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湘西土家族500年的习俗,过赶年这个传统有哪些历史典故?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1 05:38:52浏览:9分类:情话语录

湘西土家族500年的习俗,过赶年这个传统有哪些历史典故?

位于梵净山西大门的紫薇镇团龙村,每逢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提前一天过“大年”,这种习俗,代代相传,约定俗成,沿用至今,当地人俗称“过赶年”,也是土家族人最大的节日。清晨的团龙村,上上下下、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清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写对子、贴春联、推石磨、打糍粑、品土家罐罐茶、吃汤圆,整个村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春意;如今,这些地方民俗也已都被国家列入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有史记载:于嘉靖三十三年即公元1554年冬,率义仔三万余众,远涉三千余里,奔赴抗倭前线。“永顺兵剿新场倭,倭故不出,保靖兵为所诱遽先入,永顺土官田灾、田丰等亦争入,为贼所围,皆死之”。前期各军配合不好,指挥不当,导致土家联军初战不利,“督抚经略失宜,致永顺兵再战再北”,直到王江泾之战,“保靖掎之,永顺角之”,各军互相配合,“斩获一千九百余级,倭为夺气”!史称石塘湾大捷和王江泾大捷。这有倭患以来的第一个大捷,因此嘉靖皇帝亲笔题赐曰:”东南第一功”!并且在江南地区树立石牌坊以表彰战功。此战之后,土家联军转战各地,也有后来发展为戚继光的义乌兵的骨干力量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为了确认土家族为一个单一民族,中央和湖南省派出调查团深入到湘西土家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各分团撰写的调查报告中也都有关土家族过年习俗的内容,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访问团龙山县分团撰写的《湖南龙山县土家族有关情况调查报告》记载:“过年,土家人民一般23日过小年(也有25日过小年的),小月28日,大月29日过大年则是一致。不过有些地区,在当年死去了长辈的人家,却提前一天过年。”

当时也有人对土家人“过赶年”的说法提出过异议,但为了尽快恢复鄂、渝、黔边土家族民族成分,也就没有再坚持土家人没有“过赶年”说法的观点。此后,土家人“过赶年”就这样在土家知识阶层中“无中生有”地被确定下来了。更有甚者,近年来,有学者还给“过赶年”取了一个连懂土家语的土家人都不懂其意的“土家语”名称“乞老嘎卡”,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一些省市还极不严肃和不负责任的将“过赶年”列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语。

毕基语(北部土家语)和孟兹语(南部土家语)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文字资料很少,由于与汉族杂居后,汉族语言逐渐成为大部分土家族人的第一语言。现在土家族语言已经在绝大部分土家族地区消失。

在历史上,毕基语曾是传统上土家族地区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在隋代就有荆州多杂蛮左,其僻居山谷者,语言不通;在宋代,施州之地,乡者则蛮夷,巴汉语相混”;清代中叶,还有“里籍老户,乡谈多不可解”的记载。在史籍中,有许多以土家语命名的人名,在现实地名中,还存有许多土家语地名。

文化:

1、信仰:

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巫风巫俗尤烈,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先后传入也对土家人的信仰产生了一定影响。

2、饮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3、服饰: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4、建筑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

5、礼节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过去妇女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降生后,父亲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