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戴口罩是否可以防住雾霾呢?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1 11:08:44浏览:11分类:星座大全

戴口罩是否可以防住雾霾呢?

戴口罩可以防住雾霾,但不是所有口罩都能防住雾霾,有些口罩带着仅仅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没什么大用。

其实在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我以为像我们戴的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等,连新冠都能挡住怎么会挡不住雾霾呢?在我的印象中,雾霾一般都是由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组成。我一直认为新冠病毒要比PM2.5小不少,所以能挡住新冠的防护肯定能挡住雾霾。

但在我查询资料后,我发现能防新冠的口罩防雾霾效果可能真的不太理想,新冠病毒直径在60-140nm左右,而PM2.5所有颗粒都小于2.5PM。1nm等于1000pm,算起来新冠比PM2.5大出不知道多少倍,防护新冠好的东西自然不一定防护雾霾也好了。

在一名叫Jeremy Langrish的科学家做了一个测试,希望能搞清楚究竟哪些口罩能更好的防护雾霾,他通过特殊装置让柴油发动机尾气穿过口罩,并用专业仪器测试口罩挡住了多少颗粒物。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N95口罩能够防住大部分雾霾,它对雾霾的过滤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三以上,而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测试中,挡住了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雾霾。而比较专业的自行车口罩能够防护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至于那些布口罩,纱网口罩等,仅仅能防住百分之二十八的颗粒。

也就是说,口罩肯定能防住雾霾,但不同的口罩防护效果完全不同,最好的是3M N95口罩,其次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专业自行车口罩,最差的就是布口罩了。

不过,如果真的想要用口罩防雾霾,一定要确保自己带好了口罩,不能让口罩漏风,不然和白带没什么区别,当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时,口罩上方的条一定要紧紧压在鼻梁上,让口罩不至于漏风。

口罩防护效果排名是3M、绿盾、霍尼韦尔、保为康POWECOM、CM朝美、UVEX优唯斯、南丁、云南白药、维康WECAN、振德医疗为我国口罩前十大品牌。

3M公司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于世,在其百多年历史中开发了6万多种高品质产品。

百年来,3M的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家庭用品到医疗用品,从运输、建筑到商业、教育和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现代社会中,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公司的产品。

绿盾口罩是由上海兴诺康纶科技研发的新一代抗菌防尘口罩,具有国内PM2.5口罩的专利授权,其专利PM2.5技术,防尘级别达到能预防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霍尼韦尔国际(Honeywell?International)是一家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业,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霍尼韦尔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

什么是口罩?

最开始的类似面具、面纱等等都不是以阻挡病毒为目的而出现的。直到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通过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发现了病原体很多来自于细菌,口罩这才应运而生。

而之后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人们被强制要求佩戴口罩,这也是口罩得到了广泛流传的起始。从那之后,不仅是医疗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口罩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医疗卫生工具,被广泛普及。

我们开始熟知口罩,主要也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口罩被大量普及;而之后的几次流感,如2009年的甲型HINI流感,口罩也再次出现人们的视野。

最近几年的雾霾盛行,防霾口罩被广泛普及,但是防霾口罩并不是应对疾病的合适工具。下面我们也会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口罩可以抵御细菌病毒,以及不同的口罩应该怎么选择。

口罩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隔离微小的颗粒来阻挡病毒来源。早期口罩刚刚出现的时候主要就是纱布,而现如今的医用口罩一般使用的是聚丙烯熔喷布。熔喷布主要是一种孔径在1-5微米的结构疏松材料,透气性也比较好,所以经常作为口罩的原料。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