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15:38:10浏览:15分类:旅游攻略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介绍如下:

1、点景

任何园林景观都是有主有次的。点景在于点名景观主题,就是突出主景的意思,主要利用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加以突出。中式园林中的亭子、假山、景石、景观树等等都可用于点景,植物在其间可以充当主要景观,也可以衬托景观。

2、透景

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空间的深浅变化,要靠透景拿捏。

3、障景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营造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一般讲究轴线对称,对的景物恰好在观赏者所处轴线的正中,运用于大场景时,对的景物可与总体布局的轴线不在一条主轴上,如自然山水中亭榭,这边的亭榭,那边的瀑布,即形成一种对景的关系。

5、缀景

缀景实则是配景,就是在主景观的周围点缀一些其他的元素,例如一些小型的花草植物、石头、假山、篱笆等等。缀景主要在于烘托氛围,其景观相对小,但却十分精致,在中式园林构景中,缀景是不可缺少的。

6、抑景

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采取抑景之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7、框景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平淡间有可取之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8、借景

借景就是借用别处景观的意思,中式园林中的借景绝不是指借鉴,而是将不属于这个园林的景观借到园林中来,借景分为远借、近借、俯借,仰借等。远借就是将目光远处、外围的景观也纳入园林中,例如天空、远山、建筑物都可以融入园林。

近借就是将周边的特色建筑、景物等纳入园林景观中;俯借就是从高处向下观赏时看到的景观;仰借是指从低处向高处看,所看到的有空间层次的景观,包括实景和虚景。

9、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10、藏景

中式园林有一种比较含蓄的造景手法,那就是藏景。当园林的基础景观具备以后,为了使景观更加巧妙,往往在景观中再进行造景,并且将小景隐藏在大景中,当游园者不经意间发现这处景观的时候,瞬间就会收获惊喜。藏景一般通过植物和建筑物来作掩护。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