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听名字感觉不出是寺院的千年古刹——洪椿坪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03:37:51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听名字感觉不出是寺院的千年古刹——洪椿坪

一般寺院的名字听上去都禅机重重,意境幽幽或者气派非凡。但峨眉山有一处寺院叫“洪椿坪”,咋闻很难想到是一座寺院,而且还是峨眉山的八大寺院之一。

洪椿坪寺院的名字是因洪椿树而来。当初此地共有三棵洪椿树,一棵在寺院失火中被焚;另一棵在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后一棵在寺门左侧的密林中,至今仍在。该树高28米,胸径3、2米,树冠东西延伸30多米,是中国特有的高龄树种。古代的道学家庄周早将它喻为神树,作为大寿的象征。

寺院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禅师创建,原名千佛禅院。明崇祯四年继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毁于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云禅师重建。至今寺院中还有文人雅客的妙笔生花和帝王权贵的御笔亲提,更有稀世珍宝千佛莲灯。

洪椿坪位于峨眉山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的山腰中。顺着青石铺成的台阶在山中行进,会看到一座木牌坊,古朴大气,掩映在翠绿的树丛中。中门上面提有四个大字“洞天首步”,接下来就进入佛国仙境了。

穿过牌坊行走不远,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纯木结构的山门矗立在那里。重檐顶,整体色调偏暗,显得稳重大气。最上方悬挂一块牌匾,上书金色大字“千佛禅院”,下方还有一匾额“洪椿坪”,两侧是一副楹联“ 椿寿八千年老树低头闻佛法,坪登数百丈众生合掌悟禅机 ”。长寿树在此听佛法千年有余,众生长途跋涉来此悟道也不足为奇。

过山门,进入寺院,在院落中看到一个方形泉池,旁有一碑上书“锡杖泉”。这泉还有一个传说,当初寺庙里缺水,住持德心禅师持杖祈祷,并用锡杖凿岩石,为这里引来了一股清泉。锡杖泉四季不枯,泉水甘甜清冽,也是千古灵迹。

院落第一重殿宇是观音殿,二层楼阁建筑。殿门两侧的双百字楹联相当引人注目,为四川什邡人冯庆樾撰写:

峨眉画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苍茫,莹然天池荫屋,泠然清音当门,悠然象岭飞霞,皎然龙溪溅雪,群峰森剑笏,长林曲径,分外幽深,许多古柏寒松,虬枝偃蹇,许多奇花异草,锦彩斑烂。客若来游,总宜放开眼界,领略些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绵,月夜舒练。

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住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

这一楹联涵盖了峨眉的美景以及许多的高僧大德,文词泉涌,对仗工整,真是妙哉。

殿宇居中佛龛内供奉一尊观世音菩萨金身法相,半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冠,神态慈祥安润,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殿宇中还有乾隆皇帝的御笔“ 性海总涵功德水,福林长涌吉祥云 ”。

殿宇对面的影壁墙上有四个大字“洪椿晓雨”,这是此处的一绝,峨眉十景之一( 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大坪霁雪、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灵岩叠翠、萝峰晴云、圣积晚钟 )。寺院周围古树参天,空气湿润,每到清晨,微小的水粒,似雨似雾,随山风扑面而来,无声无息,润衣而不湿衣,沁人心弦,使你心中没有忧愁和烦恼。康熙曾被此景感悟,御提“忘尘虑”。

观音殿二楼是千佛殿,上面居中的匾额是雍正年间果亲王所书“发四弘愿”,左右两侧还有金字牌匾“千佛楼”和“月照禅心”,整座殿宇禅意浓浓,意境幽幽。

殿宇中有一件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宝物——千佛莲灯。佛堂居中高挂一盏木制七面角柱灯,高2.25米,直径1.2米,整个灯上饰有200余尊的佛、仙、人塑像,设计巧妙,做工精湛。这可是洪椿坪的镇寺之宝。

千佛莲灯每个柱上都雕刻有栩栩如生的九龙盘柱,七个灯面还雕刻有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配有云,龙,怪兽,构成各种画面,寓意深刻。真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据说是清末的法能和尚所制。

