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世界各国著名音乐家以及其作品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07:09:04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世界各国著名音乐家以及其作品

8:普契尼

(1)名家介绍: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生于意大利洛卡,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普契尼的音乐题材真实,感情鲜明,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他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

(2)代表作品:

其成名作是13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他的作品还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余部。在歌剧《图兰多》中他还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9:帕格尼尼(Paganini,Niccolo)

(1)名家介绍: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年10月27日生于热那亚。1928年后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以其高超的技巧,表情丰富的演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开拓了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法,写有小提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随想曲24首;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小提琴短曲《女巫舞曲》等还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2)代表作品:

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小提琴短曲《女巫舞曲》等

10:莫扎特(1756一1791)

(1)名家介绍:

莫扎特(1756一1791)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出身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即兴演奏和作曲就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莫扎特的创作深受巴赫、海顿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旋律欢快,风格明朗,乐观,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成员之一。他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他扩充并革新了器乐作品的内容,使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形式格外严谨。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为后来的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2)代表作品: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横》、《魔笛》;交响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他还创作了奏曲、钢琴曲、室内乐重奏等多部作品。

11: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

(1)名家介绍: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他1839年3月21日生于普斯科夫省卡列沃镇。很早就显示出惊人的创作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穆索尔斯基为刨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表现了威严的悲剧、嘲笑的幽默、辛辣的讽刺、热情的喜悦、狂放的热情、雄壮的史诗气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1939年,苏联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作曲家,把乌克兰国立音乐院改名为穆索尔斯基音乐院。

(2)代表作品:

他创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歌曲《跳蚤之歌》等,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12: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

(1)名家介绍: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1809-1847)德国著名作曲家。他1809年2月3日生于汉堡一个高雅的家庭。门德尔松从小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九岁时便以钢琴家身份在音乐会上演奏钢琴,十一岁开始尝试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由于他生活的环境,接触到文化知识界的卓越代表如海涅、黑格尔、斯文德、韦伯、莫舍列斯等人,他的精神和创作部成熟得很快。17岁时写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他的最杰出的事业是在1843年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2)代表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著名)、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 》、《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还有《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大量的钢琴等器乐作品。他还独创了"无言歌"这种钢琴曲体裁。

13:马勒(Gustav Mahler )

(1)名家介绍:

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作曲家、指挥家。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亚卡里什特。6岁开始学习钢琴,15岁到维也纳进音乐专科学校,三年以后进维也纳音乐学院。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圣保罗》大获成功。37岁时他接受维也纳歌剧院握有绝对权力的指挥席位,遂成当代伟大指挥家之一。1899年发表他《第一交响曲》。此后在指挥之外,他创作不断。在维也纳十年(1897-1907)他满腔热情投人音乐事业,普及介绍莫扎特、贝多芬和格鲁克的作品,并使听众能欣赏瓦格纳的完整歌剧原作。马勒是卓越的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中的最后一个,这些大师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直到布鲁格纳和勃拉姆斯。

(2)代表作品:

他的代表作有九部交响曲,其中《第十交响曲》未能完成,后来经过编订已上演了。为纪念他的早夭女儿的《亡儿之歌》十分感人,还有《大地之歌》、《旅人之歌》以及清唱剧《悲叹之歌》等名作。

14:弗伦兹·李斯特

(1)名家介绍:

弗伦兹·李斯特 (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2)代表作品:

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等。

15:约翰·施特劳斯

(1)名家介绍: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其父与其同名,被称为老约翰·施 特劳斯(1804-1849),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是一个多产作家,作品编号达到479号。由于小约翰·施特劳 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2)代表作品:

他是一个多产作家。其中圆舞曲 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行曲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 首和轻歌剧16部。

世界著名的序曲

罗西尼(意大利):《塞维勒的理发师》、《赛米拉米德序曲》。

勃拉姆斯(德国):《大学庆典序曲》、《悲剧性序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一八一二年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莫扎特(奥地利):《费加罗的婚礼》。

