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山西介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如题 谢谢了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06:27:17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山西介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如题 谢谢了

介休山水秀美,风景宜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境内,绵山耸立如屏风,汾河仿佛被一条带子围住。 绵山风景区是六大低山旅游风景区之一。 它以“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古老、巧妙、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著称。 庙宇和道观大多建在崖壁之间。 抱石的顶端呈肚状突出,洞内可容纳万人,实属难得。 自隋唐以来,绵山一直是祭祀和旅游的地方。 历史记载,1926年,瑞典国王曾携全家上山拜佛。 1996年以来,由民营企业三佳公司投资开发建设。 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6亿元,形成了120多个景区的十大景区规模。 自2000年以来,门票收入和游客人数连续五个黄金周排名第一。 全省主要景点名列前茅。 张壁古堡被誉为“地上的地下双城子,庙宇院落的博物馆村”,堪比罗马堡垒,其反风水的建筑风格堪称东方史上的奇迹 建筑学。 后土寺道教建筑群雄伟壮观,结构精巧。 还有中国第一桧柏、秦__柏、三津三大名楼之一的玄神楼,别具魅力,惊艳全省乃至全国。 制陶工艺是山西省介休市洪山村的传统工艺。 红山村古称“陶村”。 红山村的泉水源头和红山粘土为安易红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据史料记载,红山瓷窑是北方典型的民窑。 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休绵山风景区景点介绍

历 史 沿 革·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37.25万人。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建置邬县,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邻县灵石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地域。隋、唐时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历史上曾几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辖7镇3乡、232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

·自 然 环 境·

1、面积及方位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行山北侧。地跨东径111°44′10″— 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北起义安镇任家堡村,南至绵山顶端艾蒿坡;西起义棠镇圪塔头村,东至张兰镇南窑头村。东北与平遥、汾阳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东南与沁源毗邻,西北与孝义相望。东西最宽处38.5公里,南北纵长38公里,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47%。

2、地貌

介休整个地势形态呈南高北低,海拔在740—2487米。南部为山区,主峰有绵山、天峰山等,属太岳山脉,面积3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09%;中部为丘陵区,面积19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86%;北部为平川区,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05%。

3、气候

介休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

2500小时左右。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据1954—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冬夏季气温变幅较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区降低。全市年平

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平均为175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

区。

·民 俗 文 化·

介休自古“商贾云集,民物浩穰”。明清时期,县城四条大街店铺林立,“俨如都会”。张兰、义安、洪山、义棠镇市面除有京货、杂货等商号外,还有钱庄、当铺、金珠铺等商行。张兰镇每年九月下旬古庙会,届时有文水皮货、沁州麻货、浑源挽具、上党药材、内蒙古骡马上市交易。介休历来挟资走外经商者众多,清代前期,被朝廷赐为皇商的介休张原村范氏为对日贸易中首执牛耳的洋铜商。道光年间,山西初期设立的15家票号中,介休北贾村侯氏领其中6家,资本计有七八百万两,为票号“汇通天下”的第一富户。同治年间,介休北辛武冀氏兄弟也将乾盛享布庄和德记布庄改为票号,跻身于三晋票号巨擘之列。

介休人文荟萃,旧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介子推、东汉郭林宗、北宋文彦博)。历代国手名人蔡邕、李世民、张九龄、李商隐、赵顼、顾炎武、傅山及本籍人茹伦常、宋廷魁、钮福全、田庄仪及“绵山四山人”董、梁、王、任等为介休壮丽山河倾倒,先后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绝句。介休达人代起,缘因历代当政者注重教育,善于教化。山西宋代以前有县学仅永和、介休、稷山数处,介休在唐咸享三年(672)始办县学,明代又在文庙旁建育才馆。清代介休考中进士人数达64人,仅次于安邑、平定、阳城,位居全省第四。

介休传统手工业源远流长。唐代以前,洪山采坪沟已开设三窑,即煤窑、泥窑、碗窑。唐末宋初,洪山陶瓷业和县城酿醋业已规模生产。介休陶瓷以洪山白瓷为主,其印花刻花器制作笔意泼辣奔放,不失民窑本色。唐、宋时期,介休已有烧造琉璃记载,到明代,介休琉璃烧造达到极盛,现存张壁古堡、城内城隍庙、师屯北广文济寺、灵石资寿寺等琉璃建筑皆为介休匠人杰作。介休陈醋具有色黑亮、味香美、不变质等优点,据传,明代安徽颍州的大升陈醋,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陈醋,分别为介休人侯大升、王来福传艺。清代咸丰年间,义安“咸亨涌”酿造的木瓜黄酒,醇香适口,色泽鲜艳,民国18年(1929)曾获巴拿马国际赛酒会银质奖。

十里乡俗不同,介休城乡历来为一日两餐,(70年代后城区机关因作息时间改为三餐),且人人有喝茶习俗。另外,据史籍,介休乡民朴直,急贡赋不敢后;士惧礼法,重气节与清廉。但邑人中也有竞相与奢和崇佛重祷之陋习。据历代《介休县志》记载,介休较大的寺庙堂祠有149外之多(含佛寺77处,道观47处),香火盛俗,昭昭若揭。

介休人民有光荣斗争传统。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起兵反晋,派将乔?攻陷介休,介休县令贾浑夫妇抗节不屈,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彪炳中华青史。八年抗日斗争中,介休人民在中国***领导下,组建起军队,开辟了根据地和堡垒村,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到解放战争中,介休县中共党员队伍发展到986人,民兵队伍壮大到3100人,154名优秀干部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行列,8376人组成的支前队伍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人民日报》曾头版刊登《介休民工支前立功》报道。战争年代,介休有1694人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县委书记商功叔、县长高剑平、工人游击队指导员韩奎等一批好干部为革命出了宝贵生命。

介休绵山风景区景点介绍如下:

介休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寺神庙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绵山风景区,因自然景观奇险秀和春秋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而著称,寒食节也源于此。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道观,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交通信息

1、公路客运

从太原火车站坐直达介休的汽车(每半小时发车),历时2.5小时到介休火车站,换乘绵山风景区旅游专车直达山顶景区。介休火车站―太原建南汽车站早7:00―晚上7:00对开,每隔15分钟一趟。

2、高铁

风景区大门距离介休东站23km,距离灵石东站13.4km。

3、普速列车

风景区大门距离介休站19.4km,距离灵石站22.8km。

4、飞机

距离风景区最近的机场为太原武宿机场(到达后可在5km外的太原南站乘坐列车)、临汾尧都机场(可前往临汾西站换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