千佛莲灯后面的佛龛内供奉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三大士,都是金身法相,头戴宝冠,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神态安润祥和,愿力无穷。在这供有宝灯和金身法相的佛堂中,佛韵灵光徐徐,佛光普照殿宇。

观音殿的背后是护法殿,里面供奉韦陀菩萨。

护法菩萨的对面就是大雄宝殿,整个院落是四合院结构。殿宇前出廊,重檐顶,红墙黛瓦,恢宏气派。

殿宇的佛龛内供奉华严三圣。居中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手结佛印,金身法相。左右两侧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是金身法相,头戴宝冠,手持法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佛菩萨神态祥和,佛光徐徐,从心底有种想敬拜的感觉。

佛龛背后供奉有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佛,愿力最大,南无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后还有一殿宇,普贤殿。佛殿上方悬挂“圣贤成佛”的匾额,门的两侧有一副“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的楹联。在 历史 的长河里,人的一生都算不上短暂一瞬,太渺小了。

在殿宇的佛龛内,供奉有一尊普贤菩萨的男身法相,神态安然自得,坐于莲花宝座上。这让我想到五台山的镇海寺也供奉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的男身法相。在一般寺院很难见到菩萨的男身法相,甚是稀有。

洪椿坪不仅有润物细无声的洪椿晓雨,可以荡涤掉尘世之心的浮躁和烦扰,更有绝世之宝千佛莲灯之祥光和佛光普照的圣境,你怎能不来一拜。

之前有一次编辑部一起去楼下取外卖,大家聊着全国各地的寺庙,菜菜说有机会一定要去敦煌那边看看寺庙,很值得。

蕾蕾则说起南京的寺庙,秋天去特好看。而我们蜻蜓,或许是编辑部的「寺庙发言人」,向大家安利了素斋;大莹同学据说为了写南京大报恩寺,还看完了一本晦涩难懂的书。

我和咸鱼,曾经花了7天时间去禅修,虽然我俩不是很懂佛法,但从黄山梓路寺回来之后,一致觉得寺庙的打坐生活很奇妙,回来后经常会想念那段清心寡欲的时间。

聊完猛然发现,原来 喜欢寺庙是编辑部的共性之一 ,菜菜还说我适合出家修行,先罢了罢了,时机未到。不是有句话说:在红尘中修行才是真正考验人心的嘛。

在浙江那么多寺庙里,国清寺是一直很想去的,去过的同事、亲戚、朋友无一例外都狠狠夸它。

再加上前不久杭台高铁也开通了,去天台的方便程度大大增加,正好还可以乘着这条新高铁,去探秘一下国清寺。

顺便跑到天台县城里找找local 美食 :扁食、麦饼、饺饼筒、糊拉汰、牛血羹……想到它们,又流口水了~

英国人李提摩太在他离开中国后所些的《亲历晚清四十年》中说,天台山国清寺是和耶路撒冷、麦加等圣城可以相提并论的东方宗教中心。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的,但看来它在外国人眼里光环加倍!)

我们都知道,佛教最早是释迦摩尼佛在印度创立的,最早传入中国大概是西汉时期,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古诗里就能感受到当时寺庙多到可能像上海的便利店一样密集。

虽然寺庙多,但各种教派、教义实则挺混乱的,南朝北朝之间还会互相battle。

而国清寺创立后,寺庙“主理人”—— 智者大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 历史 ,结束了佛教东传前五百年杂陈纷乱、南北混乱的 历史 。

另外,国清寺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一站,一些路过天台 旅游 的文人墨客们,在这里留下过不少文化瑰宝。

比如诗人李白写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天台山的魅力,是可以让李白放弃「龙楼凤阙」,在山山水水之间做一个小神仙的。哪怕去别处旅行,他也会经常拿出天台山的风景来做对比。

在佛法方面,放眼全中国,国清寺也是天花板级别的。

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鉴真和尚在国清寺学习佛法,然后把学到的精华带到日本,开枝散叶。

自隋代以来,国清寺高僧辈出,有唐代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如此有名、有底蕴、佛法厉害、充满宝物的寺庙,是个5A级景区,目前对外完全免费。哪怕对佛教无兴趣,寺庙本身的建筑风景,一草一木都还是很让人心动。

