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秋天各节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05:25:30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秋天各节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一年四季有24个节气,平均起来秋天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立秋时节,江淮一带的天气仍十分炎热.

根据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秋的含义,实际上是庄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华南东部和西部,抗旱、防洪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立秋后的华南,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是去的意思.处暑即暑气至此而止,也就是到了处暑,炎热的夏季就要过去,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量渐少.

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在江淮地区,各年的差异很大,有的年份,处暑期间天气的炎热程度比夏日更甚,出现了俗称的“秋老虎”天气,正因为如此,江淮一带地区有将处暑解释为“处在暑日之中”的.故提醒百姓此时既要注意防暑.在北方此时昼夜温差逐步增大,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所以提醒农民朋友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安排好田间农事.

白露

每年的9月7日或8日为白露节气.顾名思意,白露是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据我国古籍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从气候规律说,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成都、贵阳以西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开始了金色的秋季.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经历风风雨雨,送走了高温酷暑,迎来了气候宜人的收获季节,怎不叫人感到格外欣喜.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富饶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节.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即将开始,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虫等准备工作.黄淮地区、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单季晚稻已扬花灌浆,双季双晚稻即将抽穗,都要抓紧目前气温还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待灌浆完成后,排水落干,促进早熟.如遇低温阴雨,还要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秋茶正在采制,同时要注意防治叶蝉的危害.

白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华北地区9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8月份的1/4到1/3,黄淮海流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年份会出现夏秋连旱,对冬小麦的适时播种是最主要的威胁.华南和西南地区白露后却常常秋雨绵绵,平均每2—3天就有一个雨日,四川盆地这时甚至是一年中雨日最多的时节.过多的秋雨对秋作物的正常成熟和收获也十分不利.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秋分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南方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区这时一般仍然是秋雨连绵,少数年份江淮和江南也会出现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有一定的影响.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华北地区要抓紧播种小麦,这时,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气应设法造墒抢墒播种,保证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导致早茬种晚麦.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品种安排上应先播甘兰型种,后播白菜型品种.淮河以南的绿肥播种要抓紧扫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防止涝渍.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机率逐渐增大,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收获,争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则在地里经受低温时间过长,会因受冻而导致薯块“硬心”,降低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价值,也不能贮藏或作种用.

霜降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霜降是开始见霜的意思.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霜的出现表明地面最低温度已达0℃以下,对农作物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华北大豆收获,尚未下地的晚麦宜选用春性品种赶快抢种,已出苗的要查苗补种.长江流域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灾区受洪水影响尚未种下去的迟油菜,可先用湿灰粪拌种,在室内催芽后播种,以加快出苗.“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晚稻成熟后抓紧收获,以防雀害和落粒.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

霜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秋天真好呀,夏天的未完待续,在秋天完成。”我们在告别了大暑,迎来了立秋节气,在立秋节气的日子里,我们是进入秋天还是继续留在夏天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你知道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你知道吗?(篇一)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你知道吗?(篇二)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的天气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

?立秋后的天气还热吗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你的问题,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立秋后的天气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凉,那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说,就是说秋热,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凉快,中午还是热的早晚的温差大,中午的日头也很毒。

?所以,立秋后的天气还会在炎热一段日子,所以人们对防暑降温也不可小觑哦。

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你知道吗?(篇三)

?按照二十四节气大暑过后便是立秋,立秋过后就是处暑了。那么,处暑和立秋代表什么呢?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而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将要结束了。它是和小暑、大暑比较起来预示天气将要凉快的节气。处暑代表着炎热的暑期已经过去了,天气将会逐渐冷下来。立秋和处暑的对比起来,立秋过后可能还会炎热,而处暑过后就代表着天气不会再热,而会逐渐凉爽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