韦伯(德国):《自由射手序曲》(又名《魔弹射手序曲》)。

贝多芬(德国):《菲岱里奥序曲》。

斯美塔那(捷克):《被出卖的新嫁娘》。

苏佩(奥地利):《轻骑兵》。

门德尔松(德国):《芬格尔洞》(又名《赫布里底岛》)。

柏辽兹(法国):《罗马狂欢节序曲》。

柏林卡(俄国):《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比才(法国):《卡门序曲》。

世界著名的交响曲

海顿(奥地利):《告别》、《惊愕》、《时钟》。

莫扎特(奥地利):《第三十九号》、《第四十号》、《第四十一号》。

贝多芬(德国):《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舒伯特(奥地利):《未完成交响曲》、《悲剧交响曲》。

柏辽兹(法国):《幻想交响曲》。

门德尔松(德国):《意大利交响曲》。

舒曼(德国):《春天交响曲》、《莱茵河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悲怆交响曲》。

德沃夏克(捷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世界著名的组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天鹅湖》、《胡桃夹子组曲》、《睡美人》。

斯特拉文斯基(俄国):《火鸟组曲》、《彼得鲁什卡》。

比才(法国);《卡门》、《阿莱城姑娘》。

拉威尔(法国):《鹅妈妈)、《达菲尼与克罗埃》。

格罗菲(美国):《大峡谷》。

格里格(挪威):《培尔·金特》。

穆索尔斯基(俄国):《展览会上的图画》。

世界著名的圆舞曲勃拉姆斯(德国):《圆舞曲》,作于1865年。

格里格(挪威):《圆舞曲》,作于1867年。

庞塞(墨西哥):《圆舞曲》,作于1928~1933年间。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于1867年;《啊,美丽的五月圆舞曲》,作于1877年。

罗萨斯(墨西哥):《乘风破浪圆舞曲》,一译《在海波上圆舞曲》,作于1891年。

李斯特(匈牙利):《海菲斯特圆舞曲》,一译《浮士德圆舞曲》,作于1860年。

古诺(法国):《微风圆舞曲》,作于1859年。

瓦尔托伊费尔(法国):《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

肖邦(波兰):《瞬间圆舞曲》又称《小狗圆舞曲》、《一分钟圆舞曲》,作于1846~1847年间;《告别圆舞曲》,作于1835年。

西贝柳斯(芬兰):《忧郁圆舞曲》,一译《悲伤圆舞曲》,作于1903年。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作于1846年;《生活充满爱与欢乐圆舞曲》,作于1869年。

莱哈尔(匈牙利):《卢森堡圆舞曲》,作于1909年。

德里戈(意大利):《火花圆舞曲》,作于1900年。

世界著名的小夜曲

海顿(奥地利):《小夜曲》,约作于1762年。

舒伯特(奥地利):《小夜曲》,作于1828年8月。

古诺(法国):《小夜曲》,作于1855年。

德沃夏克(捷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于1875年。

德里戈(意大利):《小夜曲》,又名《爱之夜曲》,作于1900年。

皮尔纳(法国):《小夜曲》,作于1894年。

德尔德拉(捷克):《小夜曲》,作于1901年。

托赛里(意大利):《小夜曲》,又名《叹息小夜曲》,作于1898~1903年间。

布拉加(意大利):《天使小夜曲》,又名《瓦拉契亚的传说小夜曲》。

莫扎特(奥地利):《弦乐小夜曲》,作于1787年。

柴可夫斯基(俄国):《弦乐小夜曲》,作于1880年。

苏克(捷克):《弦乐小夜曲》,作于1892年。

谢米娜德(法国):《西班牙小夜曲》。

庞塞(墨西哥):《墨西哥小夜曲》,又名《小星星》,作于1912年。

世界著名的摇篮曲

肖邦(波兰):《摇篮曲》,作于1843年。

豪塞(匈牙利):《摇篮曲》勃拉姆斯(德国):《摇篮曲》,作于1868年。

格里格(挪威):《摇篮曲》,作于1883年。

福莱(法国):《摇篮曲》,作于1880年。

托尔·奥林(瑞典):《摇篮曲》。

耶涅菲尔特(芬兰):《摇篮曲》,作于1904年。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