@三木与食

冬天有梅花;春天有樱花、油菜花;夏天有水缸里的荷叶与莲花;秋天则能看黄到发光的银杏。是值得每个季节都来看一看的寺庙。

来自朋友@宇杨

在天台的两天半时间里,我花了两个早上去慢慢把国清寺转了转,天还一直下着雨,鞋子也走湿了。虽物理条件上比较艰辛,但内心收获的是满足感。

去过不少国内寺庙,大多的格局都是中轴线式方方正正的,而国清寺的格局则是拐来拐去的,少了一份威严的气息,多了一份亲切。

后来一查维基百科,发现它真的是在“顺其自然”地建造着:

“山门外各建筑物——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 它们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和谐协调。”

在逛寺庙的过程中,经常就被角落里鲜嫩的无名绿植,根部爬满青苔的古树打动,好像它们也是寺庙里重要的一部分,向每一个踩着石阶踏过寺庙的人“释放灵气”。

下面跟着我的视角,一起看看这座令人心动、平静、舒服的寺庙吧。

太喜欢国清寺了,可能是去过所有寺庙里最爱的前3。

浙江现存的很多名寺都有过被摧毁的经历,国清寺也不例外。现在大家看到的国清寺建筑风格是清代早期的官式建筑。

你们看这圆形的小门,土**墙上的砖瓦,绿植左右遍布的风貌,有一股“皇家园林”的感觉在。

一条曼妙小路

从游客中心出发,在到达国清寺的山门前,有一条大概要步行10-15分钟的曼妙小路。

往另一侧看去,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有大片绿油油的田野,还有不远处的小村庄。

其实这片田也是国清寺的重要资产,如果不下雨,会看到寺庙的僧人在这里劳作,也有许多附近村庄的义工会跑来这里帮助僧人们一起劳作。

现在这里种着青菜,第二天下雪之后经过,看到菜地里覆盖着白霜,我满脑子已经是根部甜甜,吃起来还带些软糯口感的霜打青菜了。

据说这田里一年四季都很美,再过不久会看见金黄的油菜花扎堆出现,夏天则变成了一片绿色的稻田,到了秋天稻谷成熟,大片稻谷的丰收黄再次大面积袭来,凑近闻还能闻到阵阵谷香。

寺庙里斋饭里炒菜的菜籽油,就是用田里的油菜花榨取的。

@三木与食

往田野方向看去,还能看到一座阴雨天漂浮在云里雾里的塔。它叫「隋塔」,它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远远看去很老很旧,塔顶还长了许多“头发”。

走完这条沿着田野而建的步道 & 车道,一抬头,你会发现远处的隋塔忽然变得「近在眼前」,此刻觉得很奇妙。

七佛塔

这时候向前平视,你会看到七座佛塔,塔周边被古树包围,石塔上还冒着毛茸茸的青苔。

它们代表的是过去七佛,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最左边的那座佛塔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释迦牟尼佛。

之前去天童寺时,也看到过同款造型的佛塔,不止有纪念过去七佛的意义,塔本身的造型也很美,想到杭州西湖水面上的三潭印月景观,和这佛塔还有几分神似。

*天童寺的佛塔

另外,七佛塔的后面还有立着一个石碑,它是一行禅师的墓碑。他是唐代很有名的天文学家,大衍历就是他编制的。

寒拾亭 & 丰干桥

从七佛塔到山门,必须会经过的就是丰干桥 & 寒拾亭。

寒拾亭是为了纪念两位寺里的高僧造的,其中一位名叫寒山,另一位名叫拾得。寒拾亭的右侧,还有一棵千年老书伫立着,感觉它像是一位千岁查岗员,默默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

再往里走就是丰干桥,它看起来非常古老,走到桥上看周围的风景,眼前是满眼的翠绿,到了秋天颜色则更丰富,我去的那天下着雨,能听到沙沙雨声、潺潺流水声,超级治愈的。

如果你看过李连杰版《少林寺》,那你应该会对这里更加眼熟哦,其中有在国清寺取景的片段。

丰干是唐代国清寺的一位“明星师傅”,和前面提到的寒山、寒拾两位关系也非常好,他们三人在寺庙还有一个专属的小殿。

如果是夏天来,还能看到桥下小溪边有小朋友在嬉水,是成年人渴望的简单的快乐。

寒山师傅与寒拾师傅两人叫做「和合二仙」,而天台的文化,就是建立在「和合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山门

