+普攻(突进追击)。

王者荣耀澜连招技巧新英雄澜技能怎么连招,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一块不太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王者荣耀澜连招技巧新英雄澜技能怎么连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了解一下哦。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澜的技能:

被动:对血量低于30%的敌人可以打出10%的额外真伤;

1技能:向前方位移,变成鲨鱼形态潜到地下,再次使用向前突进;

2技能:对附近敌人打出两次伤害,获得突进印记,最多3个,普攻突进敌人消耗1个突进印记,可以少量回血,鲨鱼状态使用向前位移造成两次伤害;

3技能:向前方使用匕首同时附带眩晕,然后向前突进一段,将敌人推到最终,鲨鱼状态使用的话则是直接朝前突进一段,不会推人。

澜技能连招技巧:

团战1技能(加速靠近)+2技能(叠印记)+3技能(打控制)+普攻(追伤害);

逃生1技能(潜行加速)+3技能(位移逃脱);

追击1技能(潜行加速)+3技能(位移突进)+2技能(叠印记)+普攻(收割);

我们在战斗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澜的1技能,其两段位移不仅可以追击逃生,还可以挡技能,同时澜的3技能也可以将推人群殴。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