快到山门时,你会看见土**的古墙上写着:隋代古刹四个大字,“隋”是简化过的。如果碰上有阳光的日子,日光打在这面土墙上一定很有意境。

扫完场所码后走进入口,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件从故宫运过来的宝物——汉白玉石雕,石雕上的图案是一只龙追赶着太阳,想把它吃掉,旁边的讲解姐姐说:它的寓意其实告诉大家欲望不要太大,像这只龙一样,想拥有太阳就太夸张了。

虽然两旁的土墙看起来很破败,但我竟然有点迷上它们的样子,土墙的底部和上面的砖瓦上都长满了青苔,配合着前面的盆栽,以及背后的大片竹林看,看得我心旷神怡(城市里的雨天让本ENFP都emo了)。

弥勒殿

正前方就是弥勒殿,殿外写着「国清寺」三个大字,意思是:寺若在,国则清。门口有两座石狮,一男一女。这对威严的CP也是从故宫运来的宝贝,狮子脚的部分,已经被大家摸到发光,颜色也不同。

弥勒殿的正中央是笑哈哈的弥勒,侧面则是哼哈二将,一红脸一黑脸,凶且有精神。后面一左一右还有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雨花殿

在国清寺,很特别的是没有天王店,而是有个另外很好听的名字——雨花殿。

为啥呢?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经在这里讲《妙法莲花经》,讲得老天爷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于是天空下起了“法雨”,雨花殿的名字就这么来了。

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满脑子都是雨神萧敬腾,一去那个城市开演唱会就哗啦啦地下雨,莫非是他的音乐也让老天爷特别有共鸣?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钟楼与鼓楼,和我去过的宁波那几座寺庙相比,这里的钟楼鼓楼造型更小,视觉上也更朴素。

四大天王在这里头坐镇,个个神情眉飞色舞,手持宝器。据说四座天王都是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再在表面镀上金箔。

拿着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穿甲胄、手握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一手缠着龙、一手拿着宝珠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其中我觉得增长天王特别地“互联网”,用户增长、销量增长、日活月活增长、ROI增长……定增长KPI,是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事情了。

而这位增长天王,他背负的KPI是: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阿弥陀佛~互联网人或许可以去拜拜他。

大雄宝殿

穿过雨花殿后,大雄宝殿就进入了视野,它可以说是寺庙的C位,这里人流量也更大。

一旁的**姐说,大雄宝殿的的四字牌匾是竖着写的,像北京的各大宫的牌匾一样,其实代表的是皇家待遇。

大雄宝殿里面供着两尊释迦牟尼,一尊是青铜铸造的,佛像视觉上挺震撼的,足足有6.8m,重量是13吨,是接近10辆小型 汽车 加起来的重量了。

在大佛像前面,还有一尊从国外运过来的释迦牟尼幼年像,它是玉石做成的,看起来不大。

门口的香火也很旺盛,到处看着烟雾缭绕的,据说许愿很灵。

隋梅

让我最惊喜的地方就是隋梅,来之前没有看花的计划,却没想到碰上了红梅、腊梅开得还不错的时间。

这里有一株隋梅是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亲手种下来的,至今还生机勃勃。

这颗隋梅的长势也很freestyle,根在黄墙的一边,而许多弯弯折折的枝干已经跑在了墙外。在我眼里,隋梅这斜来斜去的枝干,很像大书法家的笔触。

除了这株老树外,旁边还长着许多年纪不大的梅。在土**的破败墙背景下,弯曲枝干上的玫红色花云,看起来似乎更美了,大家也都对着这个视角拍照。

因为下着雨,枝干上悬挂着许多雨滴,感觉梅花看起来都多了几分emo。

除了玫红色梅,再往上走还会看到白色腊梅,有的花越过围墙,有的花被雨打在了地上,怎么看都觉得好美。

而且空气里除了有花香,还有寺庙的檀香、木头香,搭在一起挺好闻的。

随着阶梯慢慢往上走,到达下个平台后,你会收获一个超美的看隋梅视角:有佛寺的飞檐;有古老、线条也很俏皮的亭子;垂挂下来的绿植;还有远处山上的隋塔。

在这个位置,我都不想走开,后来一查发现梅花开的时节,这里就是个网红机位。

国清寺在日本天台宗信徒心里,那是一个充满光环的朝圣地,每年都有大批日本天台宗信徒到这儿朝拜(疫情前),这亭子相当于是两国天台宗的重要纽带吧。

到达了这层后,就要沿着台阶往下走了,一路上遇到像是在原始森林里看见的相互缠绕的树的枝干。

含苞待放的盆栽花朵:

悬挂在空中的弯曲枝干:

从石墙里钻出来的各种小草、盘踞着树根树干的苔藓: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堵堵土**的墙,我甚至以为自己的游览一个植物园,当然说它是植物园也没错!

而在如此密集的植物之间,我看到了一块小提示板,上面用4国语言写着:一草一木皆具佛性,当下就有被这句话给戳中。

三贤殿

走过弯弯曲曲的阶梯和小院子,来到了一个很朴素的小殿堂,里面有上面说到的丰干、寒山、拾得三位僧人&诗人的雕像,他们三人是玩得很好的朋友。

殿的门口贴着一个寒山与拾得的经典对话,导览姐姐说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看看。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轻我 贱我 恶我 骗我 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 让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理他 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像最近看到的一个阿德勒提出的心理学理论:课题分离。

比如别人对你提出要求,你的课题是判断要不要接受他的要求,只需要就事论事做出你想做的回应就好。至于他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他会不会感到失望,会不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那是他的课题了。

500罗汉堂

不夸张地说,这里的罗汉堂是我见过最壮观的,500个罗汉神情动作各异,有的大笑有的凶人,表情比网上熊猫头的表情包丰富多了!

其中济公也在里面,拿着蒲扇大笑,衣衫褴褛的他很快乐。我当下脑子里的想法是:这大概就是仙界的众仙像吧。

在里面看罗汉的时候,乐在其中,很想把他们拍下来,但佛像最好不要怕,所以这里没有办法让大家看到灵动的罗汉们了。

罗汉殿门口还有个寺庙内的“植物园”,种着许多大小型盆栽,第二天来雪一下,盆栽里铺满了白霜,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了。

鱼乐国

寺庙走到尾声,眼前就出现了池水碧绿的放生池,名字很特别,叫——鱼乐国,这是我去过唯一一个为放生池取特别名字的寺庙。

看到这一潭碧绿的池水,眼睛觉得很放松。旁边的树长得也很神奇,除了弯弯曲曲地生长外,还会横着向下长,和一摊碧绿的池水互相衬托,就更有幽静的意境了。

这里一共有两块碑,其中一块是清代留下的乾隆御碑。

一侧还有一个「清新亭」,走上去有一个漂亮的看放生池的视角。

斋饭:

目前因为疫情的关系,斋饭暂时还完全对外开放。如果是做法事,或者是参加寺庙的活动,是可以吃到斋饭的。

斋饭只需要2元/人,阿姨装菜的时候直接捞了一大勺装碗里,分量直接把我惊呆了。当天吃到了花菜炒茶树菇,没想到素菜也能做得那么鲜美,茶树菇有嚼劲,花菜炖得软烂,但又不至于太过,没多久我就和导览姐姐干完了一整盘。

另一盘菜是炖萝卜与炒素鸡的拼盘,吃着超级开胃,完全停不下筷子来。自认为厨艺还行,但口感口味都如此俱佳的素菜,可能还要修炼很久才做得出来。

斋饭好吃,但也不能浪费哦,吃完记得要自己把碗给洗干净。

这趟行程算是重点为了国清寺而来,所以选择住在了离国清寺游客中心步行只要1分钟的天台庐境。

除了星野天台山嘉助酒店以外,它应该是天台第二好的酒店了。

在这里待着期间,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身在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旅行,而是有回家的感觉。

酒店整体是新中式风格,虽然面积不大,但我住了两天三晚完全不觉得无聊,甚至做了许多我在别的酒店没做过的事情。

比如每天晚上参加这里的打坐课程,有专业的酒店工作人员会带着你打坐,打完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第一个晚上打坐后,曾经的感觉就回来了,让我想要重新捡回冥想这个习惯。

还有抄经,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抄经,虽然《般若心经》高中的时候就能很顺畅地背下来,但发现都是不过脑的。这次一笔一划地抄了一小时的经,《心经》里原来不懂的话好像get到了一些含义。

早上还有易筋经课程,但是因为要起得比较早,我放弃了。大概内容是带大家做一套动作,舒展筋骨。

最好的就是每天早上9:30-11:30都有酒店工作人员带住客游览国清寺,可以提前报名。

我连着参加的两天,体验太好了。导览**姐们都很专业,其中一位还是佛家皈依弟子,另一位在寺庙做过义工,她们和僧人们都熟悉得会相互打照面。

个人觉得,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游览国清寺可以体验两种方式,一种是:有人讲解版本,另外一种是自由 探索 。

前者可以让你了解到寺庙的一些必要知识,后者则是可以自己去发现很有有趣的点。

酒店还有专门的阅读、下棋等 娱乐 区域,我还在酒店里读完了一本书。

再来说说酒店的房间,整个是中式简约风,细节上能感受到禅意满满。

比如床的左侧有个小置物架,下面是灯,上面则是三本书与一个双手合十的小和尚。

右侧的灯是另一种造型,里面有个在打坐的陶瓷雕塑。

就连洗手间,在卫洗丽马桶的一侧,都放着两个陶瓷小和尚,是:不看,不说。

我还很喜欢酒店的泡茶区域,茶具被放在一个蒸笼装置里,雨天的时候待在房间里泡一壶茶可舒服了。入住酒店就会在房间送上两个茶包:一包天台本地的绿茶,一包红茶,味道都不错。

酒店的早餐也是我的心头爱,尤其是几样天台特色:麦饼、糊拉汰、扁食,亲测每样都很好吃。

面档的手擀面是YYDS,煮好后面的表面油光发亮的,嚼着有韧劲,足以吊打许多外面餐饮店的手擀面!

之前菜菜卖过999两晚含早的庐境房券,喜欢的朋友可以再蹲蹲,天台山一年四季都很美。

就在酒店楼下,还有一家在整个天台都很火的「囍德咖啡seed coffee」,我本以为这仅仅是家景区网红咖啡,对味道不抱希望,没想到一走进发现咖啡机是双头辣妈。

菜单有基础款咖啡外,还有国庆限定特调与囍得限定特调,隐藏菜单是这里还能喝到手冲,尽管只有一种豆子,也是让人觉得欣慰的。

再看拼配豆,还是中度烘焙的带有花香果香的豆子,可以说具备这几个条件,精品咖啡馆的及格线达到了。

再转了转空间,我发现设计还不赖,既有表达咖啡的时髦元素,又带着禅意,甚至连今年最火的露营风,它也跟了。

然后又在国清寺门口如此好的地段,不得不说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它是成功的。

点了一杯「肉桂姜饼拿铁」,听起来很圣诞节,拿到咖啡后,拉花纸上还有个禅字,佛系氛围感有了。

一口下去,竟然还挺好喝,中度烘焙的豆子不至于焦苦,的确能喝到一些热带水果的香气,在加上肉桂味与姜味的加成,整杯都芬芳四溢。

一开始我在露台边喝,看着对面吆喝卖香火的商家社牛式拉客,眼前时不时还会有僧人走过。

后来换了个透明露台位,发现拥有了一个安静的视角,也很不错。

还能看到许多盛开着的腊梅,我对咖啡还有有点挑的,这杯我喝到一滴不剩(虽然也有天冷因素的影响)。

从天台山回来后,我甚至都想把国清寺当成一个「静心老家」,俺啥时候觉得思绪混乱,或者比较emo的时候,就可以跑到这儿去走走。

欢迎uu们来评论区说说自己喜欢的寺庙~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